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渤海早期都城的位置及形制,一直是个没能揭开的历史之谜。经历了一个多世纪的实地调查及史地考证研究,学术界将注意力集中在吉林省敦化市的三处古代遗址上,并逐渐形成了几种为多数研究者所接受的观点。由于目前还没有能够从考古学上认清渤海早期文化的面貌,被考证为渤海早期都城的三处遗址也未得到考古发掘的验证,因此现有观点不断受到挑战。通过考古发掘我们认定,其中的两处遗址并非为渤海时期的遗存。这一考古成果,为今后的相关研究从思路和方法上提出了新的思考。  相似文献   

2.
李朝后期,朝鲜学者对渤海国史的认识发生了重大转变,开始将其纳入到朝鲜史体系中去进行研究。代表人物是实学派学者柳得恭和丁若庸。柳得恭的《渤海考》首创“南北国论”,但缺乏属于自己的具体的研究成果。丁若庸主要在渤海的地理问题上有较为深入的研究。他们的努力,形成了朝鲜关于渤海史研究的第一个高潮。  相似文献   

3.
“渤海国”旅游景区市场开发策略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无论是从文化旅游市场的发展态势还是从资源特点来看,“渤海国”景区发展都应定位于国内以及区域国际文化旅游市场。景区只有在逐步转变管理体制、理顺利益相关者关系以及保障游客体验质量的前提下,通过合理的产品组合、营销渠道、形象塑造、沟通方式为游客提供满意的旅游产品,才能实现市场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4.
根据《高句丽渤海国史研究文献目录》著录的国内外高句丽渤海研究文献目录信息,依托统计数据介绍了韩国高校在培养高句丽渤海研究方向高端人才方面所具有的优势,结合学术命题分析了我国学术界应该给予关注的韩国学术界开展高句丽渤海研究的诸多选项.在此基础上,透过统计数据的表象,围绕语言能力、专业素养、研究理念、话语主张等具体问题,针对新时期的高句丽渤海研究,提出了全新的学术思考.  相似文献   

5.
广东考古五十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作者把广东50 年来的考古工作分为初创期、发展期和兴盛期三个时期( 阶段)进行阐述,回顾、分析了广东考古50 年历程的成就及得失  相似文献   

6.
去殖民主义、去人类中心主义浪潮中兴起的动物史研究,引起了亚洲史学者的注意。在过去20多年中,亚洲研究和亚洲史学者纷纷从人文学科的不同领域转向动物史研究,其中亚洲动物史领域出现了一系列引人注目的成果。这些成果虽不如欧美动物史研究的国际影响深远,却是方兴未艾的史学新趋势,甚至可以说出现了亚洲史研究的“动物转向”。亚洲动物史研究虽然面临诸多挑战,但角度和视野的转变带来了新的机遇。特别是全球史兴起后,逐渐与动物史研究结合在一起,出现了不少令人耳目一新的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7.
俄罗斯哲学界的人研究 ,从上世纪 60年代起步到 90年代深化 ,经历了曲折的发展过程。弗罗洛夫院士是苏联时期马克思主义人学研究的开拓者 ,他倡导以“多方位综合研究人”的方法论原则 ,建立统一的人学学科 ,这一研究模式得到俄罗斯哲学界的认可。当今 ,俄罗斯人研究拓展了新的领域 ,通过多元化门类 ,对人进行完整的研究  相似文献   

8.
张丽 《兰州学刊》2015,(1):19-34
文章从纵向和横向两个维度,概述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大陆地区的澳门史研究状况,依据澳门历史分期、葡萄牙人入居和居留澳门、澳门主权问题以及澳门本地政治、经济、社会发展等专题,概述了澳门研究史的主要成果,较为全面地展现了60年来内地澳门史研究的学术成就。  相似文献   

9.
1951年西藏和平解放后,随着一系列关于西藏历史纪录片的创作和普及,学者们开始注重对西藏口述历史的研究,这标志着国内藏族史的研究呈现了从单纯的文献求证到对西藏社会和民间资料发掘的转向。在新时代背景下,深入挖掘、整理和保护西藏口述史资料,不仅是今后学界从事近现代西藏研究的重点和发展方向,更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实践。  相似文献   

10.
本文概述了50年来内地与港澳台地区澳门史研究的简况及其重要的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11.
李平 《学术界》2002,(6):253-261
建国后 50年代至 70年代的三十年时间里 ,中国文化史的研究一直处于低潮 ,这门学科在人们心目中似乎不存在了。直到 80、90年代 ,中国文化史的研究才进入高潮。长期低潮局面的形成 ,主要是由于当时的社会政治形势导致的 ,而高潮的出现又与文化大讨论的背景有关。  相似文献   

12.
近30年来中国古代广告史研究概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已有的中国古代广告史研究中,因为研究者的学科背景不同,关注面也各有差异。本文对近30年来中国古代广告史研究所取得的进展作一概述,并由此梳理出古代广告史研究的一些特点。在对古代广告史研究的主要成果进行概述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反思。  相似文献   

13.
14.
九世纪末 ,渤海国社会的政治、经济总危机爆发 ,国势急转直下 ,明显衰落。失去了唐王朝的保护后 ,在强大的契丹攻击下 ,渤海国承受不住外力的打击迅速灭亡  相似文献   

15.
中国当代文学史研究有近50年的历史。对它的探讨,最早可追溯到王瑶出版于1953年的《中国新文学史稿》下册的附录《新中国成立以来的文艺运动》。在此书“内容提要”中,称这本“新文学史”叙述到“中华全国文学艺术工作者代表大会召开为止”。由此可推定王氏的写作实践是将中国现代文学的下限定为1949年7月在北平召开的首届文代会。也就是说,中国当代文学的上限不应是王氏在“附录”中括号注明的1949年10月,而应推前3个月。当时中华人民共和国虽没宣告成立,但这次会上周扬所作的解放区文艺报告,已规范了后来被称之为…  相似文献   

16.
1890年,为摆脱思想和创作危机,真正认识人民的生活,契诃夫亲历俄罗斯远东,特别是萨哈林岛、符拉迪沃斯托克等地考察流放苦役犯的生活和命运,所见均是贫穷、破败、酗酒、淫乱,犯人无任何自由,是监狱和地方长官呵斥役使的奴仆,且动辄被饿死、打死,俄罗斯远东在契诃夫眼中真正成为一座令人发指的人间"地狱"。作为这一人间地狱的缩影,《萨哈林岛》真实地揭开了沙皇残暴统治的秘密。  相似文献   

17.
渤海国城市经历了初期以军事职能为主向后期兼具经济、政治、文化、军事多种职能的转变。其中的佼佼者是五京。这一进程与渤海国军事起家、经济守业的发展历史有很大关系。在一定意义上,渤海国打造了五京,而五京也助推了渤海国发展。  相似文献   

18.
郭素美 《北方论丛》2002,(2):109-113
唐代渤海国疆域地跨今我国东北的东南部、朝鲜半岛的东北部及俄罗斯的滨海地区.故有关国家的学术界都从其今日的疆域出发,把渤海国的历史看作是其本国历史的一部分.但是,考察渤海国的历史,我们就可看到:渤海国的创建者大祚荣及渤海的主体民族都是我国古代的靺鞨人;大祚荣等人又是在当时中国土地上建立起自己的政权;渤海国是当时唐朝管辖之下的地方政权,是与唐亲睦和好、"车书一家"的国中之"国";渤海国故地的大部分一直还是历朝历代我国故有的版图,而其主体民族的大多数后裔,最后又多融入于汉族之中.只要尊重历史,就可以说渤海国的历史归属中国.  相似文献   

19.
在古代东亚医疗观念中,特定地域的“风土”(自然地理与风俗习惯)是十分重要的致病因素。在这种观念的影响下,古代日本对渤海国的风土与疾病都形成了独特的认识。通过对日本史料记载的永忠通信以及遣渤海使所配备药剂清单的梳理与分析可见,入唐学问僧永忠根据亲身见闻在其通信中提到的“土地极寒,不宜水田”是当时日本人对渤海国风土的基本认识,而因“不伏水土”所造成的呕吐下痢、瘟疫毒气及疮肿等则被认为是日本遣渤海使团在渤海国最易罹患的疾病。其中,又以霍乱与瘟疫最为突出,甚至被日本人视为渤海国的“风土病”。在当时的日本人看来,渤海国与日本在“风土”上的显著差异,加剧了遣渤海使团罹患霍乱与瘟疫的风险。  相似文献   

20.
131年前,太平军挥戈北伐,纵横驰骋于苏、皖、鲁、豫、晋、直六省,横扫六十余个府县,长驱五千余里,一直打到清王朝的京畿地区,不屈不挠地浴血奋战了两年零三个月,在中国近代史上写下了英勇悲壮的一章。五十年来史学工作者,为搜集、整理太平军北伐史料,探讨、研究太平军北伐的业绩,付出了辛勤的劳动,取得了可喜的成果。回顾研究的概况,对于今后的工作不无益处,为此我们试把有关问题作一简单的述评。 一 1853年3月,太平军攻占了钟阜龙蟠石城虎踞的南京之后,洪、杨派林凤祥、李开芳率军北伐,结果全军覆没。考究北伐战略决策的得失,成为人们经常评论的课题。范文澜认为:当时全国人民一致要求推翻清政府,假如派遣石达开统率几十万大军,乘敌不备,长驱进攻北京,一举消灭清政府,穷追捉拿清帝奕詝,无疑会成功。但太平天国占领南京后,不用全力北伐,林、李孤军深入,后援不继,终至一败而不可收拾。这是战略上的错误。范老的意见,被大多数史学工作者所接受。 茅家琦、方之光则认为:当时革命力量虽取得了巨大的胜利,但它还是不巩固的。在当时江南敌我力量的对比中,太平天国只占相对的优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