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英国都铎王朝早期君主凭借强大的君主权威,增加王领面积,没收修道院地产。随着封建收入减少、战争因素等造成的财政开支加大,"土地财政"成为都铎君主弥补财政短缺的重要手段。从16世纪三十年代末期开始,都铎君主实行"土地财政"政策。在这一过程中,土地从教会和国王处转移到世俗贵族等有产者手中,英国王室丧失了财政独立的基础。从长远来看,肇始于亨利八世时期的"土地财政"政策是一种竭泽而渔的敛财手段,为17世纪斯图亚特王朝时期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爆发埋下了隐患。  相似文献   

2.
英国都铎王朝时期,在各种社会和因素的促使下,土地占有形态及结构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这种变化不仅蕴育着土地占有权与土地所有权相分离的趋势,而且以乡绅、约曼为主体的大土地占有结构又取替了以广大公簿农为主体的小土地占有结构,并与现存的大土地所有制相结合构成了都铎王朝土地关系的基本特征。这种土地占有权的变革为英国农业从封建小生产向资本主义大规模经营的过渡提供了有利条件,从而大大促进了英国当时农村经济的变革与发展。  相似文献   

3.
16世纪,都铎王朝正处于由封建社会向近代社会的转型时期。转型时期的都铎王朝在许多方面都具备了近代特征,就赋税而言,都铎时期议会逐渐掌握了税收大权(包括赋税的征收及使用),由此,近代英国赋税来源于议会。在赋税的使用方面,随着战争费用的增加及政府日常开支的扩大,议会授权税由主要用于战争和防卫转向政府日常开支和社会福利支出。  相似文献   

4.
都铎王朝统治时期是英国近代宪政发展的重要时期.在此期间,强大的王权保证了强大的民族国家的形成;势力日益增长的议会是对王权的制约力量之一,并渐渐成为贵族争取自由的平台;经历了宗教改革之后的教会退出政治舞台,标志着中世纪的结束.英国宪政的各种根源在都铎王朝时期已经有了各自的基础.  相似文献   

5.
都铎王朝(the Tudors)时期,英国进行了轰轰烈烈的宗教改革运动,自亨利八世到伊丽莎白一世的数十年间,英国王室的宗教政策虽有起伏变化,但是民族利益至上是其基本原则。它通过世俗封建专制君主要求加强中央集权与资产阶级要求自身发展相结合而表现出来。为了反对共同的敌人——西班牙及它控制下的罗马教会,这两个阶级联合起来,它们之间有斗争,而且愈到都铎王朝后期,斗争愈加尖锐。但是,他们在共同利益下的联合,是英国这场宗教改革运动的基本内容。  相似文献   

6.
理查德·胡克作为英国宗教改革时期的神学思想家和政治思想家,他所构建的“基督教国家”不仅为迈向现代民族国家的都铎王朝的教会和国家的合理关系做了论证,还为都铎王朝的混合性政体做了辩护,而其为伊丽莎白统治时期的都铎王朝所做的充满矛盾的合理性论证源于他的民族主义情结.对胡克的“基督教国家”的意义和局限所作的反思,有利于深化对现代民族国家的理解和认识.  相似文献   

7.
伊利莎白一世(1558—1603)统治时期是都铎王朝专制君主政治统治的鼎盛时期,也是英国原始资本积累极为重要的时期,封建社会母胎内资本主义因素急剧增长时期和封建主义经济激烈变动时期。在这种社会经济急剧变动中,展现出两个不同的世界——天堂与地狱。本文试就统治阶  相似文献   

8.
都铎王朝(一四八五——六○三年),是在英国红白玫瑰战争以后建立起来的一个封建王朝,共历时一百多年。在这一百多年里,英国社会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它从一个离心分散、不统一的中等国家,一跃而成为了欧洲强国。英国的经济从此取得了持续长足的进展,海军实力得以扩大和加强;在意识形态领域里,进行了轰轰烈烈的宗教改革运动;在专制王权支持下的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结成了初步的政治联盟。凡此种种,便是都铎王朝在英国历史上所留下的烙印,且具有其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都铎王朝时期,英国商业领域发生了一系列的变革,促进了商业的迅速发展:经济条件的质变是其社会前提;上层建筑的理性化为其提供制度条件;阶级架构的转变为其提供社会基础;文化观念的转变为其提供了精神动力。  相似文献   

10.
都铎王朝到早期斯图亚特王朝时期是英国社会转型时期,整个社会发生着急剧变化,城市的变化尤为突出。为适应这种变化,王国政府出台了许多法规和文告(proclamation),学界论及较多的是限制下层民众。在詹姆斯一世和查理一世时期,国王曾三番五次颁布文告,限制乡村贵族在城市尤其是在伦敦兴建、租赁住宅,而且颁布文告命令业已居住在伦敦的乡村贵族及官员返回其原居地。结合当时的社会背景解读相关文告,旨在揭示当时英国政治、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某些特点。  相似文献   

11.
都铎王朝到早期斯图亚特王朝时期是英国社会转型时期,整个社会发生着急剧变化,城市的变化尤为突出。为适应这种变化,王国政府出台了许多法规和文(proclamation),学界论及较多的是限制下层民众。在詹姆斯一世和查理一世时期,国王曾三番五次颁布文告,限制乡村贵族在城市尤其是在伦敦兴建、租赁住宅,而且颁布文告命令业已居住在伦敦的乡村贵族及官员返回其原居地。结合当时的社会背景解读相关文告,旨在揭示当时英国政治、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某些特点。  相似文献   

12.
都铎王朝是英国历史上一个发生急遽变动的重要时期。社会各方面的变动使英国济贫的特征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由神恩济贫走向世俗济贫。世俗济贫更多注重区别对待 ,对安定秩序的渴求和资本观念的增强是这一新特征形成的内在要求。本文从思想动机、政府立法和社会行为等三层面分析英国济贫中区别对待这一特征的形成和完善 ,从而指出区别性济贫是英国由传统社会向近代过渡的重要变革源泉  相似文献   

13.
图书审查的历史是人类文明史的一部分,其形式因时空而异。近代早期欧洲的图书审查与印刷出版业的兴起、新君主政体的确立、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密切联系在一起。英国的图书审查开始于都铎王朝,也发展完善于都铎王朝,探讨都铎王朝时期的图书审查制度,有助于我们更好地把握英国书报审查制度发展的脉络,深入理解其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14.
中世纪一直被称作是"黑暗的时代",在英国这一时期指1066年诺曼征服到都铎王朝建立,历四百余年。英国在中世纪时期和欧洲大陆国家一样,由于受到基督教女性观的影响,妇女的地位一直比较低下。然而进入14世纪以后,英国妇女的地位有了显著的变化,由于瘟疫特别是黑死病、战争以及沉重赋税等因素影响,英国妇女有了从事经济活动的可能性和必要性,英国妇女经济地位的改变对英国中世纪后期社会的转型也产生了一系列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都铎王朝统治时期,有关遗嘱捐赠法令的出台改变了国王遗嘱捐赠的诉求和方式、规范了国王遗嘱捐赠的执行。亨利八世统治时期《遗嘱法》和《解散学院法》等法令改变了国王遗嘱捐赠不动产的方式,也降低了他们对于以遗嘱捐赠换取祈祷服务的需求。执行国王遗嘱捐赠过程中,围绕捐赠土地租赁和捐赠土地收益归属等问题产生的纠纷,因1536年《用益法》赋予遗嘱捐赠受益人等起诉权而基本得以顺利解决,提高了国王遗嘱捐赠的执行效力。处理这些纠纷时出现的法令、有关萨伏伊医院的判例和温莎圣乔治小教堂判例等,为类似捐赠案件提供了可供参考的标准,促进了捐赠法令的完善。这有助于我们认识都铎王朝后遗嘱捐赠的程序、方式和相关诉讼原则的发展,拓宽我们认识英国经济社会转型时期捐赠法令和判例变迁的视角。  相似文献   

16.
都铎王朝(公元1485—1603年)在英国历史上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王朝,在其统治时期是英国资本主义因素蓬勃发展的时期。本文试就其奠基人亨利七世的历史地位作初步的探讨。一、亨利七世所处的时代及其所具有的性格 15—16世纪初期,正是英国资本主义因素在封建主义母胎中开始发展的历史时期。这时封建主贵族与资产阶级正处于势均力敌状态,亨利七世则扮演着中间调停人的角色,并且还常成为创造英国资本主义发展的条件的帮凶。处在这样从封建主义向资本主义过渡时期的历  相似文献   

17.
论伊丽莎白一世的外交政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伊丽莎白一世是英国史上都铎王朝的末代君主,她所处的时代是西欧封建制度向资本主义过渡的关键时期。在此期间,伊丽莎白采取现实主义态度,在对内全面推行改革的同时,积极开展外交攻势,从而提高并发挥了英国在国际事务中的地位与作用。本文仅就伊丽莎白统治时期外交政策制定的历史条件、实施过程及其意义加以略述。  相似文献   

18.
都铎晚期和斯图亚特早期英国地方官职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都铎王朝晚期和斯图亚特王朝早期,英国社会发生着巨大的变化,伴随着中央权力的集中,地方官职也相应地发生着变化。国内史学界对这一时期的地方官职的系统研究较少,有的地方官职的名称都未曾见到过,更谈不上对其职责的认识。而且,在这一时期,新的地方官职开始出现,旧的地方官职的部分职能被他人所取代;地方官职的结构和功能出现了新的特点。阐释清楚地方官职的问题,对于我们全面认识这一时期英国的尤其是英国地方层面的政治、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变化是有意义的。  相似文献   

19.
英国都铎王朝时期的 4位君王的婚姻都有其不同的特点 :亨利七世是结束内战、寻求和平的婚姻 ;亨利八世是内政外交及个人感情兼而有之的婚姻 ;玛丽女王是为了信仰的婚姻 ;伊丽莎白是终生陪伴王位的婚姻。这些既反映出他们婚姻背后复杂的政治背景 ,也反映出这一时期英国封建国家的政治走向与特征  相似文献   

20.
19 世纪是拉美出口经济发展和经济结构向资本主义过渡的时期。有关国家的自由派政府实行了类似英国资本原始积累时期的改革政策,没收了教会的土地,对印第安人村社土地实行了私有化,但并没有完成农业资本主义的改造,原因是自由派代表了从事出口经济的大地产主的利益,改革没有触动半封建的大地产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