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在经济结构调整过程中,中国经济逐步聚焦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提升制造业核心竞争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有利于中国经济的高质量发展。利用2000—2020年中国31个省份面板数据检验产业结构升级的经济增长效应,实证研究结果表明,21世纪以来,产业结构升级显著促进了经济增长,产业结构高级化程度对经济增长的回归系数为29.6317;中介效应分析显示,产业结构升级对经济增长的总效应为11.4741,直接效应为11.5540;产业结构升级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呈现明显的区域异质性,东西部省份之间的产业结构高级化差距正在逐渐收敛,但是中国经济增长还有较大的结构性红利空间;市场化程度和对外开放程度对经济增长的回归系数明显大于政府财政支持和固定资产投资。要进一步推进改革开放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通过重塑激励机制激发企业和科研机构对研发创新的积极性,提高研发效率和自主创新能力,持续推进产业结构特别是制造业转型升级,形成世界级先进水平的制造业集群。这是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和高质量发展的根本之道。  相似文献   

2.
近年,我国以增发国债为主的积极的财政政策对于扩大内需,拉动经济增长,稳定宏观经济形势等方面起了重要作用。但是,积极的财政政策也产生了一定的负面作用,连续增发国债的增长拉动效应逐年减弱;国债投资对民间投资产生挤出效应;企业税收负担加重,对经济回升产生抑制效应;连续举债扩支,增大了财政税收的压力等。因此,“十五”期间继续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应考虑做如下几方面的组合调整:彻底清理税外收费,合理减让税收,调整税制结构;合理调整财政资金的投资结构,提高投资效益;加快财政体制改革的步伐,逐步弱化政府在扩大投资方面的主导作用等。  相似文献   

3.
本文在现有文献研究的基础上,依据中国改革开放30多年的实际数据,运用内生增长理论构建计量经济模型,对政府的物质资本投资、人力资本投资及研发投资与经济增长的相关性进行了协整检验和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结果发现:三种政府投资具有不同程度正向经济增长效应,并且其促进经济增长的路径亦不相同。政府物质资本投资主要是通过资本积累效应拉动经济增长,而公共人力资本投资及研发投资则是通过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及外部性效应促进经济增长。并且,在不同的发展阶段上,三种政府投资与经济增长的因果关系及驱动机制又有所不同。针对实证结果得出结论及政策建议,进而为优化我国政府投资结构提供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4.
《江西社会科学》2015,(8):41-47
基于我国当前财政分权的背景,本文利用省级面板数据对我国不同地区、不同财政透明度省份政府投资的挤入挤出效应进行了研究。结论表明:在全国范围内政府投资挤入了民间投资,且财政分权程度与民间投资的增长呈负相关关系。从财政透明度出发,财政透明度高的省份政府投资的挤入效应高于财政透明度低的省份。从区域角度出发,中部地区政府投资的挤入效应最明显,西部次之,东部最低。同时,财政分权在东部对民间投资有显著的负作用,在中西部不显著。财政分权在财政透明度低的省份对民间投资有显著的负作用,在财政透明度高的省份不显著。因此,中西部地区应更加注重资本存量对民间投资的引导作用,在东部地区提高财政透明度,以此引致民间投资。  相似文献   

5.
实证研究结果表明:财政分权、财政自主度和财政赤字规模膨胀之间高度正相关,其内在作用机制在于以GDP为中心的绩效考核机制给地方政府官员提供了扭曲的政治激励,从而改变了地方政府的财政支出结构偏好,使其不断扩大基本建设投资以刺激经济增长,实现在较短任期内升迁的政治目的。这种以基本建设投资支出刺激经济增长的模式在东部地区已难以为继,其直接后果便是财政收入增长受限,财政赤字膨胀,地方政府对预算外收入及银行贷款等的依赖度大增。必须改革地方政府的绩效考核指标体系,促进其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实施高效行政,规范政府借贷行为,以降低分税制后的财政风险。  相似文献   

6.
文章基于1995~2008年省级面板数据,采用固定效应回归方法,构造了财政分权、教育发展及经济增长三者关系的模型。综合研究发现,财政分权和高等教育促进了中国经济的发展,但存在区域差异,从中反映出目前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产业结构存在差异,区域经济发展差距不断扩大;同时,财政分权促进了高等教育的发展,阻碍了初等教育的发展,反映出地方财政偏好经济建设支出,导致财政支出结构发生扭曲,层级教育发展非均衡矛盾突出,这将对中国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以及中国经济的长期可持续增长产生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7.
现代经济增长理论研究中越来越重视人力资本的作用,专业化人力资本投资在经济增长中起着加速作用.人力资本、资本存量因素对于解释区域差距的作用日益受到重视.改革开放以来东西部地区经济增长差距呈现出日渐扩大的趋势,通过实证检验,从要素贡献率来看,东部地区的物质资本存量对经济增长的作用高于西部地区;而无差别的劳动力投入对东部地区的贡献明显小于西部地区;但是,东部地区人力资本外部性对经济增长的推动作用要大于西部地区,这与西部地区人力资本存量的规模较低有直接的关系.因此在目前的情况下,制约我国西部发展的关键因素是地区人均人力资本水平.为了减小中西部经济增长的差异,应该采取对西部新的投资理念,加强对不发达地区的基础教育投入,提高人力资本质量,深度开发西部地区人力资本等一系列新的政策,营造一个有利于人力资源开发的经济环境和社会环境,尽快消除东西部经济增长差距.  相似文献   

8.
财政科技投入与经济增长的协整性及因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1980~2005年国家财政科技投入和经济增长的协整性及因果关系进行的分析表明:两者之间只存在单向因果关系,即财政科技投入是经济增长的原因。造成该结果的原因主要是:经济总量基数小,质量不高,产业结构不合理。为此,建议政府增加研发投入总额,优化财政科技投入结构,创新管理机制,建立多渠道多形式投资体系,转换经济增长方式。  相似文献   

9.
随着世界政治经济一体化发展,我国社会经济总量和外资规模总量不断增长,外商直接投资(FDI)的产业分布格局和产业吸收能力差异可能对FDI资本积累效应和溢出效应产生重要影响。本文利用我国1997-2012年省际数据,通过构建外商直接投资FDI效应模型,在考虑地区差异情况下,比较分析了不同产业FDI对我国社会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显示:FDI的社会经济增长效应存在显著的产业差异,这一差异在区域发展水平和外资吸收能力不均衡背景下更为显著。为此,应强化外商直接投资"最优规模"的设计;注重我国经济发展对外资吸收能力的提高,防范"飞地经济"模式的形成;优化外资结构,提高第三产业对外资的吸收与利用,为FDI资本积累效应和溢出效应的发挥提供良好的社会政策环境。  相似文献   

10.
梁东黎 《江海学刊》2013,(1):80-86,238
制约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症结可以归结为五个经济结构问题:收入结构、生产的投入结构、需求结构、产业结构、财政支出结构。产生这五个结构问题的根本原因是生产型财政。在"收"的方面,政府收入在国民收入中所占的比例过大;在"支"的方面,在政府财政支出中,投资支出比重过大,对企业转移支付比重过大,而社会福利支出比重过小。所以,就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而言,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是改革财政制度,更具体地说,是改革生产型财政。第一,使地方政府财政收入增长不超过当地GDP增长和居民收入增长,在近期,至少要按一定的比例与后二者挂钩。第二,开征地方政府经济建设支出税,由中央政府用于对居民的转移支付。  相似文献   

11.
直辖以来重庆市财政支农政策体系得到较快发展。数据模型与实证分析表明,政府的投资、财政支出对农GDP增长、农业产出的提高具有较大的弹性作用。现阶段,应进一步完善财政支农政策体系:规范财政支农资金管理机制;有效整合财政支农资金,集中有限资金解决重大问题;健全财政支农资金分配方法,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创新财政支农资金拨付方式,确保支农资金的时效性;完善财政支农资金监督体系,提高财政支农资金效用。  相似文献   

12.
实现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是实现城乡统筹的重要衡量指标和核心内容。四川省成都市推行的村级公共品供给融资新模式,减轻了政府财政负担,缓解了村级公共品的资金不足,减少了闲散资金的盲目投资。在新模式的推行中,应注重财政收入与财政支出的匹配,加强对投资项目的经济效益审核,加强小城投对合作村的监管力度。  相似文献   

13.
杨丽  成莎 《学术探索》2014,(2):62-66
城乡经济一体化是城乡一体化的重要内容,加快城乡一体化的发展有利于打破城乡二元经济结构、促进城乡统筹发展。城乡一体化发展是一个资金投入不断增长的过程,且随着城乡一体化实施进程的深入,城乡融合的要求越高,资金的投入就越大。西部地区以县域为基础的城乡一体化,主要是政府推动为主导的城乡一体化。由于国家级贫困县较多,财政赤字严重,财政农业支出可持续问题成为西部大多数地区城乡一体发展中的重大问题。云南是国家级贫困县最多的省份,本文以云南为例,利用超越对数生产模型对城乡经济一体化与财政农业支出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提出西部地区解决城乡一体化财政农业支出可持续发展的思路及建议。  相似文献   

14.
本文分析了我国现行高等教育财政投入政策二元模式特征及其导致的问题,指出政府财政投入总量不足和结构失衡是二元模式的深层次原因。借鉴其他国家的实践经验,从政府合理承担高等教育责任的角度,提出进一步完善高等教育财政投入政策的对策思路。  相似文献   

15.
张乐才  刘尚希 《兰州学刊》2014,(11):126-134
文章就地区性行政垄断对污染红利的影响进行了分析,得到了以下研究结论。首先,回归结果显示:行政垄断程度的增加会导致污染红利增加。其次,行政垄断还会通过财政收入、收入差距与投资而引致污染红利增加。文章的研究结论表明,为了促进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我们一方面应加强对地方政府行政能力的监督,另一方面应减少地方政府所拥有的经济性权利,以减小地区行政垄断对环境质量所产生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16.
当前 ,大量吸引外资是俄罗斯远东经济尽快摆脱困境并加速发展的前提条件。优越的地理位置 ,占优势的自然资源和便利的交通运输构成有利的投资环境。俄罗斯政府和远东地方政府为吸引外资 ,制定出一系列投资政策。然而受市场规模和某些投资政策不利等因素的制约 ,外商在投资过程中遇到了诸多的困难和问题 ,如政治风险大、投资法保障薄弱、纳税负担较重等。如果地方政府能在这些方面加以调整 ,并加大改革力度 ,俄罗斯远东的投资前景将是宽广的  相似文献   

17.
徐智环 《齐鲁学刊》2004,(5):106-109
农村人力资本流动是农村人力资本为谋取自身利润最大化的一种市场化投资行为。由于政府具有强制性、垄断性和规模经济的优势,因而不管在农村人力资本流动的有效需求上,还是有效供给上,政府都发挥着积极的促动作用。但由于转型期的体制性缺陷,也会出现较大的消极性这样的负作用,呈现二重相悖作用的特征。为了促进农村人力资本的流动,必须克服政府在这方面的消极作用,充分发挥其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8.
人力资本投资对中国经济增长作用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作者应用计量经济学的方法,对中国经济增长中人力资本的贡献率进行实证分析,得出的主要结论是:中国的初级人力资本投资对经济增长具有十分显著的作用,中等教育层次上的人力资本投资对经济增长的“发动机”作用较为显著,高等教育层次上的人力资本投资对经济增长的作用不是十分显著。  相似文献   

19.
基于高新技术企业生命周期的融资方式优先序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揭示高新技术企业融资方式的优先序,有助于解决高新技术企业融资难问题。处于5个不同发展阶段的高新技术企业,具有不同的风险特征和资金需求特点,其融资方式存在着不同的优先序:种子阶段的融资方式优先序为自有资金、民间借贷资金、天使投资和政府投资;创建阶段的融资方式优先序为风险投资、自有资金和政府投资;成长阶段的融资方式优先序为风险投资和自有资金;加速成长阶段的融资方式优先序为私人投资、风险投资、上市融资、投资公司投资和自有资金;成熟阶段的融资方式的优先序为债券融资、银行贷款、上市融资和风险投资。  相似文献   

20.
周威 《学术探索》2014,(3):53-56
利用中国工程机械行业上市公司财务数据,在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中加入研发投入,并利用面板数据模型研究RD投入对中国工程机械行业产出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虽然研发投入对我国工程机械行业的产出有显著的正向作用,但我国的工程机械行业仍然主要依靠资本和劳动力推动,其中资本的作用最大,研发投入对产出增加的作用小于资本和劳动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