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从发展经济学角度来分析20世纪70年代沙特石油繁荣的形成原因,主要有四:70年代沙特石油民族主义的成功,实现了石油权益国有化;国家主义模式的推行,一方面合理优化了石油剩余资本,将其转化成为了经济发展的资本动力;另一方面也使得沙特得以依靠石油经济的优先发展,实现"非均衡—均衡"发展的过渡;同时,国家主义下的外贸发展也刺激了石油经济进口替代工业化发展。四个原因的共同作用,最终促成了沙特石油繁荣的到来。  相似文献   

2.
50~60年代,许多资本主义国家兴起了国有化浪潮,当时英国、法国、奥地利、西德等国家的国有资产占整个社会总资产的比重达30%以上。国有化的发展有力地促进了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增长。60年代西方国家经济发展的“黄金时期”不能说与国有化浪潮没有重要关  相似文献   

3.
汽车工业是英国最重要的制造业,在二战后为政府出口创汇和充分就业做出了巨大贡献。在20世纪70年代初本土汽车工业濒临困境时,英国政府试图通过国有化的方式来挽救。国有化后的英国利兰公司虽然在成立初期有所表现,但此后一直亏损严重,政府在坚持了14年的国有化后,由于无法实现国有资产的保值和增值,最终还是将其放弃。本文通过对1975年至1988年英国汽车工业国有化过程的论述,试图分析其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在伊朗民族主义支持下,摩萨台政府对英伊石油公司实行国有化,由是导致了英伊的石油之争,为美国势力渗透到伊朗及中东提供了机会。为了遏制苏联和共产主义扩张,美国政府试图通过各种手段解决英伊石油争端,杜鲁门政府对摩萨台政府采取有限或中立政策,而艾森豪威尔政府则推翻了摩萨台政府。尽管两届美国政府对摩萨台政府的政策有着显著不同,但事实上存在着很大的连续性。  相似文献   

5.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发展中国家为摆脱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枷锁,改变半封建、半殖民地的地位,促进民族经济的发展,先后实施了国有化政策。四五十年代,国有化运动还只限于少数一些国家。到六七十年代,越来越多的国家加入到了国有化运动的行列中。在进入80年代后,许多发展中国家重新调整了自己的经济发展战略,对国营企业进行了整顿。 四五十年代以后,获得民族解放的发展中国家,为摆脱其贫困、落后状态,改变其在国际经济和政治关系中所处的不平等地位,一般都由国家直接出面兴办交通运输、通讯等基础  相似文献   

6.
进入80年代以来,一个世界性的经济改革和调整潮流正在兴起。推动这一潮流的最根本的动力,是社会生产力的迅猛发展,这一潮流引起的最巨大后果,是生产的商品化、社会化、现代化的进一步发展。在这股席卷全球的经济改革和调整潮流中,资本主义国家已经走在前头,并取得了明显的成效。综观资本主义国家的改革和调整进程,明显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国家放松对经济的干预,使经济更加自由地发展 在30年代的经济危机以后,资本主义国家逐步加强了对整个国民经济的干预和控制。比如,通过企业国有化和大量税收,把国民收入的很大部分掌握在政府手中;国家对社会经济的各个环节,包括生产、流通、分配、消费等领域进行多方面干预;国家制定经济发展的宏  相似文献   

7.
系统地梳理了委内瑞拉石油国有化的起伏过程,并分析了其石油国有化政策的起因、后果及所造成的影响。指出,委内瑞拉未来要解决的根本问题就是如何摆脱对石油经济的过度依赖,以创造出新的可持续的发展方式。  相似文献   

8.
波斯湾地区是世界著名的石油宝库。70年代中期以来,海湾国家的经济得到了长足的发展。据世界银行统计,截止1982年,沙特阿拉伯、阿拉伯联合酋长国、科威特和卡塔尔4国,在国外的累计资产已达3768亿美元,1982年,4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分别为16000美元、  相似文献   

9.
欧盟是当今世界最成熟的地区一体化组织,学界对其成功原因有很多探讨。具有代表性的是拉哈—科赫解释和吉尔平解释,他们强调内部动力、外在压力、同质性,以及从容易着手的经济联合开始等。但深层原因是欧盟独特的超国家模式,它摆脱了传统国家间的安全困境,适应全球化竞争要求,从国家民族主义走向地区民族主义,构建新的政治文化共同体,通过地区安全实现国家安全。  相似文献   

10.
20世纪初,伊朗虽然拥有丰富的石油资源,但却没有能力开发,是英国政府支持英国石油公司在伊朗从无到有地发展出现代石油工业,英国也一度垄断性地控制了伊朗石油的资源。但逐渐认识到石油重要性的伊朗当局通过实施引入其它强国进行大规模国际博弈的战略,逐步将英国势力排挤出伊朗,最终实现了石油的国有化。针对英国石油公司在伊朗的石油开发中留下的丰富历史经验,从英国(外国投资方)、伊朗(资源拥有国)、国际关系三个不同的维度对其进行了分析总结。  相似文献   

11.
经济民族主义出于忠诚的民族意识和民族感情,在全球范围内追逐增进民族利益的权力和财富。它通过国家权力制定相应的经济战略,保护、壮大民族经济并为民族经济的对外扩张赢得市场和资源,争取有利于自身发展的世界经济机制和秩序。重商主义与经济自由主义的结合是经济民族主义的重大理论特征,依附论是当代重要的经济民族主义理论代表。"积极的经济民族主义"是经济全球化与经济民族主义和谐共融的关键。  相似文献   

12.
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共和制成为发展中国家政体发展的基本趋势。许多国家都在这样的世界潮流之下纷纷建立了共和制的国家体制。而阿拉伯半岛上的沙特阿拉伯王国却始终维系着君主制度,本文从沙特王国的内外两方面深刻剖析了其君主制长期而稳定存在的原因。  相似文献   

13.
<民族主义与台湾抗日运动>从近代台湾历史演进的视角,全方位地诠释了台湾民族主义.该书有两大贡献:一是对台湾抗战史作了填充空白式的研究;二是通过对台湾抗战史的梳理,彰显了台湾民族主义根之所在.该书指出台湾民族主义与中华民族主义同一血脉,特别指出后来成为台独的所谓台湾意识,是在台湾遭受日本侵略中产生的,而在台湾抗日运动中产生的台湾民族主义恰恰是认同一个中国的思想基础.  相似文献   

14.
冷战后民族主义的新特点及其对国际安全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民族主义随着民族的出现而产生 ,是各民族生存与发展的内聚力量。 2 0世纪 ,民族主义发展经历了三次浪潮 ,它们有进步的和反动的之分。冷战后的民族主义表现为民族分离主义、宗教民族主义、“泛民族主义”、部族民族主义、排外的民族主义、经济与文化的民族主义等形态和特征 ,其作用以消极、破坏作用为主。冷战后民族主义的发展源于综合的国际因素和条件 ,具有国际化、暴力化以及民族分裂主义与宗教、恐怖主义三者合为一体的趋势 ,但由于受多方面因素的制约 ,很难有多大的伸展余地  相似文献   

15.
民族主义在当代世界的影响十分巨大.本文试从历史的和逻辑的角度把握民族主义崛起这一历史性现象,并联系当代全球化背景对其性质和作用做出分析,进而指出我们对民族主义的发展应取的态度.  相似文献   

16.
民族主义是一种错综复杂的历史现象 ,其本质是民族利己主义。由于其依存的载体不同 ,在不同的时期表现出不同的类型与内容。冷战结束后民族主义主要表现为破坏国家统一的民族分离主义、西方大国的民族沙文主义、维护国家独立实现自主发展的发展中国家的民族主义、联合图强的民族聚合主义和宗教民族主义。民族主义是一把双刃剑 ,它对多极化发展的世界格局产生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7.
民族主义经过数百年的发展与演变,其内涵和外延已经发生了很多变化。进入到冷战后民族主义又有了新的发展态势。通过分析冷战后民族主义的发展演变,可见新型民族主义是全球化进程中的必然产物;通过对冷战后民族主义特点的剖析,可见新型民族主义在国际关系格局中具有一定地位;新型民族主义对世界未来的影响将是深远和长久的。  相似文献   

18.
1992年3月沙特国王法赫德下令成立沙特协商会议,它以伊斯兰“舒拉”精神为基础,汲取西方现代民主制度中的某些方面,并加以整合与改造,使之成为独具特色、符合具体国情的王国政治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不仅是王国政治民主化变革的重要开端,同时,也是阿拉伯伊斯兰国家根据自身条件进行的政治民主化改革的表现方式之一,其潜在意义远远超过了现实意义。另外,沙特协商会议是王国国内各种政治力量彼消此长的反映图、政治民主化进程的晴雨表。通过研究,我们能较为客观地把握其未来的政治走向。  相似文献   

19.
民族主义是近现代历史中最重要的社会思潮之一。民族主义既是一种复杂的意识形态,也是一场宏大的社会实践,因而注定会对近现代国际关系产生重要影响。民族主义催生了现代意义上的国际关系主体———民族国家,也改变着国家之间交往的指导思想和方法,并最终成为国际关系领域最重要的原则之一,在很大程度上塑造和影响着整个近现代国际关系体系。  相似文献   

20.
沙特阿拉伯的政治民主化进程是在全球化的冲击下起步和发展起来的。由于沙特独特的宗教、社会历史条件 ,其政治民主化进程表现出独特的特征 ,由于实施了较为符合其国情的民主化措施 ,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沙特的政治面貌 ,尽管在进入 2 0世纪 90年代后期民主化进程遇到了巨大的挑战和困难 ,但只要沙特国家在积极融入全球政治民主化大潮的同时 ,认真协调全球化与传统文化的关系 ,发扬伊斯兰传统中有利于政治民主化的合理因素 ,其政治民主化进程一定能继续发展 ,并推动整个中东地区政治民主化的健康和深入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