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郭兰 《船山学刊》2006,(3):104-106
本文分析了语感产生的原因,运用声调中心论论证了声调的差异是方言语感的主要表现形式。方言声调的消除要克服静态语言片断的声调模式的影响,而轻声的语感认知既有助于形成普通话的语流节律,又有助于形成正确的声调认知。  相似文献   

2.
韩伟 《社会科学》2022,(7):100-108+192
语感想象是古代汉语诗歌意象营构和意义生成的前提和中介。语感想象作为一种主要由形式感受催生的想象类型,其基本形态和产生途径又可分成语音想象、语法想象、字形想象三种。语音想象诉诸节奏感受,节奏感受不仅由声、韵、调营造的音乐效果催生,而且也依赖叠音词对声音时值的拉长;语法想象肇端于语法惯性和语法形变产生的“极点效应”,前者服务于人类思维惰性,后者服务于人类的逐新本性。它们在汉语诗歌“主题优先”模式影响下,借助汉语语法的非理性特征,形成了接受之初的“整体性感受”;汉语诗歌中的字形想象一方面有效地帮助了诗意生成,促进感情基调的确立和意义的完善,另一方面也起到了建构“含混”之美的效果,使汉语诗歌愈发呈现出“朦胧的光辉”。  相似文献   

3.
略论“声调在普通话水平测试中的地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文章从声调在普通话语音中被颠倒了的现实地位入手 ,用大量事实证明声调在普通话语音系统中应居中心地位。文章认为“声调是区分方言与普通话的重要标尺” ,“普通话四个声调是普通话语音最显著和最基本的特征” ,“普通话的声调水平基本上决定了一个人普通话的等级水平”。从“声调中心”论出发 ,文章强调普通话水平测试不能让声调与声母、韵母“平起平坐” ,必须摆正声调 (腔调 )在普通话测试中的主导地位 ,充分重视声调在普通话水平测试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
陈晓红 《中州学刊》2007,(6):247-248
鲁迅在阐释语言文字的功用时认为,语言有形美、音美和意美三美。其中,音美是运用汉语特有的元音占优势、有声调的特点,在语流的抑扬顿挫中,形成优美的节奏和动人的旋律,达到“铿锵和鸣”、“掷地作金石声”的效果。语音修辞就是利用语言的声音进行修辞,以取得语言的音乐美。语音修辞的美感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双声、叠韵与叠音的音律美双声和叠韵是汉语语音表达上的独有形式。利用双声和叠韵来增强语言的表现力,是汉语传统的语音修辞手段。两个韵母相同的字放在一起,声音特别响亮,铿锵悦耳;两个声母相同的字放在一起,发音部位一致,读…  相似文献   

5.
本文提出“个性化模仿”的方式,引导学生抓住英语语流特点,培养良好语感。  相似文献   

6.
袁涤非 《云梦学刊》2006,27(2):138-140
现代语文教学存在的最大问题是理论视野的狭窄,"语感中心论"的教育思想为普通话教育"打开了一扇新的窗户".普通话教育,其核心目标是培养学生的普通话语感.而普通话语感的培养,相对于显性教育而言,隐性教育体现出更大的优越性.实施普通话的隐性教育应以培养整体语感为出发点、以暗示教育为基本手段、以情景话语为主要内容、以环境优化为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7.
本文从语篇的语音、词汇、句法、篇章四个层面阐述了如何将文体学理论运用于英语专业高年级精读教学实践。这种运用有助于学生对课文的理解与欣赏,能加深其对各体英语表达方式的认识,同时提高其在不同的交际环境中得体地运用英语的能力。  相似文献   

8.
推广普通话,逐步普及普通话,是我国一项重要的语言政策。它关系到人民的团结,社会的进步,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必不可缺的一项措施。运用语音学理论,分析研究普通话与各地方言的语音差异,明确两者之间的对应关系,有利于正确使用和教学《汉语拼音方案》,准确有效地学习和推广普通话。兰州位于北方方言区,兰州话与普通话之间差异不是很大,(与吴、湘、赣、闽、粤方言相比较而言),但是在语音、词汇方面的分歧还是明显存在着的。拙文试就兰州方言与普通话在语音方面的差异作一对比分析,争取有助于兰州地区的同志们学习普通话、推广普通话;并向外地研究兰州方言语音的同志们提供一点参考资料。  相似文献   

9.
语感是言语形式感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语感的对象是言语形式.所谓“言语形式”可以分为三个层次,一是语音的层次,一是心理的层次,一是个性的层次,它们共同作用于语感过程,生成声音表象和语意表象.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形式即内容”,语感直接感知言语形式的过程,也就是直接完成思维中称之为“理解”的过程,其心理学成就即语意表象.  相似文献   

10.
口头表达训练是中学语文教学的任务之一,目前在实际教学中却重视不够。这里对口头训练的序和法作一些探讨,以期引起更多同仁的重视。一、口头训练的序口头训练要有序。这个“序”就是由简到繁,由易及难,循序渐进。具体来说,就是两个序列。(一)形式的序列形式的序列不是单一的,而是多种形式的综合,大致包括下述两个方面:1.语音、语调、语速、语气的序列首先要求一律使用普通话。其次,练习语音,从简单的句子训练起。如说:“老师,我有信心。”语音的高低不同,表达的意思就不一样。练习语调时,要先介绍语调知识,说明语调就是…  相似文献   

11.
语块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价值与作用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汉语语块可分为三类:词语常见组合搭配,习用短语和句子结构的连接成分。语块在第二语言习得有重要价值,它有助于产出规范和习惯的汉语表达,形成汉语语感;在对外汉语教学中有助于克服中介语及词汇搭配错误,避免语用失误,提高语用水平。对外汉语教学中应从培养语块意识入手,将语块训练法贯穿于语法、口语、书面语教学之中,提高教学效率。  相似文献   

12.
阎赫允 《北方论丛》2001,(5):107-110
第二语言教学界十分重视培养具有较强的口语交际能力的人才,语言学者们在至力于探讨第二语言的流利性。要想有效地解决这一问题,首先重视口语流利性在第二语言学得中的重要性,找出可能影响口语流利性的原因,并根据语言发展机制探讨对策。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建立第二语言口语流利发展的理论模式,以提高学习者的第二语言流利性。  相似文献   

13.
张省林  潘洞庭 《云梦学刊》2004,25(1):114-116
很长一段时期来,强调表意与流利还是强调结构与准确是外语教学中不断引起争论的一个问题。在教学现实中反映出来的总是顾此而失彼,不得两全。因此形成了“轻形重义”和“轻义重形”两种现象。而在语言学习中,只要坚持实践和探索形式与意义的内在关系,二者兼顾是完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14.
语音是语言要素中的最基本的要素。在日常大学英语教学中应向学生较全面系统地讲解英语语音知识,选择合适的语言材料,运用恰当的教学方法,便于学生在学习中掌握英语语音知识。  相似文献   

15.
文章从语言的共同点出发,分析了母语与英语在语音、语法和词汇方面的特点,通过对两种语言之间三要素的对比分析,探索了母语的对比功能在外语教学中的作用,为英语教学提供可操作策略。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从外国语和本国语中外来语的关系入手,探讨了英语对日语在语音、语汇与语义等方面的影响,通过回顾英语借入日语的不同历史阶段的特点,从语义学阐明英语(外来语原语)与日语(本国语)之间的继承性和变异性,说明掌握英日语间这种嬗变规则对学好第二外语(日语)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7.
中学语文教学的作用之一就是向学生进行情感的教育 ,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语言 ,形成使用语言的能力 ,提高学生学习各方面文化知识的能力。在教学中要通过语文的范文培养学生的能力 ,并通过范文的学习 ,带动课外文章的阅读 ,使学生形成一定的能力 ,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素质 ,以适应快速发展的社会需要 ,实现语文教学的目标 ,完成语文教学的任务  相似文献   

18.
龙涛 《琼州学院学报》2011,18(4):148-150
本文从语义与语音形式两个方面,研究现代汉语语素教学中关于语素认识的两个问题,即语素的意义本质与传统所说的“儿”词缀的语素身份问题。  相似文献   

19.
语言的交际功能是靠语音来实现的.外国留学生学习汉语时,首先遇到的是语音问题:音发不准,辨不清,声调高低升降不到位,四声变化不合理.依据留学生在汉语语音学习中的特点和难点,编写适合初、中、高不同等级和长短期不同班次的试用教材,运用行之有效的训练方法,建构具有一定特色的汉语语音教学模式,既可为学生学习专业知识和技能打下良好的语言基础,同时也可使学生的汉语普通话说得更加标准和规范.  相似文献   

20.
中朝文化交流已有几千年的历史 ,朝鲜语中的汉字词占朝鲜语词汇总数的6 0 %以上 ,它在朝鲜语中自成体系。这些汉字词对朝鲜语的发展、朝鲜语的规范化和标准化、朝鲜族文化发展以及朝鲜语言教育的影响极其深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