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国家推行“自我教育 ,自我管理 ,自我服务”的计划生育村民自治 ,给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农村计划生育工作注入了活力 ,并取得了显著的成果 ,是符合实际、与时俱进、科学有效的计划生育管理机制。但是在欠发达农村 ,由于旧生育观念仍根深蒂固 ,保障机制不完善 ,农民后顾之忧难消除 ,以及集体经济匮乏等原因 ,计划生育村民自治工作的推进十分缓慢 ,并存在着群众参与积极性不高 ,村级组织不健全、干部素质不高、集体作用难发挥、计划生育自治措施难落实等问题。根据上述现状 ,笔者认为 ,在经济欠发达的农村推进计划生育村民自治 ,需要着力解决思想…  相似文献   

2.
农民生育观念的转变郭世模何媛媛目前由于人口控制实行目标管理,每年各项人口指标的完成,是计划生育工作者追求的目标。而一年一度人口指标的完成,这只是解决人口问题的“治标”措施,而“治本”,应是从根本上转变群众的生育观念。农民的生育意愿既受到传统的伦理道德...  相似文献   

3.
本文试图改变以往那种仅从计划生育工作的外部环境去分析农村计划生育工作难的原因,而是将农村家庭作为微观经济的主体,通过城市家庭与农村家庭生育决策的比较,找出我国控制人口的计划生育政策目标与农民的生育意愿不相吻合的原因,并进而找出解决这一难点的途径  相似文献   

4.
“实行计划生育,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我国有十亿人口,百分之八十以上在农村。全国约有二亿育龄妇女,其中一亿六千多万也在农村。因此,搞好农村计划生育工作更有着特殊重要意义。做好农村计划生育工作,是一项复杂的艰巨任务,需要做许多的工作,但是,从根本上说,应着眼于经济,即解决“老有所养”这个老年中的经济问题。这个问题的解决,对于搞好农村计划生育工作是个关键,本文想就此发表一点粗见,请教于同志们。  相似文献   

5.
计划生育“三结合”作用机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和经济高速增长环境为诱导人们少生优育奠定了社会经济基础;“三结合”的本质是计划生育工作主动利用这种良好机遇,使孩子成本效益原理在实践中发挥作用,从而削弱人们对男孩偏好和多子女生育需求.达到促进农民少生优育和计划生育的目的;“三结合”利益导向做法具有间接奖励性质.它通过调动农村计划生育户的生产积极性.使他们在“三结合”活动中获得较大经济收益,结果既避免政府财政难以负担的大范围对计划生育户进行有力度的直接物质奖励,又配合推动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致富奔小康的中心工作,促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稳定农民计划生育行为.  相似文献   

6.
加强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稳定低生育水平是中共中央、国务院制定的中国21世纪的人口战略.从当今的情况看,稳定低生育水平的关键在农村.中国农村不但拥有庞大的人口基数,而且也是目前计划生育工作最难开展的地区.中国农村的计划生育工作之所以难以开展,最现实的问题则是农村缺乏社会保障机制,农民们的养老问题无法解决.本文从如何建立农村的社会保障机制的问题出发,提出了"分流"战略、财政支持战略、宣传战略、扶贫战略、城乡社保机制接轨战略等多种措施,并提出了各种战略配合实施,以长期的、渐进的方式逐步建立健全中国农村的社会保障机制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7.
在农村计划生育中,基层政府承担着出生控制和社会秩序双重矛盾的职责底线,而农民的生育底线牢不可破。基层政府的底线逻辑根源在于压力型体制所建立的单向责任模式。农民的生育底线植根于农村社会的经济文化环境。这些相互冲突的底线之间存在强大的张力。农民通过抗拒结扎来坚守生育底线,并通过性别选择的妥协策略软化来自国家的规制压力;基层政府及其村庄代表在计划生育工作中也遵循农民的生育底线,化解了出生控制与社会秩序之间的张力。在三个底线之间的张力中,经过基层政府、村干部和农民互动形成了社会治理的底线逻辑。各个主体遵循底线逻辑,使农村计划生育取得了一定的治理效果:国家的生育政策目标获得实现,社会秩序未受计划生育挑战,农民生育底线得到较好保持。通过农村计划生育案例,可以发现社会治理各主体必须坚守底线逻辑,才能形成和谐的关系秩序。  相似文献   

8.
我国农村计划生育养老保障体系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随着我国计划生育政策的继续实施及人口结构的转变,稳定现行的低生育水平成为计划生育工作的主要任务;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严重缺失成为构建和谐社会的一大障碍。建立农村计划生育养老保障成为“燃眉之急”。本文在相关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建立我国农村计划生育养老保障体系。指出构建思路和大致框架,以期为实践工作者提供参考建议。  相似文献   

9.
妇女婚居模式与计划生育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调查发现,我国农村妇女的婚居模式对她们生育行为能产生决定性影响。在普遍盛行的“嫁女娶媳”婚居模式下,妇女们追求多生多育和生男孩,计划生育工作因此困难重重;“招赘”婚居模式下妇女生育观念却发生了急遽变化,普遍自觉少生,模范地实行计划生育。文章指出,差异的产生是由于“招赘”婚居模式提高了妇女对子女的预期收益价值;改变了妇女的子女性别偏好;重塑了妇女生育有目的。文章认为,可以在农村现有经济、教育状况下,通过变革婚居模式转变妇女生育观念,使计划生育走出困境。  相似文献   

10.
“十一五”期间.秦淮区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创建省人口协调发展先进区为目标.紧紧围绕稳定低生育水平、统筹解决人口问题、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这一中心任务,创新思路,优化载体,加大宣传.强化落实.保持了持续健康发展的良好势头.圆满完成了“十一五”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的各项指标。区人口计生局获得省党校人口理论教育先进单位、省人口计生系统政风行风先进单位、省人口和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先进单位、市计生系统先进集体等称号。  相似文献   

11.
计划生育历来都是一个老大难问题。现在我们国家又进入第三个生育高峰期,这使计划生育,特别是搞好农村计划生育工作更是难上加难。究其原因,关键是我们过去过于偏重罚款等具有强制性的“硬政策”,即只重视外部力量的作用,而匆视无强制性的“软政策”的作用,即忽略了自我约束力的作用。所以,在农村建立一个农村人口增殖的自我约束机制是很有必要的,其主要措施有以下六个方面:  相似文献   

12.
河南省实施计划生育“三结合”形成了落实“三为主”、推行“三结合”;政府牵头、部分联动;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制定优惠政策、建立利益导向机制;搞好载体建设等五大特点。实施计划生育“三结合”在转变农民群众生育观、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提高农村妇女地位、改善党群及干群关系,推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等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 ,为适应社会变革和计划生育事业发展的需要 ,一些计划生育工作先进地区将计划生育技术等服务融入计划生育管理之中 ,从“服务”(主要包括避孕、节育全程服务、生殖保健服务和生产生活服务 )的角度拓展了计划生育的工作思路 ,旨在通过为育龄群众提供优质服务来推动他们生育观的转变。但是 ,生育观的转变是受多变量影响的 ,只有将这多个变量有效整合 ,才能收到好的效果。笔者认为 ,根据我国实际情况 ,把“管理”和“服务”有机融合 ,不失为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一 )管理和服务相融合的必要性一方面 ,计划生育作为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 ,…  相似文献   

14.
从法治的视角来看,农村计划生育中的问题是一个因法制不健全而引起的农民不依法实行计划生育和政府不依法行政的问题,它阻碍了农村的法治进程.<人口与计划生育法>填补了我国专门的计划生育法律的空白,对我国农村计划生育工作具有重大意义.今后的工作中应严格依法办事,提高执法水平,加强法律监督,培植法律信仰,并实行农村社会保障的法制化.  相似文献   

15.
邓小平“三农”思想的主要内容有:要把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放在各项工作的首位,农村改革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是调动亿万农民的积极性,中国农业的改革与发展要有两个飞跃,要大力推进农村工业化和城市化建设。邓小平“三农”思想对发展海峡西岸经济区农业具有重要的启迪:要进一步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推动农业生产的不断创新,完善农业产业化经营,加强闽台农业合作。  相似文献   

16.
本文充分肯定我国实施计划生育工作所取得的卓著成就,广大人民群众婚育观念的转变,中国妇女生育水平的大幅度下降,我国人口过快增长的势头已经得到有效的控制,是我国计划生育工作形势大好的基本标志。然而,我国人口基数大,每年净增人口数量多;在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农村地区,生育水平还不够稳定;计划生育工作在各省(市)区的进展不平衡等。因此,我国控制人口仍然是一项十分艰巨而紧迫的战略任务。展望未来,我国经济发展的大环境将对计划生育工作提供更为有利的条件;各项计划生育的基础工作正在得到加强,管理方法日臻完善。所有这一切预示着我国控制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的形势必将更为美好。  相似文献   

17.
<正>计划生育是我国的基本国策。在农村把抓此工作作为干部的重要任务和考核政绩的必要条件,国家为之花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不可否认,也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并没有使农民自觉自愿地接受这一国策,而是采取各种手段多生、偏生男,并为此而抡生、偷生甚至溺杀女婴,造成人口失控,使计划生育成为“天下第一难’的社会问题。这一问题能否解决不仅关系到农村的发展前途,而且关系到整个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成败。因此,探讨农村计划生育艰难的原因及解决对策,具有重大  相似文献   

18.
解决“农民问题”的根本是要搞好农村人力资源的教育和培训。笔者在对现阶段我国农村劳动力状况进行分析和思考的基础上,提出现阶段改善我国农村人力资源的建议和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9.
我国多年来人口控制工作实践已经证明:城镇人口生育水平低于乡村人口生育水平,城镇计划生育工作比乡村计划生育工作容易开展。实现人口城镇化无疑是有利于降低人口生育水平、控制人口增长。国外有些学者即认为人口城市化是降低生育率因素之一。而在我国,无论是从理论上或实践中对这个问题都还缺乏应有的重视。目前学术界正在广泛讨论城镇建设和人口城镇化问题,提出这个课题大家共同探讨,对推行计划生育,控制人口增长,完成“七五”人口规划,将会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20.
农村计划生育“三结合”是政府行为部门行为。和群众行为的有机统一,其中政府行为又是关键。本文试述各级党政机关在推行计划生育“三结合”中应采取的措施。一、制定农村计划生育“三结合”工作的全面规划,形成计划生育“三结合”的总体战各级党委、政府在推行计划生育过程中,必须把生产、生活、生育有机地结合起来,并将其作为农村工作的主要任务,列入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把发展经济、控制人口、精神文明建设融为一体,带动整个农村改革发展的全局。1.党政一把手亲自抓,负总责,建立各级由党政一把手挂帅其它职能部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