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科学咨询》2010,(4):10-10,128
1979-2009年,邓小平同志提出实现小康目标整整30年了。30年来,从小康目标的提出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稳步前进,中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回顾中国的小康进程,我们可以拎出一连串的数字,八百、一千、一万亿、三十万亿……这是一个不断提出小康数字目标并一步步变为现实的伟大历程。  相似文献   

2.
吴筠 《决策通讯》2002,(12):15-15,14
小康,是中国人千百年来的梦想。改革开放后,我们党把“小康”这个令人十分向往的词汇写进了现代化建设的“三步走”的战略中。第一步从1981年到1990年,国民生产总值翻一番,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第二步从1991年到20世纪末,国民生产总值再翻一番,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第三步到21世纪中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民生活比较富裕,基本实现现代化。二十年磨一剑,经过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努力,我们终于成功地实现了“三步走”战略的第一步、第二步目标,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但是,现在达到的小康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  相似文献   

3.
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新目标,为刚跨过小康门槛的中国指明了新的方向。“全面小康”这一新目标令中国人欢欣鼓舞、群情振奋,人们不禁对这一目标的内容实质以及如何实现小康也给予更多的关注。要实现全面小康,我国的国内生产总值到2020年时将比2000年翻两番,那时我国的国内生产总值将超过35万亿元,人均2万多元(3000美元),因此,未来20年,中国经济至少要保持7.18%的增长速度。中国共产党曾带领人民如期顺利完成第一、第二步战略目标,有能力也有信心带领人民向第三步战略目标迈进。坚持党的正确领导,中国经济也将进入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从新中国成立之初到2000年的50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的跨越是用万亿元作为  相似文献   

4.
王梦奎 《科学咨询》2003,(11):15-15,17
初步实现小康为中国提供了新的起点 2000年实现小康,是20世纪70年代末中国改革开放初期经济发展战略的重大调整.邓小平在1979年提出,把2000年的奋斗目标确定为实现小康,这是对当时沿袭下来的"本世纪末实现四个现代化"再认识的结果.20世纪末实现工业、农业、科技、国防这"四个现代化",是1964年第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提出来的.1975年1月第四届全国人大重申这个目标.在当时"文化大革命"、生产遭到严重破坏的情况下,这个号召曾经起过积极作用,但实际上是做不到的.把这个目标设定为小康.这似乎是"后退",实际是脚踏实地.在当时,这样做不仅需要对于中国经济的清醒估量,而且需要巨大的政治智慧和勇气.经过20多年的改革和发展,中国社会经济面貌发生了深刻的历史性变化.可以作出四点基本判断:  相似文献   

5.
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新目标,为刚跨过小康门槛的中国指明了新的方向."全面小康"这一新目标令中国人欢欣鼓舞、群情振奋,人们不禁对这一目标的内容实质以及如何实现小康也给予更多的关注.  相似文献   

6.
韩保江  邹一南 《管理世界》2020,(1):25-36,231
"小康"目标是邓小平同志在1979年12月会见来华访问的前日本首相大平正芳时第一次正式提出来的,至今已整整40年。40年的小康社会建设是贯穿中国改革开放全过程的主旋律。本文站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收官之年的历史节点,梳理回顾了40年来小康社会建设从目标提出到全面建成的4次历史性飞跃,将小康社会建设的成功经验总结为始终坚持党的集中统一领导、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始终坚持经济发展在各项事业中的基础性地位、始终坚持循序渐进的目标导向、始终坚持改革开放的根本途径。2020年将开始实施"十四五"规划并进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时期,应继续发扬小康社会建设的成功经验,用"发展"提供现代化建设的不竭动力,用"改革"破除现代化进程的艰难险阻,用"全面"引领现代化道路的前进方向,用"质量"设定现代化水平的更高目标,用"美丽"扮靓现代化中国的国际形象。  相似文献   

7.
高层言论     
《领导决策信息》2010,(27):M0001-M0001
胡锦涛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 西部地区发展相对滞后.要如期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需要付出更大更艰苦的努力。没有西部地区的稳定就没有全国的稳定,没有西部地区的小康就没有全国的小康.没有西部地区的现代化就不能说实现了全国的现代化。  相似文献   

8.
《领导决策信息》2012,(17):5-13
四个阶段推进"两个率先"第一阶段,从1979年12月邓小平同志首次提出小康目标,到上世纪九十年代前期:率先实现总体小康阶段。在计划经济体制框架下,江苏率先发挥市场调节作用,乡镇企业异军突起,家庭经济蓬勃发展,小城镇建设全面推进。呼应沿海开放战略特别是浦东开发开放,外向型经济快速兴起。乘邓小平同志南方  相似文献   

9.
2005年底。苏州全面达到了江苏省小康社会指标,在全省首批六个全面小康达标的县级市中,苏州的昆山、张家港、常熟、吴江、太仓占得五席。这标志着苏州在整体推进“第一个率先”中走在全省的前列。苏州的发展成就令人瞩目,苏州的发展经验给人启迪,苏州的发展前景催人奋进。下一步,苏州如何在巩固小康成果、提升小康水平的基础上,进一步弘扬“三大法宝”、拓展“苏州之路”,促进率先发展、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向基本实现现代化目标迈进,继续争当全省“两个率先”的先行军,现实地摆在我们的面前。  相似文献   

10.
林辉 《经营管理者》2013,(4X):387-387
本文重点强调了园林绿化建设是全面实现小康建设任务的重要目标之一,其作用不可小视,并从三个大的方面具体加以阐述。  相似文献   

11.
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始终是当代中国面临的一个重大的时代课题,也是理论创新的重大任务。对于这一问题,邓小平以一个政治家的气魄给予了回答,提出了到20世纪末达到小康水平的奋斗目标,并确定了“三步走”的发展战略。目前,中国已经完成了第一步和第二步,完成了从贫困到温饱和从温饱到小康转变的历史性任务。第三步怎样走才能既体现出对邓小平上个世纪70年代末关于小康建设计划的继承,又能反映新世纪、新时期的发展特  相似文献   

12.
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了经济发展战略的新目标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令人振奋,成为全国人民关注的热门话题.我们要深入学习,有个全新的理解,在认识清楚的基础上,在奔向小康的过程中,与时俱进,不走弯路,不延误时间,在快车道上直奔"小康社会".  相似文献   

13.
本文依据新疆社会经济发展状况和特点,对新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面临的重点、难点问题进行了剖析.综合考虑地域特点、经济结构、重点项目和保障支持体系等方面因素,构建了新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1234"发展模式,即一个农业资源整体发展区、二个产业聚集带、三大支撑工程和四个层次相对完整的城镇体系,期望对新疆的全面小康进程进行科学指导,使全面小康目标顺利实现.  相似文献   

14.
《咨询与决策》2014,(11):1-1
“紧紧围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顺应各族群众新期盼”,“支持民族地区加快经济社会发展”。今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科学分析了民族地区的发展现状和特点优势,明确提出了促进民族地区发展的主要目标、重点任务,为我们加快民族地区奔向全面小康的步伐,提供了正确方向和行动指南。  相似文献   

15.
葛光辰 《决策与信息》2013,(10):144-146
全面建成小康是十八大报告中提出的新的宏伟目标,是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和伟大民族复兴的基础条件。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进程中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思想,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努力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的协调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6.
当前,山东省人均GDP超过5万元,已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阶段,加快服务业发展,对于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最近,山东省省长郭树清撰文提出,力争到2020年,山东省服务业总量显著扩大,就业容量明显增加,体制机制更加完善,服务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50%左右,基本形成以服务经济占主导地位的经济结构。  相似文献   

17.
《领导决策信息》2008,(45):27-27
十七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了下一步的发展目标和主要任务,对进一步推进农村改革发展作出了全面部署。为贯彻十七届三种全会精神,全国各省市根据本省的实际情  相似文献   

18.
《咨询与决策》2014,(1):4-5
2012年12月29日至3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北省阜平县看望慰问困难群众、考察扶贫开发工作时指出,消除贫困、改善民生、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特别是在贫困地区。没有农村的小康,特别是没有贫困地区的小康。就没有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相似文献   

19.
黄晶 《决策探索》2004,(8):17-18
2002年召开的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作为新时期我们党领导广大人民群众的奋斗目标尽管我国在本世纪初已经进入了小康社会,但是我们的小康还是局部的、不全面的小康,还有很大一部分人离小康社会还有一定的差距。使他们的收入水平达到小康将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所在。在那些收入水平还未达到小康的群体中,农民占了绝大多数。  相似文献   

20.
3月5日,温家宝总理作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了2012年中国经济的主要预期目标,部署了宏观调控和推进改革的一系列措施。在复杂严峻的国内外经济形势中,透过这份报告,人们可以看出中国经济发展的新走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