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汉语文言中定中短语作谓语是比较普遍的语法现象 ,其意义为“表示同那个定中偏正短语所表达的事物及与其相关的动作”。这一语法现象在现代汉语白话中也仍然存在。文言中定中短语作状语也是较常见的现象  相似文献   

2.
日本广池千九郎的<中国文法>晚出于<马氏文通>4年,并尝试对<马氏文通>进行学术批评.二者文言语法研究内容体例编排特点突出,语法理论体系各自有差异,但或多或少都与西方语法理论有关,同时也注意吸收中国传统训诂成果,尽管程度有所不同.在语法研究方法上,二者划分词类皆以词义为标准,注意语法意义标准,同时也都考虑了汉语文言语法词类划分和句法成分之间的关系.与<马氏文通>一样,广池的比较法也有共时比较、历时比较、中英比较、中日英比较等几类,甚至比前者更为明显.<中国文法>和<马氏文通>文言语法研究理论体系的建立,对我国汉语文言语法和白话语法理论体系的建立功绩巨大,对当今文言语法研究也有诸多启示.  相似文献   

3.
在汉语语法分析中,常常遇到“中间状态”的语法现象,语素与词之间,语素、词与短语之间,词、短语与句子之间,单复句之间,复句内部分类和句子与句群之间,都没有鲜明的界限,都存在着一个模糊不清的过渡带。据此,可在语法单位的分析中,建立“三分法”格局,广泛使用“兼类”这一概念,进而建立语法单位的“兼类”系统。  相似文献   

4.
异质文言是介于典型文言和典型白话之间的过渡性文体,中国近代历史上具有深远影响的梁氏"新文体"尤其是政论文是这类文体的突出代表.就语法层面而言,"新文体"文本中的欧化现象在词法和句法方面均有充分表现,对此类语料的相关考察对于文言史以及早期现代汉语形成过程的系统梳理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古书校读与文言语法分析二者相辅相成。前人校读失误多由不明语法所致,语法的精当分析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校读古书。古书校读必须借助于文言语法分析,而语法分析是否准确又往往取决于校读是否精善。古书校读与文言语法必须也能够交相阐发、交互证明  相似文献   

6.
主谓短语是一种兼有多种词性的短语,归属于多功能性短语,也称为万能短语。主谓短语一方面带上句调直接成句,形成汉语中最常见的主谓句;另一方面又可作多种句法成分。本文主要探讨主谓短语作句法成分的语法功能。同时,从语义方面探析主谓短语的深层语义关系,具体从动词性主谓短语、形容词性主谓短语和名词性主谓短语三方面来探析主谓短语所反映的不同的客观事实或现象。  相似文献   

7.
略论《三国演义》的语言面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三国演义》是我国历史演义的开山之作。从语言面貌上看,汉魏以后口语中新生的词汇现象与语法现象,都在书中有面广量大的反映,因此奠定了全书的古白话基础。为了营造历史气氛,全书中也出现了一些文言成分,是作者人为地“文言化”的结果。我们可以利用汉语史的研究成果区分这些古白话因素与文言因素。《三国演义》的这种以古白话为基础搀杂部分文言成分的语言形式,受到后出演义体历史小说的仿用,形成历史演义体语言的特色。  相似文献   

8.
以定代中现象是当代汉语中比较常见的一种语法、词汇、修辞现象,以往的研究很少。相关形式既可以指人,也可以指物,主要集中在与人们日常生活关系比较密切及受关注程度比较高的一些领域。它的远源是文言中大量存在的同一形式,近源则是港澳台“国语”以及海外“华语”中的同类形式,具有简约化、陌生化、口语化与修辞化的表达效果。受此项研究的启发,可以建立古今之间以及语法、词汇和修辞之间的两个重要接口,从而用之于更多语言现象的研究。  相似文献   

9.
从《马氏文通》散见各篇的关于语序的论述,可以看出:马建忠有明确的语序观念;他确定句法关系的主要根据是语序;他从语序角度全面揭示了汉语文言语法规律。因此《马氏文通》关于语序研究的得失,更能显示出这部汉语语法的开创之作在汉语语法研究史上的价值。  相似文献   

10.
"一律"最初是松散的定中短语,整体和部分没有突显与否之分;当其高频连用发生词汇化演变为形容词时,突显的是部分间的"一样,相同";当其进一步发生语法化为总括副词时,突显的是整体的"全部,没有例外"。在"一律"词汇化和语法化的演变过程中,句法、语义和认知三者都在起作用。  相似文献   

11.
针对汉语动宾短语和连动短语的辨识问题立论,结合汉语教学中难以界定的实例,将其相关的纠葛问题逐一阐释,剖析了若干彼此难分的情形,特别是对于那些处于中介状态的语法现象,给予了理性的界定。  相似文献   

12.
在角色参照语法理论的基础上,对汉语名词短语分裂移位的生成机制进行了尝试性的阐释,研究发现,分裂移位是在语用交际功能的驱动下焦点结构转化的结果。前移位结构中,话题成分位于句首,需要加以强调的具体信息占据潜在焦点域;后移位结构中,提供背景信息的非核心成分位于句首,核心论元占据句末潜在焦点域。角色参照语法结合了语义和语用观点,对汉语名词短语分裂移位现象具有很强的解释力,为汉语句法研究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13.
清末,中日学者编写了一些具有重要影响力的文言语法著作,称为《汉文典》。这些著作的“谱系”类型主要有三种:中国虚词训解和泰西“文法”系;传统“小学”与“文法”结合系;字法、词法、句法、章法综合系。确认清末中日《汉文典》“谱系”,可有效厘清清末中日《汉文典》之间的复杂关系,凸显清末中日《汉文典》的学术脉络主线,认识清末中日《汉文典》的学术创造意义,也可以意识到汉语文言语法教学在汉语国际教育发展史中具有制度上的“正统性”。 从东亚汉语学史视野来看,清末中日《汉文典》“谱系”存在不对称性。希冀在《汉文典》学史的回顾中,找到研究东亚汉语史交错与分离的符号性特征。  相似文献   

14.
目前汉语语法的分析单位有语素、词、词组、短语、句子、句群等。这些单位普遍存在着定义难、划界难的问题。本文提出了更换汉语的分析单位的构想,主张换为词、词语、语节等单位,并对这些单位的定义与划界作出了规定。  相似文献   

15.
阐明了现代白话产生的缘由,探讨了汉语从传统文言到现代白话的演变过程中,汉语从词汇到语法发生的变化,总结了现代白话的语言态势,为新文学的研究提供了前提条件。  相似文献   

16.
存在构式是语言学中普遍的语言现象,本文选取了构式语法理论作为理论基础,对英汉存在句的构式进行对比 分析,以挖掘二者的本质差异。研究结果发现:①句首部分方面,英语存在构式由there引导,有固定的形式、意义及位置,且 there?仅作主语,而非主题;汉语存在构式中句首部分则由方位短语或时间短语引导,形式、意义非固定但位置固定,且句首短 语既是主语又是主题。②动词方面,英语存在构式中的动词作为必备要素出现,而汉语中动词存在的必要性则取决于不同的 语境条件,若一旦出现,将直接决定构式的动态或静态属性,作用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7.
浅析《语助》之特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诞生于6个多世纪前的《语助》,是我国第一本诠释文言虚词的专著,可惜历来对其不够重视,研究也甚少。本文通过对比、叙述和分析,阐明该书鲜明的特色:释义通俗易懂、浅近中寓含深义,首次揭示文言虚词所具有的修辞功能,首创对复音文言虚词进行较集中的诠释,以及该书所体现汉语较早期的语法理论。以期能对《语助》作进一步的研究和发掘  相似文献   

18.
论语法单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语法单位是有级别区分的,前人关于语法单位有“一级说”,“三级说”,“四级说”,“五级说”,“六级说”等。如果站在结构主义语法学的立场上看问题,那么,把语法单位确定为五级(不同于前人的“五 级说”)是比较合理的,完善的。这五级是:语素,语素组,词,短语,句子。五级语法单位可分为三个平面:语素和语素组为第一平面;词和短语为第二个平面;句子为第三个平面。每个平面到上一层平面都是质变关系;而一个平面内部的两个级别中,下一个级别到上一个级别则是量变关系;语法单位是由三个平面与两种关系组成的一个层级体系。  相似文献   

19.
中国古代汉诗意境是汉语诗作中那种主要以诗化文言为传意媒介的情景交融、虚实相生、若有若无的艺术化境,作为汉诗意境的传意媒介和艺术本体,文言语法具有不可小觑的作用:不定位、不定时拓宽了诗意空间;自由语序、词类活用以及省略过渡给汉诗意境带来了丰厚的蕴藉情思.文言语法的诗性潜质,只是为其创造意境提供了可能,汉语诗性的张扬,还有赖于抒情主体观物、感物的特殊方式,即仰观俯察与远望近察融于一体的"流观".正是以灵活的文言语法作为传意媒介,以仰观俯察与远望近察融为一体的"流观"作为审美的创造依据,中国古代诗人才创造了意境形象.  相似文献   

20.
《论语》中"而"有代词、连词、语气词等多种词性及词义和语法功能。除单独"而"字作句末语气词外,"而"还可以与其他词组成语气词。连词"而"能够连接词与词、连接词与短语、连接短语与短语、连接小句等四类语法功能;同时它可以表达并列、承接、递进、因果、假设、情状、转折、强调、目的等九种语法意义。《论语》中已出现表示时间先后的"而"字词组及表转折的连词"然而"。本应是连词的"而"被曲解成其他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