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部富有地方色彩的经济史专著──读沈雨梧著《浙江近代经济史稿》宓汝成经济史──经济学的一门史的学科──受多种因素的制约,直到今天,在我国还是一门很薄弱的学科。经济史既可以从"时"的角度,按历史发展阶段的不同而做出不同时期的分段研究,如古代经济史、近代...  相似文献   

2.
中国近代体育发展过程中存在着大量的经济问题。对这些问题进行分门别类的研究与系统综合的探讨,可以深化中国近代体育史研究,并为当前我国体育产业化提供历史参照,最终形成中国近代体育经济史这一体育史学研究的新领域。  相似文献   

3.
1949年至今,中国近代经济史教材出版出现过两次高峰。在编写体例、中心线索以及断限与分期等方面都有重大变化。研究表明,尽管这三个问题经过学界长期探讨,却仍然有继续深入研究的空间和必要性。  相似文献   

4.
略论浙江近代经济史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事了三十多年中国近现代史的教学和研究,前二十年侧重于鸦片战争以来的中国近百年革命史,特别侧重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政治斗争、武装斗争和党内的路线斗争历史的教学.这是时代的需要也是时代的烙印.近十多年来致力于中国近代经济史的学习和研究.并讲授中国近代绎济史课程.史学界前辈,特别是近代经济史工作者,对中国近代经济史研究做出了不少的成绩.有人曾统计过,建国以来至1976年,共出版学术著作100种,发表学术论文583篇.近几年随着全党工作重心的转移,中国近代经济史的研究出现了新气象.从1976年10月至1985年底,共出版学术著作136种,发表学术论文1565篇.  相似文献   

5.
国民经济史,是指一个国家社会经济发展的历史,如中国经济史、日本经济史等。它是介于政治经济学和历史学之间的一门边缘学科。关于国民经济史的研究对象问题,迄今为止,国内外经济学界尚无一致的看法。本文想就这一问题作些初步探讨。为了行文的方便,就从介绍学术界对此问题的不同意见着手。  相似文献   

6.
作为一门新兴而稚嫩的学科 ,徽学的科学内涵、研究对象和学科体系建设还存在许多争议。对此 ,应当坚持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 ,遵循徽学研究的发展规律 ,实事求是地进行深入系统的探讨和研究。文章认为 :徽学主要是以徽州社会经济史特别是明清社会经济史研究为主体 ,综合研究徽州整体历史文化以及徽人在外地活动的一门新兴学科。就学科性质和归属而言 ,徽学应当属于历史学中的专门史或历史文献学研究的范畴  相似文献   

7.
中国现代经济史究竟宜以哪一年作起点,目前经济史学工作者还有种种不同的看法。这个问题,跟经济史的分期方法和经济史分期的基本标志等根本性问题,是密切相关的。如果我们对于经济史的分期方法与经济史分期的基本标志有比较一致的认识,那末,中国现代经济史的起点问题也就容易取得一致的意见了。我想在本文中谈谈个人一些粗浅的看法,看法未必正确,希望同志们不吝指正。“抛砖引玉”是我写这篇文章的主旨。  相似文献   

8.
中国是一个文明古国,图书的出现较早,图书事业已有数千年的发展历史。近几十年来,书史研究渐受重视,已经形成一门独立学科。在这一研究领域,书史分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有不少学者对此作了专门探讨。由于对分期的标准认识不一,所以具体的分期方法也不尽相同。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种见解:  相似文献   

9.
经济史是经济科学领域的一门边缘科学——一门关于社会经济发展的历史科学。作为经济史一个分支的外经史的研究对象,经济史学界尚无一致意见。关于这门学科的体系经构,也存在不可忽视的问题。现提出个人不成熟的看法,向关心这门学科的同志请教。一、外国经济史的研究对象问题任何一门科学,总有其所研究的事物,总有其特定的研究对象。毛泽东同志指出:“对于某一现象的领域所特有的某一种矛盾的研究,就构成某一门科学的对象。”只有准确地探索到这个特殊矛盾,才能确定一门科学的研究对象。但探索并非易事,因为事物的本质总是隐藏在现象形态后面,不可能一眼看出,一索即得。说到外国经济史的研究对象,国内外经济史学界探索的结论,众说纷纭,颇不一致。这些结论,不可能都对,也可  相似文献   

10.
我校历史系副教授行龙所著《人口问题与近代社会》最近由人民出版社出版。全书20万零3千字。本书第一次从社会史的角度对中国近代人口史进行了探讨。全书共分七章:人口数量的演变;过剩人口问题;人口分布及其流迁;人口城市化;人口诸种构成;近代人口思想述评;历史的延续。作者努力运用马克思列宁主义的观点和方法,将人口问题放在半殖民地半封建近代社会的历史环境中,并将人口问题和近代的政治、经济、文化等联系起来进行考察。在分析论证中,作者还注意吸收人口学、社会学、社会史、经济史、统计学等相关学科的方法,多角度、多层次的对中国近代人口问题作了探讨。其中关于近代人口再生产类型、过剩人口的特点与影响,社会动乱与人口过剩的关系,中国近代人口城市化的特点与模式等问题,都是作者首次提出。它不仅填补了这一领域的空白,而且从另一个视角加深了人们对半殖民半  相似文献   

11.
比较经济史作为经济史研究的专门学科,历史并不很长。尽管早在十九世纪前半期,德国历史学派的先驱者李斯特就已经在他的著作中,就不同国家经济发展的条件和进程进行了较细致的比较分析,稍后,德国历史学派和新历史学派的经济学家都从阶段划分的角度对各国的经济史作了比较,但这时还谈不上系统的比较经济史研究。他们主要是在总的社会经济发展模式的构想上,或者在经济发展的国际比较的指导思想上进行了一些探索。除德国而外,在十九世纪末和二十世纪初的其它欧洲国家,也有一些经济史研究者对产业革命的历史或经济周期波动的历史作过比较研究,并且写出了若干有份量的作品,但同样不能认为比较经济史从那时起已经成为一门专门的学科了,甚至也难以认为比较经济史研究的重要性已经被经济史学界充分认识了。在西方,比较经济史研究的重大进展以及比较经济史的重要性日益被人们所了解,主要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后,尤其是在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中期以后。这是与当时的世界政治与经济形势分不开的。  相似文献   

12.
内蒙古自治区蒙古族经济史学术讨论会于1988年9月21日至24日在呼和浩特举行。现将讨论情况综述如下: 一、蒙古族经济史研究的对象、内容与范畴问题。与会学者认为,蒙古族经济史是研究蒙古族社会经济发展历史规律的一门学科。它研究的对象是蒙古族历史发展中的各种经济现象,是整个社会的经济生活,特别是社会经济的  相似文献   

13.
在1954——56年,史学界曾进行一场中国近代史分期问题的讨论,对于中国近代社会历史的发展线索、规律及其阶段性等等许多问题,都作了有益的探计。在1960——61年,学术界又开展一次关于中国近百年经济史分期问题的讨论,从社会经济形态发展的角度,提出了不少积极的意见。这两次讨论的成绩是很大的,但是,仍有某些重要问题,似乎存在着某种混乱和模糊的地方,有待澄清和解决。例如关于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形成”的问题,就是如此。现在将自己的一些简单想法写出来,见识很浅薄,  相似文献   

14.
河北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戴建兵先生新著《白银与近代中国经济(1890-1935)》作为复旦大学中国金融史专刊第一种于2005年8月由复旦大学出版社正式出版了,该书280余页,30多万字,作为近期出版的为数不多的高质量经济史著作,值得学界关注。众所周知,近年来关于近代经济史的研究是学术界研究的一个热点,研究成果比较多,但到目前为止,学界多关注政治层面对经济的影响,尚少有向总结近代经济宏观或微观运行规律努力的成果,而历史和学术的发展要求我们解决这一问题。戴先生的这部著作《白银与近代中国经济(1890-1935)》正是向这方面努力的尝试,…  相似文献   

15.
1980年以来西北近代经济史研究述评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西北近代经济史作为中国近代经济史的一个分支,近些年越来越受到研究者的关注,并取得了很可喜的研究成果,工业、农业和农村经济、财政金融、交通运输及商业贸易等各方面都有了广泛的研究,而这方面的研究综述却不见于文。为了填补此项空白,更好地推动这一研究领域在新世纪的深入开展,有必要对1980年以来西北近代经济史的研究状况加以评述。  相似文献   

16.
毛泽东同志早于四十年代初就有过对近百年的中国史应聚集人材先作经济史、政治史、军事史、文化史几个部门分析的研究的号召,五十年代中期,我国经济史学界前辈响应这一号召,也曾呼吁要加强研究中国的近代经济史,有同志还将这方面的研究工作,视为中国近代史研究上的最薄弱环节,予以特别强调。时至今日,除高等院校为应教学急需先后编出几本讲义之外,仍无一部篇幅和水平均相当的中国近代经济通史的专著问世。此种现状,表明中国近代经济史的学科建设,尚处在较为年轻的阶段。因而不只在本学科的各个方面的具体问题上,有许多待进一步研究乃至拓荒的工作,即对本学科的不少属于一般认识问题,仍需进一步探讨。下面仅提出其中的几个问题,略谈些粗浅的看法,用以抛砖引玉,希望得到指教。  相似文献   

17.
为了满足广大学生的要求,本学期我校文科、外语各系开设了二十八门选修课。其中中文系有:鲁迅研究、茅盾研究、楚辞研究、李白李贺李商隐研究、实用语法修辞、历史音韵学、古代文化常识;历史系有:文艺复兴、隋唐史;哲学系有:中国哲学史、美学原理、哲学原著选读(英文、俄文版);经济系有:资本论、国际贸易与金融、部门经济基础知识、外国经济史、外国经济地理、中国近代经济史、高等数学;  相似文献   

18.
毛泽东同志早于四十年代初就有过对近百年的中国史应聚集人材先作经济史、政治史、军事史、文化史几个部门分析的研究的号召,五十年代中期,我国经济史学界前辈响应这一号召,也曾呼吁要加强研究中国的近代经济史,有同志还将这方面的研究工作,视为中国近代史研究上的最薄弱环节,予以特别强调。时至今日,除高等院校为应教学急需先后编出几本讲义之外,仍无一部篇幅和水平均相当的中国近代经济通史的专著问世。此种现状,表明中国近代经济史的学科建设,尚处在较为年轻的阶段。因而不只在本学科的各个方面的具体问题上,有许多待进一步研究乃至拓荒的工作,即对本学科的不少属于一般认识问题.仍需进一步探讨。下面仅提出其中的几个问题,略谈些粗浅的看法,用以抛砖引玉,希望得到指教。  相似文献   

19.
近几年来,经济学界提倡用定量分析方法分析经济现象的人多起来了,一些研究中国经济史的学者也主张用数理方法分析历史上的经济问题,如吴承明先生在《关于研究近代经济史的意见》一文中,就提出要“加强数量概念”(见《晋阳学刊》1982年第1期)。在经济史研究中,数量的研究究竟应放在什么地位上?这种研究采取些什么方法?所谓定量分析法是什么?它包括哪一些内容?如果在中国经济史研究上不反对进行数量的研究,而且主张加强数量的研究,那么在采用定量分析法研究时,是否可以顺利进行和开展?在实现过程中,究竟会碰到哪些问题?这些都值得我们探讨。  相似文献   

20.
上海“孤岛经济繁荣”始末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自八·一三战后至太平洋战争前,上海曾短暂地出现了一段所谓“孤岛经济繁荣”。这一独特的、畸形的社会历史现象,已引起了中国近代经济史和上海史学者的关注。对它的研究探讨,不仅有助于我们加深对孤岛政治、文化诸方面的理解并促进上海历史本身的研究,还有助于我们进一步全面地认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经济形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