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共产党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始终坚持了对民族精神的传承、弘扬和发展,确立了以马克思主义为主导的、推翻反动统治实现民族解放、建设社会主义实现民族富强的民族精神新核心。在这个过程中不断赋予民族精神以全新的内涵,即突出了民族精神爱国主义新内涵、团结奋斗和远大理想新内涵。新的历史时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还促进了民族精神在意识形态建设、小康社会建设、和谐世界建设中的新发展。  相似文献   

2.
民族精神与民族凝聚力是“一体两面”的文化现象。在文化传承而言,它是民族精神;在民族实践而言,它是民族凝聚力。两者互相推动,共同前进。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凝聚力的核心,它提升了民族凝聚基础、提供了民族凝聚动力、确立了民族凝聚目标;反过来,中华民族凝聚力保障了民族精神实现、预示了民族精神方向、推动了民族精神创新。  相似文献   

3.
党的民族政策 ,对增强民族团结、提高中华民族的向心力和凝聚力发挥了巨大作用。民族平等、民族团结是实现中华民族凝聚力的前提 ;民族区域自治是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的基本形式 ;培养少数民族干部是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的必要条件 ;帮助少数民族发展经济文化 ,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是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的根本保证  相似文献   

4.
本文概括了近代以来,指导和推动中华民族凝聚力增强的三面伟大旗帜。邓小平理论则是当代中华民族凝聚力的伟大旗帜。邓小平理论在当今中国向何处去的几次重大历史关头,指引中国走向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正确道路,这是当代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的思想政治基础。邓小平理论激发了中华民族的才智和力量,使中国整体国力和人民生活水平有了显著提高,这是增强民族凝聚力的物质基础。“一国两制”的构想,推动了中华民族大团结和祖国大统一的逐步实现,更加增强了民族凝聚力。邓小平理论关于我国的外交路线和策略的思想及其实践的效果,极大地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地位和作用,进一步增强了民族的向心力和凝聚力。邓小平理论是先进性和包容性的统一,善于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是凝聚中华民族一切积极力量的伟大旗帜。  相似文献   

5.
论先进文化与民族凝聚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始终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是我党适应社会发展、保持先进性、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的根本要求。当今时代,培育民族精神、增强民族凝聚力具有重要意义和迫切性。有中国特色的先进文化是增强民族凝聚力的重要途径。我们要大力加强中国特色先进文化建设,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  相似文献   

6.
论民族的内聚力和互聚力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中国由于特有的生存环境和历史发展格局,使民族的凝聚力具有层次的不同,既有促使各民族成为一体的由高层次认同所形成的民族凝聚力,也有各民族在其各自文化特点和认同意识基础上形成的凝聚力.为了便于区分和表述,前者称为"民族互聚力",即我们通常所说的"中华民族凝聚力";后者称为"民族内聚力".这两种民族凝聚力有其产生和转化的地理环境和社会机制,在中华民族的历史发展和文化传统中有充分的表现.民族内聚力和民族互聚力共处在一个辩证统一的关系中,所以在中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中,应加强研究并正确引导、增强各民族的互聚意识,完善民族内聚力向互聚力转化的社会机制.  相似文献   

7.
通过分析统一战线与民族凝聚力的相互关系,论述了新时期统一战线的根本任务,揭示了当代中国的统一战线是以爱国主义为基础的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的统一战线的主题,明确了在统一战线中增强民族凝聚力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
义和团运动是以中国农民为主体的反帝爱国运动。在这一运动中,充分显示了中华民族强大的民族凝聚力,并对运动起了极为重要的作用。所谓民族凝聚力,就是一个民族的聚集力、向心力。每一个民族都有其凝聚力,这种凝聚力可以在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各个方面表现出来。义和团运动中中华民族的凝聚力,是指中华各族人民为了反对帝国主义侵略这一共同目标,而聚集在一起,团结奋斗,并逐渐形成一股强大的,坚不可摧的民族凝聚力。从义和团运动的发生、发展特点、特别是抗击八国联军的战争中,都表现了这种强大民族凝聚力的存在。  相似文献   

9.
中华爱国主义凝聚力是在自然和社会诸因素相互作用的基础上形成和发展的。把我国各族人民维系于一个统一大家庭的纽带一是国家的长期统一,二是各民族相依共存的经济文化联系,三是各民族在抵御外来侵略和长期革命斗争中结成的休戚与共的关系。爱国主义凝聚力大体有四种类型:骨肉爱凝聚力,乡土爱凝聚力,民族爱凝聚力,祖国爱凝聚力。爱国主义凝聚力的特点是:经久不衰性、广泛统合性、开放融合性、实现的合力性、要素的多样性。  相似文献   

10.
群体意识与回族凝聚力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民族意识是一个民族心理特质的核心部分,中国回族的民族意识中最为突出的是其民族群体意识,极强的民族群体意识为回回民族高度凝聚力的形成,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时代不断发展进步的今日,回族群体意识依然在不断抬升,内部凝聚力依然在不断增强,但这种抬升和增强,必须建立在理性的基础之上。维护自身民族的群体利益,不能损害其他民族的群体利益。当代回族调整民族内部结构,树立健康的民族心理,是谋求与各兄弟民族长期和睦相处,集中精力发展民族经济文化等各项事业,实现与各兄弟民旋共同进步的需要。  相似文献   

11.
邓小平具有中国特色的解决民族问题的思想与道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全党干部和全国各族人民深入学习《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的过程中,认真研究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对加快实现各民族的共同繁荣和维护祖国统一、增强各民族之间的凝聚力以及正确解决民族问题,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  相似文献   

12.
中国要加速实现现代化,就必须加入全球化进程,机遇不能放过。但加入全球化进程,又面临社会主义价值取向、国家主权、民族文化遭遇巨大挑战的风险。全球化背景下尤须坚持爱国主义,才能增强独特的民族凝聚力,振兴独特民族精神,促进独具魅力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保证中国的社会主义特色。全球化进程中爱国主义教育须关注三大重点:社会主义信念教育;民族自尊心、自信心、自豪感教育;忧患意识教育。  相似文献   

13.
中国各民族共同缔造祖国凝聚力的作用 ,是中国民族团结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4.
100年前,孙中山先生领导的中国资产阶级革命派发动了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结束了中国封建帝王专制制度,开启了中华民族复兴大业的新历史。100年来,为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中国人民进行了不屈不挠、艰苦卓绝的斗争。中国共产党成立后,带领中国人民继承和发展了辛亥革命的事业,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实现了民族独立、人民解放,  相似文献   

15.
中华民族凝聚力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内容。民族凝聚力是确保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内在力量,是中华民族共同的民族心理和民族精神的集中体现。民族凝聚力是中华民族生存之根;民族凝聚力是中华民族复兴之源;民族凝聚力是构建和谐社会之基。  相似文献   

16.
民族精神是我们民族的生命力、凝聚力和创造力的不竭源泉,我们党领导人民在长期的革命实践中创造的伟大的中国革命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有机组成部分,它不仅引导着中国革命的胜利,更是民族存续的精神血脉,是民族兴盛的精神资源。中国革命精神昭示着中国未来的发展,体现着现代中国的要求,是激励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奋斗的现代民族精神。中国革命的胜利离不开革命精神,实行改革开放,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同样需要继承和发扬革命精神。  相似文献   

17.
近代中国是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帝国主义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同人民大众的矛盾,是近代中国社会的基本矛盾,而前者又是最主要的矛盾。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是阻碍中国社会发展的两个主要障碍物。因此,对外推翻帝国主义压迫的民族革命和对内推翻封建地主阶级压迫的民主革命,就是中国民主革命的两大任务。“中国革命的两大任务,是互相关联的。如果不推翻帝国主义的统治,就不能消灭封建地主阶级的统治,因为帝国主义是封建地主阶级的主要支持者。反之,因为封建地主阶级是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主要社会基础……。所以,民族革命和民主革命这样两个基本任务,是互相区别,又是互相统一的”。但是,在不同的历史阶段,中国社会的两个基本矛盾的  相似文献   

18.
民国建立后 ,国家的独立、民族的统一、国内的民主并没有真正实现。孙中山和蒋介石作为国民党的两代领导人 ,在分别探索立国方案。在民族观方面 ,他们都希望对中国各民族重新整合 ,增强各民族的凝聚力 ,营造“国族” ,来解决中国面临的问题。但由于二人所处的时代背景不同 ,个人的价值观不同 ,他们的“国族”思想在内容上又存在着差异。  相似文献   

19.
论中国传统道德文化与德育现代化的现实转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传统道德文化对德育现代化具有现实转换的价值。批判地继承传统道德文化是实现其现实转换的实质。实现其现实转换的目标是 ,德育现代化必须有利于弘扬优秀的传统道德文化 ,塑造民族精神 ,增强民族凝聚力 ;途径是加强传统道德文化教育 ,使其在青少年的心理和行为方式上得以升华 ,实现现代的创造性转换 ,变成具有现代生命力的美德。  相似文献   

20.
民族凝聚力在近代趋于淡化,而在抗日战争时期却得以形成,这是由中国近现代不同的时代特点及中国革命不同的领导阶级所决定的。正是中国共产党在抗战时期科学地制定了一系列策略方针并得以实施,对民族凝聚力的形成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