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词多义     
偶然在《新英汉词典》中直单词brass,得知它作为名词有以下几种意义:①黄铜②钱③厚脸皮④高级官员。汉语中这几个风马牛不相及的名词和名词性词组竟然并列在英语同一词条下,仔细品味,其中似乎向人们昭示着什么。虽然汉语辞书将上述事物分列于不同的条目,但它们之间未必毫无联系。先看“黄铜”与“钱”,我国古代就曾用铜铸造钱币,“铜钱”至今可以在收藏者摆的地摊上找到。再说“钱”与“厚睑皮”,现实生活中,有人为了钱不惜丧失人格国格,脸皮还不够厚吗?而将“金钱”、“厚脸皮”和“高级官员”并列,则与马致远的“枯藤老树昏…  相似文献   

2.
自“智商”、“情商”被人们所熟识之后,“财商”的概念又使入耳目一新——穷富的最终区别并不在于人们赚钱能力的高低,而是对金钱的态度和看法。正如风靡全世界的《穷爸爸,富爸爸》一书中就提出了这样的观点:“穷人是埋头苦干去赚钱,而富人则是想方设法去赚钱。”好日子人人想过,手里若有5万元余钱,可以用来做什么——存银行?炒股?炒汇?买保险?投资债券?……除了这些常规性的理财方式,还有其他答案吗?且看以下几个颇具“财商”的精明女性,她们于人们熟知的投资理财门道之外,另辟蹊径,收获颇丰。也许,你能从她们的经验中得到启示——  相似文献   

3.
哲学是什么?现代人的智慧是什么?什么是幸福?人类如何才能在最理智的生活中获得最大的幸福?围绕着这些问题,两位法国哲学家在他们合著的《现代人的智慧》一书中,展开了一场引人入胜的大论战  相似文献   

4.
赚钱的层次     
人活着是离不开钱的,从下三赖到上大人,从市井百姓到骚人墨客,没有钱他吃什么,喝什么,穿什么,戴什么?候耀华在《编辑部的故事》里为剧中人余德利设计的那句台词,“金钱不是万能的,没有钱却是万万不能的”,几乎成了“名人名言”,家喻户晓,妇孺皆知。连“喻于义”而“耻于利”的“君子”们,似乎也从昏睡中醒来,一拢堆便津津乐道起“扒分儿”,“练摊儿”,“下海”来。我写这篇《赚钱的层次》,也难免要算一  相似文献   

5.
历史:人类生活经验的回忆──关于历史是什么及其作用的理解刘克辉历史是什么?它有什么作用?虽然是个老话题,却时时吸引着人们去进行新的探讨,以期更为全面地认识这个问题。一西方学者关于历史的定义,可谓是众说纷呈。人们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侧面提出了不同的看法...  相似文献   

6.
父子对话     
父:今天你怎么回来得这么晚?子:在学校里布置教室,明天下午全班要开主题班会。在谈了一些具体的布置情况后,)L子得意洋洋地说:于:明天我可以得到一份奖品,是一只铅笔企。父:是老师奖励你们?子:不是老师奖励我们。父:那么是谁关励你们?予:我们自己。父:什么?!自己奖励自己?予:嗯。父:是谁出的主意?子:我们自己想出米的。父:那么钱从哪儿来?子:开学时,我们全班每人交了七元班会费,一共是三百五十元,到这次活动为止,一共用去一百八十元,还剩r-r七十t。于是,我Jll之中有个同学提议,今天有三教室的同学中坚持…  相似文献   

7.
曹璐 《社会》1989,(10)
在商品经济社会中,什么都可以交换,什么都可以转化为金钱。现实生活使人们看到,时间就是金钱,才干就是金钱,关系就是金钱,而上述那篇小学生作文又生动而形象地说明了:权力就是金钱。为什么权力就是金钱呢?一言以蔽之,权力能给别人以好处,能解决别人的问题,于是别人要反馈、要报答,而这种反馈与报答绝大多数是可以用  相似文献   

8.
白岩松 《东西南北》2011,(22):80-80
此时此刻的中国人,我们,怎么啦? 平静,正前所未有地成为奢侈品,而除了幸福,我们又似乎什么都有:人人匆匆忙忙向前进,又时常困惑:我要去哪儿?困惑时间长了,就要找一些答案。  相似文献   

9.
本文为认识和阐明金钱在人们生活的不同时间、不同情况下,对不同的人意味着什么提供了—个新的概念框架。这个框架的直接作用在于界定“金钱心理学”的学科领域,并指导这个领域内经验调查的测量手段的形成和研究课题的制订。它最根本的作用还在于减少人和人之间为金钱发生的冲突,并使人们在与金钱有关的问题上能更好地做出决定。金钱渗透了现代社会的各个方面,所以,对它进行更深入的了解将使人们获益匪浅。  相似文献   

10.
甘于寂寞     
在如今这个全民“下海”全民经商的时代,似乎谁都在为金钱而拼命而奋斗。而在我的闲暇时间里却始终稳如泰山且心静若止水般地埋头斗室,埋头书堆,潜心于文字组合。有多少熟悉或不熟悉的人对我这样的迂腐颇为不解,常常委婉地问:一有时间就钻在书堆里,难道你不感到寂寞吗?面对好心人提出的这个问题,我常琢磨着,寂寞是什么呢?寂寞是一种无形无影的东西,寂寞也是一种无所不在的东西,它充斥于人们生存的空间:万  相似文献   

11.
正钱并非人类历史与生俱来的东西,却在生活中发挥了不可或缺的作用,甚至左右着人们的安全感。如果说食物、健康、性爱和社会关系是人类本能,金钱甚至可以让你放弃这些。为什么金钱追求不是人类本能却胜似人类本能?1953年,心理学家施瓦布做了一个有趣的实验:他要求人们尽可能长时间地挂在一根单杠上。结果平均每人能挂45秒;如果他用催眠术暗示来增加人们的力量,那么挂的时间会增加到75秒;当  相似文献   

12.
时下无人不谈“云”,手机、家电、网络、汽车、创意……似乎只要一挨上“云”,就可以“腾云驾雾”扶摇直上。但如果问一个普通人:云计算到底是什么,能给你什么?他十有八九会摇头。  相似文献   

13.
在市场经济的社会中,一切似乎都可以通过金钱这座桥梁而达到目的,包括子女的求学。与前几年出现的退学潮流相反,时下,社会上正悄然而行着“高价买读”这一潜流。初中毕业考不上高中、中专的学生,家长支付一定数量的钱给学校,以获取子女入学资格,名之为自费生。支付一定数量的经费,以使子女从一般中小学转学到重点中  相似文献   

14.
放弃与否     
常有人问我:究竟什么是奢侈品?说实话,每次我都会被问住,总感觉这玩意儿似乎很难“一言以蔽之”。当然也可以换个角度,却总是找不到合适的。那天,一个做咖啡豆进口的朋友,指着一条装埃塞俄比亚生豆的麻袋,絮叨咖啡豆涨价让生意越来越难。看着那条印着熟悉的红五星的麻袋,我突然觉得似乎找到了那个角度。  相似文献   

15.
论节约规律     
论节约规律陈华山人类社会经济活动中最普遍、最基本的经济规律是什么?古今中外,学者有各种不同的回答。诚然,这可从不同的角度来抽象或概括。我认为,节约规律是贯穿人类社会经济生活各方面、各领域的最普遍和最基本的经济规律。人们认识到这一点,就会抛弃某种神学教...  相似文献   

16.
文艺批评标准刍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艺批评标准刍议宋建林自文艺女神诞生以来,围绕着对她的评价,古今中外的文艺批评家提出了各式各样的标准,正如鲁迅所说:“或者是美的圈子,或者是真实的圈子,或者是前进的圈子”。①那么,文艺批评的“圈子”,即标准,到底是什么?它又是如何确定的呢?时至今日,...  相似文献   

17.
有人也许觉得奇怪,这是一个什么命题?也许对那些根本就不了解国企实际运行的人来说,他们或许会振振有词,国企改革当然要有人,没人怎么能改革?也正是这些高高在上抓着一些资料就胡乱发一通言论的人,做起文章来最轻松,他们可以不负责任地东摘一些西抄一点,硬凑起一篇文章,这也算是研究成栗?或许只是冲着关系或稿酬而已吧!但是,在国企改革中,确实存在着只见“物”不见“人”的研究倾向:一段时期以来,强调产权的多,在权责上做文章的多,化精力研究政企分开的多,而在“管理科学”方面动脑筋的少。这其实是只强调“硬”件,而忽…  相似文献   

18.
以下现象曾经司空见惯:年三十长途奔波赶着回家吃一顿年夜饭;平时舍不得化钱沾荤,盼着过年院子里琳琅满目挂着膀鱼腊肉,然后是大小医院肠道急症科爆满……。春节几千年来是中国人最隆重、最热闹的节日。然而,如今许多人感慨:似乎是少了点或根本没了旧时对“过年”的雀跃与期待。这是心理的成熟?是社会进步、生活质量提高的必然结果?是城市生活快捷的工作节奏和繁重的工作压力使我们丧失了对美好气氛的感觉?是“洋节”登陆分流了我们对春节的关注?暂且不作回答,且看如下描述——有钱天天过年,人们对以往以“吃”为主的春节还有多…  相似文献   

19.
"钱不是万能的,没有钱是万万不能的",这是那些年人们常说的话。如果将这句话的语序倒过来,用在人们对养老服务需求问题上似乎很恰当。人老了,没有养老钱是万万不能的,即使有了足够的养老钱就能让养老问题无忧了吗?回答依然不是肯定的。  相似文献   

20.
聂晓阳 《东西南北》2012,(14):28-30
听到这一消息,人们的第一反应往往是:什么?是真的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