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丁一平 《河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4):5-8
农业城市向现代都市转型,一个显著的标志就是地缘构成的多样性。地缘的多样性蕴含着文化的多样性。对"一五"、"二五"期间洛阳工业移民的研究表明,人口地缘结构的多样性不仅在生理基因和文化基因两个方面影响洛阳城市人口的自然结构,对洛阳社会结构乃至城市文化的形成也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4)
传统时代的四川乡村存在一个高度发达的土地信贷市场及乡村金融市场。押金与地租之间的关系是土地农业经营与商业投资之间的关系。1950年开展的减租退押与市场化的加押减租完全相反,这场运动对于乡村土地市场及金融市场的打击是致命的。虽然1950年底—1951年初的减租退押具有产权清理和经济退赔的性质,但江津县减租退押胜利果实的绝大部分,通过各种方式分配给了农民,由于1951年江津县新增农业税正好与此果实数相等,所以,可以将减租退押的胜利果实看作是1951年新增农业税之来源。江津县的个案具有全国性的普遍意义,既有的阶级理论值得重新思考。 相似文献
3.
方如金 《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1,(3)
宋代经济文化的发展和繁荣是空前的,两浙路又居于全国的首富之区。苏轼说:“两浙之富,国用所恃,岁漕都下米百五十万石,其他财富供馈不可悉数。稻米在宋代除了作为主要民食外,并属主要税收之一,当时全国每年漕粮600万石,两浙路就占四分之一。粮食作为商品在市场上流通,在我国古代早已有之,到了宋代,由于两浙路粮食生产的发展,商品经济的活跃,官府、军队对粮食消费的巨额增长,赋税制度的变革,高利贷的 相似文献
4.
高玉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18(3):58-63
“以文为诗”作为明显的创作倾向始于韩愈.首先认识到韩愈“以文为诗”艺术手法的是欧阳修.陈师道则第一次提出这一术语.它作为对总体的宋诗的创作特点的概括,是后人逐渐总结归纳出来的.其内涵大体上就是严羽所说的“以文字为诗,以才学为诗,以议论为诗”.“以文为诗”有它的必然性和合理性. 相似文献
5.
“人文精神”讨论述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汉华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4)
人文精神应当是整个人类文化所体现的最根本的精神 ,或者说是整个人类文化生活的内在灵魂。它以追求真善美等崇高的价值理想为核心 ,以人的自由和全面发展为终极目的 相似文献
6.
7.
8.
陈钧 《盐城师范学院学报》1996,(1)
“梦李白”诗文述评陈钧李白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历代描绘、歌咏、评论李白的诗文数以千计。以“梦李白”形式出现的,虽然只是其中很小的一部分,但是从唐代延续到清代,而且各有特色,除了说明人们对这位伟大诗人的深切怀念之外,还可以借此窥见历代文人的一些微... 相似文献
9.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3(4):1-1
评《美国IPAWS系统及对我国预警系统建设的启示》美国无疑是从社会管理方面最早意识到应急管理重要性的国家之一,1979年成立的FEMA就是出于这一目的,澳大利亚、日本以及我国台湾因为所处的位置特殊,经常遇到来自海洋的突发灾难侵袭,也使得他们早早开始了应急管理的研究与实施。 相似文献
10.
娄永清 《广西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7,(2)
一、“福利国家”的由来“福利国家论”是资产阶级庸俗经济学家、右翼社会党人的一种理论。虽然,这种理论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才广泛流行起来,但它的缘起,最早可以追溯到上一世纪八十年代。当时《社会政治家》杂志有“讲坛社会主义者”即明确提出了“福利国家”的理论,德国首相俾斯麦首先接受了这种理论,并在世界上第一个实行了社会保险制度.十九世纪和二十世纪之交,英国的费边社也鼓吹过“福利国家论”,他们认为,可以采用温和的、改良的办法,通过选举夺取国家 相似文献
11.
12.
郭戈 《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2,(3)
李廉方(1879—1959)名步青,湖北京山人,清末举人,1902年留学日本弘文学院和东京高师,归国后任湘鄂学堂堂长、监督等职,辛亥革命时为鄂都督府首席秘书、襄阳卫戍司令,后历任中华书局编辑、内务部秘书长、教育部视学主任、山西河南教育厅长、武昌师大教授兼总务长、北平政治分会代秘书长、河南大学文学院长、开封教育实验区委员长,抗战后任教育部实验教育教材主任,教材编译主任、国民参政员、湖北通志馆总纂兼副馆长,建国后作为特邀代表出席了第一届全国政治协商会议,任中央文化教育委员、中南军政委员兼教育部副部长、湖北政协第一届副主席等职。 相似文献
13.
“人文精神”讨论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汉华 《湖南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4(4):11-16
人文精神应当是整个人类文化所体现的最根本的精神,或者说是整个人类文化生活的内在灵魂。它以追求真善美等崇高的价值理想为核心,以人的自由和全面发展为终极目的。 相似文献
14.
“威斯康星思想”述评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王亮生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5,(1)
本文概述了“威斯康星思想”的形成与发展过程,将其分为形成(20世纪初)、应用(20世纪中期)和发展(20世纪80年代)三个阶段。“威期康星思想”旗帜鲜明地提出了“社会服务”是高等学校的第三职能,这一主张深刻地影响着大学特别是地方大学的改革,对当今世界高等教育的改革和发展仍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文章在肯定其积极意义的同时,认为尚存在一些需深入探析的问题,如社会服务与教学、科研的关系,服务地区的选择,服务对象的选择,服务与创收的关系等。文章还提出了解决上述问题的出路在于:加强大学与社会各方的合作,努力促进教学、科研、社会服务的有机结合。 相似文献
15.
周新华 《江苏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1994,(2)
孙中山是中国民主革命的伟大先驱,后时又是中国近代化道路的伟大探索者。辛亥革命后,他在指导实业建国的奔走实践中。描绘了一幅以发展铁路为中心、在大机器生产的基础上进行近代化建设的宏伟蓝图—-“实业计划”。给中国人民留下了一份珍贵的遗产。研究和探讨孙山山的实业建国思想,在当今具有现实意义。1912年4月三日,孙小山任袁世凯的逼迫下,辞去临时大总统职务。但正如他说的、“解职不是不理事,解职以后,尚有比政治紧要的事待着手。”①他先后到上海、武汉、广州、香港、烟台、天津、北京等地,进行考察和研究,沿途所到之处受… 相似文献
16.
经盛鸿 《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86,(2)
一九一三年七月至九月的“二次革命”,是辛亥革命的继续和发展,也是辛亥革命最终失败的最后一幕。以孙中山、黄兴为首的资产阶级革命党人与北洋军阀袁世凯集团进行了一场悲壮的斗争。当时南方革命党人虽号称“联军十万,拥地数省”,但整个战争的主要战场只是在江西与南京,因而“二次革命”又称“宁赣战役”。而南京地区的战争之烈、历时之长与重要程度,又远超过江西。因此可以说,“二次革命”时期,全国矛盾与斗争的焦点在南京。本文拟对南京地区“二次革命”的始末作一归纳分析,从而更清楚地了解这场斗争的全过程,更深刻地认识资产阶级领导的旧民主主义革命的特点及其最终失败的必然性。 相似文献
17.
乔晓勤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8,(3)
1968年,美国人类学家马文·哈里斯(Marvin Harris)公开申明可以用唯物主义的方法从事人类社会文化的研究,他将这种研究方法称为“文化唯物论”(Cultural Materialism)。十年后,哈里斯又以《文化唯物论:为文化的科学而战》为题发表专著,系统阐述他的学术思想,并分析了文化唯物论和其他当代西方学术思潮的分野。 相似文献
18.
滕海键 《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1)
冷战是战后世界史和国际关系史中的一个十分重要的课题。国外史学界尤其是美国史学界对这一问题进行了长期的深入的研究。我国学术界对冷战问题也进行了一定的探索 ,取得了很大成就。简要地评述和介绍我国学术界有关冷战问题的研究状况 ,旨在引起对这一问题的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9.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3):23-23
评《应急救灾三方博弈模型研究》
突发事件应急管理研究是一个十分年轻也是十分前沿的研究领域,现有的某些理论和应用基础并不完善,需要人们不断地来完善基础理论和提出更适于所要解决问题的新的应急决策方法。本文基于大型灾害应急救灾的特征,提出了用于研究中央政府、地方政府和灾民行为的三方博弈模型,并给出了相应的证明以及优缺点分析,不仅拓展了博弈论及其应用领域而且丰富和发展了突发事件应急管理的理论体系, 相似文献
20.
赵启重 《吉林师范大学学报》1988,(2)
1875年1月,一支英国探路队违约进入中国云南境内,与当地军民发生武装冲突。中国军民死伤多人,英国翻译马嘉理及其几名随员也在冲突中丧生,探路队遇阻返回缅甸。这就是轰动一时的“马嘉理案”,亦称“滇案”。中英两国关于“滇案”的交涉历时一年多,最后,中国又一次遭受讹诈,屈辱地了结了这一事件。这件事在当时和后来,人们的议论都是颇为分岐的,本文试图提供一些讨论意见。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