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社科纵横》2018,(5):100-104
大陆与台湾之间的文化交流一直是促进两岸关系和谐稳定的重要方式,自民进党执政以来,他们利用信息封闭、篡改历史等方式,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多个层面一步步推动"去中国化"。这不仅伤害两岸同胞之间的民族情结,还影响了两岸之间进一步加强合作、共谋发展的大计。本文在台湾"去中国化"的背景下,寻求两岸之间文化交流的有效策略,以期巩固两岸关系。  相似文献   

2.
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框架应当包括并且主要体现为法律机制,即“两岸法制”.两岸法制是统摄两岸涉对方事务的法律和两会协议的总括性概念.两岸法制为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提供稳定、持续的驱动力,并将两岸关系和平发展转化为一种稳固的结构,是两岸保障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框架的制度因素.当前,两岸法制经由两岸各自城内的涉对方事务立法和两会协议及其体系化的尝试,已经初具雏形.在构建两岸法制的过程中,签订两岸宪制性协议、完善两岸造法机制和引导公民有序参与等,都可以作为具体的方法加以运用.  相似文献   

3.
李克强总理政府工作报告在涉台部分指出:我们要坚持对台工作大政方针,贯彻新时代党解决台湾问题的总体方略,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和 "九二共识",推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和祖国统一.坚决反对 "台独"分裂行径,坚决反对外部势力干涉.两岸同胞要和衷共济,共创民族复兴的光荣伟业.汪洋主席在政协工作报告中强调,要强化使命担当,画出最大同心...  相似文献   

4.
两岸新闻交流的深入开展是落实“寄希望于台湾人民”对台政策的应有之义,也是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重要保障。“寄希望于台湾人民”的新闻交流政策,体现了当局对台湾人民的“尊重、信赖、依靠”,也彰显了台湾人民在两岸新闻交流中的重要地位,更为两岸新闻交流提供了良好的契机。历史与现实表明,两岸媒体能够在促进两岸人民间的理解与沟通,消除误解与隔阂,增进诚意与善意,不断凝聚共识,夯实互信基础,以期为两岸最终实现统一发挥良好的舆论环境作用。当前,两岸已实现在经贸、文化、体育、学术、政治等宽领域、多层次的交流合作,同时,两岸媒体的报道也从过去的特殊化“宣传”逐渐发展到以“新闻专业”为原则的常态化交往。这正是两岸人民交往与新闻交流实现互动的显现。  相似文献   

5.
本刊讯 就台湾当局领导人新年讲话中涉两岸关系内容,国台办发言人朱凤莲表示,讲话再次暴露民进党当局谋"独"本性.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两岸同属一个中国的历史和法理事实,是任何人任何势力都无法改变的.  相似文献   

6.
习近平总书记在《告台湾同胞书》发表40周年纪念会上的讲话,明确提出"深化两岸融合发展,夯实和平统一基础"的重大政策主张.问题是,在实践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思想多年之后,为何又提出"深化两岸融合发展"?融合发展对于和平统一的意义又何在?"深化两岸融合发展"又如何起到"夯实和平统一基础"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美国与台湾接触的150年当中,在每一次台湾历史命运面临转折的时候,都有美国影子的存在。1979年以后,台北与美国政府虽没有外交关系,但台湾在经济上和军事采购上仍相当依赖美国。最近,台湾内部在讨论台海战争的可能性时,首先想到也许会介入的国家也只有美国。80年代以来,随着中国大陆的改革开放,两岸关系也趋于缓和。台湾与大陆从互不往来的军事对峙变成有来有往的政治对抗,双方在经济相互依赖方面则有增无减。从里根政府、布什政府到目前的克林顿政府,虽都一再宣称乐于见到两岸气氛缓和,朝向和平解决问题方向前进,但又说美国不会介入两岸政治事务,也不会充当调解人。然而,由于美国对台湾的影响甚巨,而且在北京一美国政府一台北的三角关系中,美国是处于一个“平衡者”的地位,故而若称美国没有干预或不愿充当调解人,似与历史事实不符。台湾的未来与大陆息息相关,美国作为三角关系中的平衡者,实应超越其自身国家利益之立场,以建构两岸长远和平之蓝图作考量,在两岸之间扮演积极的调解人角色,才是世界秩序维护者之所应为。  相似文献   

8.
编辑部吹风     
10月9日,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在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全面阐述了辛亥革命的历史地位和重大意义,并专门就两岸关系发表了重要意见,强调携手推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同心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应是两岸同胞共同追求的目标。胡锦涛总书记的重要讲话深刻阐明了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系。当前,在辛亥革...  相似文献   

9.
"宪政改革"涉及到台湾前途和各党派各部门权力再分配的大问题。它已经使台湾的政治格局和政治生态发生重大变化,对两岸关系产生重大影响。"宪政改革"使台湾社会进一步本地化,"修宪"使两岸关系的良性发展受到严重损害,使祖国大陆在推行统一大业中面临更加复杂的形势。  相似文献   

10.
正随着两岸交流热络,台湾对大陆持续数十年来的谍报战转趋低调,由热变冷,不仅反映了两岸关系发展的新趋势,也反映了台湾在谍战中丧失优势。继"习马会"的新闻热潮过后不久,台海两岸再出惊天新闻。2015年11月30日,台湾"国防部"新闻发言人委婉透露,台谍朱恭训与徐章国在关押9年多以后获释。按照台湾岛内媒体的说法,这是60多年来,大陆首次释放台湾高级情报人员,颇具历史与政治的破冰意义。不过,大陆国台办在同一天的回应是,朱恭训、徐章国(此人出事时,外界报为"许昌国")二人对大陆从事间谍活动,危害大陆安全利益,被相关  相似文献   

11.
编辑部吹风     
3月5日上午,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开幕.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代表国务院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其中指出我们要坚持对台工作大政方针,贯彻新时代党解决台湾问题的总体方略,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和"九二共识",推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和祖国统一.坚决反对"台独"分裂行径,坚决反对外部势力干涉.两岸同胞要和衷共济...  相似文献   

12.
2020年1月15日,国台办举行例行新闻发布会,发言人马晓光就近期两岸热点问题回答了记者提问. 总结2019展望2020有足够信心和能力战胜风险挑战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 在2020年1月15日国台办例行新闻发布会上,马晓光总结了2019年两岸关系发展,并展望2020年两岸关系.  相似文献   

13.
2022年1月12日,国台办举行例行新闻发布会,发言人朱凤莲就近期两岸热点问题回答了记者提问. 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为新的一年两岸关系指明前进方向 有记者提问,习近平总书记在2022年新年贺词中强调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两岸同胞的共同心愿.在全国政协新年茶话会上讲话中强调我们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和"九二共识",强化反"独"...  相似文献   

14.
两岸民商事法律冲突属于区际法律冲突.国际私法具有维护和促进国际社会和平发展的作用.2011年4月1日起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涉外民事关系法律适用法》是中国国际私法立法的里程碑,具有开放性、包容性、先进性和前瞻性的特点,将在涉台民事案件及两岸民事纠纷的法律适用上发挥重要作用,为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构筑稳固的法治基础.  相似文献   

15.
海洋事务是两岸合作交流的重要领域。两岸海洋事务作为描述类型主要是对涉及两岸的海洋事务或涉及海洋的两岸事务的概括性意指。海洋事务是两岸最早合作的领域,也是两岸合作最为迫切的领域,具有主体多元性、问题跨界性、议题主导性和方式制度化等特征,根据相关标准可以分为不同类型。由于受台湾政局、两岸关系和国际政治的影响,两岸海洋事务合作既有很多优势与机会,也存在诸多劣势与威胁。  相似文献   

16.
邓凡 《太平洋学报》2010,18(11):96-102
在台湾问题上,美国历来是一个敏感而不可忽视的外部干预因素。奥巴马政府干预台海关系的姿态更为积极,原因在于美国不想被两岸对话时代抛弃,不想出让在该地区的影响力,更不愿两岸出现朝向统一向度的快速融合。本文从中美、美台和两岸三个关系层面观察美国因素的作用,分析了台湾马英九政府执政以来,在两岸交流日趋紧密、两岸关系日益发展的新阶段。美国政府应该认清台海形势,重新审视其在未来两岸进程中的角色定位。  相似文献   

17.
1月1日中共中央台办、国务院台办主任刘结一发表新年贺词.刘结一表示,2019年是对台工作具有极其重要意义的一年.我们深入贯彻中央对台工作决策部署,坚持“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方针,坚决反对任何形式的“台独”分裂活动.我们持续深化两岸融合发展,着力为台湾同胞办实事、做好事、解难事.我们围绕实现民族伟大复兴、造福两岸同胞的主题,与台胞共商共议,携手推动两岸关系发展.两岸同胞共克时艰,民间交流交往保持热络,同胞利益纽带更加紧密.他表示,2020年两岸关系进入新的一年,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美好前景需要两岸同胞共同努力,需要广大台湾同胞正确把握.实现祖国统一的大势不可阻挡.  相似文献   

18.
"族群"本是基于生理特质和文化传袭而形成的"原生性"社会群体,但台湾当今的"四大族群"却有着强烈的政治学和人为建构性色彩。这种政治性和建构性导源于台湾特殊的历史以及因此而形成的二元政治、社会结构,并集中体现在台湾大小选举政党对族群的刻意操纵中。族群问题发展至今已经成为影响台湾岛内政治和社会生活的重要因素,它使台湾社会逐步撕裂为"两分"社会,并使台湾的所谓"民主政治"蒙羞;同时,因为族群认同与国家认同有着密切关系,族群问题也成为"台独"势力着力利用以达其分裂祖国目的的重要工具。  相似文献   

19.
一段时间以来,以李登辉为首的死硬“急独分子”和以陈水扁为首的“台独分子”绞尽脑汁,企图把台湾从祖国分裂出去,造成了两岸关系的极度紧张。今年3月,祖国大陆以零反对高票通过了《反分裂国家法》,表明了祖国大陆维护国家统一的信心和决心,传达了大陆和平解决台湾问题的善意和诚意。《反分裂国家法如一声春雷,打破了长期以来海峡两岸关系的僵局,两岸关系出现了缓和局面。4月,以国民党副主席江丙坤为首的台湾代表团访问大陆,他们把这次访问定位于“缅怀之旅、经贸之旅”。“缅怀之旅”反映了两岸同胞同祖同根的历史事实;“经贸之旅”表明了…  相似文献   

20.
《台湾工作通讯》2021,(1):7-9,6
2020年12月30日,国台办举行例行新闻发布会,发言人朱凤莲就近期两岸热点问题回答了记者提问. 总结2020展望2021积极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融合发展推进祖国统一进程 朱凤莲回顾总结了2020年两岸关系进展,并且展望2021年两岸关系发展. 朱凤莲表示,2020年,是对台工作极不平凡的一年.新冠肺炎疫情蔓延全球,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