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陈独秀在《敬告青年》一文明确提出新青年的标准。从此 ,民主、自由如飘扬的旗帜 ,成为新一代青年不懈追求的目标 :反对封建思想专制 ,主张思想解放、思想自由 ;反对封建人身束缚 ,主张个性解放、个性发展、人格独立 ;反对民主政治的形式主义 ,主张实现民主政治的唯一条件在于“惟民主义”。  相似文献   

2.
黑格尔作为古典哲学的集大成者对自然哲学有着深刻的洞见,他反对思维与存在、主体与客体、精神与自然界的分离与分裂,主张它们之间在对立基础上拥有不可或缺的同一性,并将自然界的存在视为是对这种同一性的现实证明。黑格尔坚持用内在目的论的方式考察自然,从自然本身探讨自然的必然发展过程,不再将自然视为纯粹的死一般的物,而是将其视为精神,视为一个活生生的有机整体。最后黑格尔为人们确立了一种对待自然界的合理态度,即实践态度与理论态度的统一,这种态度的最终指向是精神自由也让自然自由,或者说人自由也让物自由。  相似文献   

3.
斯宾诺莎是十七世纪荷兰著名的唯物主义哲学家和杰出的无神论者。他的哲学思想产生于荷兰资产阶级革命以后,经济上升、科学技术和生产力迅速发展的特殊历史时期。作为新兴资产阶级的思想代表,他反对残余的,顽固的封建传统和宗教势力对人的禁锢和束缚。他主张人的自由,但反对人的绝对自由。他努力从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关系中探寻自由和必然的关系。斯宾诺莎关于自由和必然的辩证关系的思想值得研究和探讨。  相似文献   

4.
什么是无政府主义?蒲鲁东说: “不要政党;不要权力;一切人和公民底绝对自由,这三句话,就是我们政治的和社会的忠诚誓愿。”①克鲁泡特金说: “无政府就是没有统治的意思。”“所谓无政府者,当然是代表无强权的意义。”②无政府主义思想的基本特征,就是主张废除一切国家政权,反对一切权威,要求个人绝对自由,反对无产阶级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特别是反对共  相似文献   

5.
西方经济自由主义推崇自由的实质在于主张对自由进行平等分配,但是其将自由与平等割裂,认为存在独立于平等的经济自由权利,甚至可以为了自由牺牲平等,造成了二者的虚假对立。德沃金反对将自由与平等视为相互独立的传统观念,认为应该区分禀赋与志向,真正的平等要求在禀赋方面做到平等,同时尊重人们的志向,即“钝于禀赋、敏于志向”。经济自由主义只要求平等的自由,而任由禀赋影响人们的命运,这种“敏于禀赋”的主张不能实现真正的平等。自由的意义在于使人过上更好的生活,而政府有义务平等关切每人是否过上美好生活;平等不能靠机械平分财富来实现,必须赋予人们充分的经济自由才能实现资源平等。可见,自由与平等并不冲突,自由是平等的本质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6.
为了自由社会赖以存在的传统性结构免于破坏,博兰尼反对怀疑一切而主张有限度的合理怀疑,怀疑尤其应止步于根本性信仰。这一限制基于信仰的本性和理性本身的有限性,即信仰由于其超验本性是无法得到充分证明的。在此需要一种理性的谦卑,承认理性能力在信仰问题上的局限。他相信,人只有在有所敬畏时才强大、高贵,不致沦落到受奴役地位。  相似文献   

7.
应修人形成了“自由诗本体”诗歌观.一是认为情思是无限制的、自由的,主张新诗要自由表达主体真挚的情思,不能以形式摧残情思;二是提倡诗歌必须有含蓄隽永的诗味,反对浅白直露和散文化;三是提倡诗歌的音韵美,主张自然押韵,反对诗歌创作不顾音韵.这些诗歌观念,显示了应修人对于诗歌本体内在品质的把握和坚守,是对现代诗学观的补充和丰富,对于理解湖畔诗人的创作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马克思在经历了基督教神学视野下的道德观、理性主义道德观、人本唯物主义道德观的思想转变之后,最终形成了以历史唯物主义为基础的无产阶级道德观.在这一过程中完成了由“个人完美和人类幸福相统一”向“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的价值目标转换.研究这一问题,对正确认识马克思主义道德观并以其为指导搞好我国现时期的道德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陈雄 《船山学刊》2006,(1):137-139
老子的《道德经》蕴涵了现代宪政价值精髓——自由,“道法自然”、“无为而治”等思想与现代自由宪政思想一致。老子主张国家权力要自我约束,反对国家权力过度扩展而侵犯人民的私人生活领域。《道德经》主张把人本身作为目的加以尊重。“小国寡民”思想与现代联邦制的理念一致。  相似文献   

10.
马克思人的自由全面发展观及其当代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马克思人的自由全面发展观主旨是提倡人的全面发展,反对异化和片面畸形发展;提倡人的行动自觉自愿自主,反对物统治人和客体支配主体;提倡人与社会和自然和谐统一,反对与之分裂对立以及提倡人的创造性能力充分发挥。马克思人的自由全面发展观当代意义在于启示我们在充分利用市场经济作为资源合理配置手段促进生产力发展的同时对其弊端和负面因素保持清醒认识,并努力采取措施尽可能用其利而弃其蔽;另一方面对个人说来在巨大的物欲诱惑和外在压力面前保持心灵的清明和人性的尊严,并努力让每个人的能力特别是创造性能力得到自由而全面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