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激发幼儿美术活动的兴趣是美术教育中非常关键的基础性教学,它直接关系到美术教育的成败.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引导幼儿认真观察,要善于启发鼓励,并做到丰富创新美术活动的材料和形式,对幼儿作品的作出正确评价,使幼儿持久保持美术活动的兴趣,促进他们的成功.  相似文献   

2.
传统的美术教学评价主要是通过幼儿已掌握的知识能力与教育的最终效果等方面去寻找差异性,现在的教师很多都是以评价幼儿作品的好坏作为衡量的惟一的标准,教师往往很容易忽略了对幼儿在美术学习过程其他方面的综合评价,同时很容易忽略幼儿在美术学习活动中所展现的丰富多彩个性。这就要求我们在美术教学中应将过去的重技能技巧,转变为现在的重学习过程,在活动中满足孩子的不同需求。通过充分利用不同的评价手段与评价方法,从中发现每个幼儿他们身上具备的智力和个性特点,这样才能让每个幼儿能够发挥他们的个性特征,并使其绘画兴趣,积极性,创造力,表现力的加以提升。  相似文献   

3.
幼儿美术是对幼儿进行美术教育为目的,让幼儿表达自己对周围环境的认识、情感的体验,发展自身的观察力、想象力、创造力和美术鉴赏能力。幼儿是否能主动参与美术活动是幼儿美术的一个评价要点,因此在教学实践中,我十分注意培养幼儿主动学习精神。  相似文献   

4.
优美的琴声给学习钢琴的幼儿带来了快乐,激起了他们学琴的欲望,但这种兴趣非常容易产生转移,所以教师在教授幼儿正确的原则和技巧同时,应全面培养幼儿学习钢琴的兴趣,使幼儿能在学琴过程中感受到轻松、愉快,引导他们对学习钢琴的持续热情,把学习钢琴当成一种快乐,从而对幼儿的钢琴教学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5.
幼儿美术教学是以实践操作为重要的教学内容,它的过程也是一个循序渐进长时间的过程,其教学模式也应顺应时代而变,探索构建适应现代教育的美术教学模式,应该从对美术的兴趣、观察力、想象力入手,还要在游戏中为幼儿创造美术的环境,给幼儿创造一个自由的空间,保证幼儿生理、心理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6.
兴趣是指一个人经常倾向于认识、掌握某种事物,并力求参与该种活动的心理方面,其基础是生活的需要。学习钢琴是一门技能技巧性很强的艺术活动,在钢琴学习中极为枯燥,它需要幼儿具有坚强的毅力,并付出艰辛的劳动,所以兴趣的培养在钢琴学习过程中至关重要。幼儿浓厚而稳定的兴趣,决定着幼儿学琴的成败。在幼儿钢琴教学中注重幼儿兴趣的培养,是钢琴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  相似文献   

7.
随着我国教育体制的逐步深化与改革,初中美术的课程标准也随之发生了改变,可见,美术教育在现代素质教育中的地位已愈来愈受到人们的重视,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美术教育在提高与完善人的素质方面所具有的独特作用。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让活动进入美术课堂,作业的多元化评价。通过不同的途径探索让学生真正热爱美术学习,为的是让学生喜欢美术,能积极主动地用心灵进行创作,激发学生在美术课堂上的学习兴趣、注重教学的实效性、提高教学质量所采用的教学方法很多,需要我们不断地去努力探索,为他们一生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8.
在幼儿园传统的教学中,教师往往通过出示图片,这一直观的教具来引导幼儿理解,记忆。这种教学手段较单一,不能很好地调动幼儿主动参与活动的积极性。而多媒体课件教学,是集图、文、声、像为一体,能让幼儿饱览一幅幅与之相适应的画面,还能听到与之相和谐的音乐。从而在教学活动中能够让幼儿的脑、眼、耳、手得到并用,调动幼儿的情绪,激发了幼儿学习的兴趣。  相似文献   

9.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明确指出:"引导幼儿对周围环境中数、形、量、时间和空间等现象产生兴趣,建构初步的数概念,并学习用简单的数学方法解决生活和游戏中某些简单的问题。"可见,在生活中对幼儿进行数学教育是一条有效的教学途径,幼儿教师不仅应重视集体性的数学活动,而且要把数学教育渗透于幼儿一日活动中,从日常活动中挖掘数学内容,让幼儿从中感受事物的数量关系并体验到数学的重要和有趣。  相似文献   

10.
我从教数学教学多年,我认为开展数学实践活动,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个性、特长等自主和谐发展,从而有利于全面提高学生的数学素质.下面我谈谈本人在开展数学实践活动中的几点尝试.  相似文献   

11.
科学探索活动是幼儿尝试探索、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在科学探索活动中幼儿的主动性、创造性和实践能力的获得发展,本文从好奇心能引发幼儿最初的科学探索活动,问题是幼儿继续科学探索活动的向导,在“做中学”是幼儿科学探索活动的基石,幼儿自发探索活动中的认知过程,科学探索活动中同伴和成人间的合作与互动等几方面探讨幼儿的科学探索活动。  相似文献   

12.
兴趣是学生对学习的一种积极的情绪状态,也是人们向往、积极探索某种事物或进行某项活动的心理倾向。一个人对某个问题有浓厚的兴趣和强烈的爱好,就会自觉自愿地集中时间和精力,专心致志地去学习钻研。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不断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的求知欲望,是非常重要的,下面我谈谈在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相似文献   

13.
新《纲要》指出:“科学教育应密切联系幼儿的实际生活进行,利用身边的事物和现象作为科学探索的对象。”孩子们的科学探究,可以从身边的事物开始,引导他们关注周围生活环境中常见的事物,发现其中的奥妙,使他们感到科学并不遥远,科学就在身边。要通过生活化的幼儿科学教育,萌发幼儿对科学的兴趣和探究问题的思维方式,为幼儿终身的学习和发展作准备。  相似文献   

14.
笔者就如何激发小班幼儿对数学活动的兴趣进行了探索.采用易为他们所理解和接受的方式,把教育内容呈现给他们.  相似文献   

15.
陶行知说过,"生活即教育"。的确,教育就是生活,而生活是艺术的源泉。所谓"让美术教育生活化",就是引导幼儿运用多种美术方法,感受生活、融入生活、表现生活。然而,目前在美术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绘画的模式比较固定;着重于作品的完成,而忽略了幼儿在绘画过程中的情感体验;作品评价大而化之,影响幼儿创造性思维的发展。那么,在幼儿美术教育中怎么样实现活动的生活化呢?  相似文献   

16.
为了能在教学过程中以各种方式引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调动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的积极性,引导学生在教师精心设计的课堂上自由探索,笔者严格遵循课堂上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法,努力探索新的教学模式。本文主要从课前导入,课上讨论,精读和泛读的选用以及课后练习的方式为主体对笔者长期教学方法和教学经验进行总结目的在于提高大学英语课堂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7.
仅仅靠几节语言活动是不能促进孩子的语言发展,而孩子的语言发展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所以,教师应将目光投射到孩子的日常生活中,关注从孩子中生成的,又有利于他们的语言发展的内容。因此我们提出语言教育在幼儿园一日活动中的渗透的教育观,并采取了如下的实践尝试。一、制订一日语言教育目标。二、利用一日活动中的生活环节的零碎时间组织幼儿进行多种形式的语言活动。三、其他领域中贯穿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四、日常语言教育中注重教师的隐性指导及引导幼儿之间的相互学习。  相似文献   

18.
兴趣是指我们力求认识某种事物或爱好某种活动的倾向.它表现为人们力求认识世界,渴望获得科学知识和探索真理时带有情绪色彩的心理倾向.兴趣可以孕育愿望,可以滋生动力.一个人对他所感兴趣的事物总是好奇的,表现出注意的倾向,心向神往地去探究.学生有了学习兴趣,不仅不感到学习是一种精神折磨,而且还会专心致志、废寝忘食地去阅读、求问.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说明学习兴趣是学生自觉性和积极性的核心因素,是学习的强化剂.因此,在知识严谨数学的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将其渗透到每个教学环节,贯穿于数学教学的全过程是必要的,也是值得探讨的问题.下面就兴趣的激发来淡谈我近几年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体会.  相似文献   

19.
学生能否学好英语,关键就在于他们对这门课程有没有强烈的学习兴趣。针对"如何在英语教学中提高学生学习兴趣"这一主题,我在课堂教学中进行了持续的探索与研究,同时,通过阅读各种教育杂志,他人优秀论文、教学案例,从中汲取营养,将逐渐积累起来的理论与经验运用到教学中去,经过一学期的探索研究,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20.
高中数学探究教学是素质教育改革的客观要求,引导学生参与到教学中来,鼓励学生大胆设想,小心求证的科学探索精神是素质教育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根本所在。学生能够在探究式的学习中学会如何获得知识的方法,其有利于培养学生对高中数学学习的兴趣,以及在探究式教学所带来的设想创新性、求证实践性与获得结论成就感等一系列的过程中保持持久的学习动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