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线条美”是中国艺术的重要特征,也是中国音乐的重要特征。钢琴艺术作为西方文化的产物来到中国,在其本土化进程中融注了中国音乐文化的风格特质。表演艺术讲究程式与方法,用什么样的方式(演奏技巧)来表现中国风格钢琴曲演奏中的“线条美”是研究的重点。  相似文献   

2.
以中国风格钢琴曲演奏中的势能与速率为切入点,阐释“线条美”这一中国艺术的特征在其中的运动轨迹及技巧表现,揭示其鲜明的文化特色。  相似文献   

3.
手风琴艺术魅力无穷,在各国民间音乐和歌舞中广泛流行,获得了人们的喜爱.如何将它的潜在功能和丰富的表现力挖掘出来"洋为中用";在手风琴音乐创作和演奏中弘扬民族音乐文化,是我国手风琴界作曲家、演奏家共同关注的问题.在众多移植创作的手风琴民族音乐精品中,将中国特有的民族音乐风格和西洋曲式和声相结合;将手风琴固有的演奏技巧与模仿民族器乐各类技巧相结合,形成新的更具魅力的风格和技巧,已成为手风琴音乐民族化过程中的创作特点.  相似文献   

4.
中国二胡演奏艺术在上世纪发展迅猛,成果卓然.究其原因,主要得益于以刘天华为首的一批音乐家借鉴、吸收西方音乐文化及小提琴等西方弦乐器的演奏艺术成果,从而使二胡演奏艺术得到了全面、快速的发展.然而,在为二胡演奏艺术带来高速发展的同时,其负面影响亦已显现,二胡艺术的发展方向出现了偏差.因此,我们有必要理性地分析和评价西方音乐文化及小提琴演奏艺术近百年来对二胡演奏艺术发展的正、负影响.对外来音乐文化进行科学的分析和取舍,扬长避短,从而推动二胡演奏艺术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古琴艺术的发展伴随着中国古代音乐教育而发展,同时,它深受儒家思想的影响,深刻地反映了儒家"中正平和"的音乐理念,文章通过对琴乐教育历史的总结和对古琴琴体寓意、制作工艺、音色与演奏方法、曲目的审美标准以及古琴音乐的功能指向等方面的分析,论证了古琴艺术中体现的"和"之理念.  相似文献   

6.
魏晋时期,在玄学兴盛的两百余年中,作为一种主流的社会思潮席卷当时社会文化的方方面面,同样对魏晋音乐也产生着巨大的影响。在玄学思潮浸润下,魏晋音乐以道家思想为旨归,强调音乐"和"的本质特征,造就了一代音乐作曲、演奏名家群体,凸显充满玄学风格的经典音乐作品的独特艺术个性,同时也反映出魏晋玄学思辨对构建和发展中国古代美学理论作出的弥足珍贵的贡献。  相似文献   

7.
钢琴音乐自从在中国落地生根开始,便与中国悠久的音乐文化融合.在一个世纪的发展过程中,中国传统乐曲不断被改编成为钢琴曲,中国钢琴音乐正是从改编传统乐曲中吸取音乐素养,逐步形成了钢琴音乐的中国风格.“中国风格“是钢琴音乐中国文化特征的集中体现,也是中国钢琴音乐区别于西方钢琴音乐的主要标志.  相似文献   

8.
钢琴音响结构的审美特征及其风格差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音乐艺术的发展贯穿着人类从古至今整个时代的发展历史。从横向看,每个国家、每个民族都有属于他们自身特有的文化特征的音乐;从纵向看,自音乐诞生以来,音乐艺术方兴未艾,各时代音乐风格的变化始终成为音乐艺术发展的焦点。风格是体现事物特征的统一化的感性特征。钢琴音乐风格就是在音乐结构中存在的统一化的感性特征。因此,在钢琴演奏中准确把握不同时代的音乐风格是尤为重要的。音乐风格存在差异性。准确把握音乐风格,首先要了解什么是风格,分清风格是怎样形成的,其次要明确风格在不同个体、不同民族及不同时代的体现。  相似文献   

9.
"兀儿"是佤族在丧葬仪式中使用的一种吹管乐器.在万物有灵的原始宗教观念影响下,"兀儿"成了佤族死者生前显赫身份的一种象征符号.在日常生活中,佤族人对"兀儿"充满恐惧.但用"兀儿"演奏出来的丧葬音乐却具有抒情、欢快的音乐特征.这些音乐特征蕴涵了佤族人尊重自然、客观看待死亡的生死观.  相似文献   

10.
宗白华的美学研究具有雍容、灵动与洒脱的学术风格,这种风格被称为"散步美学";散步美学的主要方法论特征是直觉与逻辑的统一,在对中国艺术意境的描述与阐释中,宗白华具体而娴熟地运用了这一方法;这一方法之所以出现在宗白华的美学研究中,主要是因为宗白华不仅有丰富的东西方艺术体验与修养,而且还有将东西方文化与艺术"渗合融化"的理想、视野与实践.让人怅惘的是,散步美学的方法虽令人向往却无从摹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