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从长江水灾看国家生态安全体系建设的重要性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长江水灾不仅给长江流域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带来严重的阻碍 ,而且成为整个中华民族的心腹之患。长江水灾的频繁发生 ,是长江流域不合理的垦殖导致大幅度水土流失和河湖淤塞、水位抬升的结果 ,归根结底是流域生态安全体系严重失控所致。只有尽快建立国家生态安全体系 ,才能从根本上减轻长江水灾的危害 ,确保国民的生存和国家的安全与发展。国家生态安全体系建设的战略重点是生态安全网、生态战略点以及生态脆弱区的恢复与重建  相似文献   

2.
随着长江流域向小康社会加快迈进,三峡工程初见效益,南水北调等工程开工建设,长江治理开发进入了新的阶段。进一步开发利用长江,让长江更好地造福于人民,不仅是长江流域而且是全国经济社会发展必然、长期的要求。最近,由水利部等发起举办的首届长江论坛,通过了《保护与发展——长江宣言》。宣言既充分肯定长江保护、治理与开发的成就,也密切关注粗放型经济带来的生态与环境问题;既高度重视资源的开发利用,也高度重视资源利用的可持续性与生态、环境保护。  相似文献   

3.
湖北长江经济带恩施区段开发研究李光龙长江流域开发的逐渐推进和三峡工程的上马,必将给长江流域的广大地区带来重大影响。如何抓住这一历史机遇,制定出符合本地区实际的经济发展战略和具体措施,便成为这些地区经济能否得以发展的关键。地处长江三峡、清江贯穿其境的恩...  相似文献   

4.
长江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是党中央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关系国家发展全局的重大战略。长江大保护是基于长江经济带战略而提出的急需完成的一项严峻任务,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实施长江生态环境修复,建设一个绿色生态廊道。长江流域为血吸虫病流行主要地区,如何在保护长江生态的同时,开展血吸虫病防治工作,对血吸虫病消除目标的实现至关重要。文章对长江大保护政策下血吸虫病防治工作的挑战与机遇进行了剖析,提出完善部门间联防联控机制,加快创新技术研发,加强野生动物监测和家畜管理,提高人群防护意识等建议。  相似文献   

5.
长江是中国第一大河,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然而我们对长江保护得还不够,利用得还不够。对长江最重要的开发应为沿江经济的开发,长江经济带涉及东部、中部和西部,是未来经济发展中的一个新的经济增长极。探讨对长江流域的开发,非常重要的问题就是对长江流域的保护,保护是开发的重要条件,要发展长江经济带生产力,必须首先为维持长江的健康生命而不懈努力。  相似文献   

6.
论四川及长江流域在开放、开发中的地位与作用周振华一在加快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新阶段,研究长江流域的开放、开发问题,特别是长江中游和上游的开放、开发问题,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本文仅就四川省及长江流域在开放、开发中的地位和作用,谈一些初步的看法。长...  相似文献   

7.
论孙中山开发长江流域的宏伟规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孙中山开发长江流域的宏伟规划萧致治孙中山一生进出长江12次,累计在长江之滨居留5年半,占去其生命的1/10。他热爱长江,是因为长江在革命和建设中均居于举足轻重的地位。孙中山对长江开发有一宏伟的规划。他希望通过整治长江,发展实业,使长江两岸“转瞬之间...  相似文献   

8.
长江流域在历史上形成了丰厚的反映长江多样地域特征的水文化,对流域人类生存发展产生了积极作用。然而今天立足于整个中华文明及国家大战略的视野来审视长江历史上形成的水文化,就可以看出仍然缺乏对于长江水文化系统、整体的认识,缺乏一个能够包容长江各流域段和各支流流域,特别是能反映长江系统性、整体性的水文化概念。长江水文化概念的提出,目的就在于构建起关于长江的水文化系统,使“长江水文化”成为代表长江流域水文化的整体性符号。通过长江水文化的构建,使长江各流域段和支流流域的水文化整合为一个整体,同时结合当代发展的需要,注入新的文化支撑要素,构建起长江水文化的支撑系统。长江水文化的构建不仅对传承保护长江的水文化遗产有重要价值,对于今天推动长江流域生态文明建设以及实现长江大保护、流域高质量发展也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长江是我国第一条大河。长江流域气候温和,雨量充沛,河流湖泊密布,自古以来就是鱼米之乡,是我国人民的祖先生息、生产的地方,也是我国古代文化策源地之一。 长江流域古代居民大约可分三系,即居住在中下游地区及沿海各地的越族、居住在长江中游的蛮族,以及居住在长江上游四川盆地、西南地区的濮族。而江汉平原又是越、蛮、濮三族最早杂居的地方。越族以扬越为代表,蛮族以荆楚为代表,濮族以巴濮  相似文献   

10.
由上海炎黄文化研究会、长江经济联合发展(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复旦大学、武汉大学和重庆大学共同主办的“迈向21世纪长江流域经济文化发展研讨会”于97年12月18日至20日在上海石化疗养院举行。来自国家计委和长江流域各省市的领导干部和专家、学者八十多人参加了研讨会。研讨会的主题是为了贯彻党中央、国务院有关开发、开放长江经济带的战略决策,探讨新世纪长江流域经济文化持续发展的道路。在开幕式上,上海市委副书记龚学平作了讲话,他引用江泽民同志的话指出,长江流域将成为继沿海开放地区之后一个开发潜力最大、很可能上得最快的…  相似文献   

11.
《长江保护法》的颁布,对长江流域生态环境修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当前长江流域生态环境污染严重、资金投入大、修复过程缓慢,且实践中对谁来修复、如何修复、修复监督及保障皆存疑虑。因此,需对《长江保护法》之“生态环境修复”进行规范解读,厘清修复主体,确定修复方式,加强修复保障,设置修复监督。在未来制度拓展中,明确《长江保护法》的立法价值,加大社会资金引入,创新修复技术,提高修复效率。  相似文献   

12.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联合与发展既是时代的主旋律,也是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17年来,中国长江流域经贸合作的纽带、长江沿岸中心城市共同打造的“联合舰队”——长江沿岸中心城市经济协调会,共唱合作、开发、进取这出大戏,使得长江流域经济发展呈现出一派生机。如今,长江流域的经贸合作已经成为中国长江经济带飞速发展的原动力。  相似文献   

13.
永定河是京津冀地区的重要水源涵养区和生态廊道。历史上,永定河经历了由清泉河到浑河、由水灾多发到极度缺水的转变,生态环境发生显著变化。永定河上游、中游地区的农业垦殖、森林砍伐、矿业开采、水利工程建设以及下游地区的海河漕运、筑堤固坝等,是永定河流域生态环境变化的重要驱动因素。反思永定河生态环境变迁及其治理的历史经验和教训,恢复永定河的生机与活力,需要加强上游地区的生态环境保护,发挥中游地区的生态涵养功能,重视下游地区水灾的预防,遵循生态规律,完善永定河治理的制度和机制。  相似文献   

14.
著名经济学家童大林最近在“长江沿线城市开放研讨会”上发言,将目前方兴未艾的长江开发热潮称为“海浪冲击长江水”。他认为长江战略的讨论应化为“长江行动”,以适应发展。 童大林提出了长江流域的发展观。 首先,长江的黄金水道应成为一条“金融长江”,把沿江地区的金融搞活。如浦东发展银行,它的一个任务是帮助长江流域的发展、融资和吸引国外贷款,广开融资渠道,吸引更多的国外投资进入长江流域。长江沿岸居民手中的余钱大可运用,  相似文献   

15.
长江“十年禁渔”是我国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关键举措之一,但在落实此项举措中,却面临了一些执法监督上的难题,尤其是对传统渔具的监管亟需找到有效的应对策略。同时,不少研究者将研究对象锁定在长江中下游的淡水鱼主产区,而忽视了长江流域生态系统的整体性,但对长江中上游的水产保护同样事关整个长江流域的鱼类资源保护成效。如果长江“十年禁渔”工作的执行与监督在中上游地区无法精准落实,那么此项举措的最终成效也将大打折扣。处于长江中上游的我国西南地区的民族图志编撰工作,历史积淀深厚,其中“百苗图”历代抄临本对贵州的传统渔具有系统且详实的记载与描绘,系统认识这些传统渔具适用的对象、范围及其效能,对当代精准落实长江“十年禁渔”的执法与监督工作,可以提供来自历史的诸多启示。  相似文献   

16.
长江流域书院与长江文化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中国古代最具特色的书院制度,其起源、发展、普及的重心一直是长江流域。一方面,中国文化重心南移是长江流域书院崛起的历史条件与文化原因;另一方面,长江流域对唐宋以降的长江文化进一步发展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7.
正由华中农业大学文法学院萧洪恩教授团队编著、长江出版社出版的中华长江文化大系之浩淼苍茫系列丛书于2014年4月面世。作为我国首部长江流域农业专史,它的出版凝聚了华中农业大学的研究人员对研究中华民族悠久深远的农业发展史、特别是长江流域这块富饶土地上农业发展脉络所付出的心血,标志着华中农业大学的学者团队在长江流域农业史研究领域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作为国家级大百科历史文化重点出版工程《中华长江文化大系  相似文献   

18.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中共中央为强化长江流域组织领导工作,于1927年、1930年先后在武汉设立长江局。作为中共中央派出机构,两个长江局历时短暂,其工作重心、职权范围、组织架构、历史地位不同,但均对长江流域中共革命事业产生了深远影响。它们的设立与裁撤,反映了中国共产党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不同阶段的革命路线与组织策略,以及中共中央派出机构的组织特征与内在理路。  相似文献   

19.
长江是中国21世纪的经济脊梁。长江流域具有良好的自然条件和经济基础,加快建设长江经济带是我国现代化建设“三步走”的客观要求,是实现东、西部协调发展,促进西部大开发的必然选择。沿江联动,应加强沪、渝合作,只有上海、重庆这两颗“螺丝钉”强壮了,才有可能使中国经济发展的“H”形大骨架坚挺起来。  相似文献   

20.
周代的长江流域洋溢着文明的活力,上游的巴蜀文化,中游的楚文化,下游的吴越文化,各擅风骚。这样分为上中下游来说,只是大致的界划。其实,巴文化是跨长江中上游的,越文化是跨长江中下游的。本文所要介绍的,是巴文化与楚文化的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