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近年来 ,发展中国家之间、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产业内贸易迅速发展 ,使产业内竞争加剧。通过比较产业内贸易理论与传统贸易理论 ,从产业内贸易的内涵 ,说明产业内贸易理论强调竞争优势 ,发挥产业的竞争优势对我国外贸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1993—2009年中印产业内贸易指数的测算,分析中印产业内贸易的发展演变过程和水平,并根据中印两国贸易不平衡的实际情况计算了调整后的产业内贸易指数,从而得出简要的研究结论。  相似文献   

3.
中欧产业内贸易互补性大,加强中欧产业内贸易发展对促进双方经贸关系具有重大意义。分析中欧制成品产业内贸易的发展现状,提出中国的主要贸易伙伴以及发展中欧产业内贸易的优势产品。  相似文献   

4.
国际贸易现实类型大概经历了产业间贸易、产业内贸易和产品内分工三个阶段,概括而言,比较优势的传统力量可以对一组产品发挥作用,新贸易理论则适用于解释由于规模经济和产品异质性所导致的产业内分工贸易模式;而当分工深入到产品内之后,贸易的技术结构和垂直专业化水平成为新的分工形式下衡量贸易结构的主要基准.  相似文献   

5.
产业内贸易理论与我国产业内贸易现状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产业内贸易是指同一个产业内的产品同时发生输出和输入活动。运用产业内贸易理论分析我国产业内贸易的现状 ,可得出我们必然改变传统的产业间贸易模式 ,发展一种与经济动态发展相一致的贸易模式的结论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中美电子信息产品贸易得到快速发展,作为技术和资本密集型产业,电子信息产品在中美贸易中具有不可忽视的重要性。利用SITC第三版分类下三位数的中方数据,借助 G-L 指数修正后的 G-L 指数和Aquino矫正指数分析了中美1992—2007年间电子信息产品的产业内贸易情况,并采用GHM方法测算其产业内贸易类型。结果显示:中美电子信息产品从较低水平的产业内贸易转移为产业间贸易,且仍呈下降趋势;产业内贸易类型呈现以低水平的垂直型产业内贸易为主的格局。分类考察中,各产品的比重和G-L指数都存在较大差异,中间产品贸易占了较大比例;中美电子信息产品的产业内贸易结构不稳定,中国仍处于电子信息产品国际产业链的下游。因此,重视加工贸易的结构转型,并逐步提升国际竞争力将是后期中国发展电子信息产业的重点工作。  相似文献   

7.
国家总体福利最大化作为最优贸易政策的理论标准,在现实中被充分就业和经济增长等具体目标所取代.不同的贸易模式对就业和经济增长的影响差异,使得经济发展处于不同阶段的国家根据贸易伙伴国的经济发展水平,对不同的产业采取不同的贸易政策.产品的差异性和产品内垂直分工弱化了自由贸易对贸易国家就业和经济增长的冲击,从而有助于以产业内贸易为主的产业和国家采取自由贸易政策.  相似文献   

8.
在考察我国产业内贸易的时候 ,应该将其区分为水平性产业内贸易和垂直性产业内贸易两种类型。我国在国际贸易中的产业内贸易份额在不断增加 ,表明我国对外贸易竞争优势已经有了比较大的提高 ;但是 ,我国依旧以占有低质量产品市场的垂直性产业内贸易为主 ,表明目前我国依然是以劳动力价格优势赢得国际市场。我们需要进一步研究产业内贸易不同类型的原因及其影响 ,并形成一定的政策 ,促进我国出口产品结构的升级 ,进一步提升我国国际贸易竞争优势  相似文献   

9.
中国与东盟产业内贸易探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随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进程的加快,中国与东盟国家之间的贸易额正逐渐扩大。然而,中国与东盟贸易扩大是来源于传统的产业间贸易还是产业内贸易,值得我们研究。本文通过大量的实证数据,揭示了中国与东盟的贸易模式正从传统的产业间贸易转向产业内贸易,分析了其动因,并对中国的产业结构优化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0.
国际贸易分工理论反映了特定时期国际贸易分工的发展历史和特点,解释了各个时期出现的贸易分工现象,每一种新的理论都是对原有理论的继承与发展。产品内贸易分工理论的发展则是国际贸易分工新实践的内在诉求。当代国际贸易分工业已呈现出产业间贸易分工、产业内贸易分工和产品内贸易分工三位一体的多层次格局。  相似文献   

11.
产业内贸易及其在广东的实践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李俊 《学术研究》2003,(9):60-63
20世纪 90年代中期以来 ,广东制造业产业内贸易的发展程度远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这是由广东利用外资的特点和收入分配的特点所决定的。广东制造业产业内贸易的发展与制造业本身的发展是一个双向强化系统。坚持双向垂直型产业内贸易 ,在与先进国家 (地区 )的产业内贸易中坚持“以点带面”的演进思路 ,正确处理规模经济与产品差异的关系 ,是广东制造业产业内贸易的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12.
20世纪60年代以来,国际贸易理论开始了一场革命,以产业内贸易理论为代表的不完全竞争贸易理论成为战后国际贸易理论的最新前沿,产业内贸易理论不同于传统的产业间贸易理论,其理论基础是产品差别化和规模经济.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大国,也是一个贸易大国.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对外贸易额大幅度上升,大量出口劳动密集型产品容易引起国际贸易摩擦,出口产品结构不合理,容易导致无序的出口竞争.因此,应及时调整产业结构,改变贸易方式,增加产业内贸易额的比重,这对我国外贸长期、高效、可持续发展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陈桢 《学术论坛》2005,(11):73-76
产业内贸易快速发展已经超越了资源禀赋限制,由此催生出的新贸易理论在抛弃了传统国际贸易理论的假定,在垄断竞争市场结构和规模经济特别是外部性经济的基础上,比较好地解释了产业内贸易产生和发展的原因。新贸易理论提出的战略性贸易政策,主张通过对国内厂商进行补贴和对进口品实施关税,以达到扶持国内产业发展和转移国外厂商垄断利润的目的。其借鉴意义在于,发展中国家可通过广泛的国际贸易促进分工和专业化发展,不应只注重贸易伙伴国的资源禀赋条件和比较优势,因为资源和产业结构相似的国家产业内贸易也具有很大潜力,国际市场细化引起对贸易品需求更多的是异质产品而不是传统意义上的互补产品。关键是选择适当的贸易保护方式,避免导致不合理竞争、贸易摩擦及报复。  相似文献   

14.
利用1992-2006年UNcomtrade数据库中的进出口数据,借鉴Greenaway等人所采用的进出口单价比较法,计算并区分了我国制造业产业内贸易中的产品异质性特征,指出我国制造业以从事比较优势决定的垂直型产业内贸易活动为主。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积累对提升我国制造业在产业内分工中的地位和产业结构升级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5.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快速发展,国际贸易越来越多地出现在各个国家之间的经济交流中,但是产品同质化这一不可避免的现象不断地在国际贸易中凸显,特别是同产业之间的贸易,这种现象更加突出,这对比较优势理论等传统的国际贸易理论提出了新的挑战。如何解决这一产业内贸易所存在的问题,成为经济专家较多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从产业内贸易的定义入手,运用中美之间贸易产品的数据来分析两国的产业内贸易现状,指出产品同质化的问题所在,并结合该现状提出了中美两国贸易的发展对策与建议,主要是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实现产业规模经济;对支柱产业加以扶持与引导,保持国际竞争力;鼓励外商直接投资,学习跨国公司的经验与技术。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从产业间贸易、产业内贸易两个方面对广东外贸对产业结构调整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 ,外贸对广东的产业结构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7.
战略贸易理论作为对传统贸易理论的补充和发展,不仅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被传统贸易论忽略或不能很好解决的问题,而且改变了贸易政策选择的思维方式,使贸易政策走出了比较优势的误区。随着产业内贸易取代产业间贸易而成为国际贸易的主流形态后,国与国之间的贸易优势更多地来源于各国之间在市场结构、经济规模、综合实力等方面的差异。发展中国家必须依据战略贸易原理,尽快实现贸易战略从比较优势战略向竞争优势战略的转换,提升本国产品和产业的国际竞争力,加强对贸易政策的战略性运用。  相似文献   

18.
中国-东盟国家产业内贸易进一步发展的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娟 《学术论坛》2005,(8):124-128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正式启动,其发展状况令人关注.近年来,双方在产业转移、产业结构调整中逐步呈现出从传统产业间贸易走向产业内贸易,形成互补性分工的新趋势,加强对这一趋势的理论研究迫在眉睫.文章分析了中国-东盟产业内贸易进一步发展的有利与制约因素,并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对涉及水产品、船舶等33种商品进行HS编码与SITC编码转换后,以中国各省对东盟国家海洋商品贸易的海关数据为样本,分析了中国南部沿海广东、广西、海南和福建四省自治区与东盟国家水产品、石油及制品、其他海洋资源型产品和船舶等产品的贸易概况。运用改进的竞争优势指数等对双方海洋贸易强度、竞争优势和产业内贸易的格局和演变情况做了研究,指出:双方海洋贸易由资源型产品为主向资本技术密集型产品为主转变;各省自治区与东盟的海洋贸易关系较为松散;海洋商品竞争优势地理分布不均衡;产业内贸易水平普遍较低,除个别产品、个别国家外,均为产业间贸易。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以"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为新助力、进一步优化升级海洋货物贸易结构、发展海洋产业内贸易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福建经济保持快速增长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对外贸易的发展,闽台经贸是福建对外贸易的重要组成部分。台商投资形成闽台产业对接,带动闽台产业内贸易、公司内贸易和跨国公司供应链网络内部交易互动,成为促进闽台贸易、提升福建出口产品结构与外贸结构的重要支撑点。福建也是大陆地区对台直接贸易的主要口岸。对闽台贸易粗浅的实证分析,有利于更加准确地认识台商投资对福建外贸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