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6 毫秒
1.
本文首先简要阐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依据的提出意义和把握要求,在此基础上,着重提出我们要正确把握总依据,必须吃透"三个没有变"的科学论断,必须看清当前我国的基本国情,必须坚持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必须继续解放思想,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  相似文献   

2.
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模式是一个适合中国发展的不同于其他国家的社会主义建设模式。它在形成历程上可以分为萌芽、初创和形成三个阶段;在内涵上主要体现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阶段、发展目标和发展道路的统一;在意义上,它既是中国社会主义存在和发展的必然结论,又为世界社会主义的振兴和发展做出了自己特有的贡献,同时也为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发展提供一定借鉴。此外,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模式,还必须澄清关于它的几个错误认识。  相似文献   

3.
<正>科学理论体系是指由概念和理论构成的周密而完备的科学系统.它由三部分构成:(1)基本概念和范畴;(2)建立于概念和范畴之上的基本原理;(3)由概念和原理等引伸和转化成的具体理论.这三部分内在地联系在一起,形成一个首尾一贯的系统,就是科学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就具有上述三个基本构成部分.这一理论既有“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改革开放”、“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等关于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的基本概念和范畴,也有以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社会主义本质、社会主义根本任务、社会主义发展动力、社会主义建设外部条件、社会主义建设的政治保证、社会主义建设战略步骤、“一国两制”为主要内容的基本原理,又有“社会主义必须摆脱贫穷”、“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军队要服从整个国家建设大局”、“防止和平演变”等许多具体理论.而上面这些概念和范畴、基本原理、具体理论又是相互联系、首尾一贯的,由此构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可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具备科学理论体系的一般特征.但是,作为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最新成果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又有其自身特征.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在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的历史条件?  相似文献   

4.
柯健 《新疆社科论坛》2009,(6):48-52,58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中国共产党领导集体立足中国的基本国情,依据时代的发展变化,提出了一系列适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理论和论断。深化对社会主义本质的认识,回答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方向问题;创新社会主义发展阶段论,回答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起点和任务问题;拓展“生产方式”范畴,回答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手段”及其性质问题;实现从“革命主题”向“改革开放主题”转换,回答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动力问题;建构超越“生产主义”的现实路径,回答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的发展问题。  相似文献   

5.
赵欢 《南方论刊》2014,(1):8-10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布局经历了由两个文明、“三位一体”、“四位一体”到“五位一体”的历史演化过程,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和不断创新的时代精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布局是一个相互联系、相互协调、相互促进、相辅相成的有机整体:经济建设是基础,政治建设是保障,文化建设是灵魂,社会建设是条件,生态文明建设是关键。“五位一体”总布局的提出丰富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科学内涵,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
《江泽民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专题摘编 )的出版 ,是我们党和国家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深入学习《江泽民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专题摘编 ) ,要注意掌握贯穿于江泽民同志关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重要论述中的三个基本方面 :一是坚持与时俱进 ,不断开拓创新 ;二是坚持把发展作为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 ,用发展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 ;三是坚持执政为民 ,把最广大人民的利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深入学习宣传《江泽民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专题摘编 ) ,必须坚持理论联系实际 ,紧密结合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生动实践。  相似文献   

7.
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科学体系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科学体系,是实施马克思主义研究和建设工程的要求,是理论界的一项重要任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包括哲学基础、实践基础、理论主题和基本理论四个部分.实事求是,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基础;解放思想,与时俱进,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方法论基础;以人为本,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核心,是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奠定了坚实的群众史观基础.中国特色主义理论是立足中国实际,吸收人类社会创造的文明成果而形成而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实践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形成发展的基础,深刻总结世界社会主义运动正反两个方面经验教训,吸收人类社会优秀的思想成果,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形成发展的重要条件.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主题,贯穿始终,其基本原理都围绕这一主题而展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科学体系主要由15个方面基本理论组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本质论、矛盾论、初级阶段论、市场经济论、改革开放论、现代化论、物质文明论、社会文明论、政治文明论、精神文明论、生态文明论、国防和军队建设论、外交关系论、执政党建设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一个发展的理论,将在实践中不断发展、创新和完善,显示其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  相似文献   

8.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始于毛”.毛泽东从实践哲学的基础、社会主义本质属性、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和科学的认识论与方法论等方面,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的形成提供了理论先导;同时,他在新民主主义文化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以及中国文化发展“走自己的路”的探索中成为先行者.毛泽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所作出的卓越贡献,在当代依然启示着我们要认识到这是“马克思主义道路”,要坚持文化发展的这条“社会主义道路”,要实事求是地完善文化发展的“中国道路”.  相似文献   

9.
中国共产党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是在我国加快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新形势下召开的,十四大报告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确定了一个总体大纲。我们要全面地理解这一建设大纲的实质,应从下列六个方面进行把握。 第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哲学基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哲学基础就是“三论”——“换论”、“摸论”和“猫论”。“换论”就是换脑筋,解放思想。邓小平同志曾  相似文献   

10.
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一定要总体布局,循序渐进.党的十八大首次提出包括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的五位一体总布局.它的形成是四代领导核心集体智慧的结晶.经历了初步探索、基本形成和发展完善的过程,实现了从邓小平“两位一体”到江泽民“三位一体”,再到胡锦涛“四位一体”和“五位一体”的创新.这对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以全新的视野深化了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发展规律的认识。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发展来说,意味着其主题实现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守正创新和伟大转变。“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什么样的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怎样建设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  相似文献   

12.
一、正确认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首要问题(1)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科学社会主义在我国的坚持和发展,可以说立足予两大理论支撑点:一是从理论上确认我国尚处在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二是明确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以这两大理论创造为基石,我们党把坚持改革、开放、搞活经济的方针同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有机地结合起来,有力地推进了中国的科学社会主义事业.因此,正确地理解改革、开放、搞活经济的方针,正确地理解四项基本原则,并且善于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寻找出这两者之间的内在联系,就离不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和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两个基本理论前提.  相似文献   

1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建设的历史进程与基本经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建设历程是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政治理论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历史进程。这一历史进程包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建设的初步探索、稳步推进和完善发展等三个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建设经历了一个长期的历史进程,总结这一历史进程,我们可以得出一些基本经验:政治建设必须坚持以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必须与时俱进地不断深化政治体制改革;必须从中国的具体实际出发。  相似文献   

14.
刘德军 《东岳论丛》2002,23(3):12-17,136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离不开科学的理性精神。邓小平 1992年初的南方谈话 ,是对科学社会主义的理性积淀。在理论创新上 ,坚持求真精神 ,揭示社会主义本质 ,转换经济模式 ,把握社会发展总趋势 ;在治国强国战略上 ,坚持务实精神 ,确立基本路线总纲领 ,明确“两手抓”总方针 ,突出“发展是硬道理” ,强调“关键在人”、“关键在党”总保障 ;在检验改革开放问题上 ,坚持实证精神 ,以“三个有利于”标准为尺度 ,以“要警惕右 ,但主要是防止‘左’”为原则 ,以“不搞争论”为指导方法。所有这一切 ,都是对当代科学理性精神的高度弘扬。实践证明 ,邓小平南方谈话凸显的理性精神的时代价值 ,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宝贵精神财富 ,并与历史同辉。  相似文献   

15.
在“五位一体”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布局中,生态文明建设处于关键地位,对于促进其他四方面的建设发挥基础性作用:生态文明建设解决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的两难困境,推进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生态文明建设为政治文明建设提供新动力,推动社会主义民主和法治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内含新的文化价值理念,推动树立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新风尚;生态文明建设是一个社会系统工程,有助于推进社会整合及人自身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6.
毛泽东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艰难历程与理论贡献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始于毛,成于邓”。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20年艰辛探索的经验和教训,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和理论体系的形成提供了宝贵的思想资源和理论先导。其理论成果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关于社会主义社会的主要任务是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的思想;第二,关于社会主义基本矛盾理论和人民内部矛盾理论;第三,关于社会主义发展“两阶段”思想;第四,关于社会主义经济发展模式和经济体制的思想;第五,关于社会主义政治体制的思想;第六,关于社会主义文化体制的思想。  相似文献   

17.
面对近代以来“中国文化向何处”的时代难题,张岱年结合我国实际提出了“文化综合创新论”,认为中国文化建设应综合中西文化之所长,创造社会主义新文化.随着当前我国文化建设的不断深入,文化的民族性与世界性、统一性与多样性之间的冲突不断加剧.为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我们必须充分认识到“文化综合创新论”的科学性,在全球化背景下坚持文化建设的民族主体性;正确处理马克思主义与民族文化间的关系;深入挖掘民族文化资源,增强中华民族的文化创新力;实现中西文化的文明对话.  相似文献   

18.
十月革命胜利使社会主义站到新的历史起点。理论构想与实践基础、理想境界与现实国际环境、东西方不同文化背景的“三个错位”,成为社会主义道路的“特色”的客观依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持历史与逻辑的辩证统一,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出发,以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总任务,坚持以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实践为根据,成功地回答了社会主义在一个经济文化落后国家如何实现现代化建设这样一个历史课题,以中国社会主义发展中的实践特色、理论特色、民族特色、时代特色推进了社会主义历史发展的新进程,丰富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  相似文献   

19.
目前我国“三农”工作转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历史阶段。乡村振兴战略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坚实战略支撑。乡村振兴战略之“三重逻辑”的背景、“三个现代化”的任务与“四项遵循”的原则构成了其基本意涵。立足于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大背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需要在把握技术创新、人才培养、现代治理三个基本着力点的前提下,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深化改革开放。  相似文献   

20.
毛泽东的新民主主义理论包括“新民主主义革命论”和“新民主主义社会论”两个密切不可分的组成部分。“新民主主义革命论”回答了俄国十月革命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东方国家应该怎样进行革命、如何进行革命的一系列问题,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无产阶级在民主革命中的领导权的思想,解决了武装夺取政权的具体形式和策略问题。但从基本内容来说,它并没有超越马恩列斯所阐述过的理论范围。“新民主主义社会论”则是过去马克思主义著作中从来没有涉及的问题,它提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国家在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之后,可以通过“新民主主义社会”这样一个相对独立的社会形态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找到了实现革命转变的具体途径,是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形态理论的重大创新。“新民主主义社会论”在革命根据地和解放区有过初步的试验,新中国成立后在全国范围内有过成功的实践。 然而,从1953年开始,毛泽东改变了他原来正确的思想,转而批判“确立新民主主义社会秩序”,匆忙实行了“三大改造”,抛弃了“新民主主义社会论”,犯了空想社会主义的错误;接着又发动了“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以及“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使中国社会主义社会发生了严重的扭曲。究其原因,主要是对资本主义和资产阶级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的作用缺乏正确的认识,误读了列宁的过渡时期理论,其理论支柱是“生产关系决定论”、“上层建筑决定论”和所谓的“不断革命论”。 “新民主主义社会论”奇特的历史命运给我们的现实启示:一是必须弄清“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与“新民主主义社会”的关系,充分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质上是新民主主义的回归和超越;二是要重新认识资本主义和资产阶级与建设社会主义的关系,建立改革开放的话语权;三是要借鉴新民主主义社会建设经验,加强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四是要进一步解放思想,重新评价毛泽东和毛泽东思想,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