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在分析了中国企业破产存在的几个主要问题以后,指出当前企业破产程序主要需要解决的核心问题是“两大缺陷和三个目标”。并围绕这个中心问题,结合案例,提出了一个独具匠心的解决方法──债权转化为重组权。从而使企业重组的风险与收益挂钩,将破产企业的命运与前途再次赋于市场,由市场经济的无形之手对破产企业作出最终裁决。  相似文献   

2.
吴泷 《西部论坛》2001,3(3):40-42
企业破产、兼并、重组和联合作为现代企业产权运作的基本形式,已为我国的经济改革实践所证实。“十五”期间,仍需借助它们作为基本手段,来实施对我国产业结构进行调整,才能通过实现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有效手段最终达到增强国际竞争力的根本目的。  相似文献   

3.
企业破产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解决企业经营不善造成严重亏损以致资不抵债的重要形式,因此被各国广泛采用并作为市场机制的重要内容。但破产并不是对亏损和资不抵债企业进行处理的唯一途径。所以世界上许多国家(包括一些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和不发达的发展中国家)并未实施企业破产和制定相应的破产法规,即使制定破产法并实施破产的国家也不都是甚至主要不是对资不抵债的企业实施破产来消灭其企业为目的。鉴于此,作为发展中国家和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的我国自然免不了对企业破产和制定破产法产生了很大分歧,以致在破产实践中不时出现…  相似文献   

4.
各国破产法一般规定,企业原管理层在破产重整阶段对企业仍然拥有法定的控制权。然而,原管理层作为企业股东的代理人不可避免地会导致破产重整阶段的企业代理问题。具体表现在企业原管理层往往会选择以企业债权人(即重整企业未来的股东)对重整企业所享有的权益作为筹码进行一场对自己有益无弊的“赌博”。现代企业破产法对代理困局的回应与机构投资者股东行动主义浪潮的兴起休戚相关。  相似文献   

5.
在计划经济时期,不存在“企业破产”这个概念.企业破产是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中提出的新的理论和实践问题.在我国改革的初期只提搞活企业,以为改革只能使企业“活”,不能使企业死.在政企分开,企业逐步形成自负盈亏的独立法人地位的过程中,实际上既有一批企业真正活了起来,而又有一批企业陷入困境.当时对这类企业的政策是关、停、并、转,但总是回避“破产”这个字眼.但1984年后,一些企业确实处于资不抵债的地步,于是不得不考虑把西方市场经济中风行了数百年的破产机制引入我国的市场经济中,1986年我国制定了《企业破产法》试行法规,1988年元月1日正式实施.  相似文献   

6.
企业破产问题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优化资本结构,难度大、问题多的是国有企业破产问题。破产难点在于企业职工的安置。企业破产案件中政府干预、有法不依再加上企业内部破产欺诈,使得债权人申请破产的程序有名无实。因此,要使企业破产顺利完成其法定程序,政府就必须切实转变职能,帮助企业在处理好破产企业所涉及的经济关系和社会关系的同时,依法进行破产。对破产企业职工的安置,则以鼓励职工走向市场自谋职业为主。  相似文献   

7.
略论破产企业职工的安置武文军破产企业的职工安置,是困扰政府、企业和社会的最大难点,因此,这个问题是在破产程序进行前、破产程序进行中乃至破产程序完结之后都必须始终重视的问题。这里就破产职工安置的优先地位、方式方法、费用筹措,以及安置过程中新型劳动用工机...  相似文献   

8.
论破产犯罪的立法问题沈贵明(郑州大学法学院)破产犯罪立法之必要国外破产法中大都有罚则规定,所处罚对象属于刑事犯罪之性质,一般称之为“破产犯罪”①。有关破产罚则的规定大体包括三类:其一,对破产人恶意损害债权人利益行为的处罚;其二,对破产管理人或监查人等...  相似文献   

9.
“规范企业破产,优化国有资产结构,提高资产运行质量”,这是1998年10月11-12日“完善破产法与推进产权改革研讨会”上有关专家的看法。会议由广州市体改委与北京思源兼并与破产咨询事务所在广州联合举办。来自人民法院、国家经贸委、中国人民银行、高等院校...  相似文献   

10.
破产淘汰是通过破产顺序淘汰落后的生产方式和经营方式。淘汰落后企业,对破产企业来说是一次生产经营上的失败,但对社会来说,使国家资源流向效益较好的企业,达到充分有效的利用,以实现资源配置最优化的目标。为此,应对破产法的适用范围、破产界线、与破产法的实施相配套的法律制度等问题作深入的探索。  相似文献   

11.
大宇集团的盛衰反映了作为新兴工业国家的韩国在战后、特别是在60年代以来实施的以出口战略为龙头,通过政府大力扶持,无限制地、盲目地进行“章鱼足式”扩张的经济发展历程。大宇的破产宣告了“大马不死”神话的破灭。韩国金融危机后,经济高速增长过程中的“高费用、低效益”的结构性弊端暴露无疑。韩国政府不得不把企业结构调整当做目前改革的重点,重振韩国经济。  相似文献   

12.
我国破产制度的推进与完善周友苏我国企业改革在向制度创新迈进过程中最富有创造性的重大举措之一,无疑包括企业破产制度的建立。破产制度以破产法为核心和主干,企业破产法的颁布和实施是我们向市场经济迈出的关键一步。回顾和总结我国破产制度建立和推进的曲折过程,分...  相似文献   

13.
国有企业资产重组是当前经济改革的重点,随着企业兼并破产的实施和规范化,企业裁减冗员和人员分流已成为必然趋势。由此产生的企业大量富余人员及下岗职工的再就业问题正变得日益突出,并已严重影响企业的进一步深化改革以及社会的稳定,因此引起了各级政府及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1995年国家劳动部推出了“再就业工程”,其核心内容是通过政府的干预,综合运用政策引导、资金扶持和就业服务等各项手段,重点帮助失业6个月以上的基本生活无保障的职工和特困企业的富余职工实现再就业;1996年劳动部又启动了40个综合职业培训基地和10个就业…  相似文献   

14.
本溪市是全国50个“优化资本结构”试点城市之一。为了进一步深化企业改革,推动企业债务重组、资产重组,着力搞好国有经济,加速实现经济体制和经济增长方式两个根本性转变,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破产法》和国务院《关于在若干城市试行国有企业破产有关问题的通知》精神,本溪市政府对该市的国有企业实施了改组、改造、兼并、破产等  相似文献   

15.
蔡湛 《南方论刊》2004,(7):9-10
国有企业改革是整个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针对国企冗员多、劳动生产率低、人工成本高的突出问题,中央明确提出了“鼓励兼并、规范破产、下岗分流、减员增效、实施再就业工程”的改革方针。中央确定的方针政策和措施,是搞好国企的根本。只有坚持改革,才能实现“发展才是硬道理”,才能使国民经济沿着邓小平同志指引的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  相似文献   

16.
亟待关注的城市老年贫困层问题洪援朝陕西省社会科学院人口所改革开放以来,企业被推向市场,从而面临在竞争中败北、亏损,乃至破产的可能。长期以来,我国的离退休职工保障一直是单位保障制。而在今天,当“单位”已不存在稳定性的时候,这种保障制度就无法为已经离退休...  相似文献   

17.
破产程序中,基于集体清偿的规范目的,同时为了平衡保护债权人和债务人的利益,如何对担保权人施以恰当的权利限制,从而实现破产重整和破产清算在新时代所担负的历史使命,需要寻找更深刻的法理支撑和具体的实现路径。破产法虽然属于商法,但基于“债权人谈判理论”“经济宪法理论”以及“破产准征收理论”,破产法呈现出强烈的强制性特征。强制性法律规范在适用上优先于任意性规范,且更多地以实现公共利益和价值平衡为目标。因此担保法的许多规则在破产场景下需要让位于破产法。破产重整中担保权人权利的暂停和恢复必须服务于重整大局。一般在破产重整结束之前不得恢复行使,担保权人的债权利息也停止计算。破产清算中担保权人实现担保债权的费用既不属于共益债务,也不属于破产费用,而应按照受益者负担原则,由担保债权人自行承担。  相似文献   

18.
论建立我国个人破产制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主张我国新《破产法》中应建立个人破产制度,并对个人破产制度的若干问题进行探讨。认为个人破产中的“个人”仅指自然人,与法人破产相比,个人破产具有主体的特殊性、破产能力的无差异性、破产原因的复杂性及人道主义精神等特征。建立个人破产制度既有法理基础,又有事实依据。将来的个人破产制度应对破产申请的条件、破产财产的界限、破产和解及破产的解除等问题做出具体规定。  相似文献   

19.
胡筱  李桂杰 《理论界》2005,(3):39-40
近几年各地对如何加快国有资本有序退出进行了许多尝试,各自的做法及经验有所不同。有些城市采取了由政府部门主导进行承担债务式的整体出售;对企业进行公司制改建;政府部门或企业自身将有效资产出租、承包、出售(包括出售给外方)而留下空壳企业背着巨额银行债务;政府部门对部分资不抵债企业实施破产等方式。一、国有资本退出的经验总体说来,我们对企业改制采取的方式比较单一,要么出售,要么破产,操作实施的主体是各级政府部门。头几年主要按有关方面的要求进行整体出售,表现出时间紧、任务重、速度快等特点。后来又出现“两啤一化”模式,即…  相似文献   

20.
我想就兼并和破产问题谈几点看法。第一,兼并和破产是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竞争是十分激烈的。在竞争中总有些企业发展,而有些企业则面临着淘汰和破产,这是正常的,是优胜劣汰规律的作用。第二,兼并和破产是资源优化配置的一个重要途径。因为种种原因,总是有些企业难以继续经营,而有些企业需要发展,需要发展的企业,通过兼并的方式,可以更快地发展,而难以继续经营的企业,就需要采取一定的方式进行产权转让。所以,资产转移本身实际是把有限的资源转移到优势的部门、优势的产业。这种产权转移结果就能够形成规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