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周扬文艺思想论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扬是中国现当代重要的文艺理论家。他的理论活动可以分为四个时期。周扬的文学思想的核心是文艺为人民群众服务。周扬认为:为人民服务的文艺,无论表现现代的或历史的生活,艺术的最高原则是真实。周扬文艺理论研究也重视对文学特征问题的揭示。他认为,与科学相比,创造形象以反映生活,是文学的基本特征。对于文艺的价值与功能,周扬的基本观点是:我们的文艺作品和文艺批评帮助读者辨别真假、善恶、美丑,归根结底是为了用共产主义精神和风格教育人民,因为共产主义精神和风格就是真的善的美的。  相似文献   

2.
张婧磊 《理论界》2015,(3):118-122
进入1940年,周扬的新文学史观在对待旧文体、新文学的历史分期和对文学革命及主要人物的评价等方面发生了微妙的变化。这种变化与毛泽东的经典文献《新民主主义论》于1940年1月的发表有着直接的关系。通过研读《新民主主义论》发表前后周扬所写的有关新文学研究的文章,发现周扬新文学史观的变化与其身份的特殊性密切联系。周扬既是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家,更是中共文艺战线的主要领导者,其新文学史观此时已经带有一定的政治烙印。研究周扬这时期文学中被后人忽视的细微差别,有助于准确把握周扬逐渐成为毛泽东文艺思想的权威阐释者的过程。  相似文献   

3.
周扬文艺理论中的现实主义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扬是我国现代以及当代一位具有特殊重要性的文艺理论家。周扬文艺理论中的现实主义问题 ,曾经被看作是他的整个文艺理论体系的核心。因此 ,为了认识他的文艺理论体系的特点 ,必须研究他的现实主义主张的特点。周扬的现实主义主张按其发展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 ,周扬虽然 30年代就向中国介绍了苏联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口号 ,但正是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所体现的中国马克思主义美学的特点 ,使得他的现实主义主张具备了自己的特点。建国以后 ,周扬致力于按照《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的精神对社会主义现实主义作出种种解释和“规定” ,从而在文艺与政治关系的问题上 ,进一步确定了他的现实主义主张的特点。第二阶段 ,1 958年周扬对革命的现实主义与革命的浪漫主义相结合的口号的阐释 ,跟当时要在中国建设共产主义文化的认识是相联系的。它导致了现实主义的严重削弱 ,而“现实主义深化”的提出 ,正是对它的反拨。周扬的现实主义主张跟胡风、冯雪峰的现实主义主张的歧异 ,乃是对文艺与政治关系认识的歧异的一个集中的表现。第三阶段是进入新时期之后 ,周扬经过对 1 7年的反思 ,在现实主义问题上认识有所变化。他强调文艺与生活的关系 ,认为这在文艺的各种外部关系中是基本的、起决定作用  相似文献   

4.
文艺与政治关系的理论是周扬文艺思想体系的核心.周扬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功利主义文艺观,认为文艺为政治服务是革命文艺、社会主义文艺应有的品格.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他认为文艺是政治的一种形式,一切艺术是宣传,政治居主导地位.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后,周扬坚持文艺服从政治的根本观点,并结合解放区的文艺实践,阐述文艺要为政治服务就应当与人民群众的生活和斗争紧密联系起来.在新时期,周扬否定了文艺从属于政治的提法,认为文艺的功能不能限于阶级斗争的工具,要从多方面满足人民精神生活的需要.分析周扬文艺思想与时俱进的具体历程,有利于我们今天更好地认识周扬,认识文艺理论发展过程中的诸多问题.  相似文献   

5.
新时期周扬在文艺问题上的反思,由于未能触及他的文学观念和文艺理论体系的根本,因而不过是有限反思.周扬文艺理论体系的核心是文艺从属于政治、为政治服务.进入新时期之后,这个口号成为历史.此时周扬在反复强调文艺不能离开政治的过程中,重申文艺本身就是政治斗争的一种手段;重申文艺不但要服从虚的政治,还必须服从实的政治,即服从人.这表明他的观点实际上没有改变.周扬也承认过去有把文艺与政治的关系简单化、庸俗化的情况,因此提出应该允许文艺的范围和作用多样,不应该要求所有的文艺都从属于政治.又提出在文艺与政治的关系、文艺与人民生活的关系、文艺继承传统与革新的关系三者中,文艺与人民生活的关系是基本的.还提出必须重视文艺作为意识形态的一个部门的相对独立性.但是,既然不能从根本上弄清要求文艺从属于政治、为政治服务给文艺带来的是什么,在文艺与政治的关系问题上,周扬的认识,终究不过是在旧城堡里踱步,他的局限也正表现在这里.  相似文献   

6.
孙书文 《文史哲》2002,(3):32-37
周扬是“我国现代以及当代一位具有特殊重要意义的文艺理论家”。从 20世纪 80年代中后期开始的周扬研究充满了论争。研究者在周扬文艺理论的特质,周扬与胡风的理论分歧以及他在中国现、当代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界的位置,周扬的文化人格等方面都有不同的意见。在周扬研究中,要力避情绪化。  相似文献   

7.
《周扬论》是作者的近著。这篇前言说明了作者的写作意图。作者认为 ,今天中国现代文学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 ,是弄清从 2 0世纪 2 0年代中期开始 ,中国革命文艺运动曾经为一种什么样的文艺奋斗 ,最终造成了什么样的文艺 ;其中历史条件起了怎样的作用 ,运动的指导者们的主观又起了怎样的作用。而研究周扬的文艺理论 ,为从事这项研究所必须 ;也可以说 ,今天周扬文艺理论的一个重要的意义 ,正在于它有助于我们找到这些问题的答案。前言对周扬理论的的特点作了初步分析。指出它表现了中国共产党人创造新文化和新文艺的高度自觉和巨大热情 ;也表现了革命文艺理论所特有的政策性和实践性。 40年代以后 ,特别是建国以后 ,中国文艺发展中的重大问题 ,他都从宏观上认真地思考过 ,这些都反映在他的文艺理论中。但周扬的文艺理论体系是一个封闭的体系 ,其中一些重要论点 ,历史已经作出了评判。前言还简述了周扬文艺思想发展的三个阶段及各个阶段的特点。建国前为第一阶段。作者认为 ,周扬 30年代参加左翼文艺运动 ,此时他在理论上缺乏创造性 ,但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后 ,作为毛泽东思想自觉的宣传者、解说者、应用者 ,周扬却在同辈的理论家中脱颖而出。新中国成立到“文革”发生为第二阶段。这是  相似文献   

8.
1942年,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的发表,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大事.它为一切革命的文学艺术家指明了文艺为工农兵服务及怎样为他们服务的方向,并带来了,解放区文艺创作的新局面。其中赵树理的创作可以说是体现了《讲话》精神的典范工作.周扬称他为“一位具有新颖独创大众风格的人民艺术家”,①茅盾也高度称赞他的作品为“走向民族形式的里程碑。”②那么赵树理“新颖独创的大众风格”到底新在哪里,有什么独创呢?  相似文献   

9.
在一定程度上,冯雪峰的文学主张并不相悖于毛泽东制定的文艺新方向,但是他在一些重大的或根本的问题上又进行着自己的思考,从而保持了一种与当时普遍见解稍有二致却自成系统的见解,不过它仍然是在把握毛泽东文艺思想特质的基础上的创新。对现实主义旗帜的高扬,可以说是二者之间难分轩轻的重要原因。冯雪峰是一个真诚地相信马克思主义理论并愿意投身中国政治革命实践的人,尤其是作为党的文艺理论家,他的文学感受和人生体悟自然也和党的文艺政策、路线的脉博共振荡,因而其文艺思想也坚持着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以下简…  相似文献   

10.
30年代,周扬同志作为“左联”的领导人之一和重要文艺理论家,从1933年到1936年,先后发表了《文学的真实性》、《关于‘社会主义的现实主义’与‘革命的浪漫主义’》、《现实的和浪漫的》、《现实主义试论》、《典型与个性》等文章,根据刚发表不久的马恩关于现实主义和典型问题的几封书信,和苏联文艺界批判“拉普派”和探  相似文献   

11.
毛泽东一生和文艺结下了不解之缘。从少年时期开始就喜欢阅读各种文艺作品,直到去世前十余天还向秘书索要南宋的笔记小说《容斋随笔》;毛泽东在文艺界有许多知心朋友,经常和他们或书信往来,或促膝谈心;毛泽东本人就是一个大文艺家,在诗词、书法上有很高造诣,他的诗词豪放雄浑,气势磅礴,他的书法纵横潇洒,飘逸神飞;毛泽东又是一个大文艺理论家,他的《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标志着我国马克思列宁主义文艺路线的形成,奠定了文艺的工农兵方向,开辟了我国现代文艺的新阶段。本文试图通过对毛泽东和文艺诸多方面关系的论述,来透视毛泽东的文艺爱好、文艺创作、文艺思想,以便对毛泽东丰富的生活有一个更全面的了解和研究。  相似文献   

12.
张炯  吴敏 《河北学刊》2013,33(1):87-91
一、周扬与高校文科教材的编写吴敏:张炯老师,您好!我正在做《周扬与中国现代文化关系研究》的工作。周扬1958年两次到北京大学作讲座,您是北大中文系1955级学生,您对周扬的讲话还有印象吗?张炯:周扬1958年到北京大学中文系讲过一次文艺与政治的关系问题,讲文艺如何为政治服务。但他把文艺为政治服务理解得比较宽泛,反对那种过于狭隘的理解,并不是要求文艺对政治的直接服务。  相似文献   

13.
如何评价周扬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周扬是一个问题人物。他又是现代文学史乃至政治史所不能回避的人物。 他死后的这些年,经常有人著文谈论他,回忆他,评价他。其实,在他活着的晚年,议论已经很多,包括他自己向记者“笑谈历史功过”。这是很自然的事。30年代“左联”时期,周起应就是一个显赫人物,连鲁迅都为之而蹙眉的名字。延安时期,特别是1942年延安文艺座谈会以后,周扬成了毛泽东文艺思想的权威诠释人,同时又是根据地文艺队伍、特别是新进一代的组织者和教育者或曰宗师。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头17年间,他又顺理成章地成了文学权力中心的最高领导。“文革…  相似文献   

14.
来自民间的土地之歌──评50年代农村题材的文学创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民间文化形态与农村题材创作在全国第一次文代会上,周扬的报告虽然只介绍了以延安为中心的抗日民主根据地以及后来的解放区开展文艺运动实践,实质上却指出了新建立的国家政权对文艺工作的要求和领导方针。正如有的研究者所指出的:经过了明年代末一系列文艺思想斗争以后,“以解放区文学为代表的左翼文学,已成为当代文学的构成的主要资源。”毛泽东的文艺思想成熟于战争的实践,以毛泽东文艺思想为指导方针的抗日民主根据地的文艺运动,正是当时战争实践的不可分离的一部分。它具有如下一些特征:一、文学与一个时期的特殊的战争任务紧密…  相似文献   

15.
何其芳(1912—1977),是我国著名的诗人、散文家和文艺理论家。以1938年他进入延安为分界线,他的文艺思想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在此以前,“美,思索,为了爱的牺牲”,在他是最“可珍贵的东西”;而在此以后,马克思主义的美学观和文艺观,开始指导着他的文艺创作和文艺批评。1942年,延安文艺整风以后,马克思主义的美学思想和文艺思想更  相似文献   

16.
早在1942年5月,毛泽东同志在他那篇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经典文献《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中,从解决文艺工作与革命工作的关系出发,就提出了解决文艺工作的中心问题,即“一个为群众的问题和一个如何为群众的问题”。毛泽东以马克思主义的唯物  相似文献   

17.
五四新文学传统究竟是什么样的传统?在五四运动已经过去了整整80年的今天,这个问题,似乎仍旧是一个值得讨论的问题。何以这样说?请看下面两段话。一段是周扬1954年说的话。当时新中国成立不久,需要在全国范围内贯彻毛泽东规定的文艺的工农兵方向,又适逢五四运...  相似文献   

18.
1966年11月,在天津休养的周扬被拘押.从批判者一变而为被批判者,他生涯中特殊的9年开始了.其实,在此前的几个月,批判他的浪潮早已波澜壮阔."文革"中的周扬批判,与著名的"文艺黑线"密切相关.文化大革命的经典文献<林彪同志委托江青同志召开的部队文艺工作座谈会纪要>指认了"文艺黑线"的存在:"文艺界在建国以来……被一条与毛主席思想相对立的反党反社会主义的黑线专了我们的政,这条黑线就是资产阶级的文艺思想、现代修正主义的文艺思想和所谓三十年代文艺的结合."周扬在这条黑线中是一个关键性的人物,他被认为是"总头目"①"祖师爷"②"代表人物中的代表人物"③.周扬是文艺界的大人物、重量级人物.对他的批判,成为"文革"中的一出重头戏."文革"中的周扬批判,也为考查"文革"大批判逻辑提供了一个典型个案.  相似文献   

19.
"文艺自由论辩"是20世纪30年代最具理论色彩的文艺论争,不同于同时期其他论争的是,引发者胡秋原和左翼理论家的资源都来自马克思主义理论话语,但立场观点和理论逻辑却针锋相对.胡秋原是把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作为分析解释文艺现象的理论和方法,主要依据普列汉诺夫的文艺论述,而左翼理论家则是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作为政治信仰和意识形态,特别推崇列宁开创的党性理论;胡试图辨明的是文学本体论问题,左翼理论则着眼于文学的功能.胡秋原在论辩中阐述了一些合理、科学的马克思主义文艺观点,是对左翼文坛的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有益补充,促使了左翼理论家的态度反省与理论完善.  相似文献   

20.
一、实现文学民族化的根本途径 民族化的问题,对我们来说并不是一个陌生的命题。但是,对这一问题从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层面获得实质性的解决,是在毛泽东于1938年、1940年,尤其是到了1942年《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等一系列有关的文章和谈话发表之后。毛泽东紧密结合当时的政治历史背景,明确地将文艺的民族化与中国人民的革命斗争,与广大的人民大众挂上了钩,从而使民族化的途径和标准鲜明了起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