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中国近代史上 ,法国是列强中最注重对华文化输出的国家。在这个过程中 ,既发生了中法文化的激烈冲突 ,也存在两国文化的交流、互相接受的一面。本文从法国宗教文化的在华传播、法国在华的教育文化事业、中国文化向法国的传播、中国人眼中的法国几个方面 ,对十九世纪末的中法文化交流情况做了梳理  相似文献   

2.
晚清时期,中日两国相继开始了现代化进程,但现代化的结局却大不相同.日本比较顺利地进入了现代化国家行列,而中国的现代化却一波三折.晚清时期中日两国现代化之所以有着差别巨大的结局,原因主要有三个方面:两国现代化面临的历史起点(即制度和文化)不同;两国应对西方文化冲击的速度和能力不同;两国推进现代化的主导力量不同.  相似文献   

3.
中日两国对西方文化反应之比较武安隆,赵德宇15世纪末到16世纪初,中日两国都面临汤因比所说的“西方问题”。不言而喻,如何迎接这一挑战成为中日两国的一个重要课题。事实证明,中日两国刘西方文化的不同反应,也成为日后走上不同发展道路的重要动因之一。本文试图...  相似文献   

4.
姓名是在语言产生以后才出现的,一个国家或民族的姓名反映了其独特的思考方式、价值观、审美观等。中韩两国都属于汉字文化圈,都使用汉字姓名。但是在不同民族的文化背景下,两国的姓名有所不同。本文从社会语言学学角度出发,从姓氏起源、使用数量、起名特点等方面进行比较,揭示两国在姓名文化上的异同。  相似文献   

5.
在中西文化交流日益频繁的今天,西方意识形态的强势传播给中国文化建设带来巨大挑战.面对这些挑战,国人应以一种理性的态度积极应对.本文以意识形态理论和传播理论为依据,采取文献分析和对比分析的方法,对西方意识形态传播过程中与中国文化产生的冲突,所带来的挑战以及应对措施进行分析和阐述,旨在倡导以正确之态度、适宜之战略进一步促进中西方国家间的有效交流.  相似文献   

6.
郭宇 《理论界》2013,(4):138-140
本文对苏珊.邓恩的《姊妹革命》一书进行分析和评价,认为该书通过三个方面比较了法国大革命与美国独立革命,一是对待本国传统文化的不同态度;二是两国的革命领导者是不同类型的人;三是两国对待自由、冲突与一致的态度背道而驰。邓恩的分析比较详实有理,但个别论述却有失公允,比如否定了启蒙思想家们的贡献等。  相似文献   

7.
中国文化对外传播效果研究——对5国16所孔子学院的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瑛 《浙江社会科学》2012,(4):144-151,160
本文通过对美国、日本、俄罗斯、泰国、黎巴嫩5个国家16所孔子学院的调查发现:当前孔子学院在全球范围内取得了一定的传播效果;但不同层次的中国文化传播效果存在较大差异;中国文化在不同文化圈层,尤其是儒家文化圈层和非儒家文化圈层中的传播效果有很大不同;国与国之间也存在较大差异.本文提出,针对非儒家文化国家,要让中国的物质文化先走出去,行为文化、精神文化可暂时缓行.  相似文献   

8.
民族文化差异对近代中印两国不同历史结局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和印度两国民族文化存在很大的差异 ,民族文化差异造成了中印两国民族精神的极大差异 ,而民族精神的差异导致中印两国在反对西方殖民侵略斗争中显示出不同的抗击力 ,从而使近代中印两国出现两种不同的历史结局 :中国沦为多个帝国主义国家共同控制之下的半殖民地 ,印度则完全沦为英国的殖民地。  相似文献   

9.
郭卫 《理论界》2008,3(4):23-24
苏联和中国是全世界范围内两个最大的社会主义国家,但在社会主义建设上却出现了截然不同的结局:苏联解体,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凯歌高奏,日新月异。本文结合党的十七大精神,运用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关于社会发展阶段的基本原理,从中苏两国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不同认识和对本国国情的不同把握,来分析这一理论产生的根源、酝酿、形成、发展和深化。以便更好地运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来指引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  相似文献   

10.
德日对待二战态度差异与原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之际,同样是当年的战争发起国,德国和日本呈现在世人面前却是两个极端,两国对待第二次世界大战及各自罪行的态度截然相反。本文从两国的政要和普通民众对待二战态度的角度出发,分析了两国的不同之处;试从地缘政治、各自历史发展过程的战争历程、对战争反省的群众基础和社会根源以及军队领导人的战后待遇的角度来说明两国差异产生的原因。  相似文献   

11.
孙翠萍  张健 《理论界》2008,(10):221-222
文化从多个方面影响国家的外交决策。中日两国一衣带水,两国文化中既有共性也有差异,外交决策也会表现出本国文化的某些特点。中日文化的共性与差异都对日本对华ODA决策产生了影响,中日文化共性为经济合作提供了可能,中日文化差异则为经济合作提供了必要。  相似文献   

12.
中国和印度两国民族文化存在很大的差异,民族文化差异造成了中印两国民族精神的极大差异,而民族精神的差异导致中印两国在反对西方殖民侵略斗争中显示出不同的抗击力,从而使近代中印两国出现两种不同的历史结局中国沦为多个帝国主义国家共同控制之下的半殖民地,印度则完全沦为英国的殖民地.  相似文献   

13.
国家间的关系不可避免地会受到政治文化因素的影响.中俄两国有着不同的政治文化传统,两国的政治文化对中俄关系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但同时也应该看到,政治文化对中俄关系的影响并不是决定性的,国家利益才是影响两国关系的决定性因素.  相似文献   

14.
中俄两国的国家关系正在走向成熟."相互包容关系"的提出是基于对两个民族、两种文明的深刻认识而产生的具有跨文明建设意义的创新思想,是对中俄之间政治、经济、文化等多重关系发展方向的总的概括,体现了中俄两国政治家和主流学者在新世纪发展中俄各方面关系的一种设计模式.从法律文化的角度看,中俄两国的"相互包容关系"主要体现在反映两国政治关系的公法关系和反映两国经济关系的私法关系这两大方面,而中俄之间的跨国私法关系是作为两国上层建筑政治关系的民事关系基础,也是实现两国"相互包容"的重要法律手段.中俄之间的跨国私法关系的发展体现了历史发展的趋势.  相似文献   

15.
田永秀  吕彩云 《学术界》2006,2(2):227-232
十九世纪中后期,中日两国都被西方列强以武力打开国门并强加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这些条约损害了两国主权和独立,并牵制着国家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的发展。对此,中日两国都进行了修约努力。但最终的结局却截然不同。日本在二十世纪初期就成功地完成了不平等条约的修改,迈入近代化国家的行列。而中国直到二十世纪中期新中国建立后才彻底地修改了不平等条约,比日本落后半个世纪之久。两国对西方列强修约成效差异如此巨大,其中的原因何在?笔者认为这要归结于多种历史原因合力作用的结果,并从客观因素和主观因素两个方面阐明这些原因。  相似文献   

16.
本文讨论了传播与文化之间的关系,分析了现代传播对于文化安全在内部和外部两个层面的影响,对第三世界国家如何在传播管制与传播自由方面保持恰当平衡以维护文化安全提出了看法。  相似文献   

17.
二十世纪是一个变革的时代,从“五四”到人民中国的建立,到七十年代末的改革开放,中国社会经历了几次转型.转型的方向是从传统社会到现代社会.社会的转型带来了文学的转型.在文学的转型中都涉及到本土与外来两种文化类型、本文在“文化”这一视角下,描述在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的碰撞中,世纪末中国文学的现代化.“世纪末文学”,是与“新时期文学”同义的.因为本文探讨的是文学从传统(含有“过去”之义)走向现代(含有“现时”之义)的过程.这就具有很强的时间性,而“世纪末”正好能体现“时间”这一意义.同时,从七十年代末期产生的文学恰好处在二十世纪最后二十余年,它实在是世纪末的文学,带有骚动与反思,焦虑与希望纠缠在一起的世纪末的情绪.  相似文献   

18.
二战期间,中国为争取西方国家的援助,积极开展各种灵活主动的外交活动.其中,宋美龄在美国开展的"夫人外交"极为成功,进一步拉近了中美关系.但同时,宋美龄取消对英国的访问计划以及拒绝与丘吉尔在美国会晤,却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中英关系.宋美龄的"夫人外交"之所以产生如此迥异的结果,主要是由于两国对中国抗战的态度不同、中国对两国的依赖程度不同以及宋美龄个人对两国的感情和认识不同.  相似文献   

19.
近代中日政治小说比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近代中日两国文坛上,曾有过一种相同的文学现象,即政治小说的流行。这类新的小说形式的出现,有其深刻的社会政治背景和文化背景,是特定历史时期的必然产物。它们在推动两国的思想启蒙运动,促使文学贴近时代等方面,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从时间上看,日本政治小说的产生略早于中国政治小说,后者是在前者的启示和影响下出现的。中日政治小说有许多共同点,如相近的历史背景,相似的作者群体,相同的功利目的等。但在思想内容上却表现出较大的差异,它们与传统文学的关系,对后世产生之影响,亦因国家不同,文化精神不同而显示出不同…  相似文献   

20.
汪康年的政治态度受其所处时代面临的社会环境、思想环境、文化环境、政治环境等全方位多方面的社会心理因素的影响,从传统社会心理方面分析汪康年在近代中国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发生剧烈社会变革情况下其政治态度上的矛盾和反差,并以此观察分析这一时期在野的近代知识分子对于参加国家政治生活的态度和表现,对我们了解这一社会阶层的思想行为特征会有更多的认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