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家喻户晓     
梁姑姊(zǐ)是汉朝时一位善良、刚烈的女子。一次,她从外面归来,发现家中不慎(shèn)失火,把她家和哥哥家的孩子都困在了屋里“,我得先救哥哥的孩子!”梁姑姊心想。她记得哥哥孩子总躺在外边,所以毫不犹豫地先救走外边的孩子。她艰难地爬出了房子,一看孩子“:哎呀!怎么抱出的竟是自己的孩子?”梁姑姊痛哭起来“:我抱出了自己的孩子,别人一定会说我自私的,这坏名声‘户告人晓’,我还有何颜面见人!”说着,她纵(zòng)身跳进了火海。含义意指家家户户都知道。喻:明白。晓:知晓。出处汉·刘向《列女传·五·梁节姑姊》家喻户晓…  相似文献   

2.
难忘周奶奶     
星期五的傍晚,刚放学回家:妈妈就告诉我一个不幸的消息:“周奶奶死了!”“什么?”我的心猛地一颤,“上星期我回来,她老人家不是还好好的么?”“唉,她那么大年纪了……”妈妈仍在叹息着,我却什么也听不见了,泪流满面冲出家门。周奶奶原是我们村小的语文教师,乡村条件差,常缺老师,所以偶尔她也会代数学或音乐……她中年守寡,独自一人将儿子拉扯大。退休后,仍不改本行,常常帮村里人带带孩子,辅导功课。儿子几次要接她去城里安享晚年,她却一会儿嫌住的楼层高,一会儿嫌城里汽车喇叭太吵,一会儿嫌城里空气不新鲜……总不肯进城,其实熟悉她的人都知…  相似文献   

3.
慧儿 《社区》2002,(4):54-54
尽快掌握各种知识,成为一个什么都“知道”的人,这几乎是所有父母对孩子的渴望,我也不例外。在孩子尚在腹中时,就开始给她听自己都似懂非懂的世界级音乐,听到后来,我往往戴着耳机睡着了,恍然惊醒时,对孩子十分抱歉,不知在她那片混沌未开的天地里,是否讨厌这个贴在肚皮上的噪音制造者。抱歉归抱歉,在孩子出生后,我仍然揠苗助长,在她几个月时就开始给她读古诗。其实,也许她更喜欢的是“布娃娃”之类的儿歌,但她知道的东西确是一天天丰富起来,问她什么,她都无比自信地说:“知道!”  相似文献   

4.
不知不觉中与我朝夕相处的孩子们再有一个月就要毕业了。这一天到了拍毕业照的时间。 闪光灯之后,我带领孩子们返回教室,让他们拿出纸笔,把刚才拍照时的情景、周围人的表现.以及自己的心理活动真实地记录下来。没想到,话音刚落,班级里竟像炸开了锅.很多孩子不满地嘟囔:“哎,又要写作文了!”“我还有一叠试卷没订正完呢!”有个男生甚至大声叫道:“高老师都要毕业了这次就饶了我们吧!”  相似文献   

5.
黄导德 《老友》2014,(2):42-42
正孩子1岁后,我想出去工作,婆婆自告奋勇地来带宝贝孙女。老妈听说后,语重心长地对我说:"你婆婆人真好,给你带孩子后,什么事都做不成了,她又没有其他经济来源,请个保姆还要钱呢!你就当请了个保姆,每个月给她点工资。"我想想也是,现在请保姆可贵了,婆婆总比保姆  相似文献   

6.
我对孩子,原来也是挺专制的,常虎着脸,像个老干部。有一天,为了考察女儿“发散性思维”是否发达, 便问她:“筷子有什么用处?”她很干脆地说:“吃饭。还有,可以用来打屁股!”那一刻,我被震住了,孩子幼小的心灵里,已投下了“暴力”的阴影。从那一天起,我努力去改变“严父”的形象,开始蹲  相似文献   

7.
有一个小故事,以前流传得很火,说奥巴马老婆米歇尔去买花,花店老板说:“你真幸运,嫁给了一位总统!”她微微一笑说:“我嫁给你。你也是总统!”这就是美国女人的自信。美国女人相信,不是我嫁给谁我就幸福,而是我是谁。嫁给谁我都幸福!婚姻不是美国女人的全部,她们不会为了家庭和孩子彻底放弃自己,美国女人信奉命运掌握在自己手里,所以当她们遭遇“小三”时,如果能原谅,就会放下过去,继续新生活,  相似文献   

8.
纽约遇乞     
冬天的一个早晨,我利用上班之前的空隙去银行取钱。当银行内的自动取款机正哗哗地吐着钞票时,突然,我听见后面不远处有个女人瓮声瓮气地大叫着:“谁带我出去!”在美国住了十几年还是第一次碰到这么粗鲁的女人。这是个中年女瞎子。只见一个柜台服务小姐立即闻声赶来,扶着她的手臂往门外送。我忙着将钱和收据装入钱夹,刚踏出银行,一抬头只见那女人正站在我的面前,似乎在期待着什么。突然,她又大声吆喝起来:“谁送我去地铁站!”一个穿着貂皮  相似文献   

9.
我的奶奶叫姜玉芬,我和妹妹有时候叫她“省奶奶”,有时叫她“费奶奶”。为什么一个奶奶有两种称呼呢?这是由她当家理财引起的。奶奶50多岁了,看东西不清楚,经常指鸡为鸭,我和妹妹劝她买副老花镜,她总一笑了之“:家里用钱的地方多着呢,能省几个是几个。”一般家里夏天都用空调或者电扇驱暑,奶奶房里却没有,我再三劝她买个电扇,她都说“:电风扇不如自来风”,果断地拒绝了。奶奶这么节省,我和妹妹就叫她“省奶奶”,可是我和妹妹缺什么了,她就把“省”字抛开,不怕费钱,所以我们又叫“她费奶奶”。这个星期天,我到奶奶家玩儿,奶奶见我来了就问“:…  相似文献   

10.
女儿的国庆     
又到国庆节了。往年,女儿早早地就盼着这一天了,因为她的生日是国庆前一天,过完生日接着过国庆节,让她开心极了。可今年,女儿却不高兴了。上小学二年级的女儿,小脑瓜里似乎有了不少想法。离国庆还有一个星期,她的问题就来了。“爸爸,我为什么要叫霖霖?”“因为爸爸希望你一辈子都沐浴着甘霖,健康幸福地生活。”我说。“可是我不喜欢这个名字。”女儿嘟起嘴。“那你想叫什么呢?叫小白兔好不好?”我对她说,因为女儿以前特别喜欢兔子,也随口说过让我叫她小白兔的话。“不!”女儿很坚决,“我要叫国庆!”我一听笑了,“傻孩子,这是个节日名,是祖国…  相似文献   

11.
小木棍儿     
国庆放长假,小外孙女回来了。我问她:“每个星期还去奶奶家吗?”她冷着脸说:“不去了。”我不解地问:“为什么?”孩子咬着牙说:“我不喜欢她,我恨她!”“啥?!”听了孩子的话我有些惊讶。过去孩子每次回来提到奶奶,都赞不绝口地夸奶奶好,说奶奶和  相似文献   

12.
Stefanie闹着去韩国的事刚罢休,死党玉儿就按捺不住了。一天晚上她神不知鬼不觉地钻进小田的被窝说:“告诉你个事,不说我今晚非得失眠不可!我打算毕业后出国!”小田是个平时闷声不响的女孩,听了之后立刻坐起来:“你跟着瞎凑什么热闹啊!别折腾了!赶快上去睡觉!”  相似文献   

13.
每年四、五月份,就是美国高中生毕业舞会的时间了。大清早,雅诗就怯生生地走进我的办公室:“老师,没有人请我去毕业舞会……”说着,眼圈都红了。“你的男朋友呢?”我奇怪极了。雅诗是一个很漂亮的中国女孩,曾经在学校的选美舞会“回归之舞”中当选过第一公主。在学校的学生中流传的校园“四大美女”,其中一个就是雅诗。可是,为什么她的男朋友不请她去毕业舞会?“我跟庄尼吹了!可是,没有人知道我跟庄尼吹了的事情啊!现在只剩不到一个星期了,难道要我主动请男生?或者公开宣布我已经甩了男朋友?”雅诗虽然在恋爱,可是她却是一个非常洁身自好的女孩子,而且,学习成绩也丝毫没有因为谈恋爱而退步。  相似文献   

14.
丁宁 《新天地》2016,(2):42-43
丁老师:您好! 我有些苦恼,希望能得到您的帮助.我已是退休之人,本该安度晚年,可我的女儿让我操碎了心. 她是一个非常优秀的孩子,从美国常春藤名校毕业,进了一家著名的跨国公司工作.我这嘴乐得都快合不拢了.可是,不知是不是老天爷惩罚我,女儿不但没有能够像我想象的,交友结婚、生儿育女,反而连工作都无以为继了.她怎么会得上了抑郁症呢?这下连我自己都抑郁了.怎么办?我快抓狂了!  相似文献   

15.
说“心眼”     
想起“心眼”这个词,是因为读到了这样一则故事:一个幼儿园阿姨在休了一段时间的病假后回到工作岗位,心血来潮地要班里“想她”的孩子举手。见只有几个小朋友举手,阿姨显然不满意,就启发孩子:你们这么长时间没见到我,怎么会不想我呢?如果你曾经想过我,就把手举起来吧!这回,除了一个小朋友外,其他小朋友都举了手。阿姨就去问那个没举手的小朋友:“你真的没想我吗?”那个孩子肯定地点了点头。阿姨又问:“为什么没想我呢?”孩子说:“我想我姥姥和我姥爷来着,他们把我的‘想’都用完了,我没有地方想你了!”当天,这个孩子是哭着回家的,因为阿姨罚…  相似文献   

16.
饺子事件     
我以前是个不尊敬人的孩子,可是一次饺子事件让我学会了尊敬他人。那天,中午放学回家,我问爷爷做什么饭,爷爷说:“包饺子。”我一听就急了,说:“怎么又是包饺子,天天吃饺子,我都吃腻了。”爷爷瞪了瞪我,自言自语地说:“这孩子,我小时候……”“好了,好了,又要讲你小时候!”我白  相似文献   

17.
老妻美容     
那天,老妻早晨跳舞回来,向我宣布了一个惊人的决定:“我要去做整形美容!”我摸了摸她的额头说“:您老人家没发烧吧?”她一把推开我说“:人家跟你商量正经事儿,你耍什么贫嘴!”我说“:你开什么玩笑!整形美容那是孩子们的时尚,你都快70岁了,也赶这个时髦,不是头脑发热是什么!”她  相似文献   

18.
微博绑匪     
马伯庸 《21世纪》2012,(8):80-80
我有一个朋友,她本来是个亲切和善的人,说话慢条斯理。可最近一年多来,她整个人变了,变得很焦躁,说话急吼吼的,一点耐心也没有。我问她到底遭遇了什么天灾人祸,她长叹一声,把手机一晃:“还不是因为它。”“乔布斯?”“什么呀!我是说微博!”  相似文献   

19.
唐风 《山西老年》2012,(10):27-27
母亲年逾七旬,我也已至不惑之年,可在母亲身边的时候我总觉得自己还是个孩子。也许自己在兄弟姊妹中最小吧,母亲总爱当着我的面唠叨。结婚以前我总嫌她烦,有时母子俩谈不上一会儿就不欢而散,顶撞母亲几句也是常有的事。现在自己的儿子也上了学,才发觉母亲的话总是透着朴素的人生哲理。母亲勤劳、宽容、善良、节俭、大方。说她既节俭又大方其实一点都不矛盾,她的节俭体现在对自己,在我们姐弟几个没成家之前我没见过她给自己添置什么新衣服,有什么好吃的东西也总要先紧父亲和我们;而对外面的人她总是很大方,记得小时候家里虽然很紧张,但家里总是宾客盈门,妈妈总是尽自己的所能拿出家里最好的东西招待客人。我们几个孩子怕大人吃了属于我们的好东西,有时就会向妈妈提出抗议,可妈妈总说“有手不打上门客”“你敬人一尺,人敬你一丈”之类的“格言”。  相似文献   

20.
在美国当研究生,除了教授以外,接触较多的要数系里的秘书了。我所在的地理和规划系的两个秘书一个叫马丽安娜,一个叫珠恩。她们都是半职,每过5天转换着上两天、三天班。当我被介绍给已经是祖母的马丽安娜时,她睁圆了双眼,“天哪!你在中国已经教了7年大学,看上去真年轻啊!”见到她那副吃惊的样子,我有意告诉她我在中国还有个儿子。“上帝啊,你还有个不到4岁的孩子!”这回的吃惊换了个性质,她担心我想儿子想得读不进去书,又为我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