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919年5月9日蔡元培辞职后,以北大为主体的北京专门以上学校职教员联合会积极主张挽蔡,奔走周旋于政府、学生之间,襄助温宗禹、扶助蒋梦麟,功不可没。稍后北大又发起成立北京小学以上学校教职员联合会,以要求薪金全发现洋为由,驱逐教育次长傅岳棻。这两次运动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标志着北京高等教育界开始作为独立的社会势力出现。  相似文献   

2.
试论蒋梦麟对北京大学的改革及其现代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20世纪30年代极其困难的条件下,临危受命的北大校长蒋梦麟大力实施以校长治校、教授治学、学生求学、职员治事为核心的改革举措,积极改革与整顿北大,使一度衰败的北大重现生机与活力,其教育思想与实践至今仍具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3.
薛立永 《老友》2011,(11):9-9
蔡元培先生是我国近代著名的教育家、民主革命家。在他波澜壮阔的一生中,有两次流泪,给人们留下了深刻印象。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蔡元培先生不朽的风采和人生境界。1919年5月4日,在五四运动的游行中,军阀政府抓走了32名学生,其中北大的就有20人。时任北大校长的蔡元培于当晚邀请与司法部关系密切的王宠惠一起到北大和同学们商量营救之事。5月7日,  相似文献   

4.
为庆祝我国著名逻辑学家、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中国逻辑学会名誉理事长王宪钧先生任教50周年,1989年11月10日北大哲学系在临湖轩召开庆祝会。庆祝会恰逢王先生80寿辰。张学书副校长,中国逻辑学会负责人,王先生友好、学生、逻辑同道,及哲学系师生共60余人到会祝贺。王宪钧教授30年代初毕业于清华大学,后留学德国、奥地利,30年代末始教于西南联大,1952年到北大哲学系任教至今。王先生是我国数理逻辑研究的开拓者,并对我国逻辑科学、教学的现代化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他培养的学生,如今有不少人已成为著名的学者。  相似文献   

5.
20世纪学术思潮与北京大学——北京大学百年校庆感言完成“文化自觉”使命创造现代中华文化费孝通我于1930年进燕京大学社会学系读书,又于1980年北大筹建社会学系时,正式担任北大的教授,其间跨越了50年,却一直与北大保持着很深的关系,这是因为在燕京、清...  相似文献   

6.
《金陵瞭望》2005,(4):49-50
幼年读私塾,后入天津府立中学堂学习。1916年升入北大国文门(即中国文学系)。在北大期间,曾创立“新潮社”,主编《新潮》杂志,又任北大学生会负责人,为“五四运动”学生领袖人物之一。1919年考取山东官费留学生,先后就读于英国伦敦大学、德国柏林大学。1926年冬回国后,先后任教于中山大学、北京大学、西南联合大学,又任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所长,并一直领导史语所直至去世。  相似文献   

7.
师至洁 《21世纪》2007,(4):24-25
留学,有时候可以改变一个人生活的轨迹。名校的优秀毕业生出国留学后的发展就是与众不同。北京大学,是很多学生想往的地方,从北大毕业在某种程度上也意味着就业不愁。但是,身在北大的人大多数不会这么想,更高更好是他们追求的目标。与曾毕业于北大、现任北京凯摩100公司技术总监的汤劲武约采访,  相似文献   

8.
留学网站     
《21世纪》2001,(7)
北大将与新加坡国立大学合办IMBA课程 新加坡国立大学企业管理学院和中国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近日签署一项合作意向书,双方将从今年9月开始,共同开办一项为期两年的国际企业管理硕士课程(InternationalMBA)。值得一提的是,课程别开生面地采用双语授课的形式进行。 另一特色是可让学生同时获得北大和国大的企业管理硕士学位。学生第一年将先在北大上课,接着才到国大上课并被安排在本地公司实习2至3个月。 第一批的收生人数预计是50人,而且学生将全部来自北大。不过,想要报读课程的学生,首先必须拥有至少…  相似文献   

9.
见过张璨的人都说,她给人的最重要的印象,不是年轻、美丽和真诚,而是她那永远也不会退净的学生气,她说她一直就是一名学生。这是在说明她那孜孜不倦的学习精神呢,还是在追述北大那永远的遗憾? 1984年,张璨的名字从北大的学藉薄里划去了,当时在全北大是唯一一例。时过16年,她的名字被填加在福布斯杂志2000年度公布的中国内地50位富翁的名单上,因为拥有1.2亿美圆  相似文献   

10.
一起奋斗     
徐小平 《可乐》2010,(1):20-21
吕林是我在北大最早的朋友。初到北大,很多学生、老师不知道我是干什么的,认为我不入流,瞧不起我。我需要北大的理解和接纳,需要朋友的支持。吕林把我写的一篇关于校园生活的文章做成配乐朗诵,在他主持的北大广播台播放。在他的帮助下,我刚刚萌发的发展校园文化的理想,在北大广获知音。  相似文献   

11.
北京大学教育经济研究所成立于1999年。是由原国家教委、原国家计委和财政部联合支持设立的,是国家教育经济和教育财政问题的重要研究和咨询机构。教育经济研究所依托于北大教育学院(其前身是北大高教所)。  相似文献   

12.
一九一九年的五月,甘肃省循化县的一位名叫邓春兰的女师学生写信给北大校长蔡元培,要求北大增设女生席位。一九二○年春天,北大正式批准了她的要求。邓春兰便成了中国的第一个女大学生。从此,中国的高等教育史开始了新的一页。女子上大学,虽然现在已不是什么新鲜事,但它却凝聚着多少代女性的希望与追求。  相似文献   

13.
五四运动后,作为最高教育行政管理机构的教育部的控制力大为减弱,教育界风潮此起彼伏.与此同时,政治势力日益渗入教育界,与教育界原有的各种派系因素交叉混杂,使得这些风潮变得更为复杂.民国初年以来教育界各方趋新势力,在这些风潮的激烈争斗中逐渐分化.马叙伦1922、1924年两次出任教育次长,与这一时期北高师(北师大)、农专(农大)、美专、东大、女师大等校发生的风潮关系密切.在这些风潮中,总体而言他倾向于国民党、北大"法日派"方面.他的经历为深入考察这一时期的教育界风潮提供了一个较好的视角.  相似文献   

14.
萨苏 《社区》2010,(14):15-15
北大“思想自由,兼容并包”起自蔡元培,至今长盛不衰。先生遗爱北大.人皆感之。可蔡先生有一次竞动怒要打人,而且要打的还是他北大的学生。  相似文献   

15.
傅斯年青年时代是时代的先进,五四运动的学生领袖,在新文学运动中其论著、诗歌、杂文都是一时的典型。 1908年,傅斯年在父亲的学生侯雪舫(进士出身)的帮助下到天津考取天津府立中学堂。攻读4年后考入北京大学预科。那时北大的预科分甲乙两部,甲部重数理化,乙部重  相似文献   

16.
素有“北大才女”之称的张泉灵1973年出生于上海,1996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德语系。因在校期间曾成功主持北大与央视共同制作的《中华文明之光》,且毕业时正好赶上中央电视台招聘。1997年8月,她顺利考入央视国际部。  相似文献   

17.
郑天挺与北京大学郑嗣仁郑天挺(1899——1981)字毅生,福建长乐人。1917年考入北京大学国文系,1920年毕业。1922年考入北京大学文科研究所国学门进修研究生。1924年留校工作,历任讲师、副教授、教授兼北大秘书长等职。在西南联大期间,任历史...  相似文献   

18.
郑也夫 《可乐》2010,(11):78-79
我是2004年2月调到北大社会学系的。接触北大、形成印象,在成为它的一员之前就开始了。大概是1988年的五四,我应邀参加北大团委组织的一个座谈会。会上,一位同学昂首天外、慷慨陈词:“社会在改革,北大也虚该改革;北大不要做象牙塔。北大有太多没用的课程,都应该撤销。  相似文献   

19.
以中国知网中文数据库中北大核心、CSSCI和CSCD收录文献为数据来源,运用CiteSpace可视化软件绘制知识图谱,对国内数字货币研究的发文趋势、关键词分布、作者合作、机构合作等进行共现分析、聚类分析和突变检测算法分析,梳理2002—2021年国内数字货币研究脉络变迁。研究表明:数字货币研究聚焦于政治规范、属性分类、技术研发和经济影响4个板块,但其研究仍处于早期发展阶段,未来,数字货币研究的成果应用、信用规范、技术创新和价值保证将持续成为重点研究课题。  相似文献   

20.
一、李大钊同志在北大受聘教授情况关于李大钊同志在北京大学受聘教授时间,过去有始自一九一七年和一九二○年的不同说法。现据北大评议会的记录,已知北大决定延聘李大钊同志为教授,是在一九二○年七月八日,七月二十三日由北大文牍课正式发出聘书,因此,关于李大钊同志在北大受聘教授的时间,应以始自一九二○年的说法为准确。但是由于在北大评议会的记录和文牍课发出聘书的记载中,都没有注明延聘李大钊同志为那一学科或学系的教授,也由于李大钊同志作为教授,先后在北大的经济、政治、史学等系都讲授过课程,因此,长期以来,关于李大钊同志在北大受聘为那一学科的教授问题,一直存在不同说法。如有说是“经济学教授”的,有说是“经济系教授”的,也有说是“史学系教授”的,这些说法究竟以那一说法为准,应依据当时的有关材料,作出准确的订正。迄今为止,这三种说法,以是“经济学教授”的说法,最为多见,而这一说法,其实并不见于当时的材料记载。所谓任“经济学教授”的说法,最先见于一九四三年四月二十八日延安《解放日报》的《李大钊同志革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