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伯元论     
李伯元(一八六七——一九○六)名宝嘉,伯元是他的号,别署南亭亭长,江苏武进人。因累举不第,后去上海,从事新闻工作。初办《指南报》,又办《游戏报》,上海之有小报是从他开始的。以后小报纷纷出现,但很少能赶上他所办的。不久他又将《游戏报》出售,别创《繁华报》。继而接受商务印书馆的聘请,任《绣像小说》编辑。 光绪辛丑(一九○一年),清廷开特科,征用一些有才能的人,想借此缓和一下国  相似文献   

2.
南亭亭长李伯元的《中国现在记》,类似他的《官场现形记》,《文明小史》和《活地狱》,均属晚清谴责小说的力作。但因《中国现在记》在报上连载时没有作者署名,又没有写完,也未出过单行本,李伯元去世七个月后,另一位谴责小说家吴趼人为亡友写传,虽曾说到李伯元尚有此作,可是长期以来,这部小说就不像李的另外三部谴责小说那样受读者注目。三十年代初,阿英写《晚清小说史》时,由于他“无法获得李伯元曾经作过这部小说的旁证,颇疑是吴趼人误记”,还不敢贸然写进史内。直至1938年冬,即上海的“孤岛”时  相似文献   

3.
《海天鸿雪记》是一部写妓女生活的吴语小说,1899年6月起由上海游戏报馆以单页每月分期刊印,随报出售,这也是当初报纸附载长篇作品的一种方式。1904年又由上海繁华报馆出版单行本四册,卷首有茂苑惜秋生序,每册五回,每回约三千字,共二十回,故事并未结束。作为李伯元的作品,它比1903年的《官场现形记》和《文明小史》的发刊要早四、五年,可以说是他的第一部长篇小说,而且后来再没有见到李伯元用吴语写过别种小说,它又是他唯一的一部吴语小说。  相似文献   

4.
(续 )艹秋 尾长一郎 :《关于话本》1 - 3,《福冈大学综合研究所报》 ,5、8、1 1 ,1 96 4、1 96 6、1 96 8。艹秋 尾长一郎 :《中国旧白话小说语汇》4- 1 0 ,《福冈大学综合研究所报》 ,1 3、1 4、1 6、1 8、2 2、2 6、2 8,1 970、1 971、1 972、1 973、1 974、1 976、1 977。艹秋 尾长一郎 :《中国旧白话小说语汇》 ,1 1 - 1 2 ,《福冈大学综合研究所报》 ,37、41 (人文科学编 3、7) ,1 978、1 979。艹秋 尾长一郎 :《中国旧白话小说戏曲语汇》 ,1 3- 1 6 ,《福冈大学综合研究所报》 ,5 7、6 1、79、89(人文科学编 1 6、1 9、32、39) ,1 981…  相似文献   

5.
(一)晚清谴责小说作家李伯元,虽籍贯武进(今江苏省常州市),但因祖父去世早,父亲依其在山东做官的伯父李锡琨生活,故李伯元生于山东。又因伯元的父亲去世过早,故李伯元随其堂伯父李翼清(锡琨之子)生活。李翼清,字念仔,也长期在山东做官,先后任肥城、济阳、黄县知县,胶州知州。光绪十四年升东昌府知府,山东后补道。民国十一年《增修胶志》有对李翼清的记载,称他在任胶州知州时,曾“捐廉延师”,兴办学校,“俾童蒙之贫者入塾肄业”;曾在沿海地区植树造林,达“数十万(株)之多”;当荒年歉收时,又开仓赈济。平抑物价;他注意案件处理,曾“平反冤狱”。  相似文献   

6.
《乡村神甫》(《Le Cure du Village》)是法国伟大的批判现实主义大师巴尔扎克陆续发表在一八三九年的《新闻界报》上的一部长篇小说。它同《乡村医生》(1833)、《农民》(1844—1852)等小说一样属于构成巨著《人间喜剧》的《乡村生活场景》中的一部重要作品。这部小说虽然并没有描绘当时社会的主要矛盾,可是针对社会弊病,提(?)了作家的  相似文献   

7.
(1902一1942)篇名 发表时间与刊名一九二一年 1月1日《广东群报》增刊 1月3日《广东群报》 1月11日《广东群报》 1月19日《广东群报》 1月21日《广东群报》 1月22日《广东群报》 1月24日《广东群报》 1月27日《广东群报》 3月《曙光》2卷2号 8月1日《新青年》9卷4号 1月24日《广东群报》 1月28、29日《广东群报》 1月31日《广东群报》 2月l日《广东群报》 2月12日《广东群报》署名欢迎新军人新教育是什么—在高师演讲词答冯菊坡先生的信社会主义批评—在公立法政演讲辞教育与社会教育与社会(二)教育与社会(三)答区声白的信讨论无政府主义如…  相似文献   

8.
近读一些报刊史著和词典,见对《北华捷报》的记述,多语焉不详,且有小误。特略述其始末,以正之。 《北华捷报》(NOrth-China Herald)因无自定的中文名称,又被译为《北华捷报》、《华北先躯周报》等。由英商奚安门(?—1856,希尔曼·享利,Shearman Henry)所创办,为英国人在上海的第一份英文周报。1850年(道光三十年)8月3日出创刊号,报型为对开四版,逢周六发刊。着重刊登广告、行情和船期等商业性材料。亦有言论和中外新闻(一周要闻)。 逮至1864年(同治三年)7月1日,该周报馆增出英文日报——《字林西报》(North-China Daily News)。此后,《北华捷报》在报头加注“字林(西)报星期  相似文献   

9.
从比较文学形象学来看,李伯元《文明小史》中的异国形象包括洋人、洋物和异域,作家以洋人形象反思“柔远”文化,以洋物形象表现晚清大量输入西方器物时国人缺乏辨别的能力,以异域形象表现追寻真文明的理想。小说折射出晚清社会自我认同的危机和李伯元的“边沿”书写心态。  相似文献   

10.
一、前言托马斯·哈代(1840—1928)出生于英国的一位建筑工之家,是英国最著名的小说家之一,早年当过建筑工。其作品主要反映两大主题:①人与社会力量的抗争;②对生活与爱的嘲讽和失望。哈代自己认为他的小说可分为三类,即:①性格与环境小说,如《绿树之下》(1872年),《远离尘嚣》(1874年),《德伯家的苔丝》(1891年),等等;②浪漫与离奇小说,如《一双蓝眼睛》(1873年),《号子上校》(1880年),《城楼上的两个人》(1882年)《心上人》  相似文献   

11.
晚清小说家李伯元对《红楼梦》关于封建等级制度罪恶的描写十分熟悉。出于揭露隶卒罪行的需要,他的小说模仿《红楼梦》官场故事,运用对比、悬念、陡转、反讽等方式设置情节;借鉴《红楼梦》以底层姐妹作为反衬人物的方法,突出女性贱民惨遭官吏压迫的悲剧命运;沿用《红楼梦》贾府等级色彩鲜明的环境描写方式,体现官府的显赫地位及其带来的心理压抑。李伯元在借鉴《红楼梦》封建等级制度罪恶描写的基础上不断深化拓展,适应了晚清政治改革的启蒙需要,获得了良好的创作效果。  相似文献   

12.
吴沃尧论     
吴沃尧(一八六六——一九一○)字小允,又字趼人,广东南海县人。因他家住佛山镇,所以笔名“我佛山人”。出身于官僚家庭,曾祖荣光曾任湖南巡抚,研精金石,嘉道间海内号为收藏家。祖莘畬,工部员外郎。父允杏,浙江候补巡检。趼人幼年即丧父,家道中落。十七八岁时去上海,最初佣书江南制造军械局,月薪仅八金。后来为上海各报写文,从光绪二三年(一八九七)到二七年(一九○一),五六年间,主编过多种小报,如《消闲报》(即《字林沪报》副刊)、《采风报》、《奇新报》,《寓言报》等。光绪二八年(一九○二),曾应《汉口日报》之聘,为该报编辑,至次年春辞职返沪。  相似文献   

13.
刘铁冷(1881——1961),江苏宝应人。与徐枕亚、吴双热、李定夷等人为同辈作家。南社成员。曾参加《民权报》编务。《民权报》是民国初年言论激烈的报纸,遭袁世凯当局嫉视,下令各地,不准销售而被迫停刊。刘铁冷乃与同事《民权报》文艺版编辑蒋箸超合编不定期刊物《民权素》,每隔二三月出版一集。创刊号1914年4月出版。据蒋箸超、刘铁冷分别在序中所说,他们是为了对当时的黑暗政治“有所表记”,“口诛笔伐”。前三集全是选刊《民权报》登载过的作品,第四集起采用新稿。当时是联系不少名家,发表了很多作品的。但自第二集即改由蒋箸超一人主编。刘铁冷又与友人筹办《小说丛报》,由徐枕亚主编。  相似文献   

14.
作为近代文艺小报的先驱和市民文学的转捩人物李伯元,所办《游戏报》既是一份经营性、娱乐性小报,也交织着李氏道德劝惩、政治改良的精神诉求;作为“晚清文艺小报之巨擘”,《游戏报》实现了“游戏精神”与“道德劝惩”的有机统一,这对于当今都市类报纸的发展有着极为现实的启迪意义。  相似文献   

15.
李伯元(1867—1906)名宝嘉,笔名南亭亭长,江苏武进人.他少时擅长时文诗赋,曾考取第一名秀才,以后却不曾中过举,对科举功名也逐渐冷淡.他尝被荐应经济特科,不赴.  相似文献   

16.
作为虛詞的“所”和“者”,在古书中經常出现。“所”有时作假設連詞用,如: (1)所不此报,无能涉河。(《左传》宣公十七年)“者”作助詞,有时表示假設的語气,如: (2)伍奢有二子,不杀者,为楚国患。(《史高·楚世家》)有时表示測度的語气,如: (3)阳虎伪不見冉猛者。(《左传》定公八年) (4)吾视郭解状貌不及中人,言語不足采者。(《史記·游俠列传》)  相似文献   

17.
狗尾革(小说) 注:这篇小说是吴组细同志自己买的版权而出版。不幸的小草(小说) 刊于一九二三年十月七日,民国日报副刊《觉悟》,署名:吴组襄。鸳飞鱼跃(小说) 一l=iJ于一九二五年三月,《妇女杂志》十一卷三期,署名:吴组襄。我怎样做父亲— 和大家谈谈可能罢(杂文) 刊于一九二五年十一月,《妇女杂志》,十一卷十一期,署名:吴组襄。我要踏着云橄飞腾(散文) 刊千一九二力年十一月五日,《清华周刊》三十二卷五期,署名:吴组襄。歌,梦娜者—枫叶之三(散文) 写于一九二九年十月二十二日 刊于一九二九年十二月七日,《清华周刊》三十二卷八期,署名:吴…  相似文献   

18.
霍桑(Nathaniel Hawthorne,1804—1864)是19世纪上半叶美国浪漫主义作家的主要代表.他以其代表作《红字》在美国小说史上独步一时,被认为是美国文学史上浪漫主义小说和心理分析小说的开创者.霍桑在小说方面独树一帜的成就可以说家喻户晓,人所共识,可他的散文创作却鲜为人知.  相似文献   

19.
1929—2009年长篇小说《倪焕之》的接受成果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视野:扛鼎之作、教育—革命小说、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和现代人状态。由于接受的标尺不一,"扛鼎之作"仅成为文本时代性的一个表称尴尬地存在于《倪焕之》的接受视域中,是否具有这一特性至今悬而未决;"教育小说"则多着眼于文本所展示的教育内涵,不免偏离文学的审美轨道";革命小说"又将文本的审美意涵维系在革命的意义上且过于理念与主观;"教育—革命小说"时过境迁视野不再。顾彬的"现代人状态"视野将小说放入20世纪世界现代化的语境中,从现代性的视域审视中国人在现代观念的冲击下产生的现代人状态,使《倪焕之》获得了全新的解读,为《倪焕之》的接受打开了新疆域。  相似文献   

20.
提起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三部曲小说,一般都认为首推茅盾的《蚀》(包括《幻灭》、《动摇》和《追求》三部中篇小说。见十一月五日《文学故事报》(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总第一四五期所公布的《文学知识竞赛答案(一)》)。其实应该是郭沫若的《漂流三部曲》,它包括三个略带连续性的短篇小说《歧路》、《炼狱》和《十字架》。茅盾的《蚀》三部曲之一《幻灭》发表于1927年9月,而郭沫若的《漂流三部曲》的《歧路》载于1924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