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就高校医疗保健机构如何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如何适应国家的卫生体制 3项改革、适应高等教育发展等问题 ,探讨了高校医疗保健的现状及高校社区医疗保健的任务。从社区卫生诊断角度出发 ,研究了高校社区具有的特点 ,提出了健全高校社区医疗保健机构的对策 ,把高校的医疗机构演变成社会化的公益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作为奋斗目标  相似文献   

2.
体育健身是“健康中国”战略目标达成的关键环节;政府和社会针对社区居民体育服务需求有效提供服务才能保证服务提供的有效性,同时避免资源浪费。社区居民体育服务需求量和质的提升与转变给体育健身事业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亦面临专业人才培养、政府职能转变、开发新概念的体育项目、体育服务需求供给效果评估等方面的挑战。  相似文献   

3.
《社区》2003,(9):21-21
重庆市在社区实施非典预防“六个一”:一是给社区每户居民印发一封非典预防的公开信;二是给社区每户居民印发一份非典预防知识宣传单;三是每个社区开设一个非典预防宣传栏;四是每个社区利用社区卫生服务站,开设了一个非典预防咨询服务点;五是每个社区设立一个非典预防值班室;六是每个社区都要有一支社区卫生环境整治检查队伍。  相似文献   

4.
刘志新 《社区》2004,(7):17-17
甘肃省白银市白银区四龙路街道在创建“双优”(优美的社区环境、优良的社区服务)社区的过程中,开展让居民安心、舒心、开心、齐心、省心、放心的“六心”创建活动,努力为居民营造安全、文明、舒适的居住环境。安居小区让居民安心该街道建立群防群治体系,按照“两楼一员”、“一  相似文献   

5.
"村改居"社区的出现给老年人的生活方式、养老方式带来了巨大改变,对传统养老模式带来了严重冲击,社区照顾作为一种全新的养老方式应运而生。要完善老年人社区照顾须从三个方面做出努力:第一,加强社区老年服务的系统管理;第二,转变服务观念,加强对老年人的支持力度;第三,建立"社工+义工"联动机制,建设专业志愿者队伍。  相似文献   

6.
在社会高质量发展的时代背景下,人口老龄化形势日益严峻,居民主动健康意识不断提升,各国针对老年人群日益增长的慢病服务需求提出不同形式的管理模式,但我国老龄慢病管理还处于初步探索阶段,建设经验尚且不足。基于此,文章以国外实践经验为参考,从多方面归纳分析老龄化背景下国内慢病管理服务现状,发现当前国内老龄慢病管理以社区工作为主,以医养护一体化、中西医结合、智慧健康养老三个方面为主要服务内容,在配套政策、社区健康服务能力与建设、人群主动健康意识等方面存在不足,需要从医保医药、卫生人才建设、社区绩效考核机制、信息平台建设与健康教育等方面完善慢病服务体系,提升健康管理质量。  相似文献   

7.
雷王斌  方彤 《社区》2005,(19):19-20
吴杰恩,是个留着浓密胡子的年轻人。作为一名交流学者,吴杰恩这次到中国是为了学习中医,在北京复兴医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工作的3个月中,他体验了中国的社区卫生服务。祖籍台湾省的吴杰恩在美国出生、长大,现在威斯康星大学医学院就读。“我的理想就是做一个社区医生,在美国推广中西医结合治病的方法。”吴杰恩告诉记者。他说在月坛社区卫生服务站工作感觉还不错,机构虽小,但是服务系统却很好,而且人员配备很充足。在美国同等区域面积的卫生服务站点可能只有两三个,但在中国却有10个左右。这样密集的服务站点让社区的居民看病很方便。不过,中…  相似文献   

8.
中国城镇化进程中“农村病”与“城市病”并存且相互影响。农业小规模经营。劳动生产率低下;农民相对贫困和部分群体绝对贫困;“空心村”的普遍存在是现阶段“农村病”的主要表现。以交通拥堵、环境恶化、资源承载力薄弱、“城中村”环境和治安问题等为表征的“城市病”集中爆发,并向二、三线城镇蔓延。农业转移人口的非农化与市民化相脱离;城乡之间、大中小城市之间以及东中西各区域之间资源配置严重失衡;地方政府的治理理念与方式有悖于健康城镇化要求等等,这是导致“农村病”与“城市病”的主要原因。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努力化解城乡间与城市内部的双重二元矛盾;合理配置社会资源,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转变政府治理理念和方式,促进城镇化健康发展是治理“农村病”与“城市病”的基本思路。  相似文献   

9.
马骥 《社区》2004,(10):22-23
每到寒暑假,各个中小学校都会发给学生一张假期社区活动表,要求学生在假期中认真参加社区活动,并由社区居委会盖章确认,然而往往有这样一种情况:临近开学才有一些学生或家长拿着空白表格要求居委会盖个章应付学校。社区工作千头万绪,关心教育下一代也是社区工作中的重要一环,那  相似文献   

10.
曹怡青 《社区》2014,(16):16-16
江苏省苏州市苏州工业园区九华社区“棒棒堂”大课堂以“才艺棒、科技棒、手工棒、爱心棒”为主题,建立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教育,积极整合各类教育资源,深化主题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全力打造社区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第二课堂”。将现有的邻里少儿艺术团、少儿科创启智社、梦想巴士小记者团、小志愿者夏令营、孝心联盟课堂等社团串联.打造九华社区的崭新的关工品牌。  相似文献   

11.
李庆文  肖桂营 《社区》2012,(28):55-55
作为普通的居民,你可曾想过拥有自己的家庭医生,可曾想过有一天你足不出户便可享受到高质量的医疗保健服务……现在,这一原来你不曾想到的事情,在山东省滕州市正逐步变成现实!  相似文献   

12.
河蟹“抖抖病”又称“颤抖病”、“环腿病”。此病发生面广、传染快、病程短、发病时间长、并发症多、死亡率高,是近年来河蟹养殖中危害最严重的疾病,且目前病因、病原尚未完全清楚,也无预防和治疗的特效药物。笔者通过实践总结,采取“四三法”可以控制河蟹”抖抖病”的暴发。  相似文献   

13.
杨炳珑 《社区》2011,(10):31-32
“办公室条件越建越好,工资越来越高,与居民交流越来越少。”近年来,在推进社区建设工作中,对社区“机关化”提出质疑的声音越来越多。特别是随着社区居委会功能的完善,自治面的扩大,办公条件的优化,社区干部面向社会的招聘和工资的统发,  相似文献   

14.
格岩 《国际公关》2024,(5):74-76
公共政策是党和国家治国理政的重要途径,提升公共政策水平有利于提升综合治理能力,进一步提升人民群众社会生活水平。对公共政策的分析和研究有利于促进政策形成过程更加科学合理,从而产生更加科学化民主化的公共政策。在政策研究过程中,政策扩散过程的研究是一个重要的方面,能够加深对公共政策的把握,从而进一步提升决策水平。学习型政策扩散机制是政策扩散机制中的典型,也是应用较多的一种。社区“红细胞”工程政策的扩散过程在一定程度上契合了学习型政策扩散机制,对此进行研究有利于深化对政策的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15.
孟谦 《社区》2009,(28):14-14
小区业主常常问一个问题,花多少钱才能“买”到让人满意的物业服务?北京的一位曾经参与过多起物业纠纷调查的业委会主任表示,凭他掌握的材料分析,物业费在2.7元/平方米·月以上的小区,物业服务才能达到“比较令人满意”的水平。当然,这一测算具有主观性,如果按照这一“门槛”,北京的大多数小区的物业服务是不会让人满意的,因为北京的物业基准价仅仅是0.9元。  相似文献   

16.
本文基于社会建构主义视角,分析了社区首诊制的建构性、社会性和互动性特点。社区首诊制的生成基础在于建构基于社区需求的国家政策与以人为本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社区首诊制建构的中心环节在于医保、医药和医院的三方互动与合作,社区首诊制的建构保障与风险防控则依赖于各主体之间和主客体之间不断完善的信任机制、竞争机制与监督机制。  相似文献   

17.
近日,华东理工大学中国城乡发展研究中心、人文科学研究院专家教授一行来到江苏太仓,探讨社区建设、社区养老等课题。专家教授的言谈中,说到江南特色的人居环境,熟悉的情景是:小河、流水、人家,青衣、黛瓦、炊烟;习惯的用语是:村庄、村委、居委、村民自治等;  相似文献   

18.
《社区》2004,(12):25-25
问:一位山东读者在给本刊编辑部的来信中说,据说日本有一种“社区货币”,它有什么作用?它对我国的社区建设有何借鉴意义?答:“社区货币”,是日本公共管理机构运用“社区机制”解决棘手社会问题的一项成功的实验。承担这项设计任务的是日本的一个社会福利促进组织。由于近年来日  相似文献   

19.
曹明  王彬  潘雪江 《金陵瞭望》2008,(24):54-55
位于新南京的标志区——河西新城,探索出规范化的党员服务中心(站)社区发展学院、社区联合党支部、“时间银行”党员志愿服务等一批党建创新亮点。该社区党建通过四个实在的举措,突出发挥社区党组织的领导核心作用,用一流的社区党建来引领社区建设。这对于我们如何搞好新形势下社区党的建设工作颇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0.
刘显仁 《社区》2011,(25):9-9
据有关部门调查,近年来广州市天河、番禺等新城区人口激增,导致社区膨胀,出现“万户居委会”,目前番禺已知户数最多的社区是洛浦社区的丽江居委会,一个居委会辖内竟有12088户46000余人。而广东省规定社区规模达2000户可设1个社区居委会,3000户以上为大型社区。随着“万户社区”的出现,居委会将面临怎样的问题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