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针对浙江省农村金融扶贫的发展情况,就进一步提升浙江省金融扶贫工作水平提出建设多类型、多层次的扶贫金融组织,提高扶贫金融精准性和效益,增强金融扶贫"造血"功能,促进扶贫金融服务提升,优化金融扶贫配套环境,提高精准扶贫保障能力等建议,以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2.
<正>近年来,四川省万源市全力推动金融扶贫,以精准到村到户到企业为目标,不断扩大金融扶贫覆盖面,瞄准扶贫对象,用好扶贫资金,提升扶贫效果,实现金融扶贫贷款总量持续增加、覆盖率超秦巴地区及达州市平均水平、贷款质量整体可控。聚焦聚力金融扶贫制度保障强化组织推动。制定出台《万源市金融扶贫工作年度计划》《金融扶贫专项实施方案》,签订金融精准扶贫工作目标责任书,明确金融精准扶贫贷款持续增加、扩大普惠金融覆盖面、健全风险分担保障体系三大目标任务。确保实现贫困村和有建档  相似文献   

3.
正探索金融扶贫新机制,更加有效地引导金融服务和资金流向贫困地区,是金融反贫困的内在要求,也是打好扶贫攻坚硬仗的重要支撑。积极探索金融扶贫的激励和风险分担机制长期以来,由于贫困地区经济发展滞后,农户相对贫困,扶贫对象的弱质性带来的是金融活动的高成本、高风险、低收益,金融机构缺乏在贫困地区增加金融供给的内生动力,而且开展金融活动后,如果完全由金融机构来承担风险也难以做到持续经营。如何破解金融扶贫的动力缺失及分散风险的难题,需要积  相似文献   

4.
本文基于2011~2017年中国家庭金融调查(CHFS)数据,运用双重差分法(DID)研究了精准扶贫政策对农业信贷渠道和农业信贷规模的影响。研究发现,精准扶贫政策使贫困户获得农业正规信贷的概率提高了1.93%,正规信贷规模提高了20.43%。随着时间的推移,政策作用逐渐增强,精准扶贫政策实施后第三年,贫困户农业正规信贷概率提高3.45%,农业正规信贷规模提高34.4%;非正规信贷概率下降4.08%,规模下降33.34%,非正规金融对正规金融的补充作用减弱。进一步地,本文发现政策效果在西部地区更为显著,反映出该项政策在推动金融扶贫区域间协同发展中发挥了积极作用。相较于贫困县,非贫困县的贫困户正规信贷获得的概率及规模提升效果更为显著,体现出中国贫困治理中先"区域整体"后"精准突破"的工作思路。本文还发现精准扶贫政策下的正规农业贷款资金并不存在明显的"精英俘获"效应,然而极度贫困家庭的正规信贷获得情况仍未发生显著变化。因此,精准扶贫政策对建立健全农村信贷市场成效显著,但极度贫困家庭获得正规金融的渠道还需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5.
正【政策背景】从今年开始,每年的10月17日,是我国的"扶贫日"。为啃下扶贫"硬骨头",今年6月,广西自治区制定下发了《关于整合资源支持和推进扶贫生态移民工作的实施意见》、《关于开展教育精准扶贫扶持贫困家庭子女上学就业的实施意见》、《关于加强金融支持扶贫开法的实施意见》、《关于改革财政扶贫资金管理机制的实施意见》四大政策文件,打响扶贫攻坚战。  相似文献   

6.
官方微博     
正甘肃发布:【扶贫攻坚:甘肃聚焦六大突破】省政府办公厅下发《深入实施"1236"扶贫攻坚行动六大突破工作方案》要求各地加大基础设施建设,着力培育发展特色富民产业,加强易地扶贫搬迁工作,构建金融扶贫服务体系,强化贫困地区劳动力技能培训,切实提升基本公共服务保障水平,确保贫困地区扶贫开发工作取得显著成效。(2014年5月15日10:37)  相似文献   

7.
普惠金融是一种以扶贫为目的,为广大的中低收入群体提供储蓄、保险、信贷和信托等金融产品和服务,即为那些难以从正规金融机构获得信贷支持而又具有一定得收入来源和偿付能力的群体提供信贷支持,这是一种在传统正规金融体系之外发展起来的一种金融方式。普惠金融体现的是一种和谐金融的理念,  相似文献   

8.
本文基于2013~2019年中国家庭金融调查(CHFS)数据,运用双重差分(DID)方法,检验了精准扶贫政策对贫困家庭消费的影响,深入探讨了精准扶贫分类施策的政策效果。研究发现,精准扶贫政策使贫困户人均消费提高4.37%,生存型消费提高5.76%,发展型消费提高13.12%。从消费结构来看,政策显著增加了食品、衣着、居住、交通通信及教育文娱等支出,同时,居住类、交通通信支出占总消费的比重显著提高,医疗保健支出占比显著降低。进一步地,对于老年贫困家庭,精准扶贫政策通过直接转移支付方式提高消费水平,优化消费结构;对于因病致贫家庭,政策通过低保等直接转移支付方式,降低医疗支出,提高生活水平;对于因学致贫家庭,政策通过教育帮扶方式,缓解教育负担,改善生活质量。对于教育程度低的家庭,政策通过"扶志与扶智"相结合的方式激励贫困家庭,过上美好生活。本文实证结果表明精准扶贫政策发挥出"对症下药,靶向治疗"作用。家庭特征异质性分析表明,政策对老年人口、不健康人群、未成年子女数量多、教育水平低的深度贫困家庭作用更明显。地区异质性分析发现,政策在贫困县与"三区三州"深度贫困地区效果更突出。这表明精准扶贫政策聚焦深度贫困,专啃"硬骨头",精准发力,推动贫困家庭生活质量大幅提升。本文的研究为厘清精准扶贫政策帮扶渠道,评估减贫动态效果提供了实证依据,可为相关部门切实把握政策成效,巩固拓展脱贫成果,总结中国扶贫经验提供政策参考。  相似文献   

9.
<正>近年来,河北省隆化县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方略,以破解农村"贷款难、贷款贵"问题为突破口,在密集调研、反复论证的基础上,立足县情实际,创新实施了"政银企户保"五位一体的金融扶贫模式。这一模式,体现了政府、银行、企业、农户和保险公司五方参与主体的利益诉求,实现了经济学上的"帕累托最优",破解了多年来困扰中央和地方的"贷款难、贷款贵"问  相似文献   

10.
正"文化+"战略在开封的实施,在促进文化产业发展、提升经济发展质量等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为了更好地发挥其效应,我们有以下几点思考与建议。一、拓展领域。一是"文化+人才"。不断加大对有突出贡献的文化产业人才、优秀作品的创编人才以及勇闯市场的文艺团队的奖励力度。二是"文化+金融"。鼓励金融机构建立专门服务文化产业的专营机构、特色支行和文化金融专业服务团队。三是"文化+扶贫"。  相似文献   

11.
政府扶贫资金投入是减少贫困的决定性因素之一,国家在新一轮扶贫开发纲要中明确了中央政府扶贫资金的新增部分集中用于连片特困地区,为提高政府扶贫资金减贫效率,本文以川西北藏区为例,通过建立反映政府扶贫资金与贫困人口数量、贫困人口收入关系的计量经济学模型,对政府扶贫资金的减贫效果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政府扶贫资金投入对贫困人口数量减少和贫困人口增收有积极影响,但不同类型的资金投入和资金投向产生的减贫效果存在较大差异。因此,应完善政府扶贫资金的投入和使用机制,优化扶贫资金结构和投向,完善扶贫资金的瞄准机制,提高金融部门参与程度。  相似文献   

12.
精准扶贫实践中“精英俘获”现象及其治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精准扶贫实践中存在"精英俘获"现象,即地方精英以群体或个人参与的方式,采用垄断、霸占的形式对扶贫项目与资源进行侵占与盘剥,并且在这一过程中,不同类别的精英表现出不同的行为特征。这些情况严重阻碍了扶贫开发的运作与发展,降低了扶贫资源的利用率,使精准扶贫溢出效果甚微。克服精准扶贫实践中"精英俘获"现象,可从完善贫困治理机制、加大项目监管力度,精准识别贫困群体、引进适宜扶贫项目,激发公众参与意识、推动信息顺畅透明等方面进行整体性突破,以提升扶贫工作成效。  相似文献   

13.
吴木銮 《决策探索》2009,(15):50-52
在应对金融海啸中,香港财政政策中最值得称道的就在于扶贫导向逐步出现。借着经济衰退,特地改善贫困人口的处境。虽然做不到“一个都不落下”,但让更多的人赶上去,何尝不是一种好试验。  相似文献   

14.
农村小额保险作为一种有效的风险管理手段和金融扶贫手段,日益受到世界各国政府和保险公司的重视。我国农村人口7.37亿,占总人口的56%,发展农村小额保险具有巨大潜力。本文主要介绍我国农村小额保险经营模式的理论选择以及不同模式的利弊。  相似文献   

15.
从19世纪末法国成立世界上第一家农业政策性银行开始,国外农业政策性金融已有100多年历史,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简称农发行)作为目前国内唯一的农业政策性金融机构,从1994年成立至今只不过十几年的时间。农发行在支持粮棉油收购,国家扶贫和农业开发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在稳定粮棉市  相似文献   

16.
压力型体制下的扶贫模式过于注重完成脱贫任务,而忽视了在扶贫过程中注入人文理念的因素。其具体表现为:帮扶过程中缺乏对贫困户的人文关怀,精准识别过程中缺乏人文维度指标,贫困文化导致的“等、靠、要”思想,农村精神空心化的难题,以及对扶贫干部的包容理解不足等。基于此,在精准扶贫实践中,要完善扶贫考核机制,树立以人为本的精准扶贫治理理念;扶志与扶智相结合,增强贫困户的脱贫内生动力;加强对扶贫干部的关怀与职务晋升激励;抓住乡村振兴战略契机,破除农村空心化难题,实现农村贫困人口的可持续脱贫。  相似文献   

17.
正近日,云南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创新机制扎实推进农村扶贫开发工作的实施意见》,明确提出创新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改进贫困地区考核、建立精准扶贫工作、优化干部驻村帮扶、改革财政专项扶贫资金管理等7大机制,实施10项重点扶贫工程,为打好新一轮扶贫开发攻坚战指明了方向,明确了任务。  相似文献   

18.
红原是四川省特殊类型贫困县的重要组成部分,集"老少边穷病高"于一体,面临生态建设与保护两大任务。文章从红原实施的系列生态建设工程着手,全面描述了红原依托生态建设工程和独特的草地森林资源所展示的五大生态扶贫模式,即草场流转扶贫、草原生态奖励制度扶贫、沙化草地治理扶贫、牧(农)家乐旅游扶贫和生态农业扶贫,识别出红原牧区生态扶贫所面临的六大困境或约束,即牧户生态治理主体地位、草地占用压力和耕地化学投入品强度、女性贫困与女性文盲并存、联户贫困、宗教文化影响以及市场经济背景下藏族发展空间的挤压。  相似文献   

19.
精准扶贫中存在着高减贫速度与低减贫质量、干部扶贫能力应然要求与实然状况、农村干部劳动付出与实际收入倒挂等突出的现实矛盾。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在精准扶贫考核中增加"脆弱性脱贫"识别指标,立足乡村资源提高扶贫项目执行力,加强本土人才培育,可以有效化解精准扶贫中的突出矛盾,提高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实效。  相似文献   

20.
精准扶贫档案伴随精准扶贫工作产生,能客观全面反映扶贫工作全过程,记录精准扶贫中的相关文件、数据,是后期精准扶贫工作开展的基础,是检验精准扶贫效果的依据。我国精准扶贫工作正稳步推进,但精准扶贫档案管理工作却出现了一些问题。本文通过分析精准扶贫档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