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五个对接"是中职教育教学改革创新的目标。文章结合广西理工职业技术学校教学改革实践,探索加强"五个对接",加快校企一体化建设,构建新的专业课程体系,创新教学模式,建立健全"双证书"制度,构建人才培养立交桥,提高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2.
韩天爽 《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15,31(2):39-41
高职院校人才培养"三对接"理念要求根据院校特色和学生特点,围绕学生职业能力培养这一目标,积极地进行专业建设和改革。该文主要以服装设计专业为例,重点探讨在这一理念下的人才培养体系建设和实践。 相似文献
3.
4.
本文以烟台职业学院对接半岛蓝色经济区建设为例,探索高职教育专业对接当地产业发展、培养高技能型人才的措施与途径,从专业结构布局、校企合作体制机制创新、课程建设、教学模式改革、中高职人才系统培养和质量监控评价体系构建等方面进行研究和论述。 相似文献
5.
管玲俐 《淮海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0(23)
产学合作被视为高职人才培养的必由之路.高职人才培养需要多向度的产学合作,而当前高职人才培养中的产学合作模式尚处于初期阶段,表现为单向度的产学合作.通过分析各方主体在产学合作中的应然与实然,探讨了高职产学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6.
张健明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Z1)
本文以上海工程技术大学应用型人才的成功模式为例,分析其依据上海经济发展的需要,适时调整学校的发展战略,采取了一系列与时俱进,合乎实际的创新措施,走出了一条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应用性人才的办学之路。 相似文献
7.
创新驱动和转型发展是新时代我国社会发展的主流,新时代草业的高质量发展亟需草学学科建设和创新型、复合型人才的支撑。草地农业生态系统及其“三个界面”理论在草学学科发展中具有统领性作用,基于“三个界面”理论“界”的内涵与“界面”耦合过程在人才培养和创新实践中的作用分析,构建了草学专业人才“三学四过程”的知识体系和道德素质培养体系,阐释了该体系生态生产兼顾、第一性生产和第二性生产兼具的特征,以及专业素质与国家粮食安全和环境安全责任结合的特点,为促进草学学科建设,培养草业创新人才,推进草业高质量发展提供科技支撑和人才保障。 相似文献
8.
人才培养方案是学校办学理念的具体体现,是培养人才的纲领性、规范性文件,也是各专业安排教学任务和实施教学过程的依据.食品工业是生命工业,在国民经济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和作用,食品工业的快速发展需要大量专业基础知识扎实、专业技能过硬的食品工程技术人才.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构建,为更好地体现“双师”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特色,强化实践性、创新性和社会服务能力上提供了保证. 相似文献
9.
韩朝胜 《淮海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0(23)
在政府支持下,行业、企业、学校共同推动职业教育人才培养与区域经济对接融合,构建以校企合作为基础的螺旋递进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区域经济发展真正需要的高端技能型人才. 相似文献
10.
“双师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与实践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双师型"人才是师范院校培养的具有教师资格和能力又具备相关专业知识技能的应用型人才.笔者就"双师型"教师的建设培养途径、素质要求提出了看法.基于社会对专业"双师型"人才需求发展的需求,结合河北科技师范学院教学实践,指出了"双师型"人才培养模式的目标内涵,提出了"双师型"人才培养"主修+辅修"、"理论+技能"、"国内+国外"、"校内教育+校外教育"、"学年学分制+完全学分制"为主体的人才培养模式.对"双师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教学体系建设也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1.
人才培养方案是人才培养的总体设计方案,是组织教育教学活动的工作蓝图和总体规划。文章基于广州城市职业学院近年来高职人才培养方案的构建与实施,从高职教育教学理念转变、专业课程改革、实践教学体系构建、职业能力培养、办学特色等方面进行探讨,对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加强内涵建设的高职教育有着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2.
构建更加简明、系统、可操作的卫生管理本科生的培养目标体系。该培养目标体系共有社会责任感、创新型人格、观念、方法、知识、能力、健康七个一级子目标,以及二级、三级指标组成,体现分工合作思想和人本主义的教学模式,加强了教学全过程质量的控制,提高了年轻教师的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改善了学生活动,对做好学生自我培养工作具有一定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3.
人才培养应该是一个系统工程——医院人才培养的探索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才培养是医院不可忽视的重要工作。本文分析了人才培养的重要性、目标和对人才效益性的认识,总结了医院需重视的几类人才的培养以及培养的方法和途径。 相似文献
14.
为了推动地方学发展和地方文化研究,加强国内外学术交流,"地方学与地方文化———理论建设与人才培养学术研讨会"于2011年10月21-22日在北京召开。会议由北京联合大学北京学研究所(北京学研究基地)、北京联合大学学报编辑部、北京联合大学人文地理学市级学术创新团队和中国地方学研究联席会共同举办。 相似文献
15.
构建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体系的探索与实践 总被引:4,自引:3,他引:4
文章从大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着眼,介绍了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重要意义,并详尽地阐述了东华理工学院从转变教育思想观念,建立保障机制,深化教学改革等方面构建大学生科技创新体系,开展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探索与实践。 相似文献
16.
构建新时代高素质人才培养体系是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大会和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精神的要求,是培养引领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高素质人才的需要,是吉林省地方高校面临的新挑战。本文从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专业设置更新、内部治理结构、课程体系构建、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分析了吉林省地方高校高素质人才培养体系目前存在的问题,并给出相应解决方案,为吉林省地方高校高素质人才培养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17.
18.
乡村振兴是一个系统工程,包括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五大方面,需要各方主体共同发力。地方高校具有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与创新等职能,且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有着紧密的联系,是服务乡村振兴,为乡村振兴提供智力、人力等支持的重要载体。对当前地方高校服务乡村振兴的三大主流模式进行了系统的归纳,总结了其成效与困境,同时从肇庆的视角分析了地方高校服务乡村振兴的现状,提出了肇庆地方高校高质量服务乡村振兴的模式。 相似文献
19.
教学模式是教师实施教学的程序与载体,关乎教学质量与效果。随着经济社会和医疗事业的发展,老年人的健康管理成为备受大众关注的问题,老年照护人才已经成为社会急需的人才类型。为加大老年健康专业人才培养力度,推进养老服务可持续、高质量发展,需要创新教学模式,将“以知识传授为基础,以能力培养为核心,以素养提升为目标”的“三位一体”教学模式应用于老年照护人才培养中,从而提高教学质量,促进老年照护人才培养的可持续和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20.
陈建生 《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1)
就信息化大省的概念、意义、主要指标体系以及江苏省信息化建设的现状进行了客观的分析,并就信息化大省建设的关键──人才队伍的培养提出了自己的见解。信息化人才的多层次结构和人才队伍的多元化培养的观点,为江苏省信息化人才队伍的建设提供了有益的辅助决策。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