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从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到进入21世纪,中东地区局势成为一个充满了冲突与战争的国际政治难题.2003年伊拉克战争以来,中东危机显得更加危急,主要表现为:伊拉克局势恶化、阿以和平进程停滞、伊朗核问题逐步升级.中东的冲突呈现明显的周期性、长期性特点,其最根本的原因在于美以特殊关系的形成以及由此导致的他们同中东伊斯兰世界的关系复杂化.展望未来,中东地区局势存在如下几个特点:引发战争的因素依然没有消除、阿拉伯世界分化趋势日渐明显、国际社会干预能力大打折扣、大国之间新的博弈正在展开. 相似文献
2.
李芳洲 《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36(3):8-12
1991年10月30日马德里中东和平会议的召开及其巴以、约以之间一系列协议、宣言和条约的签署,标志着中东和平进程的启动,这是中东乃至世界历史上的具有重大意义的事件。中东和平进程之所以能够启动,原因固然是多方面的,但是,以色列政治尤其是领导人的个性政治特征无疑是其中最重要的因素。 相似文献
3.
4.
李志芬 《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27(3):72-75
犹太教以其极为鲜明的民族性特征,成为西方历史上掀起的一次次反犹、排犹运动的主要依据,给犹太人带来了巨大的灾难。以色列成立后,很大程度上由于犹太教理念的因素,使巴以冲突迟迟得不到解决,将另外一个无辜民族——巴勒斯坦人长期置身于苦难的深渊。与此同时,以色列也不能够完全实现自己的和平。 相似文献
5.
6.
丁俊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2014,(1):32-37
阿克萨清真寺是伊斯兰教仅次于麦加禁寺和麦地那圣寺的第三大清真寺,在世界穆斯林心目中享有崇高的地位。作为阿拉伯—伊斯兰文化在巴勒斯坦土地上千年传统的重要象征,无论物质文化层面还是精神文化层面,阿克萨清真寺都是巴勒斯坦国家的核心利益所在,是其不可分割的神圣领土。以色列全面执行联合国关于巴以争端的有关决议,从包括耶路撒冷在内的巴勒斯坦领土撤出,是实现中东和平的关键所在。没有阿克萨清真寺,就没有巴勒斯坦,没有阿克萨清真寺的安宁,就难有中东的持久和平,因此,阿克萨清真寺在中东和平进程中具有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
里根就任总统后,美国中东战略的重声、在于建立抗苏“战略一致”以对付苏联的攻势,而没有致力于推进戴维营和平进程;埃以关于巴勒斯坦自治问题谈判的失败,是戴维营和平进程终结的标志。此后,中东和平进程虽然还在发展,但已不再是戴维营和平进程的继续。 相似文献
8.
《国际论坛》2015,(6)
近年来南海问题迅速升温,成为重大的区域安全热点问题,这既由于区域内各声索国之间的主权争端激化,也由于美、日、印等区域外大国对南海问题的介入不断加强。印度介入南海问题,主要出于做一个有声有色的大国之抱负和制衡中国的地缘政治动因,同时也受追求地缘经济和能源利益的驱动。就其具体的介入路径来说,一是以东向政策为依托,加强与东盟有关国家的政治经济关系;二是通过发展与南海周边国家的安全防务关系,扩大在南海地区的军事存在和影响力;三是在有争议的南海水域与有关声索国联合勘探油气资源;四是积极配合美日等国介入南海问题。不管怎样,印度的战略重心始终在南亚和印度洋,南海问题也并非中印关系中的核心问题,这就决定了印度介入南海问题会有一定的限度。 相似文献
9.
李宝林 《福建论坛(社科教育版)》2011,(2):34-35
2003年伊朗核问题产生之后,从欧盟三国到P5+1与伊朗的多边协商为各方提供了一个交流的平台,缓解了伊朗核问题导致的国际紧张局势。解决伊朗核问题的多边协商具有地区和国际原因,并将影响未来协调伊朗核问题的模式。 相似文献
10.
赵畅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28(5):5-10
石油在当今的地位远非只是单纯的国际性的大宗商品,而是一种将经济、军事和政治利益集一身的战略商品。石油如此重要,却绝大部分来自于长期面临政治动荡、军事冲突不断的中东地区。中东石油安全问题归根到底是石油供给安全问题。虽然造成中东石油供给安全的原因很多,如恐怖袭击、反西方和激进宗教主义情绪、自然性因素等等,但从资源地缘政治学角度剖析,其根源在于各国对战略资源石油的安全考虑,以及为掌控这一资源而在中东地区实行的不同的对外政策,从而导致了对这一资源控制权的争夺。 相似文献
11.
尹斌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19(3):37-39
伊拉克战争结束后,伊朗核问题成为又一个国际社会广泛关注的中东热点问题。作为一个在中东拥有重要政治经济利益的实体,欧盟在这一问题上表现出了比二战以来任何时 候都更加积极主动的立场。这种立场,正是后冷战时代欧盟中东战略在中东国际关系发生重大变化的实践。 相似文献
12.
蒋真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7(6):28-30
近年来出现的伊朗核危机,使美国与伊朗的关系恶化,“是否允许伊朗发展核武器”似乎已成为两国关系的症结。但从美伊关系史可以看出,政府关系要比核武器重要得多。目前美国与伊朗对如何处理核危机分歧严重,其争论的实质仍然是核问题能给各自带来多少利益、能使各自获取多大的战略优势。作为主导方的美国,其咄咄逼人的态度除了有石油因素外,还有伊朗自身对美国地区战略和全球战略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王丽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26(1):24-29
日本福岛核事故后,政府、核电行业、公众之间核安全文化的冲突较为明显,主要体现在对核安全的认知态度、心理和行为上。结合福岛核事故的经验教训,针对当前所出现的核安全文化冲突,以社会公众安全心理为基础,分析政府、核电行业与公众对核安全的认知与态度、心理、行为的差异和分歧,重新理解核安全文化的概念,尤其注重与社会公众的沟通,通过核安全文化的制度建设、人才培养,控制核安全的社会风险,促进核安全文化的评估与实践活动。 相似文献
14.
朝鲜半岛的统一是朝鲜南北双方积极追求的目标,同时也是整个朝鲜民族的心愿。南北双方在不同时期都提出了自己实现统一的设想和主张,但终因两国都以自己作为实现统一的主体,互不信任,再加上受国际环境的影响,至今尚未实现统一。朝鲜半岛一直是东北亚乃至世界的热点地区之一,朝鲜半岛如能实现和平统一,将对东北亚特别是对中国产生重大影响。中国政府和人民支持朝鲜半岛在没有外来干预的条件下共同努力,能逐步缩小差距,加速统一进程,早日实现国家的和平统一。 相似文献
15.
论21世纪核使用和全球和平与安全的国际法责任确定--暨《不扩散核武器公约》35周年确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江伟钰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20(2):93-98
21世纪许多国家增加了核使用为国家发展的目标之一.本文简析了全球核使用状况和核使用与全球和平与安全的关系,提出了核使用和全球和平与安全的国际法定位和核使用法律责任和国际赔偿责任确定. 相似文献
16.
出于长期控制中东的目的出发,美国在伊拉克战争后抛出了民主改造中东的方案和措施.但是,美国自身不同时期战略任务的矛盾、美国中东民主化改造方案与中东民主化客观进程的矛盾以及中东有别于其他地区的民众文化心理结构,不仅使得这一战略的前景暗淡渺茫,而且还将使未来中东地区的局势面临更大的动荡与冲突. 相似文献
17.
日本福岛第一核电站核事故对中国核电发展的影响与启示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继"切尔诺贝利核电事故"后,日本福岛第一核电站核泄漏事故再次将世界核电发展推向十字路口。客观地分析这次核事故形成的原因与影响,对世界核电能否持续发展有着深远的意义。文章从各国政府、社会组织、公众和核企业的角度,描述了核泄漏事故的影响力度;立足中国核电发展的实际,探讨了从日本福岛核电站核泄漏事故中应获得的启示与借鉴,提出中国核电安全健康发展的保障措施与建议,强调了中国核电发展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指出发展核电是我国建设"两型社会"的客观需要和优化我国能源产业结构的科学选择。 相似文献
18.
德国退出核能利用的法律框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升 《华北电力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46-49
本文首先回顾了起源于上个世纪七十年代的全球反核运动,从而阐明了德国退出核能的历史渊源。进而简要介绍了核能在德国能源结构中的地位与核能利用的现状。通过分析德国政府与核电企业签署的《关于逐步退出核能利用的协议》以及2002年的《原子能法修订法》的相关条款,特别是结合了RWE公司转让发电量一案,理清了德国退出核能的立法脉络与框架。最后,文章还对德国退出核能利用的最新进展作出了述评。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