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2017年6月20日至6月22日,《太平洋学报》编辑部全体编辑赴南京大学中国南海研究协同创新中心、《亚太安全与海洋研究》编辑部、武汉大学法学院、武汉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武汉大学中国边界与海洋研究院、《边界与海洋研究》编辑部等单位工作拜访,就共同关注的国内外海洋安全问题、海洋发展问题、亚太周边国际关系等问题以及办刊体会进行了学术探讨与交流。  相似文献   

2.
正2018年9月7日,由《太平洋学报》编辑部(以下简称《学报》)和中国海洋大学海洋发展研究院(以下简称海大海发院)共同举办的"全球海洋治理与‘蓝色伙伴关系’学术研讨会"在中国海洋大学召开,来自政府机构、高校和科研机构的20余位专家学者参加了本次会议。海大文科处处长金天宇主持开幕式。中国海洋大学党委常务副书记张静和《太平洋学报》主编、中国  相似文献   

3.
<正>2019年11月30日,由《太平洋学报》编辑部主办、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国际治理创新研究院承办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传播与实践"研讨会暨《太平洋学报》编委会会议在广州召开,学报部分编委及编辑参加了主题研讨和编委会会议。会议由《太平洋学报》编辑部主任潘峰主持,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副校长何传添教授代表大学致辞,欢迎来自全国各地的编委会成员。自然资源部海洋出版社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中国太平洋学会常务副会长、《太平洋学报》主编丁磊代表编委会向何传添副校长以及承办这次会议的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国际治理创新研究院全体师生表示感谢。  相似文献   

4.
<正>2017年2月24日下午,《太平洋学报》第五届编委会第二次会议在北京湖北大厦洪湖厅举行。《太平洋学报》顾问鹿守本、主编杨绥华、副主编金灿荣、李国强与五届编委会部分编委以及《太平洋学报》编辑部编辑共28人出席会议。贾宇副主编因事不能到会,提交了书面发言稿。《海洋学报》编辑部主任高英、副主任于秋涛应邀出席会议,并介绍了宝贵经验。  相似文献   

5.
正近日,《太平洋学报》编辑部发现有人冒充本期刊的名义,设立假网站和假邮箱,进行非法征稿等活动,并发布收取费用的虚假消息,侵犯了本刊的合法权益,并给本刊作者带来了疑惑和困扰,对本刊声誉造成了不良影响。在此,本刊编辑部严正声明:《太平洋学报》是由国家海洋局主管、中国太平洋学会主办、海洋出版社承办的我国海洋领域唯一一份社科类期刊。http://www.pacificjournal.com.cn是本刊的唯一官方网站(在线投稿系统已启用),taipingyangxuebao@vip.163.com是本刊  相似文献   

6.
<正>《太平洋学报》一直致力于立足海洋、研究海洋,为建设海洋强国这一国家大战略服务,为研究者提供学术交流与成果发布平台。如何进一步找准特色、强化定位,是编辑部需要摸索探究的。为此,编辑部近日赴国际关系学院《国际安全研究》编辑部交流学习。《国际安全研究》1983年创刊,2013年改版,聘请谭秀英主编主持工作,2015年创立英文刊,专注研究国内外安全问题,是一份极具特色的专业学术期刊。谭秀英主编、苏娟主编助理、齐琳、谢磊编辑热情地对《太平洋学报》成员进行了接待,交流话题围绕如何提升各自期刊的学术质量与强化期刊定位、提升期刊特色展开了讨论。  相似文献   

7.
正2018年1月26日,《太平洋学报》第五届编委会第三次会议在云南大学召开。中国太平洋学会会长、学报编委会主任、国家海洋局原副局长张宏声,中国太平洋学会常务副会长、学报主编、海洋出版社党委书记丁磊,海洋出版社副社长赵萍,部分编委代表、学会理事以及学报编辑部全体编辑出席会议。丁磊主编主持会议。作为本次会议的承办方,云南大学国际关系研究院院长、学报编委吴磊教授向与会编委专家表示热烈欢迎,并对云南大学的国际问题研究进行了介绍。  相似文献   

8.
<正>《太平洋学报》创刊于1993年,由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资源部主管、中国太平洋学会主办,聚焦太平洋地区以及相关国际问题的研究。本刊常设栏目:政治与法律、经济与社会、海洋强国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海洋生态文明建设等。根据国内外形势需要,今后我刊将更注重理论研究深入的论文,仍以国际政治为主,并全面向海洋方面内容倾斜,努力在海洋人文社科研究领域,打造  相似文献   

9.
《太平洋学报》创刊于1993年,由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资源部主管,中国太平洋学会主办,海洋出版社出版。著名经济学家于光远先生曾长期担任主编,是我国海洋领域社科类期刊,先后入选中文社会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CSSCI)来源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期刊AMI综合评价(A刊)核心期刊、《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核心期刊、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重要转载来源期刊。  相似文献   

10.
正2016年7月15日,"南海仲裁案"的影响及我国的对策学术研讨会在北京召开。此次学术研讨会由中国太平洋学会、《太平洋学报》主办,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美国研究所、中国社会科学院日本研究所、中国社会科学院台湾研究所、上海社会科学院中国海洋战略研究中心、北京大学海洋战略研究中心等单位共16位专家学者参加了此次会议,会议围绕"南海仲裁案"仲裁结果以及我国的应对措施展开讨论。中国太平洋学会副会长、  相似文献   

11.
<正>11月13日,"南海形势发展与中国南海政策"学术研讨会在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举办。会议由《太平洋学报》编辑部和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共同主办,来自政府机构、高校和科研机构的专家学者20余人参加了本次研讨会。会前,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学术委员会主任杨洁勉会见了应邀与会的外交部边海司副司长肖建国、中外办杨仁火参赞以及《太平洋学报》副主编、国家海洋局海洋战略研究所党委书记贾宇等。  相似文献   

12.
正《太平洋学报》创刊于1993年,由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资源部主管、中国太平洋学会主办,聚焦太平洋地区以及相关国际问题的研究。本刊常设栏目:政治与法律、经济与社会、海洋强国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海洋生态文明建设等。根据国内外形势需要,今后我刊将更注重理论研究深入的论文,仍以国际政治为主,并全面向海洋方面内容倾斜,努力在海洋人文社科研究领域,打造独具海洋特色的期刊。  相似文献   

13.
<正>《太平洋学报》创刊于1993年,由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资源部主管,中国太平洋学会主办,海洋出版社出版,著名经济学家于光远先生曾长期担任主编,是我国海洋领域社科类期刊,先后入选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中文人文社会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中国人民大学  相似文献   

14.
《太平洋学报》2014,(5):106-106
<正>《太平洋学报》创刊于1993年,由中国太平洋学会主办,著名经济学家于光远先生曾长期担任主编,是我国海洋领域社科类期刊,先后入选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中文人文社会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重要转载来源期刊、中国政法类核心期刊。出刊二十年来,一直秉承"立足中国海,探索太平洋,关注国家发展,理论世界大局"的办刊宗旨,凝聚了一大批学术思路活跃、潜心研究社会科学和国际关系问题的专家学者,刊发了大量高水平的学术论文,成为热心思考太平洋区域学术问题的各界人士的良师益友。《太平洋学报》自2010年改版出刊以来,我们以专业出版人的工作姿态和敬业精神,继续秉承办刊宗旨,统领《太平洋学报》的编辑出版工作,使《太平洋学报》更好地发挥关注海洋、理论世界的作用,更显学报的严谨性和权威性。本刊常设  相似文献   

15.
<正>党的"十九大"是我们党和国家历史上一次极为重要的会议,标志着我国社会发展及外交理论、实践创新迈向新的发展阶段,蕴含着我国涉海战略新的布局。在此背景下,12月1日,《太平洋学报》编辑部与北京大学海洋研究院全球互联互通研究中心联合举办"‘十九大’后中国涉海战略新布局"学术研讨会。来自中央机关、国家海洋局、中国社科院、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北京  相似文献   

16.
《太平洋学报》2010,18(8):106-106
<正>《太平洋学报》创刊于20世纪90年代初,由中国太平洋学会主办,著名经济学家于光远先生曾长期担任主编,是我国海洋领域唯一一份社科类期刊,先后入选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中国政法类核心期刊,出刊近二十年来,一直秉承"立足中国海,探索太平洋,关注国家发展,理论世界大局"的办刊宗旨,凝聚了一大批学术思路活跃,潜心研究社会科学和国际关系问题的专家学者,刊发了大量高水平的学术论文,成为热心思考太平洋区域学术问题的各界人士的良师益友。自2010年起,《太平洋学报》改由海洋出版社承办,我们将以专业出版人的工作姿态和敬业精神,继续秉承办刊宗旨,统领《太平洋学报》的编辑出版工作,使《太平洋学报》更好地发挥关注海洋、理论世界的作用,更显学报的严谨性和权威性。本刊常设栏目:政治与法律、国际关系、经济与社会、发展与战略、历史与文化。为了进一步提高办刊质量,我们诚挚邀请国内潜心研究太平洋区域国际问题的专家学者,踊跃在本刊这个权威平台上发表文章、交流观点。现将征稿简则通报如下:  相似文献   

17.
《太平洋学报》2010,18(5):F0003-F0003
2010年4月8日.国家海洋局前局长、中国太平洋学会会长张登义亲临学报编辑部指导工作。并召开现场办公会议。随同亲临指导工作的领导有:中国太平洋学会常务副会长、太平洋学报杂志社社长鹿守本,国家海洋局学会办副主任、学会秘书长成晋豫,海洋出版社社长石青峰,海洋出版社总编辑杨绥华,以及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副院长、太平洋学报副主编金灿荣。  相似文献   

18.
在日本非法"购岛"前夕,著名钓鱼岛研究专家、香港亚太研究中心主任、《太平洋学报》编委郑海麟来京,与中国太平洋学会开展访问交流.中国太平洋学会常务副会长鹿守本,海洋出版社总编辑杨绥华,中国太平洋学会副秘书长、《太平洋学报》编辑部主任陈泽卿等一同会见了郑海麟主任,并在热烈的气氛中开展学术交流.郑海麟主任介绍了香港亚太研究中心主办的"东亚海洋安全形势与中日关系研讨会"的情况,以及他本人近期的研究成果.鹿守本常务副会长介绍了中国太平洋学会学术研究工作委员会承担的"东、南中国海争议岛屿史地研究"项目的研究进展和今后的打算,并希望郑海麟主任鼎力相助.同时,针对当前的钓鱼岛和南沙群岛等热点问题,做了深入的探讨与交流.  相似文献   

19.
《太平洋学报》2010,(2):F0002-F0002,F0003
2010年1月21日,北京。 在主办单位中国太平洋学会和承办单位海洋出版社的大力支持下。《太平洋学报》编委会、理事会会议在京召开。来自京内外共共40多名编委、理事共聚一堂。各位代表怀着对《太平洋学报》的热爱与责任,各抒己见,为《太平洋学报》今后的发展提出了宝贵的建议和意见。  相似文献   

20.
薛迎春 《太平洋学报》2010,(12):F0003-F0003
2010年11月15日,《太平洋学报》理事会第二次会议在北京召开,来自京内外的学报理事20余人参加了会议。原国家海洋局局长、中国太平洋学会会长、学报理事会理事长张登义参加会议并讲话,要求全体理事单位关心、支持、指导学报工作。会议听取并审议了学报常务副主编、海洋出版社总编辑杨绥华作的2010年学报工作总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