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领导决策信息》2013,(9):20-21
2013年3月5日,温家宝总理在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作了其任内最后一次政府工作报告。每年的政府工作报告都有新的关键词出现,如非典、个税起征点、汶川地震、PM2.5,等等,总会有一些词语、数字引发代表委员热烈的掌声和深深的共鸣,总会让场外的听众耳目一新、热血沸腾,在关注新报告的同时让我们重温一下其他九次工作报告,梳理下  相似文献   

2.
花小楹 《决策探索》2014,(11):76-77
虽然美国总统无时无刻不在媒体记者的"虎视眈眈"之下,但总有一个时刻,他们双方能放下防备,互相吐槽,并且毫不记仇。 这个短暂的"握手言和"时间,就是一年一度的白宫记者年会晚宴。从1924年时任美国总统柯立芝第一次出席白宫记者年会以来,每年的这个晚宴,总统们都会拼命拿自己开涮,以换来记者们的掌声和笑声。  相似文献   

3.
杨大伟 《领导科学》2001,(16):32-32
最近,笔者到所属部队医院作了一场近三个小时的以理想信念为主题的报告,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场内400名听众无一人瞌睡、走动,报告期间掌声不断.会后大家异口同声地说报告作得好并向笔者索要讲稿.回顾这次成功的报告,觉得有四点可取之处.  相似文献   

4.
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开幕会上,记者现场听李克强总理作《政府工作报告》时,特别注意到,“纵向流动”新概念先后两次在关键处被提及。在谈到促进教育公平发展时,报告承诺:“畅通农村和贫困地区学子纵向流动的渠道,让每个人都有机会通过教育改变自身命运。”在谈到培育和催生经济社会发展新动力时,报告提出:“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这既可以扩大就业、增加居民收入,又有利于促进社会纵向流动和公平正义。”  相似文献   

5.
河之州     
人民的骆驼1958年4月12日,中央在上海召开全国青年工人代表会议。我作为大学生代表参加了大会。会上,耀邦同志作了题为《人是伟大事业的决定因素》的长篇报告。报告有很强的号召力和感染力。我清楚地记得,他讲到激动处,会拿着讲稿跳起来,纵情高呼。他在台上激动,我们在台下也跟着激动。他的讲话,多次被掌声打断。等他讲完以后,全场沸腾,掌声不息。当掌声将息时,主持人刚想致词,掌声再次响起,并要求耀邦同志走下来绕场一周。大会在文化广场举行,听众有万余人,那时没有投影什么的,坐在后边和两旁的人很难看清楚耀邦同志。绕场一周的要求一提出…  相似文献   

6.
现在,有些领导干部在作报告、发言讲话时往往不能赢得群众的掌声和认可。究其原因,一个重要方面就是这些领导干部的讲话缺乏"含金量"。其主要"特点"有以下十点。一是"套"。照猫画虎,不看对象,不分场合,千篇一律,对谁都适  相似文献   

7.
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开幕会上,记者现场听李克强总理作《政府工作报告》时,特别注意到,"纵向流动"新概念先后两次在关键处被提及。在谈到促进教育公平发展时,报告承诺:"畅通农村和贫困地区学子纵向流动的渠道,让每个人都有机会通过教育改变自身命运。"在谈到培育和催生经济社会发展新动力时,报告提出:"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这既可以扩大就业、增加居民收入,又有利于促进社会纵向流动和公平正义。"  相似文献   

8.
有一次,周恩来作形势报告,国内、国外讲了一个下午,讲的内容非常重要。记者采写的稿子上有一句"周恩来总理作了重要讲话",交给周恩来审阅时,他别的地方都没改动,唯独把那个"重要"二字圈掉了。有一次开座谈会,大家发言完了,主持会议的人说"现在请周总理作指示"。他说:"不是,不是‘指示’,我个人发言就是个人意见。我今天这个发言并不是中央通过了,可能对,也可能不对。我说错了,大家可以批评。"  相似文献   

9.
2009年政府工作报告文风朴实通俗,感性词句不断出现,多次赢得代表委员们热烈的掌声。这掌声既是对报告“听得懂、愿意听、记得住”的肯定,更是对报告“能管用”的期待  相似文献   

10.
2009年政府工作报告文风朴实通俗,感性词句不断出现,多次赢得代表委员们热烈的掌声。这掌声既是对报告“听得懂、愿意听、记得住”的肯定,更是对报告“能管用”的期待.  相似文献   

11.
胡骏 《决策》2010,(4):72-73
3月,北京“两会”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这里有一个群体,国务院组成部委的各位部长,成为众多媒体竞相追逐的主要目标。十一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为8位部长举行了专门的记者招待会,他们从各自主管的领域解读温家宝总理所做的《政府工作报告》,对政策进行分析,对走势进行预测,划答记者们提出的广大民众关心的各种热点难点问题。  相似文献   

12.
时政漫画     
《决策》2009,(8):6-6
“女人问题” 中纪委巡视组长祁培文在东莞作报告时说,“在中纪委查处的大案中,95%以上都有女人的问题”。并且提醒领导干部一定要谨防“第一次出轨”,“也许第一次不是你的意愿,但是有了第一次就有第二次,先收三五百的红包,下次可能就是十万八万。”  相似文献   

13.
2003年12月1日,全国工商联九届二次执委会在郑州闭幕,全国政协副主席、全国工商联主席黄孟复就《中国民营经济发展报告》接受了记者的采访。  相似文献   

14.
杨政 《领导文萃》2006,(8):121-124
2006年3月2日,75岁生日的戈尔巴乔夫再一次成为国际热点人物。2月28日晚,为祝贺他生日而举行的音乐会在莫斯科国际音乐大厦开场。在鲜花、掌声和祝福中,戈尔巴乔夫精神焕发,格外高兴。然而记者知道,也许晚会一结束,他又会陷入深深的忧伤之中。  相似文献   

15.
《科学咨询》2007,(21):4-4
胡锦涛同志在十七大上的报告,在与会代表和各界干部群众中产生了热烈反响。在讨论报告的过程中,代表和专家们发现了许多新提法、新表述。新华社“新华视点”记者就此进行了初步梳理。  相似文献   

16.
教育无小事,细节定成败。作为教师一定要有一双敏于发现的眼睛,善于及时抓住教育过程中的细小环节和良好契机,用爱心、细心、耐心滋润学生的心灵,唤起学生向上的意识,激励学生不断奋进。  相似文献   

17.
《领导决策信息》2014,(5):12-13
2014年1月16日,北京市十四届人大二次会议开幕,市长王安顺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与2013年政府工作报告“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居首位不同,在介绍2014年全市重点工作时,政府工作报告出现最多的词就是“改革”,总共提及49次,还有32次提及“创新”。  相似文献   

18.
正李克强作了任职总理后的第一份政府工作报告。这份报告是如何出炉的,李克强是怎么参与的?对此,《新京报》记者专访了政府工作报告起草组成员、国务院研究室司长向东。记者:很多人看了这份报告,感觉这是一份充满李克强风格的报告。向东:报告中有很多带有"李氏风格"的语言,这些话是他平常说过的。比如"不能一边高楼林立,一边棚户连片""继续向贫困宣战,绝不让贫困代代相传",就是他去陕西调研时说的,体现了他的语言风格。  相似文献   

19.
宁远 《决策探索》2008,(5):11-11
独具亲和力的语言,温文尔雅的风格,铿锵有力的表述,引来阵阵热烈掌声的现场活跃气氛,3月5日上午,温家宝总理在十一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开幕会上所作政府工作报告再次引起各方关注,扑而而来的民生气息,令人闻之欣然.  相似文献   

20.
《新世纪领导者》2009,(3):21-21
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5日上午在人民大会堂开幕。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在两个多小时的报告中,温家宝八次使用“信心”一词,凸显出金融危机下的“中国信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