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波子 《社区》2011,(22):30-31
最近笔者一直在思考公立医院与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之间应该如何分工协作的问题。大家都知道,社区医疗卫生的建立是政府的任务,最关键的就是"投入"问题,为什么不下决心去解决呢?目前我们各地都在"试",都是走公立医院与社区医疗机构合作的路子,这种合作概括起来有四种模式。医院支援社区模式: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由政府主办和管理,医院与社区卫生  相似文献   

2.
《社区》2007,(3)
“大病去医院,小病到社区”,这是医疗卫生体制改革为老百姓设计的一幅美好图景。长期以来,由于卫生资源配置、利用不合理,社区卫生发展与群众医疗服务需求不适应,导致了群众就医要跑大城市、挤大医院,看病困难,负担加重。在过去的一年中,中国十大卫生工作要点  相似文献   

3.
陈智敏 《社区》2012,(18):32-32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不像医院手术室那样神秘,也不像医院ICU那样紧张,但却同样有它存在的意义。在医疗转型时期,人们都知道:“小病进社区,大病进医院”,其实很多人·辈子都很少生大病,所以快捷、优质、价廉的社区卫生服务更受居民欢迎。以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紫阳街工程营社区为例,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承诺“560天的真诚服务,560度的贴心照料”,使辖区居民方便就匠为居民的健康保驾护航。  相似文献   

4.
陈孟阳  葛素红  王莹 《社区》2004,(5):12-15
从“医院”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牌子变了,职能也增多了 对于生活在城市里的大多数人来说,一下子还不习惯自己家附近的区级医院更名为“某某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原来区级医院门诊室改为“某某社区卫生服务站”。随意在街上走一走,人们都会发现区一级医院少了,社区卫生服务  相似文献   

5.
《社区》2006,(11)
随着“小病到社区”的观念逐渐为人所知,社区居民对社区基层医疗条件的种种疑虑和社区卫生站(点)本身的诸多不足逐渐显现出来。社区卫生站(点)究竟能为居民们做哪些事,对解决现实存在的“看病难、看病贵”问题能有什么促进,是越来越多的居民关心的问题。2006年“两会”期间,卫生部部长高强就改善居民基本医疗条件详述了社区医疗的未来发展,为居民们描绘了一个社区卫生服务的发展蓝图。以下观点整理自高强部长答记者问。社区医生主动上门服务社区医疗和医院不同,它以预防保健为主,为常见病、多发病提供基本医疗,服务模式是主动服务,是上门服…  相似文献   

6.
杨国良 《社区》2009,(34):37-37
近年来,辽宁省沈阳市大东区把发展社区卫生服务作为和谐社区建设的重要内容全力予以推进,取得了显著成果。2006年获“省社区红十字服务示范区”称号,2007年获“全国社区红十字服务示范区”称号。创新推行的“责任医生团队服务”、“双向转诊数字化网络服务”、“大医院和民营医院进社区”等经验,在全省乃至全国处于领先行列。目前,在全区13个街道办事处、88个社区中,已经建成13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47个社区卫生服务站。  相似文献   

7.
彭玉 《社区》2001,(7):20-20
在医疗卫生体制改革过程中,卫生行政部门始终强调要把社区卫生服务放到城市经济社会发展,推进“三项改革”和社区建设的大环境下考虑,坚持全局观念和群众观念,在社区卫生服务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上改革和创新,使社区卫生服务更好地适应居民需求,适应社区建设的需要,实现以比较低廉的费用为居民提供比较优质的医疗服务的目标。 2000年,我部在制定《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设置原则》及《城市社区  相似文献   

8.
社区新闻     
《社区》2007,(12)
江西省南昌市四类人获赠社区公共卫生服务券南昌市今年开展社区公共卫生服务试点,向城市居民发放社区公共卫生服务券,市民持券可以到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进行常规体检、孕妇产前检查等,所需费用全部由政府埋单。南昌市今年为此安排了2376万元经费。服务券分四类:一是面值10元的“儿童保健券”,可提供新生儿家庭访视2次、  相似文献   

9.
李煊  肖开金 《社区》2005,(19):21-22
核心提示“小病在社区,大病在医院,康复在社区。”近年来,国际流行的社区卫生服务(CHS)开始进入我国;河南省的城市社区卫生服务工作也从1998年启动。但是在包括郑州市在内的河南省大多数城市,社区卫生服务都因财力不足而举步维艰。对此,卫生部门给出的理由是,一些社区卫生服务站布局不合理,且有“非法行医”现象存在。然而更深层次的原因是政府投入不足。得不到政府的投入,成为了社区卫生服务发展的瓶颈。然而就在2005年8月4日,河南省濮阳市华龙区被卫生部、民政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命名为“全国城市社区卫生服务示范区”。在有限的的经…  相似文献   

10.
周长生 《社区》2005,(5):24-24
社区是以无偿为民服务为主、低偿或全偿服务为辅的自治组织。目前笔者从吉林省通化市社区医疗卫生服务站了解到,全市80%的社区医疗卫生服务站与社区组织之间并不发生任何关系。由于卫生批准部门是该组织的主管负责单位,所以设立社区医疗机构无需社区同意,直接由医疗卫生部门批准许可后,即可冠以“社区”的字样进入社区。 “挂名入社区”固然可以,但是若“驻社不为民”就不利于社区的建设和发展了。社区医疗卫生服务站成立以后,许多居民都抱怨,有病到社区卫生服务站就医并不能得到相应的优惠服务。有的居民也因此对卫生站望而却步,有病就到个…  相似文献   

11.
社区新闻     
《社区》2006,(24)
上海市社区医生晋升高级职称前须到社区或郊区服务半年根据上海市卫生系统最新出台的规定,全市二、三级医院医务人员晋升高级职称前,都必须经全科岗位培训后,到社区或郊区服务半年。目前,上海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每年门、急诊接诊量为2700~3000万人次,占全市医疗机构门、急诊量的  相似文献   

12.
陈辉 《社区》2006,(12)
相关调查显示,广州市居民对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满意率和知晓率分别达83%和90%。但是据了解,目前,出于各种原因,不了解、不信任社区医院的人不在少数,而大部分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本身,也面临着人才外流、场地不足和资金匮乏等困境。广州市社区卫生服务专家委员会委员张弛是社区医疗方面的专家。他在接受《羊城晚报》的记者采访时说,如果不从根本上转变观念,社区卫生工作必将继续步履艰难。针对社区卫生服务机构面临的困境,张弛对目前人们对社区医疗形成的四大概念提出质疑:社区医院的任务不是专门为大医院分流病人张弛认为,提供基本医疗服务是…  相似文献   

13.
陈智敏 《社区》2011,(18):27-28
生病了去大医院还是去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以前,很多患者认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医疗条件不好,医生的水平不高。针对此现象,湖北省武汉市,区两级政府出台了多项保障政策促进社区卫生服务网络发展,提升社区医疗服务水平,增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吸引力。  相似文献   

14.
何慧芬 《社区》2014,(7):24-24
近日,四川省成都市青羊区“居民健康厨艺大比拼”在苏坡街道中鹏社区广场举行。台上20名选手都是医务人员,来自青羊区7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5家医院。这次,“医生大厨”们同台竞技的却是谁炒的回锅肉更加营养健康。经过角逐,新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一道青椒回锅肉,最终在专家和大众评审中拔得头筹。  相似文献   

15.
健康管理是社区卫生服务发展的突破口,代表了社区卫生服务发展的方向[1];现阶段的社区健康管理主要是针对高发病率的慢性病管理[2].笔者目前工作于市内中型厂区医务所,退休的职工将近一半,以60岁左右的中老年人居多,有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等高发率的慢性患者占34.3%,笔者经过8个月的实践,认为社区健康教育是现阶段基层社区慢病管理较为行之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6.
帅才  刘良恒 《社区》2014,(36):30-30
一份爱心契约服务书、一张爱心医疗卡、一个爱心小药箱……社区居民一个电话,全科医生团队便会上门提供免费的公共卫生服务。这是发生在湖南省长沙市芙蓉区的事隋。日前,在长沙芙蓉区东屯渡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医馆内,74岁的王伟雄在做理疗他说:“我患有心脑血管疾病,子女不在身边,上医院看病不方便。现在只要一个电话,家庭医生就会上门问诊,让人感到温暖。”  相似文献   

17.
社区时讯     
《社区》2004,(16):18-19
居民可预约户籍医生在家就诊上海市宝山区近日,上海市宝山区高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在宝山区殷高路21弄社区建立新型卫生服务站,首推家庭户籍医生。服务站将站内全科医生、公共卫生医师和社区护士分组编成4支社区户籍医疗团队,并按居民家庭户籍平均划分各自“责任区”,为所辖居民  相似文献   

18.
为了解医联体内专科医生参与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现状,对皖南、皖中和皖北3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覆盖的社区居民进行随机抽样调查,调查社区居民的一般情况、家庭医生签约及获得服务情况和对医联体核心医院专科医生参与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认知及需求情况。结果显示,1 279 名社区居民中签约 686 人,签约率为 53.6%;愿意与医联体专科医生参与的家庭医生团队签约占 64.11%,是否签约、对医联体了解程度、地区是其影响因素;签约居民获得服务排在前 3 位的是“建立健康档案”(97.38%)、“健康检测”(85.28%)和“电话随访”(76.97%);社区居民对医联体专科医生参与家庭医生签约服务需求排前 3 位的是“常见病的治疗”(71.07%)、“健康养生指导”(67.63%)和“慢性病的防治”(63.72%)。建议加大宣传力度,推进医防融合,构建医联体内专科医生参与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长效机制。  相似文献   

19.
社区新闻     
《社区》2006,(10)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南岗区社区干部通过网络报送信息哈尔滨市南岗区荣市街道办事处近日开通社区信箱,下属10个社区居委会可以通过网络报送各类信息。居委会将上报信息发送到社区信箱后,由街道社会事务办负责管理、统计、考核,各科室直接到邮箱中浏览采集信息,社区不再需要多口报送。(郑雷秦岭)上海市三甲医院与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联动,探索社区首诊制上海华东医院正式介入正在长宁区进行的全国社区卫生服务综合改革配套试验,与该区8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立纵向医疗资源整合机制。这是上海市首家三甲医院介入社区医疗。华东医院将组建一支由20人…  相似文献   

20.
社区时讯     
《社区》2004,(20):14-15
北京市西城区 社区出现“片儿医” 最近,北京西城区玉桃园小区的10个居委会也像派出所的“片儿警”一样有了“片儿医”——责任医生。这种贴近社区居民的医疗服务模式今年刚一推出,就受到居民的欢迎。 所谓“片儿医”,就是社区卫生服务站把站里的医生分派到辖区的各个居委会担任责任医生,并采取“三定”的形式,即定人、定时、定点到居委会为社区居民服务。居委会还把责任医生的照片和联系电话像“片儿警”一样,张贴在公示栏中,便于居民熟悉和联系。 玉桃园居委会主任介绍:“前几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