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概念合成理论是由Fauconnier提出的心理空间理论(Mental Spaces Theory)经过十多年的发展而来。该理论主要用于研究语言运用背后的认知活动,成为解释语言现象过程中重要的理论原则。研究该理论的发展过程和研究成果,介绍该理论的理论解释特征和语言解释力。  相似文献   

2.
合成空间理论认为概念整合是在自然语言的意义建构过程中的一种极为普遍的认知过程。由于隐喻现象中同样包含着概念整合过程,合成空间理论也可用来阐释隐喻现象。这一理论为隐喻现象的研究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3.
本文从认知的角度研究夸张.文章认为夸张是一种认知性辞格,并阐述了夸张的认知心理过程;同时采用语义学的义素分析方法分析了夸张语义组合方式,并指出夸张本质就是夸张本体接纳量限范围上的不具备特征,在此基础上归纳了夸张的认知结构和语言结构.  相似文献   

4.
概念合成理论对翻译过程的多维解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概念合成理论是由Gilles Fauconnier在心理空间理论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的。该理论模式包括四个空间:两个输入空间、一个类属空间和一个合成空间。这四个空间形成一个概念网络。翻译过程是一个复杂的动态、多维、认知过程。本文应用概念合成理论对翻译过程、翻译方法以及翻译过程中各要素间的关系做动态分析和多维解读。  相似文献   

5.
本文旨在通过分析译者习语翻译这种语际交际活动过程,探知习语翻译的认知运作方式,揭示翻译过程中的概念合成与空间转换,解释表层化的语言形式及翻译处理方式。  相似文献   

6.
随着对隐喻和象似性的研究的不断深入,诸多学者已经意识到隐喻和象似两者间并非是独立的,相反地,它们在很多方面是相互联系,相互交叉。隐喻象似性便是将隐喻归于象似的范畴,并且它借助第三物隐喻达到符号与对象的象似。本文运用Fauconnier和Turner的合成空间理论分析了William Shelly Burford的A Christmas Tree中的隐喻象似性的认知运作过程,揭示了隐喻象似性为该诗增添了诗学艺术魅力,同时合成空间理论的导入,也为诗歌的研究拓宽了视野。  相似文献   

7.
概念合成理论与虚幻思维空间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基于Fauconnier和Turner的合成理论 ,对新隐喻的产生过程进行了阐述 ,但研究发现该理论无法对神话、诗歌、漫画、科幻等作品中的一些虚幻事件予以充分释解。本文认为合成空间理论里应含有一个虚幻空间以便对上述作品中的事件进一步阐述。人化现象对虚幻空间的建构提供了强有力的实证 ,虚幻空间的构建对文化作品的理解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概念合成理论研究现状的论述,运用概念合成理论,将两个以事实为基础的输入空间进行关联,将两个输入空间中的成分有选择地进行结构投射,从而生成一个与事实相反的虚拟空间,结合例子,从认知的角度详细逐一分析虚拟语气特别是非真实条件句的五类情况.  相似文献   

9.
10.
本文对夸张的界定提出质疑 ,认为除常见的对事实的夸张外 ,还存在着对虚构的夸张 ,因此 ,现行的夸张定义不能涵盖所有的夸张现象。于是给夸张重新界定 ,同时还认为夸张的基础不是事实 ,而是求奇求异心理  相似文献   

11.
从认知的角度,利用概念合成理论较清晰地将言语幽默生成这一动态的过程呈现出来,一方面丰富了国内关于幽默言语的研究,有利于人们对幽默言语的理解.另一方面证明了概念合成理论对幽默的生成机制有很强的阐释力,同时也有助于人们对概念合成理解的进一步了解.  相似文献   

12.
空间认知理论认为,人类认知是一个基于四位心理空间相互映射合成的过程;而汉诗注重意会,通过对意象的描述来表达含蓄情感。汉诗意象组合方式包括五种:并置式、跳跃式、叠加式、相关式、辐合式。汉诗的意象在翻译中通过运演合成空间实现传译,其传递策略包括:直译、意译、直译加注、更替意象和省略不译。  相似文献   

13.
阐述了Fauconnie:和Turner的合成空间理论,揭示了自然语言意义建构的普遍认知过程.指出了委婉语以迂回、含蓄的方式实现语言表达得体自然、礼貌雅致的功能,其生成和解读实质上是概念整合的动态认知过程.提出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运用合成空间理论对英语委婉语的意义建构和推理机制进行认知,日常生活中多数委婉语的心理过程和生成机制都可以得到很好地阐释.  相似文献   

14.
本文采用语义成分分析方法,对夸张进行了重新的分类。认识到可以把夸张分成三个语义成分,即基本点,变形点和变形描述。  相似文献   

15.
论英语的超前夸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英语修辞学界历来否认超前夸张在英语中的大量运用。本研究用从正确理解词义的角度出发 ,对大量的实例进行分析讨论 ,批驳了这一观点的荒谬 ,论证了英语超前夸张有较高的使用频率。通过英汉超前夸张运用的对比研究 ,本文认为英语超前夸张具有稳定性 ,而汉语超前夸张具有临时性。文章指出正确认识英语的超前夸张现象对于英语教学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16.
兴起于20世纪末的空间理论从社会、地理、建筑、文化等方面革新了人们对于"空间"的认识,"空间"成为一个极具活力和内涵的概念。文学批评的空间转向在空间理论和文学理论的互动关系中展开:在空间理论的照拂下,文学批评更加关注文本的结构特征和空间意蕴的阐释,文学文本中的景观、环境等空间因素作为象征系统和指涉系统,共同参与文本意义的建构;空间理论也改变了人们对文学与外部世界的诠释方式,促使文学研究向文化研究转变。  相似文献   

17.
夸张的语义基础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夸张辞格 ,就其基本语义要素来说 ,包括夸张物、夸张形象和夸张点三个方面的内容。而真实性是夸张语义基础的主要内容 ,它涉及到夸张的条件和夸张的度。夸张的内外因素制约着夸张的形象。  相似文献   

18.
莱考夫和约翰逊在《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中鲜明地指出,隐喻无处不在、无时不有,隐喻不仅是辞格或日简单的交际附属品,也是一种由语言承载并凸显的思维方式.文章在将充分的理论考察与足额的例证阐析有机结合的前提下提出:传统的夸张修辞不仅是表层的语词超常组配,更是以一事物描写另一相关事物的认知路径,换言之,夸张的本质是隐喻性的.汉英语言使用者共同的身体结构及其体验范式决定了两种夸张隐喻的趋同性;而中西方民族的文化模型又衍生出跨语言夸张隐喻的差异性.  相似文献   

19.
以复合空间理论为基础,运用对比语言学的研究方法,从认知的角度尝试对英汉语篇连贯的两大差异进行诠释,即形式连贯/意义连贯;线形连贯/环形连贯。对汉语的《天净沙.秋思》和英语的《秋颂》进行了心理空间构建和概念整合的对比分析,发现两个语篇中单一框架网络的构建比率和方式以及基础心理空间构建模式的区别,认为复合空间理论能够对英汉语篇连贯的两大差异作出合理的解释。  相似文献   

20.
诗性隐喻有别于常规隐喻,大多属于创新性隐喻。由于诗性隐喻的超常规性,它们的理解就需要借助较为复杂的多空间投射机制。Fauconnier&Turner的概念合成理论是能够解读诗性隐喻等诸多语言认知活动的重要理论模式。文章利用概念整合网络分别解析了与文学、幽默、政治、诗歌相关联的诗性隐喻,对其隐喻意义建构的认知机制进行了较为详尽的描述,将其认知过程动态性地展示出来,以期论证概念合成理论框架下诗性隐喻认知阐释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