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文章以1980年中国心理学工业心理学专业委员会的成立,作为中国开始系统引进和发展管理心理学的标志,回顾了我国管理心理学25年来的发展历程,并指出了管理心理学所面临的研究前景:社会经济转型中的组织变革与发展,人力资源系统的开发,组织文化与学习模式的研究,经济心理与国家金融安全的研究。另外,还对我国管理心理学的发展提出了建议:重视理论问题的研究,加大研究投入,走理论创新与应用开发相结合的道路;走中国化的道路;管理心理学家应加强与其他领域专家合作。  相似文献   

2.
随着体育运动科学技术的飞跃发展,越来越多的人们开始把心理学运用到体育学中,运用心理学研究教学对象的心理活动,掌握学生在体育教学中的心理活动特点,使体育教学向更科学化更完整的方向发展。其中,全面传授体育科学的基本知识,就必须注重心理学思想与方法的引用,用心理学的观念来引导体育教学。上好体育课,教师不但要有全面的理论知识、教学能力,而且还要掌握体育运动心理学和学生参加体育活动的心理规律。教师只有准确地掌握并重视了心理学知识的运用,选择适合学生心理特点的教学,才能圆满地完成教学任务。  相似文献   

3.
张文新教授,1962年生于山东省青州市。1992年山东师范大学教育系普通心理学专业研究生毕业,获硕士学位。1998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发展心理学研究所,获博士学位。现任山东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心理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社会兼职有:中国心理学会学校心理学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教育学会儿童心理与教育专业委员会理事、团中央中国青少年研究会理事。张文新教授的研究领域为儿童青少年个性与社会性发展,重点研究课题有儿童青少年的攻击与欺负行为、儿童的社会认知与社会互动、家庭与儿童青少年的发展等。他先后主持并完成全国教育科学…  相似文献   

4.
从体育运动的起源与发展可以看出,舞蹈始终是体育运动不可分割的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既是体育运动起源的初级形式,又是体育发展过程中某些高级形式的体现。没有舞蹈,就没有完整的现代体育动动。通过对舞蹈艺术在我国古代及现代体育运动中的地位和作用的探讨,阐述了舞蹈艺术对体育运动起源与发展所产生的深刻影响。而且,它还将继续担当促进现代体育运动发展的重要角色。  相似文献   

5.
江苏省行政学院教授邓东惠是一位著述丰富的心理学专家。她的《实用社会心理学》、《人事心理学》、《宗教情感》等论著均以独特的视角开辟了心理学研究的新领域,在当代中国心理学研究中有其特有的位置。最近她又为读者奉献了一本具有开拓意义的新作─—《市场经济心理学》(天津人民出版社出版)。这是一部很有特色的心理学专著,它不仅以全新的理论体系填补了当代中国心理学研究中的一块空白,而且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研究与解答了市场经济条件下人们所面临的迷们和困惑,为市场经济体制下社会与民众心理活动的建构与调适提供了难得的参…  相似文献   

6.
本文是作者继发表在《心理学报》1979年第二期上的研究报告《对一次认识发展过程的分析研究》之后,提出的第二篇文章,阐述了作者对以辩证唯物主义为指导思想的心理学的对象和方法的看法,是值得重视的。  相似文献   

7.
<正>2016年12月3日,由中国新闻史学会、全国出版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全国高校出版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主办,河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承办,《河南大学学报》编辑部、《中国出版》《中国编辑》等杂志社和河南大学出版社、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协办的"中国新闻史学会编辑出版研究委员会成立大会暨河南大学编辑出版教育30年高层论坛"在河南大学金明校区召开。  相似文献   

8.
鲜昭永,男,1937年生,四川省仪陇县人。1964年毕业于成都体育学院体育教育专业本科。同年分配去山西,先后在中学,体委体校和山西师范大学任教。1984年调入重庆师专,曾担任体育系主任,现任教育科学研究所所长、教授、校学术委员会委员、学报编委、四川省心理学会理事和重庆市体育科学学会理事。曾任民盟永川市委副主委等职。鲜昭永教授已从事教育工作40余年,既有体育实践,又有理论造诣,主要研究方向为体育心理,其主要成果有:主编《学校体育心理学》,参编《高中各科学习方法指要》等书;公开发表论文《模仿与技能学习》(中国教育…  相似文献   

9.
在高等师范院校中,体育、艺术专业相对于其他专业而言,其学习内容、学习方法有着自身的独特性.这一独特性对体育、艺术专业学生的学习方式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公共心理学》教学必须从体育、艺术专业学生的学习心理特点出发,因材施教,方能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0.
在高等师范院校中,体育、艺术专业相对于其他专业而言,其学习内容、学习方法有着自身的独特性。这一独特性对体育、艺术专业学生的学习方式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公共心理学》教学必须从体育、艺术专业学生的学习心理特点出发,因材施教,方能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1.
刘永芳教授,男,1964年生于河南省武陟县,1995年毕业于华东师范大学心理学系,获博士学位,现为山东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教授、基础心理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导师和学科点负责人,山东省心理学会副理事长,省级中青年学术骨干、学科带头人培养对象。 刘永芳教授长期从事普通心理学和认知心理学的教学和研究工作,曾参加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记忆研究”、国家教委人文社科项目“心理学方法论与方法”等课题的研究工作,著有《归因理论及其应用》、《人格评价》等专著,在《心理科学》、《心理学动态》等国家一级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  相似文献   

12.
信息集萃     
山西省直机关老年人体协游泳专业委员会成立2006年11月28日,山西省直机关老年人体育协会游泳专业委员会成立。该委员会下设办事组、教练指导组、财务管理组、医护保健组和文体指导组,现有会员183人。在当天的成立大会上,通过了《山西省直机关老年人体育协会游泳专业委员会管理规定》,宣读并通过了组织机构的人员名单。(本刊记者摄影报道)!2006年11月8日,山西省农业厅召开离退休人员座谈会,认真学习贯彻中共中央组织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离退休干部党支部建设工作的意见》。(李天才李运生)山西省国家安全厅多功能老干部活动中心竣工为切…  相似文献   

13.
公共心理学教学改革与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自1979年高校恢复公共心理学课以来,围绕如何上好这门课展开的讨论一直没有间断过。90年代初期,《心理学报》和《心理科学》等学术杂志连续刊发多篇这方面文章,公共心理学教学改革再度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我们在借鉴国内外先进教学经验的基础上,从1994年起在体育系公共心理学教学工作中,在心理学教学方法改革和加强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两方面进行了初步探索,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4.
本文阐述了体育心理学和运动心理学的产生和发展,分析了两者之间的区分和联系,并以基本概念、研究任务、研究范围等方面作了系统的探讨.  相似文献   

15.
本文对阳光体育运动下中学生体育教育的实施途径进行了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对在我国中学生中实施阳光体育运动进行对策性思考。  相似文献   

16.
名家风采     
邬焜教授,男,1953年10月生,河北涞源人,西安交通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博士生导师,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享受者。现任中国辩证唯物主义研究会理事,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复杂性与系统科学哲学研究会理事及学术委员会副主任,陕西省价值哲学学会副会长,陕西省哲学学会常务理事及辩证唯物主义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陕西省自然辩证法研究会理事,《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科学技术与辩证法》、《系统科学学报》杂志特邀编委等。邬焜教授是我国从事信息哲学研究起步最早的学者之一,现已出版专著10部:《哲学信息论导论》(陕西…  相似文献   

17.
对高校推进“阳光体育运动”的思考与展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分析了影响阳光体育运动和大学生课外体育锻炼开展的几种不利因素,提出了对高校推进《阳光体育运动》与搞好大学生课外体育锻炼的展望,以期为推动高校阳光体育运动深入广泛地开展,促进大学生终身体育思想的确立与体质和健康水平的不断提高。  相似文献   

18.
基本简历:唐孝祥,男,1965年生,湖南部阳人,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华南理工大学教学名师;先后在南开大学哲学系(美学专业)、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历史与理论专业(建筑美学方向)获硕士学位、博士学位;兼任中国民族建筑研究会民居专业委员会秘书长、第一届广州市城市规划委员会委员、国务院学位办特聘评议专家、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评审专家、《南方建筑》编委、《华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编委、《昆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委等。  相似文献   

19.
体育运动的美学特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了增强和提高自身的生存能力及征服和改造自然界的能力,人与体育运动发生了功利关系;人们用最新的思维方式和科学技术去研究考察体育运动,人与体育发生了认识关系;随着人们的眼光逐渐从人体转向自然界(劳动对象),随着人类审美能力的增长和提高,人们开始把观赏体育竞技作为一种获得愉快享受的方式,开始用美学的观点去看待它,人与体育运动发生了审美关系。体育美学的产生也就成为必然。人与体育运动的审美关系作为体育美学研究的内容,从创美关系上认识体育,通过体育审美经验的总结,可以加深人们对体育审美的特点和规律的认识,提高对体育美的感受能力、表现能力、创造能力和鉴赏能力,从而推动体育运动的发展。本文试图对体育运动的美学特征作一点尝试性探索  相似文献   

20.
对公共课《心理学》教学改革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公共课《心理学》教学改革的思考王世梅《心理学》在我国的师范院校是一门公共必修课.但是.作为公共课的《心理学》在我国目前还没有统编教材.就我们所了解的一些学校的教学内容来看.基本上都是讲《普通心理学》的基本框架.这些内容一般是作为心理学专业的一门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