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大学生责任教育亟待强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前,大学生的责任意识不容乐观,"道德滑坡"成为国人普遍忧虑的问题。责任教育亟待强化,这已成为高等教育中不容忽视的问题,本文从目前大学生责任意识的现状分析了大学生责任意识薄弱的原因,指出进行责任教育的必要性及解决的方法和途径。  相似文献   

2.
责任是道德的基础和根本。当前大学生责任教育形势严峻,存在着大学生自身责任意识缺失,高校责任教育缺乏实效性等问题;原因包括大学生自身对责任意识培养的漠视,家庭责任教育的缺位,社会责任教育氛围不足,高校责任教育有待于进一步提高等。加强大学生责任教育的措施有构建学校责任教育体系,转变家庭责任教育理念,创设社会责任教育氛围等。  相似文献   

3.
"社会责任感"是促进社会持续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之一,只有将责任意识潜意识化、普及化,我们的国民素质才会不断提高,人类社会才会持续的走向进步。然而,当今社会大学生的责任意识日趋淡化,如何加强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成为社会关注的一个重点。本文旨在研究分析高校学生责任意识未完全树立的原因,结合当前我国高校学生责任教育的现状提出了相应的措施和方法,为我国高校学生的责任感意识培养与教育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现代教育向着"生态责任"教育目标发展的趋势已经成为世界教育的共识。《"美丽中国"语境下的生态责任教育》一书,在建设"美丽中国"语境下,将中国国学中的生态责任教育理念、科学发展观理念、马克思主义生态理念、西方生态理念融为一体,阐释了中国生态责任教育的基本内涵、价值功能、主要路径、方式方法,分析了提高国民生态责任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探析了提高国民生态责任意识的有效途径以及加强生态文化和生态教育建设的目标和路径。  相似文献   

5.
刘湘玉 《南都学坛》2012,32(4):102-104
社会主义和谐校园价值诉求规定了高校培养大学生责任意识的基本方向,而当前高校大学生政治意识稚嫩、安全意识淡薄、法制意识缺失、社会责任弱化。为此,必须创设良好责任教育环境,健全责任意识教育体系,完善责任意识教育监督机制,建立责任意识教育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6.
因不当产品创新引起的系列公共安全事件与创新者社会责任意识缺失不无关系。创新者作为社会公民,必须对其创新行为和创新成果承担必要的社会责任,即创新的安全责任、创新的社会伦理责任及创新的低碳责任。要普及创新者的社会责任知识,唤醒创新者社会责任意识,培养创新者社会责任理念,倡导科学创新、社会责任导向创新,就必须从基础教育入手,改革当前公民思想教育体制,完善教材内容,转变教育理念,从小培养公民社会责任意识,遵循"中小学教育打基础、高等教育强理念"的原则。唯有如此,才能真正提升创新者社会责任感,减少不当创新对人类的危害。  相似文献   

7.
当代伦理学的核心问题是责任问题,责任又是社会主义道德的重要规范。责任意识在大学生综合素质中居于重要地位。如何确立大学生的责任意识,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目标。在这里,我们借鉴后现代主义者——二十世纪后期的法籍立陶宛裔著名哲学家——列维纳斯的主要观点,带着培养大学生责任意识问题,走进"他者"的思想言路中,使大学生树立为他者的眼光,以实现伦理意义上的责任自觉。  相似文献   

8.
严复的责任观主要表现在:在现代国家构想的基础上提出了国家责任问题,认为培养国家责任与公德责任意识的最佳途径莫若自治;在对中国低下的国民素质分析基础之上,提出了三民说的"新民"社会责任,力图通过教育来提升国民素质;作为一个学者,严复自觉地利用自己的知识背景,译著西方经典著作,传译西方先进思想文化,宣传西方自由平等的启蒙思想,承担着一个学者的责任;作为一个教育家,严复注重家庭教育,重视子女独立能力的培养和科学精神的养成,彰显着一个教育家的家庭责任。  相似文献   

9.
工程师履行生态伦理责任是现实的呼唤和理论逻辑之必然。生态伦理责任作为工程师的崭新的社会责任,为我国工科教育提出了一个崭新的教育课题,即工程师的生态意识和环境责任意识的教育问题。培养和加强工程师生态责任意识主要依靠科学的工程师生态伦理教育和和实践中正确的行为引导。  相似文献   

10.
加强青少年责任教育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责任教育的主要内容包括生命责任教育、感恩责任教育、关心责任教育、回馈责任教育、爱国责任教育、生态责任教育等。着力提高当代青少年的责任意识和能力,应把握责任教育的层次性,突出青少年在教育中的主体性,注重责任道德的实践性,强化社会的广泛参与性。  相似文献   

11.
"基础"课课程本质、任务和实践性特点,增强其针对性和实效性的客观要求等决定了"基础"课要以解决学生成长问题为关键。同时鉴于学生成长问题的长期性和"基础"课教学的阶段性、有限性的矛盾,有必要实现"基础"课与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衔接互动。通过"基础"课教学内容专题化和日常思想政治教育模块化设置,实现二者教育内容和教育方式的多样互补,综合性立体式地解决学生成长问题。"基础"课与日常思想政治教育衔接互动也存在一些问题需要克服和注意。  相似文献   

12.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亟待增强的两种意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当前要提高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质量和水平,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亟待增强两种意识:责任意识和创新意识。责任意识是提高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质量和水平的前提基础,创新意识是提高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质量和水平的必要保证。责任意识主要体现为三种责任:社会政治责任、教书育人责任和科学研究责任。创新意识主要表现在三方面创新: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法创新和实践教学创新。  相似文献   

13.
全面提升传媒人职业素养、能力与责任的建议和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传媒人的媒介认知、评价与期待存在的问题,需要以新闻媒介的市场化、人本化、数字化转型的基本要求为契机,全面提升传媒人的职业素质与职业能力、职业态度与职业责任意识,需要对传媒人实施更新媒介观念的基础素养教育、新闻专业主义理念教育、媒介社会责任教育。  相似文献   

14.
当今中国从国家战略的高度部署、探索"基础"课的改革,然而在教学实践中"基础"课存在诸多问题。模拟法庭实验教学并不是法学专业教育的独享品,"基础"课引入模拟法庭实验教学不仅是可行的、必要的,而且是学生体验式教学的有效方式。实施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模拟法庭实验教学,可以有效实现"基础"课的教学目标,有助于解决"基础"课教学实践中面临的诸多困境,同时培养、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  相似文献   

15.
在当前反腐倡廉和党风廉政建设中要聚焦主业主责,纪委要转变传统工作方式、工作作风和工作职能,将监督、执纪、问责作为主要业务,切实落实责任追究机制。纪委监督责任实现受到责任意识不到位,责权不对等,责任考评体系不健全,法制不健全,利益集团干扰等因素的影响。在系统分析纪委监督责任实现困境的基础上,围绕突出"主业主责"的主题从增强责任意识,健全纪委责任考评体系,建立学习型组织,加强法制建设,完善公众参与机制等方面探讨纪委监督责任的实现路径。  相似文献   

16.
沈泉涌 《中华魂》2010,(11):30-30
领导就是责任。责任意识是领导干部党性修养、工作作风的试金石。领导干部的责任是多方面的,学习就是其中之一,而且学习是履行好领导科学发展、管理社会事务、应对突发事件等重要责任的基础和前提。  相似文献   

17.
一个重要的课题:提高社会责任意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责任意识即所谓责任、责任心和责任感,这是人们对自身行为负责的一种积极的主观意识,同时也是社会整体利益对每个社会成员的指令性要求。社会责任意识是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而对社会成员提出的政治、法律、道德和职业等方面的较高层次的要求。社会责任意识的实现可以协调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从而转化为个人及民族的进取精神,还可以成为振兴民族、富强国家的巨大动力。一个民族不可能没有责任感,一个人不可能没有责任意识,这是一个十分现实和具体的思想政治工作范畴。当我们深刻反思1989年春夏之交的北京反革命动乱,冷静观察纷繁多变的世界风云,积极投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大潮的时候,社会责任意识的教育已经毫无疑问地成为思想政治工作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90后"大学生作为当代大学校园里的主角、"象牙塔"的精英阶层,社会责任意识的强弱,不仅影响到大学生的个人成长成才,更影响社会、国家、民族的未来发展,这已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本文深入分析"90后"大学生社会责任意识的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从社会、学校、家庭、自身四个方面深入研究其内在原因,并且分认知、情感、意志、信念、行为五个方面探讨"90后"大学生社会责任意识培育的科学路径,以提升"90后"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更好地完善他们的个人素质,从而肩负起振兴中华的历史重任。  相似文献   

19.
思想道德修养课的性质与大学新生对"修养"课教师的期望,未来社会对人才的客观要求,决定了"修养"课教师更应具备高尚的人格魅力,承担<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在高校的先行责任.这种先行责任的实现,要求"修养"课教师必须具有孜孜不倦的求学精神,强烈的学生意识,高超的教学方法;成为学以立德、增智、致用的典范,可亲可敬可信可学的道德楷模,具有方法意识、运用科学方法的专家.  相似文献   

20.
通过"大学生职业生涯教育"课的课改实践与探索,我们意识到:"大学生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课、"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是有可能有机结合起来的。其结合的主线应是:对学生全面开展职业素质培养,重点进行励志教育与职业发展教育,将职业所需要的行为习惯纳入到教学实践中,并通过一个个训练任务,增强学生的职业意识与认知,使学生逐渐由校园人向职业人、社会人转化。在增强遵纪守法、增强情商、了解职场礼仪的基础上,塑造良好的职业形象,为毕业时成为一个合格的职场人,快速融入社会中打下良好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