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马克思主义者自接触马克思主义始就接受了其中的妇女观并立即运用于实现中国妇女解放的伟大征程中,而早期中国马克思主义者的女权思想正是这一征程的理论基奠.其中,陈独秀批判封建礼教,李大钊用马克思主义经济观分析女性问题,向警予强调女性受教育权,毛泽东主张立法改革封建婚姻制度.他们的女权思想沿着一条破旧-立新-实践-立法保障的线路,层层递进.这一进路发挥了思想启蒙作用并引领了当时妇女运动的新风尚. 相似文献
2.
窦春芳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15(2):88-93
大革命时期,陈独秀和阮啸仙都是中共早期杰出的农民运动理论家。陈独秀参与制定了许多个中共关于农民问题的方针、决议,还撰写了多篇关于农民问题的文章。而阮啸仙除积极领导广东的农民运动外,发表了大量关于农民问题的文章、讲话和演说,并于1926年写下《中国农民运动》一书。但两人在一些具体问题的认识上是有差异的:虽然在中国农村各阶级分析上,二人都没有把地主从农民中分离出来,但阮提出了中国共产党在领导农民运动中必须依靠雇农和佃农,同时团结自耕农,以打击大地主、土豪劣绅的革命策略,这是陈独秀所没有提出来的;在总结大革命农民运动经验上,陈、阮由于当时在党内所处地位的不同,存在着一些差异,陈站在宏观的角度指导农民运动,与阮相比较,缺乏来自基层的经验。 相似文献
3.
王志立 《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9):83-86
陈独秀、李大钊是特定时代的引领者,为世人留下了诸多精神遗产,宪政思想是其重要组成部分。从保障公民权利维度看,二人以公民参政为宪政民权思想的核心内容,强调民治;以保障公民权利为宪政民权思想的价值目标,主张人权。但陈独秀寄希望于国民性改造以提高公民权利意识,增强公民参政能力;而李大钊推崇宪法至高无上,寄希望通过宪法规范以保... 相似文献
4.
丁银峰 《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Z2)
毛泽东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实际出发,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分析和概括了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实践经验,科学地阐述了农民革命动力思想、土地革命思想、农民战争思想、农业合作化思想、工农联盟思想和农民教育思想,从而对马克思主义关于革命和建设的理论做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5.
李伟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2):31-33
农民问题是民主革命时期关系国家前途和民族命运的根本问题。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深刻把握近代中国这一基本国情的基础上,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一次历史性飞跃,并以农民问题为基础和中心,创立了毛泽东思想。正确认识和解决农民问题是中国新民主义革命取得胜利的关键。 相似文献
6.
革命的五四观的萌芽——五四后期陈独秀、李大钊对五四的认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艳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25(3):37-40
五四运动爆发后几年,以陈独秀、李大钊为代表的中国最早的马克思主义者对五四作出了初步的解说。他们极力凸显其政治意义,赞扬五四政治运动中“直接行动”的精神,昭示了马克思主义者把五四视作一场“革命运动”的萌芽和共产党人五四激进革命话语的产生。 相似文献
7.
李蓬 《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7(4):10-12
毛泽东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从中国实际出发,以马克思主义关于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的原理为指导,成功地进行了中国的革命和建设,使农民休养生息这个问题从根本上得到实现。本文从历史上具有典型意义的农民休养生息思想出发,归纳总结毛泽东农民休养生息思想的内容,探究其产生的渊源,分析其经验教训,为现阶段解决“三农”问题进行了理性探索。 相似文献
8.
林艳 《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3(2):6-7
在阶级构成"两头小中间大",农民为主体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农业国家里,无产阶级政党领导和开展民主革命,必须解决的中心问题就是如何发动和领导农民.本文从农民问题角度阐述了民主革命时期毛泽东关于这一问题的理论、思想和观点. 相似文献
9.
桑业明 《石河子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20(6):27-29
农民问题是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基本问题,是中国现代化发展过程中必须要解决的重要问题之一。在如何解决农民问题上,毛泽东和邓小平既有自己的独到见解,又有许多相同的看法。他们的这些看法不仅在当时产生了重要影响,而且对现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具有重要的指导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0.
农民问题是中国革命和社会发展的根本问题,作为中国共产党创始人之一和早期领导人,陈独秀早在大革命时期就开始对农民问题进行了探索与思考,从而形成了较为系统的农民思想。他的农民思想虽然包括一些错误的观点,对农民运动起了阻碍作用,对国民革命的失败产生了影响,但是也包含有许多先见性的思想,如分析了农民的阶级性、对革命的态度,提出了农民政策,为当时农民问题的解决作出了一定的理论贡献。 相似文献
11.
《长沙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20,(1)
在中国文化近百年的发展史上,陈独秀、毛泽东、习近平三人基于各自的时代背景和中国具体国情,以及对文化特性和规律的不同理解,对不同民族文化有无优劣之分的问题进行过深入的探讨。陈独秀以文化的时代性否定文化的民族性;毛泽东主张文化的民族性与时代性相统一;习近平倡导不同民族文化的交流互鉴。考察三者的中外文化观,不仅有助于把握他们各自文化理论的核心要义,更有助于洞悉中国文化现代转型的基本脉络。 相似文献
12.
对中国这样一个农业大国来说,实现了农民的现代化,才能实现社会的现代化。本文以孙中山和毛泽东两人关于农民现代化的思想为研究对象,从三个方面论述了两人思想的异同:一是关于农民经济现代化思想,二是农民政治现代化思想,三是农民文化现代化思想。通过对以上三方面的比较研究,从理论上提出了农民现代化的实现途径,对实现农民的现代化以及全社会的现代化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3.
邓小平农民教育思想与毛泽东农民教育思想比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张为波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25(8):28-30
对农民进行教育是几代中国共产党人关注的焦点 ,邓小平在继承毛泽东农民教育思想的基础上提出了新时期农民教育的思想体系 ,丰富和发展了毛泽东的农民教育思想 ,对当前农民教育问题进行了可贵的探索 相似文献
14.
毛泽东农民利益思想及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陶敏 《贵州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9(4):11-12,29
毛泽东认为农民问题是中国革命与建设的根本问题,他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的一生,也可以说是维护农民利益的一生。抗日战争时期毛泽东始终没有放松对农民问题的关注,并同马列主义的普遍真理相结合。他以自己的实际行动不断解决中国的农民问题,让农民拥有土地、减轻农民负担、重视农民教育、保障农民的合法权益等,切实有效地维护了广大农民的利益。毛泽东的成功经验对探索和解决当代中国的三农问题有着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5.
黄朝东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24(1):136-139
民主革命时期,就如何充分激发、调动农民革命积极性发挥农民革命主力军作用,毛泽东通过自己的实践、调查和研究,认为必须领导农民开展农民运动,切实解决农民问题,只有这样农民才会起来参加并拥护革命。这一思想对我们当前解决“三农”问题有方法论意义。 相似文献
16.
阐述在不同历史时期,毛泽东和梁漱溟的农民观的不同之处,并指出两者之间的共同特点;以这些分析为基础,得出我国现代化建设中解决农民问题的宝贵经验和启示:(1)农民问题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问题;(2)充分调动农民的积极性;(3)维护农民合法权益;(4)提高农民自身素质。 相似文献
17.
农民问题是中国革命和社会发展的根本问题,早在大革命时期陈独秀就开始对农民问题进行思考,形成了系统的农民思想。他的农民思想即包括一些错误观点,对农民运动起了阻碍作用,也含有许多先见性思想,为当时农民问题的解决做出了一定的理论贡献。 相似文献
18.
正确地认识和处理农民革命问题是中国革命取得成功的关键。大革命时期,毛泽东立足于中国国情,通过深入实地调查研究,同党内把马克思主义教条化、苏联经验神圣化的错误倾向作斗争的过程中,在革命对象、革命同盟、革命主力、农民土地等中国革命的基本问题上提出了独到的见解。对为什么“中国革命的实质就是农民革命、中国革命的中心问题就是农民问题、农民问题的中心就是土地问题”等进行了科学剖析,从而提出了独有的农民革命思想。农民革命思想是毛泽东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运用于中国具体实际得出的重要理论成果,也是毛泽东对马克思主义农民理论和革命理论的突破和创新,标志着毛泽东思想的重要开端。 相似文献
19.
许益新 《淮海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4):5-7
通过对比分析陈独秀《中国国民革命与社会各阶级》和毛泽东《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这两篇文章,初步概括出两人对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有着共同的历史和逻辑起点,以及在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农民和无产阶级等方面观点认识的异同。 相似文献
20.
赵本涛 《石河子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4(3):21-25
毛泽东、邓小平运用马克思主义一般原理,正确地分析了中国国情,找到了中国革命和建设的突破口在农村、在于对农民问题的解决上。这对于我们进一步思考中国社会的发展,思考农民问题的解决具有重要的启发意义和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