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西方美学史上,形式主义美学一味强调美与"物"之间的关联,将形式美的根源归结于物的自然属性。康德形式美论将形式之美与人紧密相连,具有区别于传统形式主义美学的"人"的特质,主要表现为形式之美在于人的本质力的创造以及理想美的归属。就审美思维和审美主体的层面而言,康德形式美论对西方美学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  相似文献   

2.
美学重建首先面对的一个问题是美学的研究对象问题。在这一问题上,当今的中西方美学界可谓共同出现了一种"审美"转向。在美学对象问题上,如果说从古希腊至今的西方美学经历了一种从美,到(纯)审美,到艺术,再到(泛)审美的演变,那么建国以来至今的国内美学研究,则经历了一种从美与艺术到以美感经验为中心的美和艺术,再到以审美活动为主导的审美论的更为错综复杂的历程。我们的美学重建也正是以审美活动作为美学研究的对象和起点。坚持以审美活动作为美学研究的对象,可以防止那种预成论的美学观,可以使美学研究更具有包容性,也可以更好地克服美学研究上的主客分离的二元论。但美学的重建工作并不能仅靠转向审美"活动"来完成,而且还需要对"审美"概念本身进行反思和重塑,以期重构一种更具整合性的、能对各种审美活动包括自然生态审美、日常生活审美、身体审美、艺术审美等,既具有解释性,又具有批评性、构成性的美学基本理论。  相似文献   

3.
论谭峭的美学思想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唐末五代道士谭峭的美学思想,前承盛唐道教审美趣味,后启两宋道教审美风气。其至"乐"即"道"的辩证审美人生观,"感激之道"为核心的宗教艺术作用论,从"凤不知美"出发的审美标准差异说,强调"真信动人"的审美主体论,以及"忘弦匏知乐"的艺术技巧论,都对同时和后世道教美学有所总结、有所拓展,也对中国美学思想在两宋的转变和发展有推促之力。  相似文献   

4.
朱敦儒是南宋著名词人,从其诗词可以看出:他高度重视休闲的自由之价值,"出红尘"、"胸中无事"、"会良朋、逢美景"的休闲伦理观,展现了对人格美的推崇;他的人格美形态可提炼为"闲旷",并通过旅行、游猎,赏花、种植,弹琴、垂钓,饮食、睡眠等休闲活动选择审美方式,达到了高雅而非高蹈,通俗而不庸俗的美学境界。  相似文献   

5.
体育运动的美学特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了增强和提高自身的生存能力及征服和改造自然界的能力,人与体育运动发生了功利关系;人们用最新的思维方式和科学技术去研究考察体育运动,人与体育发生了认识关系;随着人们的眼光逐渐从人体转向自然界(劳动对象),随着人类审美能力的增长和提高,人们开始把观赏体育竞技作为一种获得愉快享受的方式,开始用美学的观点去看待它,人与体育运动发生了审美关系。体育美学的产生也就成为必然。人与体育运动的审美关系作为体育美学研究的内容,从创美关系上认识体育,通过体育审美经验的总结,可以加深人们对体育审美的特点和规律的认识,提高对体育美的感受能力、表现能力、创造能力和鉴赏能力,从而推动体育运动的发展。本文试图对体育运动的美学特征作一点尝试性探索  相似文献   

6.
中国传统美学思想内涵十分丰富,其思想精粹主要包括:中和之美、协调之美、和善之美、和合之美等和谐思维。“中和之美”是中华民族最高审美标准;“协调之美”是贯穿于中国传统美学思想始终的审美价值取向;“和善之美”是中华民族特有的审美思维方式;“和合之美”是中华民族特有的审美观。研究和弘扬中国传统美学的思想精粹,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7.
朱熹伦理美学的主要范畴是"文"和"美"。"文"在朱熹的学说中是个宽泛的概念,有众多的解说,但在朱熹美学中有自然美、社会美、艺术美等含义,几乎涵盖了朱熹美学中的所有审美现象。"美"在朱熹的著作中也有不同的解释,但与审美现象也有密切的关系。"文"和"美"共同组成朱熹伦理美学的核心范畴。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休闲的一般性质、特征的考察及将其置于审美的范畴进行考察,发现休闲与美存在着同构对应关系,因而休闲是一种美。从根本上说,休闲是人的理想生存状态和对生命价值的审美超越,所以又可以进一步说,休闲是关于人的生存状态和生命意蕴的美的形态。从生命美学的角度研究休闲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张二棍是近几年活跃在中国诗坛的山西优秀诗人,其作品内敛、干净、悲悯,具有特殊的审美意蕴和审美价值.张二棍诗歌多从底层视角展开,语言简洁、质朴,作品渗透着作家对"此在"现世的审视以及对生命深情的理解与悲悯.其作品美学风貌具体表现为:价值向度上"在世"与"超越"的悲悯之美,修辞策略上冷郁叙述与悲悯情怀的"张力"之美,美学风格上质朴、有力的精简之美.  相似文献   

10.
西方美学素有形而上学传统,后现代主义美学全面反形而上学,形成了诸如反本质主义、生活美学、身体美学等"形而下"的美学。后现代主义美学否定了审美的超越性,也就否定了美学自身。在这种情况下,需要批判后现代主义美学,重建现代审美形而上学。  相似文献   

11.
垂钓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 本文运用美学理论探讨了垂钓活动中的审美因素和审美创造; 论述了垂钓活动中的自然环境美、体育功能美、生活情趣美、技艺美、文学美与交谊美;有了这种审美认识, 人们就能在垂钓活动中自觉地按照美的规律进行现实美的创造  相似文献   

12.
"有生于微"作为儒家本体论思想,不仅包含了仁义思想、重情思想,同时也有着更为丰富的内容、更为有力的美学发生学意义。在美学上,古代儒家不仅形成了"美即善"之中和为美的伦理道德美学,也形成了"美即微"的形而上的审美追求。言简意赅、以小见大之发"微",情感表达的含蓄之幽"微",微显阐幽之精"微",惩恶而劝善的仁义之深"微",是儒家"微"美学思想的基本内涵。  相似文献   

13.
康德认为没有所谓"纯粹"的美学,从而隐约地表现出了对审美的实践维度的构想,但由于他拒绝赋予美学以一个外在的客观的目的而未能完成.黑格尔明确地予美以客观的目的,即"美就是理念的感性显现".但他的美学所表现的乃是一种哲学思维的理念,没有人人切实皆有的"感"、"觉"或"悟",不合审美的感性特质,审美的实践维度之建立的愿望仍然落空.中国传统美学则始终把涵养人人生命中所具有的道德实体"心"、"性"作为审美的客观目的,同时它给以人格修养工夫这样一个切实的实践理路,从而建立起审美的实践维度.  相似文献   

14.
实践美学从实践本体出发研究审美发生、审美本质等问题,克服了主客观论美学的某些局限,推动了中国当代美学的发展.实践美学混淆了哲学本体与美学本体的区别,说不清实践到审美之间的发展行程,实践创造不出"美本身"和全部审美对象."实践自由"说是一种新的形而上学的美学理论模式,无法说明审美的本质.实践美学缺失"形而下美学理论品格"和"形而下美学理论形态",并不是功能齐全和形态完整的美学理论.  相似文献   

15.
在中国文学史上,张志和的词作别具魅力,其深化了一个远离尘世的文学形象——"渔父",并使之广为流传。这与张志和身为道士,因而在文学创作中尽情运用了道教文化的哲学和审美因素有关,而高雅的人格形象,也使其美学思想独放异彩。张志和的作品《渔父词》、《玄真子外篇》充分展现了这种美学思想——寄情山水的淳朴之美、复归本真的质朴之美、超脱世俗的诗意践行之美。  相似文献   

16.
宋明理学具有向性情逼近的切实需要,从而打开了通向审美感悟之域的路径:理学文本的包容性、活脱性和开放性,使其走向了美学文本;宋明理学关于境界、品格、生生之德的论述具有浓郁的审美情调;宋明理学特别是心学对心与物的讲述,透出了由善而美的意义和韵味;白沙之学与阳明心学乃儒家以"乐"为中心的内圣之学的审美境界.  相似文献   

17.
敦煌遗书里保留了大量的用于忌辰设斋时念诵的佛教亡文。敦煌亡文将佛教义理与世俗民众心理需求完美地结合在一起,构建了一个以济度为功能导向的审美体系。这一体系是以佛教空观之美为基础、以净土理想之美为指向、以供养之美为手段、以伦理之美为辅助的佛教应用美学观念之集合。敦煌佛教亡文审美内涵的多元化,充分表明了佛教美学世俗化发展的趋势和进程。  相似文献   

18.
"清丽"与"沉郁"这两个美学概念在古代审美文化语境里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在晚唐五代词人韦庄的审美视阈里,"清丽"和"沉郁"作为一种审美积淀,深深影响了其美学取向。正是由于对"清丽"与"沉郁"的自觉追求,韦庄词在美学意蕴上,呈现出清疏秀逸的韵致美与沉郁苍凉的悲剧美。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以裘帕·拉希莉短篇小说为对象,研究其美学风格,认为其具有别样的优美。在文本中表现为:环境的静谧之美,叙事的含蓄之美,情感的节制之美。这一风格的形成,首先是其审美个性决定的:拉希莉沉静深思的性格、严谨的学术修养决定她的审美趣味近于内敛平和;印度民族性格、审美习惯和古典主义美学传统的间接影响使其审美趣味较为含蓄质朴、高雅柔和。短篇小说家契诃夫等人的创作也直接影响了她的美学风格,她在实践优美风格的途径上又迥异于契诃夫等人。  相似文献   

20.
中国现代美学体系是以"美的本质"问题为理论基点,以"美"与"美感"问题为两大基本向度而展开的现代知识学建构。范寿康对"美"的审美心理学讨论,吕澂对"美"的审美价值学讨论,徐庆誉对"美"的知识社会学讨论,以及戴岳、陈望道对"美感"问题的现象学、分析美学讨论,蔡仪对"美"与"美感"的科学主义讨论等,分别从审美对象与审美主体两个方面,为中国现代美学知识体系的建构奠定了根基,成为中国当代美学体系话语言说的原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