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这是一个被人一再提到却又不曾有过深入探讨的问题:夏衍话剧创作中所呈现的戏剧思维特征与他所受的电影艺术的滋养有关。众所周知,三十年代初;夏衍受命投身艺术界,首先涉足的就是“荒凉而又荆棘众生的电影园地”。他也是我国电影史上最早创作较完备的文学剧本形式的电影脚本的先驱者之一。他的第一部电影剧作《狂流》于1933年3月在上海首映。在此后的两年间,他创作和与人合作了多部电影剧本,其中影响较大的有《春蚕》、《脂粉市场》、《上海二十四小时》、《时代的儿女》、《压岁钱》、《自由神》、《女儿经》。夏  相似文献   

2.
发端于18世纪60年代的英国工业革命,到19世纪30-40年代已基本完成。此后,美国、法国、德国、俄国和日本也相继完成了工业革命。这是以机器为主体的工厂代替以手工技术为基础的手工工场的革命,是一次生产技术的根本变革。这次革命以蒸汽机的广泛使用为主要标志。从技术史的角度看,这次革命创立了一个新的时代,即蒸汽时代,从而使社会生产力获得了巨大发展。一 从世界范围来看,19世纪20-30年代,在世界资本主义生产中开始广泛推广蒸汽动力。在此之前,蒸汽动力只是在英国工业中得到了迅速发展。1800-1825年英国工业中固定蒸汽机容量从5200马力增…  相似文献   

3.
陈翰笙先生(1897-2004)是一位跨越两个世纪的博学多能的学者和带有传奇色彩的革命家,离开我们已经两年多了。20世纪20年代,他曾经是北京大学最年轻的教授,与李大钊、胡适等人共事。1926年,他经李大钊介绍去莫斯科参加第三国际的工作。1927年经邓演达介绍,他在莫斯科结识了宋庆龄,并与她保持了毕生的友谊和革命工作关系。30年代,他在上海创建了中国农村问题研究会,带领薛暮桥、陈洪进等一些青年马克思主义者进行深入的农村调查。30至40年代,他在国内外重要报刊上发表了许多有关中国政治经济问题的英文时评和专论,产生了广泛的国际影响。新中…  相似文献   

4.
钟海波 《唐都学刊》2013,29(4):73-76
20世纪40年代,延安文艺领域出现了学习借鉴俗文学资源的思潮。延安解放区的作家、艺术家对俗文学资源进行了利用与改造,学习借鉴了民间性艺术,从而创作出一大批为人民大众所喜闻乐见的、富有时代感和民族特色的优秀作品。延安文艺对俗文学资源的利用改造是20世纪30—40年代关于民族化大众化理论探讨在延安解放区的具体实践,这种实际在文学史上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柔石是中国20世纪30年代一位英勇的无产阶级革命作家,但他的小说创作却处于五四文学向三十年代革命文学的转型阶段,从作品主题、题材、人物形象到创作视角,柔石的小说都与五四启蒙文学有着明显的精神联系.我们在解读左翼作家柔石时,不应该忽略他与五四启蒙文学特别是鲁迅的精神联系.  相似文献   

6.
东亚海权格局随着区域历史的演进而不断发展变化。该格局在历史上经历了三次重构:一是16世纪初至20世纪初,从中国主导的等级制格局向列强主导的均势格局的转型;二是20世纪30至40年代,从多极均势向美苏争霸之下的两极均势的转型;三是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从两极均势向美国主导的单极霸权的转型。当前的东亚海权格局,仍属单极霸权格局,但其中也包含着均势因素。中国海权崛起带来的均势因素的增强,是东亚海权格局演化的新动向。  相似文献   

7.
谢坚 《社科纵横》2007,(9):109-112
白薇的《打出幽灵塔》和曹禺的《雷雨》分别是20世纪20年代、30年代揭示封建家庭罪恶的力作。在阐述两部话剧在意象选择、情节构思和女性悲剧等方面有着颇多相似之处的同时,本文亦对两者在抗争主题、情感走向和人物性格命运等方面的不同作了相应的比较分析,并试图通过考察两位剧作家所处的时代背景、个人身世和彼此不同的创作观念来综合剖析这两部剧作,以期对这两位剧作家及其剧作有更深入的思考和理解。  相似文献   

8.
庄涌是20世纪30年代末至40年代中国诗坛的一颗闪耀之星,曾以"抗战诗人"名震全国.他是"七月诗派"著名诗人之一,诗歌曾结集两册问世.诗人庄涌才华横溢,他本人及其诗作具有独特个性,其诗歌的价值值得被重新认识及发掘.  相似文献   

9.
在20世纪40年代的特殊环境中,浪漫主义思潮因重新获得了较大的自由空间而呈现回归之势.郭沫若重新评价浪漫主义,在创作上取得了浪漫主义历史剧的丰收;在一般的现实主义文学观念中,开始融合浪漫主义的因素;在不同的区域还出现了各具特色的带有浪漫主义成分的创作.40年代浪漫主义思潮的回归,涉及社会情势变化与文学发展的关系.它作为一种文学现象,具有内在的统一性和自己的特点,其昭示的文学发展规律值得人们深思.  相似文献   

10.
林建华 《求是学刊》2004,31(2):114-120
20世纪40年代在中国社会兴起的自由主义政治思潮,是中国现代史上自由主义思想的一次最集中的展示,也是中国自由主义的绝唱,但中国的自由主义"先天不足,后天失调",既与中国传统文化具有异质性,又疏远中国的"社会现实".由于自由主义生长发育的主客观条件的缺失,使得自由主义在中国步履维艰,20世纪40年代虽盛极一时,但昙花一现.尽管如此,20世纪40年代的自由主义政治思潮并非一无是处,任何人都不能否认对自由追求的合理性,很多有价值的东西,需要相当一段历史时间才能看清楚.作为一笔宝贵的思想遗产,20世纪40年代的自由主义政治思想,值得我们认真地去批评与借鉴.  相似文献   

11.
L.S. Vygotskii was an outstanding generator of problems. This is what makes his texts more than vestigial curiosities.

Vygotskii's name is associated mainly with topics such as the development of the higher mental hctions and thought and language; hence the current image of him in the world literature as that of a courageous investigator of cognitive processes. The well-known American scientist J. Bruner said in the 1970s, "Any psychologist who has been concerned with cognitive processes and their development in the last quarter of the century must acknowledge the great influence that the works of Lev Semenovich Vygotskii have had on him."'  相似文献   

12.
天衣义怀为云门下四世,禅门一代宗匠,对北宋云门宗兴盛与发展起到巨大的促进作用;培养出很多到京城传法并产生重大影响的出色弟子;北宋中后期著名云门禅僧中很多人皆出自其法系。鉴于义怀在云门宗中的特殊地位,以及现存早期佛教史料对其生平与思想记载的不足,时人对其思想研究的纰漏,据现有相关资料对其生平事迹、思想等做相关分析、研究,有利于更真实、客观地了解义怀;更全面、深层次地理解其思想,并同时为做更多与义怀相关的研究提供一定的帮助与参考。  相似文献   

13.
北京剧作家过士行剧作的独特风格来自于怪诞色彩、荒诞取向和机智手法。通过对其剧作这三种资源的分析 ,我们看到 :怪诞是过士行剧作的艺术手段 ,他有意无意承继了皮兰德娄怪诞剧的戏剧理念 ;荒诞是其对生活中无处不在的悖论的感受与体认 ,这仅仅使他在悖论的两端游移 ,并没有产生荒诞派戏剧的绝望 ;机智是过士行为表达意义而采取的喜剧手法 ,是其对自己剧作进行“润滑”以留住观众的手段。  相似文献   

14.
袁敏 《唐都学刊》2010,26(1):72-74
薛道衡历仕北齐、北周而入隋,进入其文学创作的高峰,其代表性的作品几乎都作于此时,为隋代文宗。然而其生平创作还存在不少问题有待解决,现存诗文作品与出土文物可补正史记载之不足。围绕其生卒年、生平事迹补遗、重要作品系年三个问题展开分析,可以纠正以往文献的舛误。  相似文献   

15.
叶碧云 《唐都学刊》2007,23(4):12-16
被誉为“诗佛”的王维,其为人和创作对后世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但他一生屡遭困厄,无论是个人家庭生活还是政治仕途,都遭遇了许多不幸与痛苦,而佛教的信仰为他找到了解脱的方式。对王维的痛苦内容及解脱方式的探讨,可得知其受到后人膜拜的魅力之所在。  相似文献   

16.
王正 《唐都学刊》2013,29(1):53-58
舜在中国历史上堪称第一个人格形象完整的人,他的故事中蕴含着丰富的道德哲学问题,而这些问题的解决在现代社会仍有启示意义。首先是父子关系的问题,舜的父亲因为偏爱不是个慈父,但舜秉承着父子天性的认识,以不变的孝心来对待父亲,最终得以处理好父子关系。而兄弟之间因为出现了继承权之争,即利益问题,所以舜的弟弟象一直想杀死舜,但舜坚持兄弟之间的血缘亲情,始终以让的美德来感化兄弟。舜对于夫妻关系,认识到其中的异姓和异性问题,因此"内行弥谨",谨慎地与妻子相处,最终得以使家庭和睦。  相似文献   

17.
由于历史、意识形态和青春期的原因,王蒙早年选择成为革命知识分子,树立了坚定的理想主义,以后的政治运动曾一度使其心态失衡,身份认同产生过迷失,但坚定的革命认同始终在他身上打下不可磨灭的烙印,成为他创作的整体精神之根。  相似文献   

18.
普列汉诺夫文艺思想对于中国学术界的影响一直存在,然而,新时期以前,学术界更多的只是译介他的著作,相关研究却比较少,而且这些研究基本还带有政治的眼光,不能给予客观的认识和评价。新时期之后,由于摆脱了过去认识上的政治思维模式,人们对他的研究才算是真正有规模地展开。普列汉诺夫的思想异常丰富复杂,从“对普列汉诺夫文艺思想的总体研究”、“关于艺术起源问题探讨”、“对功利和审美问题的探讨”、“普列汉诺夫的社会学文艺批评”等几个方面研究他的学术思想可以发现,普列汉诺夫的文艺思想始终围绕并且从未离开马克思主义的哲学基础和方法指导,他对艺术问题具有独特性的认识与主张。对普列汉诺夫的社会学文艺思想做庸俗化、机械化的理解是错误的。  相似文献   

19.
Tolstoy's encounter with the Caucasus as a young man was a formative lesson in alterity, one that inculcated in him a moral vision that would permeate all of his writing.  相似文献   

20.
严复反对清末知识分子通过日本学习西学的潮流,对日本传来的新名词持批判态度。在清末10年,他试图通过主持官方的统一译名工作,如编订名词馆,将日译名词替换为符合严复翻译思想的新名词。严复译词虽始终无法取代日本译词的巨大影响,但其译词所蕴含的语言民族主义,成为解读严复其人及其翻译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