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雅各布森的语言学诗学批评一直是文学理论的难点。本文通过对其诗学理论中几个重要概念的探讨分析,展示了雅各布森诗歌批评的思维逻辑和“诗歌语法”批评的操作方法。  相似文献   

2.
埃瓦雷斯托的小说《拉拉》的主人公是典型的英国黑人移民二代,她因为想象的白皮肤丧失和丧失的代际传递的双重原因而陷入种族忧郁症的状态。忧郁症对爱的客体的执着和维护促使她踏上非洲的寻根之旅,并且通过旅途产生多元文化的顿悟,进而完成身份和归属的构建。而拉拉发掘的家族历史更与英国黑人种族历史相契合,她的种族忧郁症也是英国黑人种族忧郁症的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3.
张森奉 《社区》2010,(18):53-53
每件事情的开端,必定有一个原因,我会想去自杀,就因为一位朋友对我说出非常负面的话,这句话像一颗种子,我之前的忧郁症成了它肥沃的泥土,再加上最近阴冷寒湿的天气最适合忧郁症生长,我的忧郁症一下子便茂盛起来,如雨后的菌菇,突然长满了整片山谷。  相似文献   

4.
吕斌 《社区》2005,(20):58-59
退缩、孤立、对工作或人际关系失去兴趣,是我们熟知的典型忧郁症状。然而,专家指出:如今男士的忧郁症,其表现形式并非“绵羊型”退缩症状,而呈“豺狼虎豹型”。男性忧郁症,主要表现为男人非常容易生气,经常以酒精、药物滥用掩盖其忧郁情绪。除了易怒、酗酒、药瘾之外,有的人会以工作狂、受一点小刺激就发狂、摔东西、狂赌来表现,这些状似很有男子汉气概的行为,恰恰是忧郁症状的一种表现。但其自身及家人却不知晓,更有甚者,许多家庭暴力问题往往也与忧郁症挂上勾,但许多人却没重视到。30多岁的谢恭铭从事美术设计工作,3年前感情曾经受重创,心…  相似文献   

5.
二语动机研究在近几十年成为二语习得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而近五年来"自我"和"身份"概念的引入使得二语动机研究朝着一个更加动态的视角转变。借鉴Drnyei的"二语动机自我系统"理论与Ushioda的"情境中的人"的相对观,采用个案研究的方法,通过对一个成功的外语学习者Bill的访谈、反思日志以及博客质性数据的搜集分析,探讨其在学习英语过程中动机自我系统的动态构建,发现其"理想二语自我"、"应该二语自我"及其"学习经验"之间存在交互关系,并且其动机二语系统有两种独特表现形式,即"努力行为"以及"英语功能观"。  相似文献   

6.
从北京市老年康复医学研究会廉小湘同志在北京市敬老院、福利院、光荣院等集中供养型的老年群众中开展忧郁症的随机抽样调查资料中可以看出,在200例对象中疑为忧郁症者占8.5%,忧郁症者占10.5%,尽管这几家集中供养老人的单位条件很好。患忧郁症的原因,是这些老人在心理上有孤独感。有的虽有家但不能享受天伦之乐,并且大部分是无家可归的老人,心理上的孤独、冷寂,很容易造成老人在心理上的失落感,随之而来的就是感到心里空虚,因而产生厌世的念头,或出现忧郁症。可见孤独心理对健康损害的严重性。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发  相似文献   

7.
人格心理学中的自我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我是人格心理学研究中的热点,自我的跨文化研究和脑机制研究是未来自我研究的热点和趁势.百年来国内外自我研究存在精神分析取向、现象学取向、认知行为取向、社会文化取向等四种取向,以及"客体我"和"主体我"研究两大范畴.当前自我研究存在自我的综合性研究不足、客体我的研究多主体我的研究少、脑机制的研究局限于认知部分、对本土文化的自我概念研究重视不够等四个主要问题.  相似文献   

8.
从某种意义上说,以索绪尔、雅各布森等为代表的结构语言学是"语言学转向"的直接源头,二战后结构主义与"语言学转向"思潮的碰撞衍生出法国(后)结构主义大潮。这股基于语言学模型的文化思潮带来人文社会科学领域"文化主义"范式的整体转型,在此研究范式创建过程中,索绪尔的结构语言学起到了奠基性作用。  相似文献   

9.
莱妮 《社区》2004,(22):63-63
在女性当中,发生忧郁症的比率可高达25%。想想看,四个人当中有一个,这是何等高的比率,这意味着我们每个人都可能是下一个忧郁症病患者。面对忧郁症,我们可说是无处可逃,能不重视吗?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关于自我构念的研究是跨文化心理学研究焦点之一,心理学家对其研究的兴趣已涉及到了各个领域。自我构念主要分为独立型和互依型两个维度。不同自我构念的个体在认知、自尊、归因以及动机等方面均存在较大差异。随着实验法的运用和当代认知神经科学的兴起,二者必将为自我构念差异研究提供新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1.
本文根据精神分析理论百年发展历程的三个阶段,选择了相应时期的代表人物弗洛伊德、霍妮、沙利文、雅各布森、克莱因和科赫特,总结归纳其对于焦虑的理论观点,描绘其发展脉络,比较精神分析焦虑理论与其它理论的差异,希望为当代焦虑研究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2.
从修辞中的转喻和隐喻、失语症中的转喻和隐喻、诗学中的转喻和隐喻、风格学中的转喻和隐喻四个方面论述雅各布森对索绪尔组合系列和聚合系列这两个语言轴列概念的继承与发展,指出雅各布森的转喻性和隐喻性概念对法国符号学家巴尔特和苏联符号学家洛特曼产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随着英语学习研究的重点由教转移到了学,学习者因素逐渐成为研究者关注的焦点.其中,二语动机是其中一项非常重要的因素.国外二语动机研究经历了几个重要阶段,其最新的研究动态是二语动机自我系统.这一理论代表了二语动机理论的创新与发展,对提升二语学习效果有着重要的影响.文章对国外二语动机研究经历的几个重要阶段进行研究综述,同时阐述了二语动机自我系统对外语教学的启发和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4.
精神分析的焦虑理论述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对弗洛伊德、霍妮、沙利和雅各布森提出的焦虑理论作了简要的评述,认为焦虑产生的真正本质是由于个体意识到某种刺激对自尊造成威胁,并感到无力应付时产生的情绪体验。其产生的决定因素分别涉及刺激、自尊、认知评价和能力范畴。  相似文献   

15.
通过运用可能自我理论和二语动机自我系统对某校大学生的国际视野状况进行初步的考察后发现:研究对象的理想自我中含有二语成分,他们普遍认为英语是世界通用语,在未来的工作和生活中使用英语已成为必然的趋势,但他们对使用的频率有不同的预期和构想;研究对象的理想自我优于应该自我,理想二语自我也优于应该二语自我;语言水平与理想二语自我、二语学习经历之间存在一定的关联;语言水平与国际视野之间存在一定的关联,因此,国际视野的培养离不开语言水平的提升;国际视野与理想二语自我、应该二语自我、二语学习经历和二语学习动机强度之间显著相关,因此,可以从这几个方面着手培养学生的国际视野.  相似文献   

16.
选取积极心理学视角,以农民工随迁子女为研究对象,探究社会支持、自我认知、自我评价对其生活满意度的作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1)社会支持对农民工随迁子女生活满意度具有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自我认知和自我评价与农民工随迁子女的生活满意度呈显著相关。(2)自我认知在社会支持影响农民工随迁子女生活满意度中起中介作用,即社会支持对农民工随迁子女的生活满意度影响路径有两条,一是直接影响生活满意度,二是通过自我认知间接影响其生活满意度。但社会支持对生活满意度的直接影响是主要路径,通过结果分析从构建正式和非正式社会支持角度提出相应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7.
人的自我是在"主我"和"客我"的互动中形成的,人内传播是一个"主我与客我"双向互动的过程。而社会资本作为建立社会网络、促成人际互惠的个体之间联结的要素与个人如何认知自我关系紧密。个人使用微信朋友圈平台发布内容,继而得到平台的反馈,这一过程对于使用个体而言是一种自我思想、自我意识的回顾和反思,影响着自我认知。而这一平台成员身份的特殊性则可能导致平台反馈的"伪抽样"效应,从而使个体自我认知产生偏差,并影响其在真实世界的社会交往行为和社会资本。本研究历时3年,对湖北6所原属985或211工程建设的重点大学的400多位学生做了问卷调查,并在其毕业后对部分学生进行跟踪访谈,证实了虚拟和线下的自我认知偏差确实存在,并探讨了其对大学生的线下社会资本产生影响的路径。  相似文献   

18.
自我是人格的核心。自我促进是人们对自我认知的积极偏差,研究者根据不同的人格类型将其分为个我取向的自我促进和社会取向的自我促进。近十余年来,关于自我促进的人格二元性在模型测量、生态性及神经机制的研究上取得了一些重要成果。模型测量的结果表明该模型有较好的信度和效度;自我促进的生态性体现在发展的稳定性、情景可变性、人格规定性和文化特异性等方面;神经机制的研究表明,自我促进与内侧前额叶以及N170、N400、P200、P300和LPP等脑电成分有关。同时,两种取向自我促进的研究可以在优化人才选拔、提高人类工效和改善人际关系等方面体现其应用价值。未来研究应该丰富研究策略,扩大研究对象的范围,完善测量工具,更加注重研究的文化生态效度,综合多种技术,进一步探索自我促进的本质。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从心理学派立场出发,着重论述了"二语动机自我系统"这一理论新视角和实证研究展望。二语动机自我系统以自我可能理论以及自我不一致理论为基础,兼容社会心理学派与社会文化学派的理论,以理想二语自我、应该二语自我和二语学习经验三个维度为二语动机研究提供了研究基础和新的理论支持,体现了对学习者整体"人"的关注以及对于多元性、动态性的注重。这一趋势为我们考察全球化背景下中国英语学习者的社会心理提供重要的启发。  相似文献   

20.
通过实证研究考查某校非英语专业大学生的二语动机自我系统、英语水平与英语学习动机减退之间的关联性。经研究发现:(1)在二语动机自我系统中,理想二语自我对英语学习影响最大,二语学习经历次之。理想二语自我和二语学习经历越高,学习者的英语水平越高。(2)理想二语自我、二语学习经历与动机减退显著负相关。理想二语自我对高分组的动机减退影响最大,而二语学习经历对低分组的动机减退影响最大。(3)应该二语自我可以解释低分组的动机减退,但不能解释高分组的动机减退。帮助学生构建理想二语自我,创造良好的二语学习经历,并培养自主学习能力有助于减少学生英语学习动机减退的情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