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从节约型园林技术的概念与特点入手,分析了我国目前阶段在建立节约型园林技术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对这些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节约型园林建设关系着我国对资源的利用,关系着生态环境的保护,关系着我国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对如何建立节约型园林技术体系的探索研究是有重要现实意义的。  相似文献   

2.
中国古代园林诗与古典园林相伴相随了二千多年,二者在"情景交融"中相汇,在相互观照中不断发展.园因诗盛,园因诗传,中国古典园林的辉煌成就离不开园林诗的审美观照.中国古代园林诗对古典园林的审美观照主要表现在向园林注入意境之关、章法结构之关、虚拟景物特性之美.融汇时代精神,将这些美的因素注入园林的设计、建造当中,是当代中国园林建设保持民族特色的重要途径,也是园林工作者继承和弘扬中国优秀传统园林文化义不容辞的责任.  相似文献   

3.
从材料及人对材料的主观感受角度对法国巴洛克园林的设计和文化意义进行研究。通过对绿篱的隐匿效果,石材的粗糙与平整的质感,森林、水与天空营造的崇高氛围,花坛带来的柔和感受,以及刺绣花坛与服装时尚的关系的研究,归纳总结了材料对法国巴洛克园林的意义。园林的文化意义有赖于材料所营造的场所氛围,而不仅仅是风格样式。对风格样式的符号化理解掩盖了园林材料带给人的现场感知效果,忽视了园林更丰富的文化意义。  相似文献   

4.
园林绿化建设是一种有生命的基础设施建设,是人与自然、城市与生态相互交融和谐的桥梁。建立节约型园林是我国近年来大力提倡的一种园林建设理念。当前,我国园林绿地建设中存在着诸如,生态综合效益发挥不够,盲目追求“洋设计”,河、湖改造非生态化,设计向奢侈化及形象工程转变等问题,造成了园林绿化中资源的极大浪费。也加剧了城市资源的匮乏。因此。要实现城市园林绿化的可持续发展。就必须走节约型园林之路。  相似文献   

5.
针对中国城市建设运动中出现的忽视地方园林文化遗产保护的现状,本文从地方园林文化的传承问题入手,结合“汇芳园”的修建及特点,探求历史园林文化与城市现代生活方式的结合点。如何继承和发展地方历史园林文化遗产,把优秀的传统文化融进现代设计文化之中,形成以特色地区为基础的风景园林设计、城市规划、城市环境,是我们面临的重大课题。文章总结了“汇芳园”设计的成功经验,提出在园林建设中应注重对潮汕民间艺术的传承和发扬,实现地方历史园林文化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6.
草坪是城市园林绿地规划的底色材料,是园林中应用最多,最广泛的景观之一.他绿化速度快,效益明显.绿化没有草坪不行,没有草坪的绿地是一个不完整的绿地.合理把握草坪在园林绿地中的应用、草坪与景观要素的配王,有利于合理地利用草坪设计园林景观,表达出既经济、适用又美观的园林效果,为人们创造出舒适优芙、赏心悦目的学习、生活、工作、休息和游憩环境.  相似文献   

7.
浅谈园林空间及其处理中的材料运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园林空间的质量直接影响着园林的景观效果.园林空间及其处理一直是设计师们十分关注和致力于解决的问题.从园林空间的存在意义、组成要素和处理等方面分析了现代及古典园林对于园林中空间的利用与创造,并提出对于园林空间处理中材料运用的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8.
园林木材在景观营造中的艺术运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园林木材的优良特性和人们对自然、淳朴设计的向往使其在园林景观设计中得到广泛应用.在各种新材料新技术层出不穷的今天,园林木材因特有的结构特性、环境效益以及独特的美学价值而备受瞩目.本文从园林木材自身的艺术特征入手,从美学的角度展开园林木材在景观营造中的艺术运用的讨论,通过分析探索园林木材在实际运用中功能与艺术结合的原则.在了解木材特性的基础上,阐述了木材在园林景观中的重要作用.并且提出设计时应在考虑功能的同时注意与整体协调的形态处理,综合考虑功能、材料特性和美的形式几方面的因素.  相似文献   

9.
各国园林风格的并存、融汇和发展是当前世界园林的发展趋势。在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大背景下,各国园林风格中的设计手法、技巧、元素发生着快速多样的变化,使现代园林设计更加富于创意,并更加成熟。岭南园林具备兼蓄并收的特点,在经过多元化园林风格并存后,将进入一个全新的设计创作阶段。  相似文献   

10.
发展乡村园林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顺应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党中央适时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战略任务,进行新农村建设,在大力发展经济的同时,必须切实保护好生态环境,乡村园林建设是一条行之有效的重要途径.本文对乡村园林的内涵、安徽省乡村园林的典范及启示、乡村园林在安徽省新农村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等问题进行了探讨,并对安徽省乡村园林建设做了较为深入的思考,提出了一些合理化的思路与建议.  相似文献   

11.
园林是文化与艺术相结合的深层次体现,加强园林学科建设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我国园林专业学科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严重阻碍了园林科学的发展和园林人才的培养,园林专业学科建设必须注意理论联系实际,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创新教学形式,改革教育内容,增加教育实习基地,为城市化建设和社会主义建设提供合格人才。  相似文献   

12.
西方园林与中国园林一样是多起源的,中西园林艺术在形态学上有明显差异,折射出不同的审美思想和设计哲学,如"自然之本质"中国古典园林的精髓,"秩序和控制"的西方几何规则式园林。然而,由于人类共同的"本原观念",对中西方园林各自的主人来说,基于人类在心理层面和生理层面的需求,中西方园林的造园目的都是为了对现实生活中的不足之处进行补偿与完善,从而满足人类身心发展的需要;无论规则式还是自然式园林都为创造"世界花园"提供了基础,一定程度以理想家园的形式反映了他们的人生态度、生活情趣和审美理想。  相似文献   

13.
该文从蒙元文化内涵出发,总结归纳蒙元文化的表现形式.通过对典型实例的研究,分析蒙元特色文化符号在呼和浩特市园林中的应用.蒙元文化与现代园林理念相结合、彰显呼和浩特市特有的地域性文化内涵,强调蒙元文化对城市园林景观建设的意义,注重蒙元文化符号在园林建设中的应用,使内蒙古城市园林呈现出浓厚的地域文化特色和城市认同感.  相似文献   

14.
《水经注》是中国古代经典地理学著作,郦道元以出色学者的眼界记述了北魏及以前中国大部分地区的地理人文风貌,保存了大量先秦至北魏的园林及湿地史料,其中占多数的先秦至汉代材料,对史料稀缺零散的先秦园林研究尤为可贵。该书在研究早期园林,尤其是先秦园林与湿地关系、园林环境面貌及园林活动等方面具有重要价值,尚需得到进一步重视,发挥其在园林研究中更加广泛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湖南园林文化是一种历史形成的地域性文化,既有中国园林文化的共同属性,又有湖湘文化的地方特质.面对人民群众对园林文化的新期待、新要求,湖南园林文化发展要遵循园林文化发展规律,注重园林文化建设与湖南经济社会发展及绿色湖南建设的总体规划和部署,充分发挥园林文化在城乡景观设计中的作用,加强园林文化与相关产业的深度融合.  相似文献   

16.
凿山理景在我国传统园林的营造中应用广泛,早在魏晋时就有相关记载,并在历朝历代不断发展成熟.基于现有研究缺乏对其的系统整理,将凿山理景的历史源流和主要特征进行梳理,并在整理文献资料中记载的凿山案例的基础上,将传统园林凿山理景的理法分为凿山作峰石、凿山作洞壑、凿山作溪谷、凿山作蹬道、凿山作壁刻,浅析其造园理法和匠意.凿山理景能充分利用真山原本的山势地脉,以较少的人力和物力对山体加以梳理与雕琢,人工与自然融合成景,体现了景观营造中的传统智慧.在当代风景园林的建设背景下,凿山理景在山水园林城市的建设中具有借鉴价值,尤其在山地园林的景观设计,以及由采石活动产生的棕地的景观修复等方面,具有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7.
视觉特性对营造植物景观空间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多项设计为例,论述了视觉特性对园林植物景观的影响,介绍了如何从人的视觉感官出发,运用多样的园林造景手法,因地制宜,协调设计,营造以人为本的舒适景观环境。文章阐明了出色地发挥植物视觉特性,注重利用植物观赏特性中与人直观感受最相关的体量、质地、色彩视觉特性对构成丰富的园林景观空间的作用。文章提出了设计人员应充分考虑影响植物视觉特性的因素,通过植物合理配置,尽可能设计最具动态艺术的园林空间,在园林景观的建设中创造出更丰富的园林空间感受。  相似文献   

18.
园林在隐逸文化中始终是其他文化分支的基础.元代末期,园林营造在前代的基础上继续发展.从园林意境之营造,书画收藏和园林题字诸多方面来看,书法艺术与园林亭馆之间互为映衬和烘托,其间的艺术表现反映了书法与中国文化之间的内在联系.  相似文献   

19.
南宋开始进入文人造园的盛期,不论是造园数量还是关于园林的文学书写都远超前代.由于园林所依附的土地频繁更迭以及中国传统空间观念中的自然生息之道,南宋园林遗迹几乎不存.以陆游为代表的南宋文人将园林视为同 自然共存的生命方式,园林也成为他们的生活方式,渗透在生活的各个方面.陆游作为南宋最重要的文人之一,留下了大量关于其自身的...  相似文献   

20.
中国古典园林与现代园林中桂花应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桂花的园林美学价值在于香胜、色雅、冬荣,从配置手法、艺术形式、意境创造角度探讨了古典园林中桂花的应用,同时对在现代园林中桂花运用的原则、应用形式也进行了研究,为将来绿化设计时桂花应用提供了设计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