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过程性评价是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学习的各类信息加以即时、动态地解释,借以优化学习过程、调整教学策略从而实现教学过程价值增值的活动。教学价值的内在性、生成性决定了过程性评价不但要揭示内在于学习过程中的价值,而且要生成学习过程的新价值。顺应教学活动的过程性特征,过程性评价在解释复杂学习过程的基础上,要即时地揭示当下学习情境与学生未来发展的关系,指引学生面向未来的发展方向。过程性评价在复杂的教学情境中对学生知识建构与转知成智的学习过程进行全面分析,能够起到促进个体生命完满建构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语文的教学是思想的教育,思想是生命的灯塔。语文教学要发挥生命之光,引导学生认识生命的可贵,感悟生命的美好,探索生命的意义与价值。  相似文献   

3.
陈日礼 《南方论刊》2004,(12):62-63
全日制义务教育初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语文课程评价的目的不仅是为了考察学习目标的程度,更是为了检验和改进学生的语文学习和教师的教学,改善课程设计,完善教学过程,从而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这是对传统评价思想的革命。  相似文献   

4.
李亮亮 《中文信息》2022,(3):203-205
语文大单元教学打破了传统的语文教学模式,通过将单元主题与各种语文要素之间的有机结合,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学习兴趣.本文首先阐述了在初中语文单元教学中存在的不足,接着分析了大单元教学在初中语文课堂中的实践价值,最后提出了专题化分类、精细化教学方案、统整教学内容、创设教学情境、教学评价多样化和开展实践教学的应用策略,以期...  相似文献   

5.
20世纪三十年代,语文由重“文”——追求思想性、文学性转变到重“语”——追求工具性、科学性。建国后的语文教育更是重“语”,片面追求科学性、工具性,在语文教学中排斥文学教育,结果造成语文教学内容的贫乏和教学方法的单调,挫伤了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使语文教学走进一条狭隘的胡同。时至二十世纪九十年代,随着素质教育大潮的推进,中国大地上掀起了语文教育批判的热潮。“误尽苍生”的呼声震撼着每一个中学语文教师的心灵,于是乎一些同志又高扬人文主义的大旗,对语文训练不屑一顾,甚至到了谈“工”(工具性)色变的地步。语文学  相似文献   

6.
新课程将学生的学习结果分为三个维度,语文阅读习惯是"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一目标维度的学习结果之一,是学生经过反复练习而获得的规律性的阅读行为。本文从介绍美国培养与评价阅读习惯的经验入手,探讨了我国培养与评价语文阅读习惯的主要途径,同时也介绍了国内外一部分阅读习惯评价工具。培养语文阅读习惯的主要途径是每天阅读和独立阅读。评价语文阅读习惯的主要工具是阅读日志和阅读问卷。  相似文献   

7.
何国兰 《南方论刊》2012,(2):109-110
语文教学必须强调语文教学内容的开放性,提倡教学方法的多元化的学习模式。对语文教学模式提出一些建议:应用自主阅读的学习方式,应用口语交际的学习方式。三、应用模仿实践的学习方式,应用综合评价的学习方式。  相似文献   

8.
《语文课程标准》是语文教育改革的重要成果,贯穿其间,渗透其中的是以人为本和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新理念。以学生发展为本就是要真正认识“学生是认识和发展的主体”,确立“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的观点,着力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自主学习能力以及自主探究意识和创新精神,使语文教学过程成为学生学会学习和建立正确价值观的过程,在老师的引导下,充分发挥学生自主学习精神。  相似文献   

9.
语文教育要塑造“求真“”向善“”崇美”的创造性人才,使其具有“健全的人格”,并进入“人的发展和完整性建构”的全新境域,就必须注重对美学视野下的语文教育价值的探究。语文教育价值是指施教者引导受教者在语文(语言、文章、文学)中开展相应活动时能够满意自己需求的一种有用性或者说有效性,以及对开展相应活动的有用性或者有效性的看法和评价,它表明的是相应活动的过程及其结果对作为施教者引导受教者在其中所需要达到的适合或满足的程度。因此,施教者必须引导受教者去着力关注其中的价值元素以及如何去追求这些价值进而实现这些价值,并对语文教育价值的迷惘发微、语文教育价值的尺度认识和语文教育价值的取向管窥等三个方面予以探究。  相似文献   

10.
教育评价主要包括学校评价、教师评价和学生质量评价三方面内容。学生质量评价是以提高和促进学生和谐、主动地发展为核心,有关学生的学习基础、学习活动、学习效果和学力的评价。其中,学力评价是学生质量评价的重点和难点,随着现代教育的发展和教育观念的更新,学力评价已逐渐成为衡量学生质量的重要因素,并受到人们的高度重视。本文打算从分析学力的结构与学力评价的内涵出发,探讨有关学生学力评价尤其是学生认知、技能和情感方面的学力评价,并由此揭示在素质教育背景下加强学生学力评价的现实价值和重要意义。一、学力的结构与学力…  相似文献   

11.
20世纪初,中国学术面临新的建设格局.胡适融合中西方学术思想和学术方法,对中国现代学术建设作出示范,他的探索过程和成果影响了20世纪中国的学术走向,是中国知识分子进行文化选择的一个范例.  相似文献   

12.
中国文化英雄导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中国文化的一种中介性存在,“中国文化英雄”在中国文化的价值形成和社会政治运作方面,始终起着导向性、支配性作用。但由于它缺乏一种明确的独立的社会存在形式,所以,不论在学术研究中还是在现实生活中,它的重要性都长期被人忽略。本文的基本目标之一,是把中国文化英雄作为核心概念,指出文化英雄是一种象征性的存在,是一种文化的价值承载者;论述了作为文化概念的英雄形象与文化价值、文化结构的关系问题,为学术界、思想界提供一种理解中国人、中国文化的新思路和新角度。  相似文献   

13.
本着重阐述陈子展先生在中国近代学研究方面的成就与贡献。陈子展先生对近代学的研究主要体现于他的两部作《中国近代学之变迁》《最近三十年中国学史》,在这两部作中,他提出了在前人研究基础上的属于他自己独立思考的见解,这些见解对1898年至1928年这30年间的近代学发展做了有价值的分析与总结。两部作被学术界公认为在中国近代学研究史上具有早期开创性意义,至今不失其学术价值。  相似文献   

14.
和谐美学思想经过几次本质超越,发展成为史论并茂、融贯中西、具有广泛学术影响的独特美学理论体系。回望和谐美学的发展历程,从提出到完善,从抽象到丰富,再到一次次的超越,它始终站在美学研究的学术前沿,为中国当代美学贡献了一个具有理论价值和学术特色的美学思想体系。  相似文献   

15.
王炜民 《阴山学刊》2006,19(1):5-11
黎虎先生从事高等教育近半个世纪,一直致力于中国古代史的教学与研究,在史学研究方面硕果累累,成绩卓著,是海内外颇有影响的著名史学家。纵观黎虎先生的学术道路,依其研究重心的变化和主要研究成果,大体可分为三个阶段:20世纪50年代后期至80年代初期,奠定了坚实的学术基础;20世纪80年代初期至90年代中期,集中研究魏晋南北朝史,取得了十分突出的成就,确立了学术地位;20世纪90年代中期至今,研究领域扩大到秦汉至唐代,完成了《汉唐外交制度史》《、汉唐饮食文化史》等多项开创性的力作,推进了学术发展。黎虎先生主编的《黎昔非与〈独立评论〉》一书,是一部属于中国现代史范畴的具有重要史料价值的著作,是一项特殊的学术贡献。  相似文献   

16.
近年以来,国内文论界围绕"中国文论"的学科发展现状及走向等问题多有研讨.反观其议题所指,有两个问题堪称近年国内中国文论界最主要的思虑方向:第一,有关中国文论研究的价值追问;第二,有关中国文论研究思想资源的反思.当下的"中国文论"教学,应对这两个思虑方向予以充分注意.  相似文献   

17.
陈文胜 《阴山学刊》2006,19(3):79-82
研究三农问题应从基层的具体实践入手,使"三农"问题的理论服从实践的需要,"三农"的学术思想成为民众呼声的集中反映,"三农"的学术机构成为国家与社会的桥梁,"三农"的学术成果成为政府政策的先导.  相似文献   

18.
古文《尚书》与旧籍引语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古文《尚书》学术界历来定为"伪书",其中一条重要论据,说古文《尚书》是搜集旧籍引语而编造出来的。通过对古文《尚书》与旧籍引语的比较研究,得出六条反证,说明古文《尚书》决非编自旧籍引语,而是别有来源的真古文献,因而对其学术价值应当重新认识和评价。  相似文献   

19.
主体性是上个世纪80年代中国哲学和人文社会科学界的核心概念,它在深层所表达和体现的是对中国现代性建构的价值规范基础的寻求,这一点构成了主体性原则最为深层的底蕴。只有从此视野出发,我们才能倾听到这一哲学原则背后最深沉的呼声。虽然主体性原则在学院哲学中表现为一个纯粹的学术问题,但如果把它置于中国特定的思想与现实语境中,它包含着对中国社会历史方位的认知判断,表达着深层的价值冲突和利益争执,在此意义上,主体性既是一个理论问题,同时更是重大的现实问题。面对围绕着主体性所产生的种种冲突,我们应该采取价值排序的态度和思维方式,贯彻这种思维方式和态度,主体性原则及其价值理念在当代中国的落实在价值排序中仍拥有着优先地位,简单宣告主体性原则及其价值理念的终结,实际上是在宣告一个根本没有完全存在过的对象的消失。  相似文献   

20.
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研究进程中的三次转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冠军 《文史哲》2006,1(6):146-154
马克思劳动价值论是在“转向”中向前发展的。从历史的维度看,在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研究进程中发生了三次大的转向。第一次是马克思从对古典劳动价值论的否定,到对古典劳动价值论的肯定并超越的转向,其标志性成果是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创立。第二次是马克思从对工场手工业中劳动价值关系的考察,到对机器大工业中劳动价值关系的探索的转向,其标志性成果是马克思科技劳动价值论思想的萌发。第三次转向是从对“科技与生产相分离”的“物质生产领域”中劳动价值关系的考察,到对“科技与生产一体化”的现代经济社会与境①中科技劳动价值关系的研究的转向,其标志性成果是现代科技劳动价值论的建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