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欧洲文学史上 ,古典主义和浪漫主义是两个截然有别的文学流派 ,它们在文学理论、创作主张和创作方法上 ,存在着很大的区别。但单就德国文学而言 ,其古典主义和浪漫主义却有着相当多的相似和联系。究其原因 ,除了 18世纪风靡全欧的启蒙主义在德国没有多大市场外 ,还因为德国的启蒙主义文学缺乏独立的形态 ,是附着在德国的古典主义文学和浪漫主义文学之上的。 1797年是德国古典主义与浪漫主义的分野 ,从此 ,德国古典主义和浪漫主义在如何对待古典文化 ,如何看待文学与艺术的关系 ,如何理解民族性和文化传统等问题上 ,逐渐显示出了不同的思想倾向 ,并最终分道扬镳  相似文献   

2.
传统观点认为英国浪漫主义文学与古典主义是两元对立的。本文通过分析论证说明,英国浪漫主义对古典主义来说,是“后来者”,后来者本身中总是包含着一种对先来者的继承、反抗和超越。  相似文献   

3.
托马斯·厄内斯特·休姆是英美现代派诗歌运动的重要奠基者,但由于学术界对其思想体系特别是诗学观认识不足等原因,致使休姆未能享有其应有的“先锋地位”。休姆的诗学文论中影响最大的要属《浪漫主义与古典主义》,因为这篇文章暗含休姆主要的诗学思想。因而,解析休姆在这篇文章中所阐明的诗学观:一方面,他预言了古典主义诗歌的复兴,并表明其必要性与可能性;另一方面,他还阐明了“联想”这一古典主义诗歌复兴的“特殊武器”,优于“想象”的原因。笔者希望这一解读有助于宏观把握休姆的诗学观,对确立其在现代主义诗歌运动中之先锋地位亦极具意义。  相似文献   

4.
十九世纪法国浪漫主义绘画的美学特征及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法国浪漫主义绘画在19世纪西方画坛上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其鲜明强烈的个性、新奇多变的题材、表现力丰富的色彩,一扫古典主义绘画的僵化、教条,给19世纪的西方画坛带来强烈的震撼,并对后世的绘画艺术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论述了19世纪法国浪漫主义绘画的美学特征及其影响,并指出其局限性。  相似文献   

5.
192 8年梁实秋与郁达夫的“卢梭之争” ,涉及到西方浪漫主义在中国文化中的处境这一重大论题。双方对卢梭的不同评价代表了中国文化内部对卢梭及西方浪漫主义两种截然相反的态度 ,即儒学主流文化的否定性批判和贫士文化的肯定性接受 ;卢梭和西方浪漫主义在现代中国的尴尬处境是由中国文化的独特内在构成所决定的 ,郁达夫所代表的肯定性接受体现着时代的呼  相似文献   

6.
钢琴演奏风格是个非常重要和非常复杂的问题。巴洛克时期、古典主义时期 ,浪漫主义时期、近现代演奏风格各不相同 ,本文对此进行比较  相似文献   

7.
古典及浪漫主义时期西方音乐风格特点剖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音乐风格是作曲家的性情气质、思想感情和其所处时代社会思潮和风气的混合产物,主要由旋律、和声、节奏等因素决定.古典主义及浪漫主义时期,是西方音乐作品风格的成熟时期.该时期,音乐为人类历史写下了辉煌篇章,节奏随同与旋律、和声等要素得到了全面发展.通过对海顿、莫扎特、舒伯特等代表性音乐家的作品进行剖析,可以归纳出古典及浪漫主义时期西方音乐作品的风格特点.  相似文献   

8.
舒曼作为一位浪漫主义音乐大师,有其独特的音乐风格。舒曼的钢琴套曲《狂欢节》富于深刻的思想内涵,在艺术表现手法上别具一格,体现出鲜明的浪漫主义特征。  相似文献   

9.
在梁实秋的文学思想系统中,古典主义是与浪漫主义相对立的文学精神,古典主义文学是“少数天才”作家以模仿理想的、普遍的人性的方式创造的,内在地表现为一种伦理价值并通过“有纪律的形式”来实现。梁实秋对古典精神和经典文学创作的倡导,虽然在激进的革命年代只是一种文学乌托邦,但仍不失为对时代文学的有益制衡,是中国现代文学理论建设中一种独特的话语。  相似文献   

10.
梁实秋以《雅舍小品》为代表的散文创作从创作动因、表现内容到创作特色,俱卓然自成一体,这在他是不得不弃却文学批评和社会批评的依然的文学表现,以散文寄托作者古典主义文学理想和毅然追求。  相似文献   

11.
康德力图调和古典主义与浪漫主义的矛盾 ,但是康德对法规、理性、趣味、道德等古典主义艺术原则的强调实际上压倒了他对天才、想象、自由等浪漫主义艺术品格的推崇 ,古典主义的艺术原则已构成了对浪漫主义艺术品格的解构和否定。康德在不自觉中偏向了古典主义而非浪漫主义 ,这才是康德艺术观的本来面目。时代环境、传统教育以及他个人的性格气质造就了康德的这种古典主义的偏向。  相似文献   

12.
海德格尔的存在主义是20世纪西方最重要的哲学思想之一,当他的本真生存哲学碰到了19世纪浪漫主义诗人华兹华斯的《水仙》,毫无疑问会燃起剧烈的火花。华兹华斯的《水仙》用清新、质朴的语言道出了浪漫主义诗性生存最深刻的情感,在存在哲学的关照下将本真生存的分裂性和救赎性昭示出来。  相似文献   

13.
《拉辛与莎士比亚》成书于19世纪20年代波旁王朝复辟时期。当时的法国社会已经经历了大革命、共和国和拿破仑第一帝国的洗礼。法国经济已经踏上了近代资本主义的列车,去而复返的封建王朝统治因而更加令人窒息。重新登上政治舞台的封建贵族极力扭转却难挡其没落之势。这样一个逆时代潮流而动的阶级,自然不会给文坛带来任何新鲜的力量。他们在文艺上仍顽强固守古典主义的领地,企图借以封建全盛时期的文艺来掩饰其没落之势,并以此压制反映时代发展的新文学。这种新古典主义最突出的特点就是极端的形式主义。  相似文献   

14.
20世纪20年代创办的《大公报·文学副刊》对法国文学的研究具有很强的目的性与针对性。《大公报·文学副刊》对法国古典主义和浪漫主义均有批判与质疑,并在此基础上展开了对话;对启蒙主义的代表人物伏尔泰与卢梭的思想和艺术风格进行了比较研究,揭示了二者之间的异同。  相似文献   

15.
雨果通过自己的作品所塑造的人物被异化以及异化的种种可鄙又可恶的行为来反异化;同时也通过对完美人性的热情歌颂和宣扬,表现人道主义的进步力量。雨果本着人道主义的基本信念去批判统治阶级的残暴和腐朽,揭露封建制度的黑暗。他的人道主义的进步性,十分突出地反映在他强调文学的人民性立场。  相似文献   

16.
通过分析小说《法国中尉的女人》中自然环境的浪漫主义描写,女主人公莎拉的乐观主义精神及其执着地追求理想的主题,探究了小说所具有的浪漫主义色彩。  相似文献   

17.
17世纪上半叶,法国批评家从意大利学者那里继承了古典主义诗学原则,并将其僵化为一系列教条,这些教条对西欧戏剧理论影响巨大。17世纪末复辟时期,英国批评家托马斯·莱默完全用古典主义诗学原则衡量莎士比亚的作品,对莎士比亚多有贬抑。他的观点激起了英国批评家的民族情绪,德莱顿、戈尔登等人对莱默的反驳不仅巩固了莎士比亚在英国文坛的地位,也为英国戏剧突破古典主义束缚奠定了理论基础,其中的某些观点甚至成为浪漫主义诗学的先声。  相似文献   

18.
长期以来《庄》、《骚》一直被人们相提并论 ,是由于作为浪漫主义作品 ,它们具有某些共同特征 :首先 ,都表现出一种奇幻超绝的非凡想象力 ;其次 ,显示出一种不屈于世俗的独立不群的人格和为理想而斗争的浪漫主义精神 ;再次 ,在艺术手法运用上也有许多相似之处。但《庄》、《骚》又有很大差异 ,首先 ,构成它们浪漫主义精神的思想基础不同 ;其次 ,在思维方式上也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19.
<浪漫主义的中国根源>证实中国的园林(建筑)观或审美观在16~18世纪推进并促成了欧洲的"浪漫主义转向".其间,坦普尔和钱伯斯虽是两个关键人物,但欧洲人的"期待视野"制约了他们对中国审美观的理解,误读也就在所难免.本文力图通过评述,以辨清他们之间的异同.  相似文献   

20.
在赛珍珠的小说《母亲》中,母亲是一位具有乐观主义精神的坚强女性。虽然备受生活的打击,但天生乐观的母亲很快重获生活的勇气。女主人公的乐观主义精神、象征等浪漫主义艺术手法的运用以及讴歌大自然的浪漫主义主题,使《母亲》这部小说成为浪漫主义的经典之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