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史记》、《汉书》分别创纪传体通史和纪传体断代史 ,但它们都记载有秦亡汉兴到武帝时期 90多年的历史 ,具有可比性 ;从对项羽、陈涉等人物的评价 ,可见司马迁、班固史观的差异和优劣。  相似文献   

2.
马宗霍是现代著名学者,撰述宏富,其中《文学概论》、《音韵学通论》、《书林藻鉴》久负盛名,在文学、小学、书法学等领域各有造诣。他从学术史立场撰写的《中国经学史》,更是中国第一部经学通史,彻底改变了中国经学史研究落后的局面。他又在《说文解字引经考》中,考明许慎经学的基本面貌,并解决了经学史上诸多重要问题,将小学、经学与史学融贯为一,使中国经学史研究取得一次重大突破。  相似文献   

3.
近来史学工作同志们就去年九月孙达人同志在《光明日报》发表的《怎样估价让步政策》文里提出的问题展开讨论,我觉得“让步政策”问题就是站在什么立场用什么观点方法研究历史的问题,是值得重视和讨论的。在我国通史、断代史和专史的教学和  相似文献   

4.
张雪琴 《晋阳学刊》2002,(3):107-108
由刘泽民等主编、山西省史志研究院组织编撰的多卷本《山西通史》,于2001年由山西人民出版社隆重推出。我作为这部大部头著作的责任编辑之一,感到由衷的欣慰,同时又有不少感受。贯通山西古今的第一部多卷本《通史》。在此之前,有关记述与研究山西历史的著作不少,但都是零碎的、分散的,或者是单篇论著,或者是对某个方面的专题研究,即或有篇幅较大者,充其量只能算作是断代史或不完全的通史简编。这些著述都有各自的可贵之处。但是,在全局上、总体上对山西历史翔实记述和深入研究,将其作为一项系统工程来完成的,当属这部多卷本…  相似文献   

5.
历史上常将司马迁的《史记》和班固的《汉书》并称为《史》《汉》,二书不仅齐名,而且有许多相同之处。它们都是具有开创性的史学名著。《史记》是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汉书》是中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两书的作者都有一定的家学渊源,司马谈、班彪在思想学术上都有相当的造诣,司马迁和班固是在父辈搜集、撰写的历史资料的基础上从事史书写作的。他们的生平遭遇也有近似之处,他俩都经历过囹圄之苦,然后才得以完成自己的著作。从《史记》《汉书》的体裁来看,都是纪传体史书,《汉书》的前半部分(即汉高祖至汉武帝元狩元年)基本上…  相似文献   

6.
李澍田先生等主编《中国东北通史》(以下简称《通史》)一书.已由吉林文史出版社于1993年9月以精平两装面世了.全书凡7篇.24章,76节,65万字,各编均有前言、结语,书后还附有历史纪年比照表.这是研究中国东北地区的建置、政治、经济、文化、民族、社会生活诸多方面.特别是从旧石器一直写到1985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的自成体系一部学术专著.东北史研究是不乏其人的.早年有傅斯年的《东北史纲》、金毓(?)的《东北通史》(下至元代),开创了东北地区历史研究的先河.其后要算是佟冬主编多卷本系统工程的《中国东北史》(已出版第一卷),仅从出版的卷本就可得知该书之内容宏富.考证精当,锐意创新,嘉惠后学.继之有张博泉的《东北地方史稿》、董万仑的《东北史纲》以及一批东北断代史著作先后面世.均对东北史研究做出了贡献.  相似文献   

7.
《文史哲》2015,(4)
民国初年,管达如与吕思勉分别发表了《说小说》与《小说丛话》,这两篇论著在近代小说理论发展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与意义,但有关前文作者的身份和事迹,以及两文之间的联系等,都还有值得重新探讨的余地。前人已注意到两文在思想、内容乃至文字论述上因袭雷同的问题,吕思勉有关遗稿的发现,出人意料地使我们对于这一问题有了一种全新的认识。有吕氏手稿为证,吕思勉至少撰写了《说小说》一文中的两章,《说小说》由管、吕两人合撰而成,应当是确定无疑的事实,而吕思勉在写《小说丛话》时,袭用、改写自己前面所写的文字内容,也就是十分自然的事了。在汉译西文美学、文艺理论译本十分稀缺的情况下,吕思勉撰写有关小说理论方面的文章,也当如他教商业经济、商业地理那样,"参考"了"日文书"方面的一些论著,而他的一些西方美学、文艺思想,也应是经此中介而得来的。  相似文献   

8.
自最初的林传甲、黄人的同名的《中国文学史》、谢无量的《中国大文学史》、乃至胡适的《白话文学史》、郑振铎的《插图本中国文学史》等陆续面世以来 ,中国文学史的编撰已经有将近百年的历史 ,中国古代文学史和新文学史已经发展成颇为完备的学科 ,文学史的编撰也取得了较为突出的成绩。这些年来 ,特别是上个世纪 80年代以来 ,各具不同观念、不同体制、并且详略歧异的“中国文学史”著作已经出版了上千余种。然而 ,文学史家的精力和兴趣主要集中在中国文学通史、断代史和分类史的编撰方面 ,较少注意地方文学史的研究。地方文学断代史陆续出…  相似文献   

9.
《史记》原名《太史公书》,因司马迁曾于汉武帝元封三年(公元前108年)曾继承其父司马谈生前之职任太史令,而太史令最初又称太史公,故名。《史记》的成就是多方面的。它对中国文体发展史的贡献,首先反映在史体上。 一、它开启了我国通史的写作风气,创立了“通史”这一大史体。在《史记》之前,中国历史上虽也有过一些史书,如《春秋》、《国语》、《战国策》、《尚书》,但它们都或为断代史,或为国别史,《尚书》在严格意义上讲,它还不能称为真正的史书,因为它只是一些公文的汇编。因此,  相似文献   

10.
重庆通史《重庆通史》是重庆历史上第一部通史著作。本书从经济、政治、文化诸方面系统地反映了重庆经过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新民主主义社会,并开始朝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演进的历史。《重庆通史》著作历时12年,是一部填补重庆地方史研究学术空白的著作,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重庆地方史研究深入开展的结果,是20年来重庆地方史学界学术研究成果的总结。该书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始终坚持以社会性质作为重庆历史分期的主要标准,坚持科学严谨的精神,求实创新的学风。在继承中国史学传统基础上努力创新,从重…  相似文献   

11.
张荫麟的《中国史纲》享誉学界数十年,然其背后的通史方法论尚少全面而深切的探讨。《通史原理》是张氏晚年集编、著、译于一的重要著述,其中提出的通史选材的六种标准、综合史材的五种"秩序"以及与唯物史观的微妙联系等重要主张,体现出以哲学思维部勒通史写法的特点。惟张氏始终谨守史家的经验主义立场,于哲学取其逻辑分析的方法而忽略恢弘抽象的历史哲学,反映其倾向于追求一种客观、科学、严密的通史之学。  相似文献   

12.
《新疆通史》工程启动以来,一直得到中宣部、国家社科基金规划办、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人民政府高度的重视和大力的支持,从编撰工作的指导思想、方法、人员组成、制度建立、所需资金等各方面,都提出了许多具体意见,从而保证了编撰工作的顺利进行。今年4月12日,自治区党委常委会又专门听取了《新疆通史》编委会的工作汇报,对《新疆通史》的编撰工作又做了重要指示。根据这次自治区党委常委会议精神和我们以往对编撰《新疆通史》工作的要求,我想谈几个《新疆通史》编撰工作中应当把握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13.
郑樵的学术由经学义理研究、经学知识研究、通史主张与实践三部分构成。郑樵对经学义理的研究,大抵循“考辨—传—略”的次序,考辨一部经书的核心问题在先,次则为此经作传,最后以《诸经略》总括诸经义旨,“略”的形式由此生成。在经学义理研究的牵引下,郑樵着力于对经学知识做专题研究,并撰成专门著述,此举具有“经学知识的解放”意义。在党禁、学禁加重的南宋绍兴年间,郑樵多次向官员、朝廷献书,希望获朝廷之命编修纪传体通史,在此过程中郑樵逐渐总结会通思想,并在向宋高宗奏对后,改造专门著述为《通志》之“略”,完成《通志》的撰述。《通志略》集郑樵毕生学术内容、形式及意义之大成,具有化经为史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正>2013年李振宏教授介绍和评述"王权主义学派"的文章1在学界影响很大,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4年又推出了该学派的一部厚重的代表作——九卷本《中国政治思想通史》(以下简称《通史》)。它将引起人们更加广泛的关注,不管是赞成还是不赞成这种旗帜鲜明的观点,在客观上都将有力地推动中国学术思想的发展。李振宏教授的文章提到我在2005年就有"刘泽华学派"的说法,记得这个概念并不是我发明的,而是沿用了陈明和《原道》派在辩论中对对方的称呼。  相似文献   

15.
王红 《东岳论丛》2000,21(5):143-144
据笔者有限识闻 ,至今尚未见到古代关于州县通史之类的著作。八十年代 ,我国地方志编纂 ,空前繁荣 ,成果辉煌 ,但就地方史这一领域 ,特别是县级行政区域的通史 ,也尚未见到面世的著作。 1999年 5月由中华书局出版的曲延庆编著的《邹平通史》 ,可以说填补了国内地方史的这项空白 ,具有开创性的意义。《邹平通史》作为一部地方史 ,以中国通史为背景、为轴线 ,又比较突出地写出了邹平历史的特色 ,我认为 ,这便是《邹平通史》的主要成功之处。一、浓墨重彩 ,凸现邹平的文化特色和人文优势。《邹平通史》在以政治变更为主线 ,以经济发展和文化教…  相似文献   

16.
8月6日至7日,数十名专家、学者参加了绵阳市有关单位举行《婚姻通史》研讨会。与会者从历史、政治、经济、文化、法律、信仰、道德、习俗等方面对《婚姻通史》进行了全面、认真、客观的讨论。 由辽宁人民出版社出版的我国第一部《婚姻通史》是一部系统地研究婚姻史的理论专著,它是绵阳市中学教师刘发岑同志20年辛勤劳动的产物。刘发岑同志在经济拮据、条件简陋、教学任务繁重的情况下,广集博  相似文献   

17.
爱国志士连横发愤著《台湾通史》,讴歌先民开拓台湾,传承台湾历史与台湾文化,维系民族精神于不坠,以笔为剑,反抗日本的殖民统治,做出了难能可贵的贡献.国学大师张继、章太炎、徐炳昶等人阅读《台湾通史》,对连横的史才、史学、史识颇为推崇,撰写文字,大力揄扬《台湾通史》.经过连震东的多方奔走,商务版《台湾通史》面世,使这部史学名著为中国大陆学术界所知晓.  相似文献   

18.
2006年4月3日上午,河南省社会科学院和河南人民出版社共同举办《河南通史》出版座谈会,出席会议的有河南省政协主席王全书、原国家文物局局长张文彬以及河南省委宣传部、河南省社会科学院、河南出版集团、河南人民出版社等单位的领导,《河南通史》课题组的主要成员、河南省社会科学院、郑州大学、河南大学、河南省博物院、河南文物考古研究所等单位的专家学者近50人参加了会议,与会人员围绕《河南通史》的出版发行进行了热烈的讨论。与会专家朱绍侯、许顺湛、李民、李振宏、张民服、孙新民等在会上发言。他们认为:《河南通史》是一部高水平…  相似文献   

19.
李美玲 《阴山学刊》2001,14(1):71-72
王葆玹《正始玄学》是一部哲学断代史著作,该书以全新的面貌对玄学的自然观、社会观和方法论进行了分析总结,其研究方法和新颖的见解都能给人以启迪,是一部值得文科大学生研读的好书.  相似文献   

20.
学术的生命就在于不断创新——简评《东北通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数年前 ,中国社科院边疆史地研究中心马大正研究员任主编 ,组织编写《边疆通史丛书》 ,共七种 ,现已由河南中州出版社正式出版。由李治亭研究员分主编的《东北通史》即是其中之一种 (以下简称《通史》)。因为专业相关 ,先睹为快 ,又比较了解已出版的部分东北通史之作 ,颇多感受 ,不妨写出来 ,以期共鸣。东北史研究 ,可以称盛矣。研究成果之多 ,品类之齐全 ,姑且不论 ,即以东北通史之作为例 ,迄今已有八种版本问世。最早的一部东北通史的开山之作 ,当推 2 0世纪 4 0年代已故著名学者金毓黻先生的《东北通史》 ,可惜只写到元代而止 ,所谓通史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