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当前统计工作面临的主要问题 (一)统计管理体制不顺,抗干扰能力差,不能保证统计数据的准确性、真实性。由于统计部门在行政上是“块块”管理,由地方政府领导,统计部门领导的任免、升降由地方政府决定。统计人员的工资待遇、生活福利、普查调查经费等也由地方解决,而在业务上实行“条条”管理,由上级统计部门布置安排各项统计工作任务。因而统计部门肩负着既要完成国家、自治区统计报表、统计调查任务,又要做好为地方经济发展的统计服务工作。现阶段随着对统计数据使用、发布、管理的规范化,使得各种考核使用统计部门数据的频率越来越高,而且有些考核就是用数字来排队,统计数据就是一个地方领导政绩的集中体现,客观上造成了一些地方领导和一些业务主管部门,对统计数据进行干预的可能。一些地方和部门的领导在上级目标考核的巨大压力下,为了“获奖”、“达标”追求政绩,或明或暗地授意统计部门和统计人员在数据上弄虚作假。一旦数据上不去,排名靠后,往往“板子”打在统计部门的身上,甚至拿统计部门领导开刀,统计部门深受“夹板气”之苦。  相似文献   

2.
“派遣制”是统计体制改革的必由之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江泽民总书记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讲话中,针对目前普遍存在的“虚报浮夸风”,强调指出“要彻底解决这个问题,必须从制度和机制上着手”。统计是国家实行科学决策和现代化管理的一项重要基础工作,准确、及时、全面地提供统计数据,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做好统计信息、咨询和监督是统计部门的基本职责。改革开放以来,统计工作进行了一系列重大改革,特别是在方法制度上逐步建立了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统计调查方法制度,总体上保障了统计数据的科学性和可靠性。但由于统计体制改革滞后,统计抗干扰能力差,在统计上弄虚作假的现象依然存在,…  相似文献   

3.
切实加强部门统计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完善统计体制,是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的提高宏观调控水平的重要战略举措。部门统计作为政府统计的两大支柱之一,在完善统计体制的改革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因此,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日益深化的现阶段,探讨和研究政府综合统计与部门统计的定位、分工以及以管理带建设的模式,是加强和改进部门统计、提高政府统计整体效能的必然需求,也是完善统计体制、提高宏观调控水平的重要基础工作。积极探索新形势下部门统计管理的模式和改进完善部门统计的措施,构建政府综合统计与部门统计互为补充的政府统计体系,很有必要。当前部门统计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编者按】随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部门统计工作遇到了许多困难和问题,如何加强部门统计工作管理,建立健全部门统计工作制度,使部门统计工作在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轨过渡的过程中,不仅不能削弱,而且还要不断完善和加强,祁县供销社进行积极的探索,提供了可行的办法和宝贵的经验。为此,本刊记者专程前往祁县供销社进行了采访调查,从祁县供销社分管统计工作的副主任许建荣对统计工作了如指掌的介绍和高度的认识以及统计员李狗成的桩桩统计工作实绩和每年详细记载的诸如商品流转统计报表、类值帐、总值帐、统计分析、差…  相似文献   

5.
中外政府统计体制比较研究   总被引:9,自引:3,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改革的不断深入,为满足国家宏观经济调控需要,满足社会公众对统计信息需要和国际间比较研究和交往的需要,我国政府统计体制发生了重大的变化。但是,由于我国正处于由计划经济向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转变时期,统计体制的改革也有一个适应的过程。现行的政府统计体制不能很好的满足宏观决策部门和社会公众等各方面的需要,还存在比较严重的体制不顺问题,统计制度和统计方法也有待进一步改革,如政府综合统计与部门统计、中央统计与地方统计之间的关系不顺,国名经济核算体系还不完善,统计数据质量不高等等。为了更好地为我国统计体制改革提供借鉴经验,笔者通过中外政府统计体制比较研究课题,对世界上主要国家的政府统计体制进行了研究,分析了各种类型政府统计体制的共性和特性,并在结合分析我国政府统计体制的基础上,提出了我国政府统计体制改革的方向和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改进、完善部门统计中面临的五大问题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王立元 《统计研究》2004,21(5):46-4
完善统计体制,是全面重塑政府统计的根本前提。在完善统计体制的众多任务中,改进和完善部门统计,理顺政府统计横向诸元,其重要性不言而喻。而重新明确部门统计的定位,合理规划部门统计的分工切实解决部门统计的资源整合和信息共享,是改进完善部门统计的关键。  一、部门统计的定位问题众所周知,2 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前的我国政府统计一直是二元结构,即以各级统计局组成的综合统计体系和以主管部门为代表的部门统计体系。两者是分别设计的,实行双轨并行。由于部门长期掌握着资源分配权和多种制约权,致使部门统计能长期保持相对稳定。但是,从…  相似文献   

7.
我国现行的统计体制经历了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轨,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得以长足发展,同时也暴露出许多弊端,还不能适应当今经济发展的需要。而基层统计如何为各级领导部门提供准确、及  相似文献   

8.
加强部门统计管理是提高统计整体效率的手段,是完成政府统计工作的重要保证。由于部门统计调查管理滞后,在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轨的过程中,部门统计凋查领域存在着调查项目多、杂、乱、陋等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不仅浪费了人财物力,加重了基层统计人员负担,而且影响了正常的统计调查秩序和整个统计工作水平的提高。因此,加强对部门统计调查的管理已成为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9.
张应文 《统计与预测》1995,(2):48-50,15
政府统计和部门统计的协调汕头市统计局张应文我国统计法颁布较早,是在计划经济体制开始向有计划商品经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换过渡时颁发。在与计划经济体制相适应的统计体制下,政府统计与部门统计运作机制,在1993年我国颁布的统计法曾规定:国家建立集中统一的...  相似文献   

10.
关振民 《统计研究》1987,4(5):53-58
现行的商品流转统计指标体系,是建立在以国营商业(供销合作社)单一流通体制为基础,以行政主管部门为中心的纵向型封闭式模式,它不适应在“三多一少”流通体制基础上,以行业为中心的横向型开放模式的需要。这套统计指标体系既不能正确地反映全社会商品流转活动的综合情况,适应国家加强宏观控制的需要。又不能确切地反映企业商品经营活动的具体情况,适应政企分开以后,企业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经济实体,把微观搞活  相似文献   

11.
我国现行的统计体制存在着许多问题,笔者认为,为减轻政府综合统计部门的工作压力,迫切需要建立“全社会大统计体系”,以利于充分调动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更好地发挥统计工作的职能。现行统计体制的主要问题我国现行的统计管理体制是“统一领导,分级负责”。这一体制在目前的市场经济体制下显得越来越不适应。从纵向上看,各级政府统计之间既非垂直,又非独立,上级对下级只安排任务,而不给配套相应经费,下级只有向上级报表的义务,而得不到上级统计部门相应的支持,下级统计部门的责权利不配套,在一定程度上制约地方统计、基层统计部门的发展空间…  相似文献   

12.
公务出外考察访问,多走访各类统计部门,开开眼界,学些经验,有所后发,恐怕是每个统计同行的工作乐趣吧.通过在美国短短半个月的考察,我对美国统计体制算是有了粗略的印象:与中国、加拿大等国的集中型统计体制相比,美国与日本相似,属于分散型统计体制.日本是在总务厅内设有“国家统计局”,与其他部门(省)的统计部门共同承担统计任务,而美国则是在商务部内设国家级的权威统计机构——人口调查局(Bureau of the Census)和经济分析局(Bureau of Economic Analysis).分散型体制的实质是“各管一块,各负其责”  相似文献   

13.
企业统计需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企业统计体制创新现行企业统计体制抗干扰能力弱,不能很好地保障统计机构、统计人员依法独立行使统计调查、统计报告的职权,不能很好地协调统计信息采集的客观性、统计信息运行的高效率与满足多层次信息需求的多样性之间的关系。因此,必须进行企业统计体制的创新。要以构建符合市场经济要求,又要符合企  相似文献   

14.
现行的银行统计体制基本上是以设置在计划部门的综合统计与各业务部门的专业统计并行的分散型的统计体制。这种分散型的统计体制是在原专业银行经营体制下建立起来的,随着银行逐步向商业银行转轨,其弊端已越来越明显地显现出来。改革的目标是建立集中统一的统计体制,高质量、高效率、权威性的银行决策支持系统,使统计能充分发挥其信息反馈、监测考核、支持决策的职能。根据这一目标,改革对策:一、统一思想,提高认识,从思想认识上确保信息统计的集中统一。  相似文献   

15.
部门统计是政府统计完整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过程中,担负着重要职责。更面临着难得的发展机遇和发展空间。认清形势.抓住机遇,找准工作切入点,是提高部门统计工作水平、发挥部门统计作用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6.
刘晨 《江苏统计》2001,(1):33-33
现行的我国统计可分为政府统计和部门、行业统计。在计划经济体制下 ,二者有着相辅相承的紧密联系 ,但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 ,由于人的主观认识差距和客观条件的制约 ,在目前统计工作中 ,二者之间的关系并未完全理顺 ,产生了政府统计与行业部门统计责权不清、协调配合不畅 ,甚至相互脱节等不正常现象。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 :一是体制上的原因 ;二是财力上原因 ;三是配合上原因。客观上的原因主要指体制方面的因素 ,主观上的原因主要表现在对政府统计的认识上 ,对政府统计指导的必要性、重要性认识不足。要解决这些矛盾和问题 ,除要…  相似文献   

17.
基层统计管理体制改革是统计部门履行职能、发挥作用的需要.当前,基层统计体制中存在职能定位不清、任务与人员配置矛盾突出、无法协调部门统计业务等问题,应建立符合市场经济要求的基层政府统计机构、加快推进统计方法制度改革,以构建基层统计管理体制新模式.  相似文献   

18.
增强五个意识危机意识。大家应该更清醒地看到,当前统计工作面临非常突出、非常严重的问题。一是统计体制不顺。现在我们是双重领导、双轨运行这么一个体制。这种体制存在较大缺陷,在内部专业割据的弊端明显,重复交叉,运转低效,产生大量内耗。对外关系不顺,没有很好地将全社会的各种统计资源整合起来。二是职能定位不准。统计局没有搞清自己是业务部门还是管理部门,从根本上忽视了管理职能,一贯认为自己是业务性很强的部门,这种观念使统计部门至今还在错位运行,对统计事业的发展是十分有害的。三是数据质量不高。各方面对我们的数字都有不同…  相似文献   

19.
一、问题的提出 统计体制改革,涉及统计组织、制度、生产流程、生产资源、生产技术的局部或全体的重新配置,是一种大的创新活动。从基层到高层,人们都希望统计体制进行改革,以达到提高统计生产效率、统计产品质量的目的。可以说,从统计实践部门到学界,创新统计体制的需求是客观存在。  相似文献   

20.
长期以来,政府统计部门形成了一种只讲产出,不计成本,不讲投入产出效益的财务管理体制。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建立和完善,这种体制正在面临着新的挑战,已越来越不适应统计事业的发展,也不适应目前我国财政预算体制改革的需要。因此必须对政府统计部门的财务体制进行改革,建立起既能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又能促进统计事业发展的科学的部门财务管理体制。为此,笔者认为应当把企业成本项目核算方法引入到统计部门,使之贯穿于开展统计业务活动及其他活动的工作全过程,从而增强全员成本意识,努力降低统计工作成本,以最佳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