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在当前大众文化的语境下,文学经典遭遇冷落。图像文化逐步取代纸质文学经典的中心地位;消费时代的到来,大众文化产品感官化、娱乐化的审美取向冲击了文学经典阅读;大众对于文学经典的戏仿和解构一定程度上颠覆了文学经典的权威;阅读主体的功利化和阅读文本的肤浅化,导致浅阅读当道。对此,应明确文学经典因其内在精神内涵绝对不会走向终结,同时,应努力重建经典意识,重拾人文精神。  相似文献   

2.
黄春燕 《学术探索》2002,2(6):86-89
蕴含着商品属性的大众文化消费赋予接受美学极富时代意味的特征 ,视听的文化消费方式、文化的商品属性、文化消费者对文本选择的自由性使高雅的文学融入世俗 ;接受美学对读者的关注、对“期待视野”及其与作品距离的倡导则实现着对大众文化消费品味的改造 ,进而引导着文学活动。文学 ,作为当代大众文化的消费品在融合世俗与追求超俗的进程中表现出固守与突破的挣扎 ,同时也展求着超越与创新的魅力。  相似文献   

3.
黄春燕 《江淮论坛》2002,2(5):96-100
蕴含着商品属性的大众文化消费赋予接受美学极富时代意味的特征,视听的文化消费方式、文化的商品属性、文化消费者对文本选择的自由性使高雅的文学融入世俗;接受美学对读者的关注、对"期待视野"及其与作品距离的倡导则实现着对大众文化消费品味的改造,进而引导着文学活动.文学,作为当代大众文化的消费品在融合世俗与追求超俗的进程中表现出固守与突破的挣扎,同时也展示着超越与创新的魅力.  相似文献   

4.
大众文化的全球化传播既产生出文化全球化,更激起了民族文化的反拨.英国文化批评家利维斯批判大众文化,以确立英语语言的经典地位、梳理英国17世纪的传统文化、倡导文学教育等方式建构精英文化在当前社会的主导作用,构建了英国文化在面临美国大众文化侵袭下的民族文化模式,为全球化本土文化的发展提供了一种借鉴模式.  相似文献   

5.
新时期以来,译制片在中国广泛传播。对外开放带来的异域文化想象,教育秩序恢复带来的文化水平提高及电影报刊的复刊创设,培养社会主义新人从事"四化"建设带来的现代化诉求构成了它们得以引进和传播的心理条件、受众基础和现实机缘。译制片创生了中国社会的大众化娱乐环境,并在此环境中孕育出当代大众文化的生产主体和接受主体,促进了大众文化样式的发展。译制片对当代文学的发展亦有潜在影响:既以其内在的地理景观和人文思想丰富了作家的创作素材,开拓了创作视野,使其渐具比较眼光和世界意识,也以其内在的大众文化图景暗中影响着部分作家创作的大众化转型。相较"后新时期"大众文化对文学生产的全面渗透,新时期大众文化对文学生产的影响显得简单、隐蔽和积极。  相似文献   

6.
夸示性阅读:大众文化背景下大学生文学阅读取向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学生作为大众文化的主要接受群体,他们对大众文化的接受既体现出知识阶层固有的文化选择性,同时又暴露出年青群体对文化接受的盲目跟风和集体无意识。在这种情况下,他们的文学阅读取向也就体现出大众文化的显著特征,体现出一种夸示性阅读的特性。文学指导老师必须根据这一新的取向进行必要的引导和指导。  相似文献   

7.
龚薇帆 《天府新论》2007,(Z1):223-224
20世纪90年代兴起的大众文化和当代中国价值观念的“转型”有着深刻的关联。在大众文化“肆虐”之下的当下中国文坛现状表现在影视剧将作家的劳动成果进行再创造,将文学写作推向了市场;文学报刊的运营便陷入前所未有的危机之中;“城市”成为作家们笔下的叙事符号;消磨了意义深度的庸常叙事大受欢迎;经典文学作品被“恶搞”等。但是热热闹闹的大众文化只能带给人麻醉的快感,而不能最终解决安妥灵魂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文学的感性化写作是大众文化的唯物形式,是消费社会中精英文化衰落和大众文化兴起的衍生物。感性化写作的产生可以从大众社会话语权力表达的需要、西方后现代主义的影响、文学自身发展的辨证法以及读者的娱性诉求等方面加以说明。感性化写作的特征表现在悲观主义的世纪末情绪、爬行主义的媚俗倾向、自然主义的粗鄙趣味以及蒙昧主义的宗教蛊惑等方面。感性化写作不是文学发展的正途,解救之路是恢复文学与哲学的自然关系,培植文学的形而上意味,重建文学的人文理性精神。  相似文献   

9.
孙长军 《江汉论坛》2003,(4):113-116
文学的感性化写作是大众文化的唯物形式,是消费社会中精英文化衰落和大众文化兴起的衍生物.感性化写作的产生可以从大众社会话语权力表达的需要、西方后现代主义的影响、文学自身发展的辨证法以及读者的娱性诉求等方面加以说明.感性化写作的特征表现在悲观主义的世纪末情绪、爬行主义的媚俗倾向、自然主义的粗鄙趣味以及蒙昧主义的宗教蛊惑等方面.感性化写作不是文学发展的正途,解救之路是恢复文学与哲学的自然关系,培植文学的形而上意味,重建文学的人文理性精神.  相似文献   

10.
贺宁杉 《学术界》2007,(5):207-210
小说是英国文艺复兴之后文学发展的新模式,它一反过去旧文学表现贵族生活的传统,主要描述普通人的生活方式,展示了他们的精神境界、价值观念、道德情操,表达了这一时期大众文化的审美理念,说明了这一时期的大众文化已成为社会的主流文化.  相似文献   

11.
回归历史本位,重审文学危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学危机成为理论家关注的焦点,文学的衰落有着更深的内在机制。文学的危机实际上一方面是对文学概念的理解的狭隘化造成的,另一方面则是文学精神在大众文化的解构策略下出现了危机,而文学精神的危机和人类生存的危机息息相关,文学的危机从某种意义上说正是人类精神生态的危机。  相似文献   

12.
禾林小说作为大众文化的文学形式 ,在与高雅或正统文学抢滩。这既不意味着文学就此走向庸俗 ,也不意味着需用高雅或正统文学的缰绳将文学从文化的悬崖边拉回到安全地带。处在一个文化多元的时代 ,禾林小说有其存在的合理性和必然性  相似文献   

13.
莱斯利·费德勒作为美国大众文化批评的先驱,迄今在国内学界少有介绍。费德勒作为一个离经叛道的学院派批评家,固然开启了从种族、性别和性的角度来探讨美国经典小说的先河,但在今天看来,更能给人启示的或许是预演了当今文化研究对文学研究发起频频冲击之下,文学批评可能采纳的宽容立场和与时俱进之必然。由是观之,费德勒主张打通高雅文学和通俗文学的边界,强调经典问世之初大都具有通俗文学的性质,以及对于文学背后的经济动因、文学何以势必假新媒体走市场路线等等大众文化现象的分析,虽然其中有或隐或显的弗洛伊德情结,但是对于当代中国文学批评面临的种种创新困顿,无疑具有相当现实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4.
本文认为 ,商品经济和现代传媒共同促成大众文化时代的到来 ,但这并不导致纯文学的终结。大众文化与纯文学既相排斥又相影响 ,在不断拉开距离又不断渗透弥合的双向作用中共同发展 ,在共生共存中取得新平衡。这一状况为文学研究提出了新课题 ,拓展了新视野。  相似文献   

15.
·文学理论· 文学研究中的文化研究倾向 一种倾向是开始关注在当下泛文化研究的批评语境中,向来不入批评家法眼的大众文化和网络文学。有论者指出,今天中国文化现状已呈三种文化并存的格局,其中正统意识形态的主流文化趋于式微,富于批判精神的知识分子文化走向边缘,而以中性面貌出现的大众文化正大行其道。有论者认为,网络文学作为一种新的媒体文学还不足以改写传统文学的规范,但  相似文献   

16.
汪树东 《北方论丛》2004,(5):F002-F003
2004年8月10日,由哈尔滨师范大学人文学院中文系主办的"世纪之交文学的境遇与对策"学术研讨会在北国名城哈尔滨召开.来自全国各地二十余位专家学者出席了本次会议.会议主要围绕着世纪之交文学面临着大众文化冲击的困境、文学的边缘化、文学在当下世界中的价值与意义、文学在当前世界应该如何摆正自己的位置等问题展开了广泛而深入的学术讨论.与会专家学者讨论热情甚高,新见迭出,时有鞭辟入里的学术洞见.  相似文献   

17.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文学观念的变化导致了文学创作的变化.新时期之初批判了文艺界长期以来的极左路线,呈现出现实主义回归的文学主潮.1980年代在引进国外文学思潮中,注重模仿借鉴,强调文学形式的创新.90年代在商品经济、市场经济日益发达、大众文化的流行中,注重对日常生活世俗人生的描写.新世纪在关注市场、关注读者中,消费成为文学生产的主要目的之一,文学的良莠并存成为事实.回眸这30多年来中国文学发展的轨迹,我们为中国文学的成就而欣喜,但是我们也应看到中国文学发展的某些隐忧.  相似文献   

18.
王朔现象是中国20世纪90年代一个重要的文学现象。他勾连着革命文化、知识分子文化与大众文化的复杂关系,他维系着文学与传媒、文学与市场的新型关系,表征了90年代社会转型期的大众心理、权力、市场、消费之间的复杂关系与文化再生产的新机制以及市场和消费主导的世俗欲望,他在市场意识形态的构建中起到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9.
当代的电子文化语境催生了文学的类型化.大众传媒其实就是类型化文化.电影、电视制作的发展,也在走着逐渐类型化的道路.在文学范围内,也呈现出与之同步的发展趋势.类型化文学的大量出现,确证了通俗文学的开始盛行.事实上,这在中国文学中早已出现,古代章回小说、民间演义、才子佳人的故事等多为"类型化文学".而当前"文学类型化"的出现,与电视等大众媒体的影响有关,同时也与大众文化盛行及文化产业化、商品化有关.  相似文献   

20.
大众文化理论肇源于西欧,雏形见于英国19世纪末20世纪初英国"利维斯派"的文学研究,成形于德国法兰克福学派的批判理论;20世纪50年代末兴起的英国"伯明翰学派"和其后的后现代主义诸派文化理论丰富和开拓了当代大众文化理论与批评实践,继而影响世界,使文化研究和大众文化批评迅速普及于许多国家,并在20世纪80年代之后成为当前世界上最活跃的理论领域。以法兰克福学派为代表的、带有鲜明文化革命色彩的传统批判理论曾盛极一时,是伯明翰学派与后现代主义诸家为大众文化批评带来的反拨和突破使其步入了多元共存的文化"后革命"时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