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哲学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如车之两轮,不可残缺;哲学社会科学也是生产力;要真正重视和大力发展哲学社会科学,充分发挥哲学社会科学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
记得黑格尔在《法哲学原理》一书中曾把哲学喻为从傍晚时候才起飞的密纳发的猫头鹰,意思是说,哲学只能对已发生的事件作事后的总结,却不能同步地思考现在,更不能超前地探索将来。在黑格尔已经逝世一个多世纪的今天,世界已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哲学再也不能以黑格尔的方式仅仅沉湎在对历史的回忆和返观中了,哲学不应该把自己的轴心安置在过去,而应该安置在现在,安置在未来,它的视域应该有一个哥白尼式的转折。  相似文献   

3.
能不能解决好发展问题 ,直接关系人心向背、事业兴衰。解决好发展问题 ,一要坚持历史唯物主义 ,牢固树立发展高于一切的思想 ,切实把发展作为我们的“第一要务” ;二要坚持系统的整体性、综合性 ,树立全面发展观 ,促进我国社会的全面协调发展 ;三要把握事物的相互联系 ,树立长远发展观 ,努力实现短期发展与长久发展的有机统一 ,谋求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协调与和谐 ;四要坚持群众史观 ,充分相信和依靠人民群众来谋求发展。  相似文献   

4.
关于发展文化产业的哲学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关于发展文化产业的哲学思考谢名家过去,我们对文化形式、内容及现象,只是在传统的涵义上予以考察,而未纳入生产范畴,从产业化的角度进行研究就更少了。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繁荣社会主义文化事业的今天,有必要对文化进行新的思索,对其走向进行新的探究,以期更...  相似文献   

5.
中国哲学关于终极关怀的思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近几年来,终极关怀问题受到人们的重视。终极关怀的问题也就是精神生活的最高追求,学术研究的最高目标的问题,确实具有重要的意义。中国古典哲学中有些思想可以说是关于终极关怀的思考,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兹述其要。  相似文献   

6.
7.
《文史哲》1981,(6)
<正> 《柳泉》是一个综合性的文艺季刊。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贯彻“双百”方针,提倡题材、体裁、风格的多样化。它立足本省,面向全国,突出山东地方特色。《柳泉》以发表中、短篇小说为主,还发表诗歌、散文、报告文学、电影文学剧本、童话、寓言、民间故事和美术、摄影等作品;每  相似文献   

8.
杨燕 《理论界》2008,(10):112-113
关于发展的哲学范畴,本文强调事物由简单到复杂、由旧质到新质的运动变化并不都是发展;对发展的理解,有事实描述和价值描述两个不同的维度;在微观和宏观领域,还存在有待进一步验证和研究的问题。现代发展应处理好自然发展和人类发展、局部与整体、眼前与长远的关系。对发展的评价要做到道德评价和功利评价的统一,经济效益标准和社会效益标准的统一,公平性原则和持续性原则的统一。现代发展应是可持续发展、合理发展。  相似文献   

9.
刘国明  傅冰 《中州学刊》2007,(5):192-196
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的《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参照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建构世界文化标识的方法,可以从哲学角度对河南文化产业发展做出一些思考与探索。一是文化产业发展要符合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与建构发展创新文化标识的否定之否定规律,二是文化产业发展的宏观计划手段与微观市场手段的"对立统一"规律,三是文化产业发展与文化事业发展的"质量互变规律"。  相似文献   

10.
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当前哲学研究工作的重大课题。马克思和恩格斯一百年前为我们奠定的哲学理论,由于现代科学研究提供了崭新的成果;现代社会发展出现了全新的关系;我国体制改革提出了种种现实问题,在今天,需要获得相应的发展。这不仅足历史前进的必然趋势,也是作为时代精神精华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本身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11.
何为中国哲学——关于如何理解中国哲学的若干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如何理解"中国哲学"与如何理解"哲学"无法分离。哲学作为智慧之思不同于特定的学科,但近代以来又获得了某种学科性。同样,对性与天道、成己与成物的无穷追问,赋予中国哲学以不同于具体知识领域的深沉内涵,而当这种追问被纳入作为现代知识谱系之一的哲学史并成为其考察对象时,它同时也被赋予了某种学科的形式。作为历史中的哲学,中国哲学既表现为在历史演化过程中逐渐凝结的不同哲学系统,并相应地呈现为可以在历史中加以把握、考察的对象,又是在历史过程之中不断形成、延续的智慧长河;前者使之具有既成性,后者则赋予它以生成性。就中、西哲学的关系而言,中西之辩不仅是空间性、地域性的问题,而且更内在地隐含着时间性、历史性的内涵。中国哲学在当代的延续与近代以前的不同在于:它同时也是中国哲学不断参与、融入世界哲学的过程。  相似文献   

12.
毒品泛滥是近代中国最为严重的社会问题之一 ,它一直伴随着近代中国的始终 ,给近代中国带来了深重的灾难和广泛而深刻的影响。对于这一重要课题 ,学术界长期未予以应有的重视 ,直至近几年来才有所涉及。由蒋秋明、朱庆葆所著《中国禁毒历程》一书 (天津教育出版社 1 996年版 ) ,是建国以来第一部系统研究历届中国政府禁烟禁毒的学术专著 ,为拓展和深化这一学术领域的研究做了一件极有价值的基础性工作。该书以近代中国历届政府的禁毒法规和施禁举措为主线 ,但并未停留在阐释禁毒法规和施禁举措的层面上 ,而是在现实社会环境中 ,深入剖析这些…  相似文献   

13.
中国的现代化经历了一个坎坎坷坷、曲折漫长的历史过程,反思这一历史过程,总结其中的经验和教训,对正处于转型时期的中国来说是十分重要的。目前,中国的各项改革都到了关键时期,为了使改革能够顺利进行并最终获得成功,从而真正实现社会主义的现代化,必须对现代化所走过的道路进行哲学探索。总结历史固然迫切,预测未来更显重要,而在历史的回顾中展望现代化的前景,则理应纳入中国哲学家的视野。对这一问题做出系统的、全面的剖析并最终给以正确的解答,无疑应该而且必须是当代中国哲学的首要任务。最近,拜读了由黑龙江人民出版社出…  相似文献   

14.
中国听证制度改革和发展是历史的必然,从实践的客观性、能动性和社会历史性三个方面出发,可把中国听证制度实践活动概括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和谐发展.发展中国听证制度,应倡导试验精神,独立思考,推进听证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以实践作为检验听证制度的客观标准.中国听证制度是一个多次实验,反复再认识的辩证发展过程,因此,应弘扬求真务实精神,反对形式主义,以人民群众满意作为价值评价标准,最终建立中国式的听证制度.  相似文献   

15.
创造学在中国的发展历程及其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红 《学术论坛》2006,(2):36-40
创造学自20世纪80年代初引入我国以来已有20年的发展历程。文章对创造学在我国的引入、产生与发展的各个方面作出了回顾与总结,并对该学科发展中的一些热点与重点问题作出了初步的分析、评价。  相似文献   

16.
黑格尔美学给中国美学和艺术史研究提供了一个模板,尤其是他关于象征、古典、浪漫三种艺术形态的发展演变的论述,启发了中国现代美学和艺术史研究。在中国艺术的发展进程中,我们可以看到与黑格尔理论相吻合的地方,比如在同一种艺术门类内部,基本上遵循黑格尔所揭示的由空间向时间发展的规律。但是,黑格尔的理论无法解释中国艺术史上由一种艺术门类向另一种艺术门类的发展,它遵循的是由时间向空间发展的规律,从而颠倒了黑格尔的理论。当我们将黑格尔与颠倒的黑格尔结合起来,处理好它们之间的关系,就能够更好地揭示中国艺术史的复杂性和独特性。  相似文献   

17.
概括而言,作为现代学科的中国哲学,走过了一条以“哲学在中国”为逻辑起点并不断向“中国的哲学”生成的道路。百年来中国哲学的一个重要成就,就是展示了一种不尽同于西方哲学主流传统的哲学形态。面向未来的中国哲学,应当根本改变迄今为止在相当程度上依然将西方哲学等同于人类哲学之共相的状况:一方面,还西方哲学作为人类哲学殊相之一的本来面目;另一方面,通过深入、系统地开掘出中国哲学不尽同于西方哲学的智慧精神以进一步丰富哲学的内涵,不仅凸显并同时涵容中西哲学之基本精神以及作为人类哲学之共相的哲学特质,而且在人类哲学之一般的高度上,确立中国哲学与西方哲学平等齐一的人类哲学殊相之一的地位。为达此目标,中西哲学之间应当达成双向互动的“诠释圆环”。  相似文献   

18.
关于当代中国民族精神的哲学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朱文华 《兰州学刊》2004,3(3):57-59
本文在考察当代中国民族精神现状及其成因的基础上 ,认为当代中国正在汇入全球化潮流是当代中国民族精神生成与发展的现实根据 ,因而在此基础上建构当代中国民族精神必须坚持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民族精神与传统文化、民族精神与他国文化相统一的原则。  相似文献   

19.
中国文化现代化历程的哲学省思   总被引:27,自引:0,他引:27  
本文对中国文化现代化的发展历程做了总体的回顾与评析。作者认为 ,对现代性的追求构成了中国文化现代转型的基本思想主题 ;就发展演进的内在逻辑而言 ,现代中国文化走过了一个现代化的价值理想从“外在冲击”到“内在转化”的过程 ;中国文化现代转型的主要成就包括在特殊的历史条件下延续中国文化之民族慧命、在一定程度上使中国文化具备了现代文化的价值取向与思想框架、中国文化的世界化迈出了坚实步伐等三个方面 ;人类文化发展中后现代转向的出现在使中国文化面临两难困境的同时亦为其进一步开展提供了新的机遇 ;面向 2 1世纪 ,中国文化必须通过新的综合与新的创造 ,切实完成既实现价值系统从前现代向现代的转换又超越西方式现代性的双重任务。  相似文献   

20.
中国传统天人哲学的思维样式发生于原始社会,它的起点是原始社会早期图腾崇拜中表现出来的“天人自然”观念。 早期图腾崇拜是对神秘的自然物的崇拜。我们在仰韶文化、马家窑文化以及龙山文化的器物上所看到的蛇、鸟、蛙、鱼等自然物的图饰,便是这种早期图腾崇拜的孑遗。事实上,这种纯自然物的崇拜在旧石器时代就已经出现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