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不少国家和地区对公职人员的管理主要包括:法律约束、事前防预、事后惩戒和社会监督等,以此对公职人员进行管理,保证公职人员廉洁从政,并使廉政工作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建设廉政的组织机构建立和完善廉政的组织机构,是廉政建设的重要保证。如新加坡和香港特别行政区等的廉政组织机构,不仅在国内、地区内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而且在国际社会也产生了影响。综合分析一些国家和地区的廉政组织结构,其主要特点有:  相似文献   

2.
徐正豪 《日本学刊》2008,(1):106-110
所谓《韩日合并条约》是日本帝国主义1910年采用军事威胁和强制手段一手炮制的非法的欺诈文件.日本自1905年开始就完全掌握了朝鲜的外交权力,李朝政府并不具有单独同他国缔结条约的外交权限,该《条约》也没有履行获得国际条约缔结程序中具有重要意义的国家元首批准这一法律程序.  相似文献   

3.
对于关心国际政治,特别是关心中日两国关系的读者,《中日关系面面观》是值得一读的。 这部论文集所汇集的文章和鼎谈录,是在《中日和平友好条约》缔结10周年时,环绕“日中关系的回顾与展望”的总题目,由  相似文献   

4.
今年是中日两国缔结和平友好条约十周年,这是值得两国政府和人民共同庆祝的。缔结中日和平友好条约,是两国实现邦交正常化时发表的联合声明所规定的,其目的是为了巩固和发展两国间的和平友好关系。因此,这个条约全面地确认了揭开两国关系新篇章的中日两国政府联合声明,并且把联合声明中提出的发展两国关系所必须遵守的重大原则,作为条约的主要内容而固定下来。这些原则是,两国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发展持久的和平友好关系;根据  相似文献   

5.
国际条约和国际协议在美国有直接适用与间接适用之分.除了依据《宪法》第一条第7款和第二条第2款规定,缔结的条约和协议具有直接适用效力之外,总统依据国会授权缔结的协议中,哪些属于直接适用,哪些属于间接适用,在立法上没有明确规定,在实践中也是一个有争议的问题.国会在授权时与总统的协商甚至博弈,最高法院在此问题上的解释等,都是区分直接适用与间接适用的考量因素.这种立法规定的不确定性和司法解释的主观性使得区分直接适用和间接适用的标准变得模糊不清,同时也导致美国各级法院在适用条约和援引先例时的不精确性.因此,把握好这些区别以及了解其内在的机理特征,对于我们准确理解条约和协议在美国国内的效力与适用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
自苏联发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以来,在国际法中产生并形成了一个新的部门——国际宇宙法,它的任务是调整同宇宙活动有关的国家与国家之间及国际组织与国际组织之间的关系。《关于各国研究和利用宇宙空间(包括月球及其他天体)的活动原则条约》(简称《1967年宇宙条约》)载明了宇宙法规的基本原则。这些原则是:世界各国均享有研究和利用宇宙的自由;在研究和利用宇宙时必须遵守国际法准则并考虑到其他国家的利益;禁止国家占有宇宙或其部分;国家对宇宙活动承担责任;对宇宙中的军事活动实行一定的限制等等。这些总的原则后来又由4个国际文件加以发展和补充,这4个国际文件是:关于宇航员救护、宇航  相似文献   

7.
今年是中日和平友好条约缔结二十周年,是中日关系史上很值得纪念的一件大事。中日两国各界人士都很明了中日和平友好条约的重要意义,也都了解缔结这个条约来之不易。二十年来,中日两国之间各方面的关系都得到了发展。和平友好已深入两国民众的心中。因此,在纪念它时,...  相似文献   

8.
从历史到现实,澳大利亚对南极条约体系的影响进程始终与其南极国家利益的关联程度保持一致。20世纪前半叶,竭力巩固"南极主权"基础的澳大利亚对南极治理国际化反应冷淡。但南极局势因冷战日趋紧张复杂时,澳大利亚转而促成1959年《南极条约》的顺利缔结,以较少的代价继续维系其南极领土主张。在此之后,澳大利亚通过持续完善和发展南极条约体系并抵御其遭遇的外部挑战等手段,为本国南极利益提供现实保障并实现了与国际社会公共利益的协调。  相似文献   

9.
正2018年8月11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主办、中国社科院日本研究所承办、中国公共外交协会协办的中国社会科学论坛"弘扬条约精神,深化友好合作——纪念《中日和平友好条约》缔结40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在北京召开。  相似文献   

10.
海事私法统一是国际社会努力追求的目标,但在追求这一目标时,国际组织及其成员国往往更注重条约文本的统一,将主要精力和时间都投入到条约的制定中,而条约文本只是国际海事私法统一的第一步。由于国际私法条约的适用是由各个成员国的法院来完成的,因而统一的条约规范就由不同国家的法官进行适用和解释;不同国家的法官在适用统一的条约规范时。又会受制于本国的各种客观因素及其自身因素的影响,对条约文本的解释出现理解上的偏差,影响国际海事私法的统一,因此,从这个角度出发,如何保证各国法官统一解释条约,促进条约的实质统一,有着更为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国家和国际组织的权力功能在全球化的条件下发生了改变.国家权力要遵循国际惯例,还要受国际组织所制定的国际条约和规范的影响.在权力功能上,一方面表现为国家对国际组织的依赖,国际组织为解决国家间争端提供了一个制度框架、规范程序、经常性的谈判机构;另一方面表现为国家对国际组织的制约.国家是国际组织权力的授予者和章程规则的制定者和实施者.  相似文献   

12.
文理 《日本学刊》2003,(5):144-153
为了纪念《中日和平友好条约》(以下简称《条约》)缔结 2 5周年 ,中国社会科学院日本研究所中日关系研究中心举办了一场别开生面的网上学术讨论会。与会者以《条约》缔结 2 5周年为切入点 ,对中日关系中的政治、经济、外交、安全等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 ;就中日关系中的历史、民族主义问题、传媒问题阐述了各自的观点 ,并就目前大家普遍关心的所谓“外交革命”、“对日外交新思维”等问题发表了自己的坦诚看法。(一 )反霸、和平是《条约》的精髓与会者所有论文几乎一致对《条约》深远的历史与现实意义给予了高度评价。中国社会科学院日本研究…  相似文献   

13.
在钓鱼岛争端的论战中,日本官方回避《开罗宣言》、《波茨坦公告》为代表的雅尔塔体系法律文件在确定战后东亚领土中的地位,反而将《旧金山和平条约》作为日本对钓鱼岛"主权"主张的条约法依据。本文结合历史学对"雅尔塔体系"的研究,侧重从国际法尤其是条约法角度,重点考察和论证"二战"后国际秩序的雅尔塔条约体系的"强行法"特质,并分析这些条约与钓鱼岛问题的紧密关联,以批驳日本的官方主张。  相似文献   

14.
为纪念《中日和平友好条约》缔结30周年,根据中日两国领导人签署的《中日关于全面推进战略互惠关系的联合声明》中有关"广泛开展两国民间团体之间的交流"的精神,中国人民外交学会与财团法人世界和平研究所此前在北京共同举办了"纪念《中日和平友好条约》缔结30周年研讨会"。与会代表对过去一年多时间里两国领导人4次互访给予高度评价,对2008年5月两国共同发表《中日关于全面推进战略互惠关系的联合声明》  相似文献   

15.
中日缔结和平友好条约前后张香山中日两国恢复邦交以后再缔结《中华人民共和国和日本国和平友好条约》(以下简称《和平友好条约》),这是周恩来总理提出来的。周总理在和公明党委员长竹入义胜会谈时提议,我们两国实现正常化是不是分作两个步骤:第一个步骤,田中先生和...  相似文献   

16.
《开罗宣言》是"二战"时期由中美英首脑共同具名颁布,并由苏联首脑认可的权威国际条约,该宣言认定台湾等由日本窃取的全部中国领土主权归还中国。中美英首脑签署,苏联随后加入的《波茨坦公告》庄严宣布执行《开罗宣言》。两份国际条约明确地规定了缔结国承担的权利与义务,也给条约对象国日本规定了不可违背的必须条款。日本投降被盟国接受,是因为其接受了《波茨坦公告》所列的各项必须条款,这些构成了《开罗宣言》作为国际条约的完整法理证据链条。钓鱼岛是台湾附属岛屿,其领土主权归属中国是不容置疑的。  相似文献   

17.
在纪念《中日和平友好条约》(以下简称《条约》)缔结 2 5周年之际 ,重温条约的内容和精神 ,令人深切感到 :坚持条约的宗旨和原则 ,坚持发展和平、友好与合作的中日关系 ,是开拓和发展新世纪中日关系的正确方向。当前 ,中日两国需要共同努力 ,认真、切实地把握和坚持这一正确方向 ,使两国关系继续积极、健康地向前发展。一、坚持中日友好 ,共同维护和平《中日和平友好条约》缔结 2 5年来 ,在中日两国政府和人民的共同努力下 ,两国关系有了重大发展 ,出现了前所未有的新局面。总的来说 ,中日关系的发展是健康和良性的。中日关系的发展有目共睹…  相似文献   

18.
迎接缔约25周年展望日中关系未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日中和平友好条约》的原点《日中和平友好条约》(以下简称“日中条约”)的原点 ,存在于 1 972年 9月 2 9日在北京发表的《日中联合声明》。第一 ,《日中联合声明》第八款载明 :“日本国政府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为了巩固和发展两国间的和平友好关系 ,同意进行以缔结和平友好条约为目的的谈判。”基于这一共识 ,日本外务大臣大平正芳 1 974年 1月访华时提议开始进行缔约谈判。这一谈判于 1 978年 8月 1 2日在北京达成协议 ,同日签署了日中条约。第二 ,日中条约在其前言载明 :“确认上述联合声明是两国间和平友好关系的基础 ,联合声明所…  相似文献   

19.
北极海域视角下公海保护区发展态势与中国因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北极海域具有地理位置特殊、生态环境脆弱、影响全球气候的特点,研究北极海域公海保护区的发展态势有其客观意义和战略价值。现有的公海保护区实践预示着公海保护区的数量将缓慢增长,约束公海保护区的全球性条约将出现,公海沿岸国与公海使用国之间的监督与合作关系愈来愈明显。北极海域国家及相关国际组织对公海保护区的探索符合公海保护区的发展趋势。为顺应这种趋势,我国应积极参加公海保护区的发展进程,充分行使中国的制度性话语权。  相似文献   

20.
地方政府频繁地介入国际事务,是70年代以来出现的一个新现象。环顾世界,不论是在实行联邦制的国家,还是在实行地方分权的单一制国家,地方政府都在日益扩大其在国际事务中的参与。它们派遣官员出访,缔结姐妹省市关系,签署国际协议,少数地方政府甚至加入了一些重要的国际组织。地方政府的国际议程也日益增多。除了传统的基层国际文化交流外,如今,经济和政治性行为也成了地方国际活动的重要内容。在这个普遍的国际进程中,日本的各级地方政府也在大力发展国际交流。本文将对冲绳县政府近年来的国际活动进行分析。一、地方政府国际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