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许浑是晚唐的重要诗人,在当时就受到杜牧、张祜、殷尧藩等诗人的推尊,享有盛名。在宋代,许浑诗更为江湖派所宗师,陆游亦称其诗为大中后之“杰作”。明胡应麟将他与杜牧、李商隐、温庭筠同列为“晚唐铮铮者”。但长期以来许浑诗的研究十分寥落,其生平问题更无人涉笔。近年来,随着唐代文学研究中资料工作的日益重视,许浑研究的沉闷局面也开始打破。董乃斌同志《唐诗人许浑生平考索》与谭优学同志《许浑行年考》先后面世,使他的出处行止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反映,筚路蓝缕,功不可没。但笔者在拜读中也发现上述两《考》对于许浑生平的一些基本事实亦有误考、失考之处。本文仅就其家世、籍贯问题正补如次。  相似文献   

2.
许浑尝宦游宣州,《丁卯集》今存其宣州之作四十余首,足证之。但这一重要仕历,《新唐书·艺文志》、《唐诗纪事》、《直斋书录解题》等宋代史籍俱失载,唯晁公武《郡斋读书志》中有片言只语,后元人《唐才子传》及清人《全唐诗·许浑小传》提及许浑仕宣州事,盖源于此,所惜皆未考实。近年来,董乃斌先生《唐诗人许浑生平考索》(载《文史》总26辑)、谭优学先生《许浑行年考》(载《唐代文学论丛》第10期),根据《丁卯集》中的一些作品进行了  相似文献   

3.
晚唐诗人许浑,两唐书无传;自宋以来,提到许浑生平的也有只言片语,近人对其生平也进行了考索,但对其生卒年,或是语焉不详,或是避而不论。因此,很有必要加以考辨。 一、许浑的生年 闻一多订许浑为791年生,今人多从此说,如董乃斌先生说:“闻说虽系推测,但大致相去不远,今姑从之。”谭优学先生也说:“生年且依闻说。”我以为这是明知不可靠而又别无他说,权且从之也。正如铃木修次先生所说:“关于许浑的生卒年月,现在谈论的  相似文献   

4.
孟浩然入京与下江东问题辨说王辉斌在孟浩然的生平中,入京与下江东(包括游吴越)是他一生中最为重要的两件外事活动,因之研究者特多,以致使其成为唐代文学研究中的一个热门课题。据我陋见,最早涉及这一问题者,当首推陈贻掀《孟浩然事迹考辨》(以下简称《考辩》)、...  相似文献   

5.
许浑,字用晦,是晚唐著名诗人,有《丁卯集》传世。许浑创作涉及题材甚广,其中送别诗颇为引入注意。一是作品数量多。在许浑530多首涛中,送别诗计89首,约占17%之多,在晚唐诗人中较为可观。二是精心之作多。宋人严羽在《沧浪诗话·诗评》中指出:“唐人好诗,多在征戍、迁谪、行旅、离别之作,往往能感动激发人意。”许浑送别诗总的来看确有“感动激发人意”的艺术效果,这是他创作成就的一个重要方面。为了理解许浑送别诗的创作及其特色,有必要先对唐代送别诗创作繁兴的背景加以阐发。  相似文献   

6.
王棨考     
本文详尽地考察了晚唐诗人王的生平事迹及交游,运用翔实的史料,精密的考订,第一次准确、全面地描述了晚唐诗人王的生活经历。文章中的许多结论,可以补订有关唐代的文献《登科记考》、《唐尚书省郎官石柱题名考》等的疏忽。  相似文献   

7.
王梵志诗研究由表及里、由浅入深,似乎已将进入汇校汇释阶段。然而,入之愈深,其进也愈难,梵志诗校释中所存在之难题尚多,若不精心探索,逐一解决,汇校、汇释亦将流于肤浅。笔者研读之余,偶有一愚之得,井窥管见,聊供读者参考。本文于各家论著,多有引用、商补,兹将名称、作者及简称总列于下: 张锡厚:《王梵志诗校辑》(中华书局1983年10月版,简称《校辑》。本文诗题、编号悉依此。) 项楚:《〈王梵志诗校辑〉匡补》(此文析为两篇,篇名全同,一载《中华文史论丛》1985年第4辑,一载《敦煌研究》1985年第2期(总第4期)。为兔烦琐,两篇同简称为《匡补》,不加分别。)  相似文献   

8.
李垕,南宋史学家李焘次子。关于其生平,《宋史》无传,只有零星记载,加之兄弟众多,后世所载多有混淆。其少年才俊,曾获虞允文推荐,后中贤良方正能直言科,官至著作郎,罢官后,奉祀归蜀后卒。关于其诗文,由于流传不广,大多已亡佚,诗歌目前仅存一联,《全宋诗》漏收;文章方面,《全宋文》辑有七篇,《群书考索续集》尚有三篇,多为贺启或关于家国之事之议论。  相似文献   

9.
赵湘是宋初重要的晚唐体诗人,而其生平履历却鲜为人知。本文征引《南阳集》等旧籍相关资料,对赵湘的生卒年、行迹、赠官及赵氏迁衢等问题作了考索,初步钩勒出赵湘生平的大致轮廓。  相似文献   

10.
蒋志、丁稚鸿二君针对拙文《李白与青城山》(《唐代文学论丛》总第九辑)写了《李白未隐青城辨》一文,发表于《绵阳师专学报》1989年第三期,后又改题目为《<李白与青城山>一文质疑》,发表于《李白学刊》第二辑。文中所论各点,都值得商榷。一、“岷山之阳”只能是指青城山两位作者说:“岷山和青城山这两个概念不是同一关系,而是从属关系,青城山是岷山山  相似文献   

11.
士族作为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社会阶层 ,不仅有其自身的独特性 ,与文学发展的关系亦甚为密切 ,故颇为学术界所关注。然就其目前的研究状况而言 ,学界对士族发展的前期 (即两晋南北朝时期 )投入较多 ,成果丰硕 ,而对其后期 (即隋唐时期 )关注不够 ,成果较少 ,歧见颇多。李浩先生近年来致力于唐代文学士族的研究 ,已出版的《唐代关中士族与文学》(台北文津出版社 ,1999年。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 0 0 3年再版 )从家族文化角度研究关中地域文学 ,而其新近出版的《唐代三大地域文学士族研究》(中华书局 ,2 0 0 2年 )则将视野进一步扩大 ,对唐代…  相似文献   

12.
刘勰生于何年,这对探讨和研究其生平思想及《文心雕龙》关系重大,历来为研究者所瞩目。本文从三个方面对此进行探讨:其一,从刘勰于《文心雕龙·序志》中所谈及的“梦”入手,考索刘勰的出生年代。笔者运用弗洛伊德的释梦理论,对刘勰的梦进行解析,得出了刘勰感梦当在齐永明七年(公元490年)的结论。根据这个结论和刘勰“齿在瑜立”而感梦之语,推定刘勰当生于宋武帝大明二年(公元458年)左右。其二,笔者根据齐代文学发展与《文心雕龙》对齐代文学所述及刘勰撰作《文心雕龙》的目的相契这一点进一步予以申证。其三,考证了刘勰撰作《文心雕龙》需费时10年左右,当在梁天监初年成书,亦间接地证明上述观点之成立。  相似文献   

13.
刘禹锡(公元七七二——八四三年)在文坛上与白居易齐名,世称“刘白”。他所处的唐代中叶,是一个政治动乱的历史时期,而文学倒是有了新的发展,呈现出诗人辈出,名作如林的盛况。这里,当然也有着刘禹锡的一份贡献。王世祯在《唐人万首绝句选凡例》中称:“中唐之李益、刘禹锡,晚唐之杜牧、李商隐四家,亦不减盛唐作者。”这话是有道理的。  相似文献   

14.
姜夔卒年考     
南宋著名词人姜夔死后不久,他的门人张辑曾撰《白石小传》,惜在明初失传。传世最早的姜夔传记,系明初洪武年间人张羽根据姜夔八世孙福四所辑遗事写成的《白石道人传》。清代以来,研究姜夔生平的学者甚多,所撰补传、年谱有十多种。多方努力,集腋成裘,姜夔生平事迹已渐昭明。夏承焘先生《白石道人行实考》(收入《姜白石词编年笺校》。其中《系年》及《生卒考》,又载《唐宋词人年谱》,文字略异),为这一研究的  相似文献   

15.
予二十余年来笺校《白居易集》,于白氏生平交游钩稽尤勤。旧稿《白氏长庆集人名笺证》既刊布于《中华文史论丛》一九七九年第一辑,迩来续有所得,积若干人,草成《白居易交游考》一文,以践河北大学学报编辑部之约。其所引白氏诗文之卷次则悉以影印宋绍兴本《白氏长庆集》(明马元调本卷次同)为主,庶几于治唐集者有所裨益,或免于如亭林顾氏所谓“买旧钱”之诮欤!一九八一年五月识于上海双白簃。  相似文献   

16.
中华书局出版之《唐才子传校笺》四册,由傅璇琮先生主编,国内有关专家学者执笔,体现了中国学者当前唐代文学研究的水平,为唐诗学的建立作出了积极的贡献。但由于该书涉及诗人众多,某些部分尚有拓荒性质,加之国内有关基础研究(如《全唐文》补辑、《全唐诗》整理)尚未完成,缺乏先进的文献资料储存检索手段等,不足之处亦在所难免。今就该书卷六李约等传、卷七伍乔等传作补笺如次,以就正于傅先生与广大读者。  相似文献   

17.
刘禹锡作为唐代著名的文学家,一直是唐代文学研究中的热点。建国以来,在刘氏生平的研究方面,成绩斐然。六十年代初,卞孝查先生就出版了《刘禹锡年谱》,①第一次对刘氏仕宦交游及文学活动作了全面考述,八十年代以来,他又陆续发表了新著《刘禹锡丛考》②及《刘禹锡与令狐楚》③等一系列文章,进一步对其身世交游作了更加细致深入的考察,这些对推动刘禹锡和唐代文学研究的深入,无疑功不可没。然而或因为刘禹锡本身记载有误,或由于现存刘集版本歧异,或因对刘氏诗文未加详考,刘禹锡交游史上至今仍有不少疑误。本文拟就《刘禹锡年谱》…  相似文献   

18.
蔡正孙考论——以《唐宋千家联珠诗格》为中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蔡正孙是宋遗民 ,也是宋末元初一位重要诗评家 ,其《诗林广记》为世所重。蔡氏还编有《唐宋千家联珠诗格》二十卷 ,却罕为人知。此书选唐宋千家诗人作品 ,包括自己及大量宋遗民作品 ,分标三百格 ,并加评释。此书明清以来在我国罕见流传。郭绍虞《宋诗话考》考述蔡正孙著作 ,未及此书 ;《全宋诗》广搜博采 ,亦遗是书。本文根据此书所载有关蔡正孙的材料对其加以考论。关于蔡氏的生平 ,郭绍虞《宋诗话考》仅言其为谢枋得门人、宋遗民 ,称“余无可考” ;而本文则考证出蔡氏生年及生平大略。关于蔡氏的作品 ,《全宋诗》仅辑得二首 ,本文从《唐宋千家联珠诗格》辑出五十八首 ,并据此对他的诗歌创作情况作了考察。关于蔡氏的诗学观点 ,由于《诗林广记》所载只是前人诗话 ,只能从其所选作品及所附诗话中间接体现出来 ,而《唐宋千家联珠诗格》则有蔡氏大量的评语 ,是研究其诗学观的难得材料 ,本文据此对蔡氏的诗学观点作了论述。  相似文献   

19.
《登科记考》,清代徐松撰,是研治唐代文史的必备工具书。徐氏编撰是书,用力甚勤,然限于资料、视野等因素,此书亦不称完璧,近代著名学者岑仲勉先生,于一九四一年撰成《<登科记考>订补》一文(见《历史语言研究集刊》第十一本)指出徐著的重复、错误、缺漏多条,成为《登科记考》的有机组成部分。近几十年来,出土了大量唐代墓志,为补订《登科记考》提供了新的材料,笔者留意于此,复结合唐代诗文中的一些资料,兹补订数则如下:  相似文献   

20.
<正>如果说罗时进先生以其《丁卯集笺证》《晚唐诗歌格局中的许浑创作论》与《唐诗演进论》三部力作,成功奏响了唐诗研究由微观、中观而宏观的点面结合之三部曲,颇具学术性与方法论双重意义的话,那么,近年出版的《明清诗文研究新视野》,则是他竭诚奉献给学界的别开明清诗文研究生面的第一乐章。其开拓创新之勇气,深厚扎实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