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论流寓对湖湘文化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湖湘文化是在三湘大地上繁育出来的一种区域文化。在湖湘文化的背景熏陶下 ,湖南产生了一大批对中国历史发展具有重要影响的人物。我们研究湖湘文化 ,便会发现一个奇异的现象 ,那就是湖湘文化的外来因素 ,即流寓对湖湘文化的影响 ,这是湖湘文化有别于三秦文化、中州文化、齐鲁文化、吴越文化等其他区域文化的一个明显的标志。检索湖湘文化人物长廊 ,从屈原、贾谊 ,到杜甫、刘禹锡、柳宗元 ,到胡安国、胡宏、张等等 ,他们的籍贯与周敦颐、王船山、曾国藩、魏源、谭嗣同等的本籍身份绝然不同 ,湖南是屈贾伤心之地 ,他们个人生活的巨大不幸正…  相似文献   

2.
文献在文化传承和复活中具有重要作用,湖南文献与湖湘文化的关系密切;《船山遗书》的逐渐传播,对湖湘文化的影响深远:从王夫之逝世至道光中叶,为《船山遗书》和湖湘文化的沉寂时期;从道光末到清末,为《船山遗书》和湖湘文化的苏醒和引爆时期;二十世纪以来,随着《船山遗书》的广泛传播,船山文献仍将具有弥久的生命力。  相似文献   

3.
近十年湖湘文化研究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十年来,湖湘文化的研究广泛而深入,主要涉及到湖湘文化的界定、起源、及其本质特征的研究;湖湘文化与湖湘人物、特别是湖湘文化与近代无产阶级革命家关系的研究;湖湘文化对当代政治、经济、文化的影响,包括湖湘文化现代转型问题的研究。应当指出的是,上述研究还有进一步深化和拓展的空间。  相似文献   

4.
夏明翰精神是共产党人精神的代表,是中国人民革命精神的高度体现。湖湘文化是在湖南这块土地上经过几千年繁衍滋生的文化。湖湘文化的爱国主义内涵赋予了夏明翰为国家、为民族、为人民奋斗终身的爱国精神,湖湘文化的经世致用思想培育了夏明翰自强不息的革命精神,湖湘文化勇敢顽强的"蛮子"精神造就了夏明翰视死如归的拼搏精神。所以说,湖湘文化是夏明翰精神的文化渊源。  相似文献   

5.
湖湘文化有层层递进的三种含义,即湖湘地域内自古以来器物文化与观念文化的总和、湖湘自古以来的观念文化、湖湘特定时期的观念文化。基于概念分析,这三个层面的湖湘文化分别与湖南文化产业有着不同程度的内在关联。就马克思主义视角而言,湖湘文化对湖南文化产业有着积极或消极的作用,而湖南文化产业也从湖湘文化的价值取向、主体内容及演进途径等方面推动其发展创新。  相似文献   

6.
湖湘风物和风俗文化对湖南传统花鼓戏田园牧歌式艺术风格的影响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湖湘士民追求艺术的娱乐功能,二是他们的个性的充分舒展,情感的自由表达,三是如诗如画的湖湘风物所作养出来的灵心慧性。  相似文献   

7.
毛健 《船山学刊》2014,(1):67-73
湘学是湖湘文化数千年来积淀、蕴育的精髓,其思想源远流长。远古的炎文化和舜文化是湘学形成的重要渊源;古老的湘楚文化是湘学萌芽和茁壮成长的温床;先秦与秦汉时期流寓湖湘的屈原和贾谊,他们流传千古的作品和精神是壮大湘学的重要思想文化养料。  相似文献   

8.
鲁涛 《云梦学刊》2013,(5):74-74
田中阳著《承先启后的历史坐标——湖湘文化精神与“五四”时期湖南报刊互动关系研究》一书于2013年8月由湖南人民出版社出版,该书从报刊人的文化精神入手分析,继而深入考察他们所办报刊的作为及其文化成因,从而揭示湖湘文化精神与五四时期湖南报刊传播的互动机制。  相似文献   

9.
起源于黄河流域的舜文化,到了湖湘地区产生了多元性文化意义,即包括政统、道统、文统、神统的多重文化意义.多重意义的舜文化一直参与着湖湘文化的建构过程,对湖湘地区的各个层面的文化均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湖湘文化是在湖南地区形成的具有独特风格的地城文化,作为中华文化中一个组成部分的湖湘文化,总是随着中华文化史的变迁、发展而不断地演变、重构.一方面,湖湘文化面临一场由伦理-政治型的传统湖湘文化转型为工商型的现代湖湘文化的问题;另一方面,湖湘文化传统资源在现代文化转型与新世纪人类文化建设过程中不能被丢弃,而应该得到更好的传承与发扬.  相似文献   

11.
郑宪春 《船山学刊》1996,(2):150-157
衡岳云气,洞庭波涛,相伴着时代的风风雨雨,孕育出源远流长的湖湘文化。 湖湘文化作为中国的地域文化之一,与历史上的关中文化、中原文化、齐鲁文化、吴越文化以及荆楚文化,河朔文化争奇斗艳,构成了中国文化的整休。从而,也确定了湖湘文化的个性和共性。  相似文献   

12.
试论湖湘文化的现代转型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湖湘文化独具湖南地域特色 ,历史悠久 ,内容丰富。近代以来 ,大批湖湘人才不断地涌现出来 ,使湖湘文化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但在当今传统与现代、中国与西方文化疾速碰撞、交汇、融合的历史背景下 ,湖湘文化又必然作出回应 ,完成自身的现代转型 ,焕发新的生命力  相似文献   

13.
岳鸣 《船山学刊》2005,(1):198-198
随着人们对湖湘思想文化传统了解、认识的逐渐加深,一些学者感到有必要探寻湖湘思想文化一以贯之的精神内核,从而推动湖湘文化研究的进一步深入.在这方面,朱汉民先生的<湘学原道录>(中国社会科学出版杜2002年10月版)堪称一部具有开创意义的力作.该著对湖湘思想文化传统中最为核心的道论进行追溯与研究,以此入手揭示了湖湘思想学术的独特架构和精神追求,对湖湘文化进行了深层次的解读.  相似文献   

14.
试论近代湖湘文化的基本特质及其文化精神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湖湘文化是指始于南宋时期,止于民国末期,在今湖南省域内形成的历史区域文化.湖湘文化经过先秦荆楚文化传统丰厚土壤的滋养、中世和近代荆楚文化的熏陶,以及湖湘大地文人学士、官宦乡绅、宗族领袖及其他文化学者的倡行、丰富、完善,逮至近代,湖湘人才辈出,文化昌盛,逐渐形成了爱国救亡、经世致用、自强坚韧、强悍尚勇、独立创新、兼容并蓄的基本文化精神特质.  相似文献   

15.
总体而言,中国比较文学研究史上的大师级人物大多是传统文化学养深厚的学者,因此,文化经典是从事比较文学研究的一个最起码的根基。但是,也必须看到,王国维、朱光潜、刘若愚作为一代学术大师,由于没有处理好文化经典与西方文学话语之间的关系,因而出现了学术上的失误。这说明,有了文化经典的素养,也不一定能够较好地从事比较文学研究,众多学术大师的失误都证实了这一点。如果抛开经典,仅仅只是有文论话语,搞好比较文学研究更是一厢情愿。只有把文化经典与文论话语相结合,才能搞好比较文学研究。也就是说,要以自我的学术规则为主,融汇西方文化进行创新。文化经典、文论话语在当今的中国文化语境下本身就是一个比较文学的问题。因为经典的确立必须是为当下的比较文学研究和中国文化建设服务的,文论话语也同样如此。  相似文献   

16.
肖谦 《船山学刊》2010,(1):58-61
在历史演进和嬗变的过程中,湖湘文化的传承与湖湘洋务教育的发展具有紧密的联系,相互作用。湖湘文化是湖湘洋务教育思想形成与发展的文化底蕴,湖湘洋务教育思想又丰富和发展湖湘文化。  相似文献   

17.
湖湘文化是长期以来在现今湖南地域范围内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一种地域文化,是湖湘各族人民具有特色的风俗、民俗、社会心理、社会意识和社会文化等的总和.湖湘文化统一于中华民族文化,也区别于中华民族文化,具有自己独特的个性特征.如个性鲜明的湖湘人物特征、鲜明的民族特色和浓郁的地方色彩,本土方言的运用及良好的精神品质等等,在周立波小说中也蕴含着湖湘文化的个性特征.  相似文献   

18.
随着湖湘文化研究的不断深入,我以为应该提出“麓山文化”的概念。湖湘文化和麓山文化之间,不存在谁先谁后谁大谁小的问题,只是因为地理区域的客观现实使麓山文化不得不成为湖湘文化的属概念和组成部分。所谓“麓山文化”,是指位于长沙的岳麓山所蕴含的自然灵气和人文精神。研究湖湘文化不能不探析麓山文化,因为岳麓山是一座渗透人文精神、令人心灵震撼的文化高山;而麓山文化则又比较完整地诠释了湖湘文化的发生发展和延伸过程,品读麓山文化更能直观深入的理解湖湘文化。一、岳麓山是一座文化大山要诠释麓山文化,必须对岳麓山有个大概的整体…  相似文献   

19.
吴晓春 《云梦学刊》2011,32(3):67-69
湖湘文化对外宣传必离不开湖湘风景名胜和其他具有浓郁区域特点的文化遗产。它们引人赞叹,却不具有为其他区域、民族认同和效仿的影响力。从湖湘文化中发掘、整理出那些具有优秀地域和民族特点,并能将之提升到具有普世精神价值的文化遗产是一种文化自觉。湖湘学术研究多从文字典籍中探究湖湘文化。在关注典籍、精英人物体现出的官方文化系统的同时,关注与官方文化系统相对应的草根意识形态是一种文化自觉。当代湖湘民众多为湖湘"吃文化"、"洗脚文化"、"歌厅文化"等津津乐道。以普世共通的精神价值为出发点,探求并营造一种把精神追求放在首位的社会文化环境,是全体具有"文化自觉"的湖湘士子的神圣使命。  相似文献   

20.
李旭 《兰州学刊》2014,(2):68-72
20世纪90年代以来,消费文化在中国社会蔓延并给文学理论带来危机,面对新的机遇和挑战,当代中国文论话语呈现出三足鼎立的形态:即当代形态的马克思主义文论话语、泛文化研究文论话语和侧重审美的文化诗学话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