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环城山岳型景区已成为我国国内游客的重要旅游目的地,对其客源市场特征进行研究,有利于制定切实可行的客源市场开发战略.以重庆市缙云山、歌乐山、南山景区为例,根据2009年8-9月在这3个景区进行的问卷抽样调查,从游客的时间结构、地域结构、游客背景、游客的消费结构、游客行为特征等方面对环城山岳型景区旅游客源市场特征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1)环城山岳型景区游客具有明显的季节性;(2)游客主要来自本地,重游率高;(3)游客在景区消费水平较低;(4)游客以休闲、观光为主要目的;(5)自驾游游客较多.针对研究结论,对环城山岳型景区的国内旅游客源市场开发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2.
红色旅游客源市场开发探析——以韶山为例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要推动红色旅游市场的可持续发展,必须研究客源市场,加大市场开发力度。根据对旅游客源市场的空间结构理论、时间结构理论和旅游消费者行为的分析,韶山作为重要的红色旅游地,客源市场在时间分布、空间分布和旅游者基本特征等方面,具有典型的红色旅游市场的特点,客源市场的开发必须在市场定位、区域合作和产品开发等方面采取一系列相应的措施。  相似文献   

3.
本文以广东省江门市为例,从空间距离、时间距离和心间距离三个方面分析了江门市旅游客源市场开发存在问题进行了分析,针对江门旅游客源市场开发不够理想的问题,认为与珠三角其他城市相比,江门旅游客源市场大有潜力可挖。对此,笔者从空间距离、时间距离和心间距离三个方面分析了江门市旅游客源市场开发存在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措施。  相似文献   

4.
临港新城旅游市场开发前景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临海新城是上海新兴滨海城区,旅游开发前景广阔。经调查可知,目前,其主要目标客源市场以上海市场为主,国内市场及海外市场为辅。今后应在巩固上海市场,引导国内市场的同时开拓国际市场。旅游市场开发面临资源、环境、全新设施等优势条件和上海四个中心建设、世博会等战略机遇;建议开发时找准目标市场,挖掘产品特色,注重形象的树立和宣传,提升接待能力。  相似文献   

5.
旅游客源市场结构分析是主题公园类景区旅游开发和市场营销工作的重要基础。本文采用问卷调查方法,对乐和乐都客源市场的基本特征、时间结构及旅游者类型进行了调研分析,提出了乐和乐都主题公园度假群未来客源市场开拓的开发策略。  相似文献   

6.
景区确定目标市场营销策略的基础是对客源特征的深入研究,寻找其规律性.文章通过对清明上河园景区的游客进行随机问卷调查所获得的第一手资料,从客源地特征、游客特征、游客的行为决策方式、对清明上河园的开放评价四个方面对其客源市场结构进行了研究,从多个方面进行了分析,得出部分清明上河园客源市场重要规律性的结论,为其客源市场的进一步开发和旅游资源的规划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7.
国内旅游客源市场在整个旅游市场中占据着主导地位,因而研究国内旅游客源市场对确定市场开发对象和范围,提高市场占有率有着重要意义。通过市场调研对湖南国内旅游客源市场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湖南旅游业加快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8.
广东省始兴县旅游发展规划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分析研究始兴县的旅游资源特色及其旅游开发、利用的现状 ,探讨了始兴县旅游规划所涉及的旅游发展定位、目标、布局、客源市场等问题 ,并提出实施发展规划的对策与措施。  相似文献   

9.
农业旅游作为一种新型旅游产品,越来越受到广大城市居民的青睐。西安市发展农业旅游具有资源、市场、区位等多方面的优势。从市场需求与供给两方面看,西安市农业旅游前景广阔,其城郊可以建设成为全国一流的农业旅游目的地。通过对市民近程出游行为的分析,确定了西安市农业旅游发展的产品定位与市场定位,并对未来游客规模进行了初步预测。西安市农业旅游市场开发应坚持政府主导、"精品"带动、旅游形象拉动和客源转化四大战略。  相似文献   

10.
广西滨海旅游客源市场总体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滨海旅游业作为旅游业的重要分支,在国际旅游市场上异军突起。广西是我国西部地区唯一的沿海省份,滨海旅游资源十分丰富。对其客源市场总体特征的分析,将有助于对广西旅游市场进行目标定位,并为客源市场开拓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粤港澳地区并非自古以来就是经济发展高梯度区和商品经济辐射源地带,其作为全国经济发展高梯度地区和商品经济辐射源地带形成,当从明代开始,并在晚清民国时期进一步成熟,发展为与长江三角洲并驾齐驱的全国最高经济梯度区域。认识和研究这一历史过程,对于把握珠江三角洲和珠江流域区域市场成长的特点,乃至全国区域经济成长和运行的客观规律,都将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12.
金融制度创新对推进长三角经济金融一体化发展至关重要.目前,长三角金融制度创新的主要阻滞因素存在于行政体制、央行大区分行体制、金融监管体制、金融机构自身经营管理体制、社会信用环境等几个方面.对此,要理顺政府与金融之间的关系;探索设立由政府主导的长三角金融发展与合作委员会;积极推动长三角区域金融制度创新和金融机构间的业务合作与创新;大力推动长三角区域多层次金融市场体系的发展;建立长三角区域金融信息资源共享机制.  相似文献   

13.
长三角区域是我国经济发展速度最快、经济总量规模最大、最具有发展潜力的区域,但该区域目前正面临经济发展方式粗放所带来的诸如外来人口急剧膨胀、资源紧张、环境污染严重等问题的困扰。要解决这些问题,促进长三角区域的可持续发展,就必须切实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优化调整产业结构,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同时大力发展民营经济,充分发挥产业集群效应,尽可能地避免新一轮的同质化竞争。  相似文献   

14.
世界级城市群如波士华城市群已经是全球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长三角城市群虽然是中国最大的城市群,但是与世界级城市群相比还有一定差距。其发展面临着协调制度及协议规划的约束力不够,交通设施存在重复配置,产业同构、同质竞争现象严重等问题。而长三角城市群GIS的建设可以为城市群管理或协调机构提供管理平台,为城市群城际交通及布局提供规划支持,为城市群产业分工和协作提供决策支持,为城市群可持续发展提供分析工具。美国城市群GIS的相关实践——MetmGIs对长三角城市群GIS的建设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长三角城市群GIS的建设可成立GIS建设委员会,并在充分调动社会因素的基础上分阶段实施。  相似文献   

15.
随着社会技术的进步与市场经济的深化,消费流在反映区域间经济活动的往来程度时显现出了优势。文章借助中国银联2018年城际消费流数据,基于调整后的Head-Mayer边界效应模型,对长三角城市群的市场一体化程度进行测算和评估。实证结果表明:长三角地区的统一市场尚未完全形成,城市边界和省际边界均对异地消费具有抑制作用;省际边界效应表现出异质性,其中上海与其他三省之间的边界对消费流的影响相对较弱,而浙江、江苏、安徽三省彼此之间的市场分割更为明显;长三角各城市的边界效应程度不尽相同,上海的城市边界效应强度为1.05,江苏省各城市的边界效应强度处于3.06~5.51之间,浙江省各城市的边界效应强度介于3.13~6.24之间,而安徽省各城市的边界效应程度最为强烈,在3.85~6.58之间分布。基于长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现状,提出以下几点建议:首先,要肯定区域经济协调组织在推动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发挥的重要作用。其次,继续深化取消影响区域经济发展的人为阻碍的改革,进一步降低经济合作的障碍和成本。最后,需要积极借鉴国际区域合作经验来推动长三角地区发展。  相似文献   

16.
长江三角洲外资产业集聚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改革开放以来,外资成为推动长江三角洲地区经济快速发展不可缺少的力量。外资的进入伴随着产业的集聚,对地区经济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通过对长江三角洲地区在吸引外资过程中出现外资产业集聚现象原因的分析,总结了外资产业集聚的特点,并对长江三角洲外资产业集聚的进一步发展提出了建议和措施。  相似文献   

17.
区域一体化与安徽发展的关联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长三角地区经济一体化和中部崛起对安徽发展的关联影响,并提出以下对策:加速融入长三角与中部伙伴关系构建.加强自主创新能力培育,以科技创新引领新型工业化发展;推进城镇化进程,形成城乡经济发展一体化的新格局;大力推动招商引资、招才引智与全民创业,构建安徽永续发展的机制。  相似文献   

18.
长三角区域是我国经济发展速度最快、经济总量规模最大、最具有发展潜力的区域,但该区域目前正面临经济发展方式粗放所带来的诸如外来人口急剧膨胀、资源紧张、环境污染严重等问题的困扰.要解决这些问题,促进长三角区域的可持续发展,就必须切实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优化调整产业结构,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同时大力发展民营经济,充分发挥产业集群效应,尽可能地避免新一轮的同质化竞争.  相似文献   

19.
中国船舶工业已经进入产业发展与产业集群密切相关阶段,对长三角船舶产业集群发展模式与发展战略研究是制定长三角船舶产业发展规划和区域协同发展战略的需要。本文通过对长三角船舶产业集群发展模式的研究,指出上海船舶产业集群属于政府推动型、江苏属于政府市场共同推动型、浙江属于市场自发成型。同时依据产业集群发展理论,对长三角造船业产业集群发展战略、长三角船舶产业集群错位竞争战略和长三角船舶配套业集群发展战略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20.
近十年来,长三角地区能源消耗强度与温室气体的排放量居高不下。虽然两省一市政府已把协调节能减排作为区域合作战略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但是缺乏强有力的协调机构,区域发展的节能减排一体化模式尚未形成。因此,长三角地区有必要成立"长三角节能减排合作与发展委员会",构建统一的节能减排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加强高碳能源低碳化利用,协调新能源的一体化发展,以低碳经济为契机,加快长三角节能减排一体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