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教学是一种由教师的教授活动和学生的学习活动构成的双边活动过程。现代教学论思想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确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主导作用的同时,更加强调学生的主体作用。新课程标准也强调,要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使学生积极主动去获取知识,激发兴趣,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因此,在教学中要让学生有尽可能多的主体活动,引导学生参与获取或主动获取知识,并把学生的活动引向设计性、探索性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2.
师生关系是指教师和学生在共同的教育教学过程中,通过相互影响和作用而形成和建立起来的一种特殊的人际关系,它贯穿于整个教育活动,是教育教学过程中最重要人际关系。教师的教学对象是学生,教与学是一个双边活动过程,师生只有  相似文献   

3.
新课程标准的实施,无疑是基础教育的一场革命。新课标下数学教学过程是教师组织和引导学生主动掌握数学知识,发展数学能力,形成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的认识与发展相统一的过程,而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的双边活动要以教材为中介,教材把他们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教材的编写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教师的"教"法和学生的"学"法。  相似文献   

4.
设问是教师的重要教学手段,它被应用于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成为师生双边活动的纽带。好的设问,不仅能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诱发学生思维的积极性,而且还能促使知识内化,学会思考的方向和方法,成为学习的主人,课堂的主体。可见,在教学中要诱发学生的思维,卓有成效地发展学生智能,"设问"要"有效",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要能激发学生的兴趣。  相似文献   

5.
最近,在教研组会上大家谈到在德育课教学中,几乎没有学生提问,教师在唱"独角戏".这肯定是没有激情的教学,不是创新教育的课堂.在创新思维活动中,首先是问题的发现、提出、思考与解决.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在一首诗里写道:"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禽兽不如人,过在不会问".可见没有"问",就没有创造,没有"发问"的教学就不能培养创新型的学生,更谈不上好的教学效果了.  相似文献   

6.
强调以学生为中心,以人的发展为本,不仅要求学生由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者和知识的灌输对象转变为信息加工的主体、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而且要求教师由知识的传授者、灌输者转变为学生主动建构意义的帮助者、促进者。这就意味着教师应当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树立全新的数学教学思想——建构主义的数学教学思想。  相似文献   

7.
由于受应试教育影响,农村思想政治课教学模式或多或少地存在着这样一些问题:一是教学方法机械、呆板.以重讲、画、背采分点为主要教学形式,造成了学生学政治课的积极性不高.二是思想政治课的教学主要以课堂为主,没有将课内容扩展到课外,较封闭地限制了学生的思维空间,也将教师的教法拘禁于桎梏之中.三是思想政治课教学只是以说教为主,没有将学生亲身活动纳入到课堂教学之中.在大力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今天,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以发展能力为主线的素质教育"三为主"精神的指引下,在农村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模式的实践研究中,我们实践了"情境导入,质疑析文,对照反思,活动训练"这一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8.
没有期待的课堂就是无效的课堂.无效的教学是怎么产生的?和缺少期待的教学有关.因此我注重研究学生对数学的期待,了解学生对每节课的内容最想听、最爱听的是什么.尽量"吃透"学生. 一、教学设计考虑学生的期待 在进行教学设计时,教师首先要问自己:学生如果自学,会怎样理解和学习这个知识?学生学习这个知识需要用到、可能想到的数学知识方法有什么?用怎样的方式讲授该知识效果更好?有了这一系列的设问,再结合教师自身对学生学习水平、理解水平的了解,教学设计就会有比较强的针对性.  相似文献   

9.
素质教育要求教师把学生从传统的被动的受教育地位转变到主动的求知地位上来,在教学活动中,做到"教学做"合一,教师不仅要向学生传授知识,更要引导学生养成自觉地寻求知识,获取知识的能力.怎么样才能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我在平时语文教学中右几点体会.  相似文献   

10.
作业是学生学习的一项经常性实践活动,而批改作业则是教师对学生这一实践活动的评价过程,也是教学过程中不可或缺的环节。作业是师生交流信息的一个窗口,通过批改作业,教师能够及时了解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促进学生进一步巩固基础知识,培养学生的智能,矫正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失误,弥补知识的缺陷,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热情,促使学生形成正确的学习态度和良好的学习习惯。数学教师可以通过此窗口获得信息,及时反馈,调整教学,提高数  相似文献   

11.
数学教学活动是师生共同学习共同进步的一种活动,并不是简单的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在教学活动中必须以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知识经验为基础,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所以,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有意识地为学生创造条件,让学生通过参加教学实践活动,发现、理解和掌握知识,使思维能力和智力水平得到提高。  相似文献   

12.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花大量篇幅强调了学生学习方式的革命,强调学生由被动接受到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的革命性转变,这在实际教学中,也意味着教师角色的转变,从一个机械的知识传声筒,成为学生学习活动的积极的旁观者、有效的组织者和理智的引导者。在这种转变中,我认为教师的引导作用,不是减弱,而是加强,学生因为其自身生活经验和知识量的不足,许多课文不能有共鸣的基础,教师教授这些课文时,更应注重引导的科学性与艺术性,话不在多,但要句句有启发性,没有教师的适度引导与启发,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基础何在?  相似文献   

13.
加强学法指导提高学生历史学习水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未来学家预言:未来的文盲将不是目不识丁的人,而是一些没有掌握学习方法,不会自己钻研问题、缺乏预见能力的人.所以,教师教会学生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的能力应成为教学中的一项重要任务.历史这一学科的知识有着具体性,它包括具体的时间:地点、人物、条件、过程、地位诸要素之间的内在联系,即每一社会、每一个国家的发展规律,以及人类社会发展的共同规律.这就要求学生锻炼思想,独立钻研,通过动脑、动手、动口,独立地理解和掌握历史知识.此外,在历史教学中还必须要求学生在理解和掌握历史知识的基础上,培养其运用历史知识的能力,包括培养学生利用已学历史知识进行自我教育的能力,以及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观点观察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在平时的历史教学中,我进行了一些探索,摸索出了"把学法指导贯穿在历史课堂教学始终"的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14.
研究性学习广义的理解,泛指学生探究问题的学习.狭义的理解,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从自然社会生活中选择和确定,专题进行研究,并在研究过程中主动的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在此我们着重探究教育部采用的狭义上的"研究性学习".<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把语文课程的教学目标规定为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方而,笔者就这些方面谈一谈语文学科教学中研究性学习的开展.  相似文献   

15.
夸美纽斯曾说过:"孩子求学的欲望是由教师激发出来的."初中学生活泼好奇、求知欲强、向师性强,喜欢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富有情感式的诱导.教育是师牛双方共同的活动,也是师生之间一种双向的情感交流过程,情感如同桥梁和纽带,将知识和行为连接起来,一堂好的思想品德课应激发出学生的情感火花.所以,思想品德课教学中的情感教育成为政治教学的重要要求.以下是我在实际工作中有一些感悟.  相似文献   

16.
课堂师生互动是指在课堂情境中,发生于教师与学生间的互相交流、对话及与之相关的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的动态过程。当前我国中学外语教学的师生互动并没有成为积极的具有人性意味的双边活动,也没有成为具有重要价值的教师教学策略。因此,本文主要对中学英语课堂教学情境下的教师和学生之间的相互影响与相互作用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7.
传统的文检课教学方法主要依照"讲授—练习—考核"的形式进行,在这种形式中,学习的中心是教师而不是学生,教学的中心是传授文献检索知识和方法,通过练习使其转变为学生的检  相似文献   

18.
在新的一轮课改下,我校教育从重“教”向学生的重“学”转变,发展方向由重知识的传授向学生的全面发展转变,教师需要转变古老的“填鸭式”教学模式,营造一种轻松、活跃的教学气氛,构建以学生积极参与学习为基础的新型教学课堂.因此在新课程教学中教师必须摒弃教师“一言堂”的教学观念,建立师生平等关系,打造充满关爱、充满活力、充满吸引力和充满互助合作力的课堂气氛.  相似文献   

19.
相当多职校生对德育课不感兴趣,经常是"人在曹营心在汉".德育课本身具有理论抽象、偏重知识、趣味性少的特点,如果将德育课上成纯粹的理论讲授课,学生就会感到枯燥无味.激不起兴趣,便没有深刻的印象,不利于对问题的理解和掌握.这就要求教师采取灵活多样的形式,根据职业中学学生的特点,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其中一个有效的方法就是教师不断的向学生"发问"."发问"是引发他人产生心智活动并作回答反应的语言刺激,是任何教师在教学时必须使用到的基本技术,但发问的恰当与否,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学习效果.  相似文献   

20.
教师通过教学过程来实现教书育人目的,要完成这项工作,关键是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没有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过程,教育目的将无法实现.因此,做为一名教师,应能够做到灵活恰当地运用教法于教学过程中,成功地把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调动起来,这是教书育人工作能顺利进行的前提和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